學校慶祝教師節主題方案
學校慶祝教師節主題方案(通用6篇)
學校慶祝教師節主題方案要怎么寫,才更標準規范?根據多年的文秘寫作經驗,參考優秀的學校慶祝教師節主題方案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學校慶祝教師節主題方案(通用6篇)】,供你選擇借鑒。
學校慶祝教師節主題方案篇1
一、指導思想
教師節是表達學生對教師感恩之情的傳統下,作為我校建校以來的第一個教師節,我校提出了“教師節----我們的愛生節”主題活動,培養教師“關愛每個學生”的觀念,為學生的發展做出長遠而實際的關注。
二、時間安排
20--年9月10日
三、具體內容安排
(一)教師走進學生生活中
學校的領導及老師們帶著準備的節日禮物,走訪部分同學的家庭,與部分學生親切交談,主動幫助和關心這些同學的學習與生活。
(二)學生自主表達感恩情
學校的學生們用自己各具特色的方式表達對老師的節日祝福與感恩之情。
1.早晨校門口禮儀隊迎接、祝福每位教師。
2.課堂上,各班同學向老師問好、送出祝福,為老師們送上自制禮物。
3.中午午休期間,參加學校“老師,我想對您說”的校園留言活動。之后,組織感恩隊會。
4.各班同學提前通過網絡給老師們送上三個“一”:一段節日祝福;一份特色作業;一條教學建議。
(三)教師節主題慶祝活動實際開展情況簡介
上午7點30分,伴著廣播室播放的優美的教師贊歌,禮儀隊同學早早地站到了校門口,他們不僅主動用中英文雙語的形式向老師們問好,還迎送一支代表感恩之情的康乃馨。讓老師們一進校就感受到撲面而來的快樂與幸福。
課堂上,各班同學自發地向老師問好并送出祝福,有的班級為老師們送上了精心制作的環保花,有的班級給老師們送上了自制的祝福卡,這一天的課上課下,師生的配合更是非常默契。
中午午休期間,各班積極參加了學校“老師,我想對您說”的校園留言活動,將自己對老師的感激之情寫在形狀不同的小卡片上,貼在學校的宣傳板上。之后,又分別組織了形式不一的感恩隊會。同學們還提前通過網絡給老師們送上三個“一”:一段節日祝福;一份特色作業;一條教學建議。讓老師們驚喜連連,深受感動。
我校全體教師表示,家長把孩子交給了老師,就是對教師的一種信任;社會給予了教師充分的尊重,就是對教師工作的支持。這些都應該成為教師關愛學生的動力,只有全身心地愛護每一位學生,才是的過節方式。
在關愛每一位學生的同時,學校的領導及老師們還帶著自己精心準備的節日禮物,走訪了部分同學的家庭,與部分學生親切交談,主動幫助和關心這些同學的學習與生活。
學校慶祝教師節主題方案篇2
一、指導思想
為營造我園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暢談樹立優秀幼兒教師的形象標準,進一步激發廣大教師愛崗敬業精神和愛生如子意識,提高教育能力,改進教育方法,增進家園聯系,在第-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我園工會將舉行“我心目中優秀幼兒教師”為主題的慶祝教師節主題活動。
二、活動內容
1.家長調查問卷:面向家長發放“我心目中的優秀幼兒教師”調查問卷。
2.幼兒訪談:中大班班主任圍繞“教師節”組織幼兒討論,共同描述“我喜歡的老師形象”。
3.教師演講:圍繞“我心目中的優秀幼兒教師”為主題,分年級組組織教師展開演講比賽(小、中、大班各一組,行政教輔為一組、分園教職工為一組),每組推選兩名優勝者參加園級比賽。(可以以身邊的優秀教師為例暢談,也可暢想自己心目中的優秀幼兒教師形象)
三、活動時間
八月下旬至九月中旬。
四、活動流程
(一)前期:工作布置及活動準備階段(8月28日——8月31日)
1.召開工會委員會議,布置工作。
2.通過網站等媒體對本次活動進行前期宣傳準備。
3.制作“我心目中的優秀幼兒教師”調查問卷并上報園長室審核。
4.印制調查問卷。
(二)中期:調查問卷及活動宣傳階段(9月1日—7日)
1.9月1日,發放家長調查問卷。
2.9月3日,制作橫幅,對本次活動進行宣傳。
3.9月7日,組織幼兒訪談,討論幼兒心目中的好老師形象。
4.9月7日前,各年級組組織演講比賽,推選優勝者參加園級比賽。
(三)后期:教師演講及活動評價階段。(9月7日——9月14日)
1.9月7日,收回并統計調查問卷。
2.9月10日,舉辦園級教師演講比賽。
3.9月13日,頒發榮譽證書。
4.9月14日,整理資料,制訂優秀幼兒教師標準。
五、評選辦法
1.成立“我心目中的優秀幼兒教師”演講比賽評選小組,組長:--。
2.園級演講設一等獎一名,二等獎兩名,三等獎五名,頒發相應榮譽證書。
六、工作安排
1.撰寫活動方案,設計、發放調查問卷,組織協調各項工作。
2.召開工會委員會議,傳達精神,布置相關工作。
3.負責資料的收集、整理、裝訂。
--:負責主持園級教師演講比賽。
--:負責調查問卷的印制、統計,證書的制作。
--:負責網站宣傳、活動拍照(活動整個過程),保留原始資料。
--:提供證書。
環境設計組:制作宣傳橫幅,展覽活動過程。
各年級組組長:
1.組織組內教師演講,推選優勝者參加園級評選。
2.收集調查問卷、訪談內容、演講材料等,交于--處。
學校慶祝教師節主題方案篇3
一、指導思想
為隆重慶祝第--個教師節和進一步推進師德建設,在全校營造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弘揚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激勵廣大教師熱愛教育事業,積極進取,開拓創新,推動學校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我校德育處、團委本著“隆重、熱烈、務實、實效”的原則,開展教師節系列活動,力求變單純的慶祝活動為一段時間的主題活動,使活動內容更為豐富,力求活動形式創新,更好的突出活動主題和內容,增強活動的感染力和影響力。
二、主題:“金秋九月頌恩師”
三、活動時間:9月-日——9月1-日
四、活動安排
1、9月-日——9月-日“尊師心語”之手抄報比賽
本活動由團委向47個團支部發放倡議書及比賽相關要求,每班推薦4份作品上交參賽,團委將組織評選并將優秀作品在校園內展示。
2、9月-日——9月-日“尊師心語”之電話、短訊祝福
本活動由團委向全校學生發出倡議,利用周末兩天的時間向各班主任、科任以電話或短訊的形式表達節日問候和祝福。
3、9月-日——9月1-日“尊師心語”之黑板報比賽
本活動由德育處統一安排布置,評比時間為9月11號,由美術備課組老師組織執行。
4、9月-日——9月-日“尊師心語”之“班級祝福袋”
本活動由團委向各團支部發出倡議,在自己本班利用卡紙制作關于老師的“祝福袋”并貼在墻上,班委發動全班同學寫上心里話或祝福放進“祝福袋”,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溝通。
5、9月-日“我愛我師”之電影欣賞
全校各班在晚修7點至9點期間統一播放影片——《美麗的大腳》,團委組織,信息技術中心技術支持。
6、9月-日星期三下午第八節隆重慶祝第32個教師節暨教師頒獎大會
具體安排:
(1)橫幅:主橫幅——隆重慶祝第32個教師節暨教師頒獎大會
副橫幅——金秋九月頌恩師
師恩深如海,桃李滿天下!
老師,祝您生日快樂!
(2)總務布置主席臺、和桌椅(180張)、買花400朵(玫瑰和康乃馨)和禮炮(10個)
(3)信息技術負責電子屏幕、背景音樂、音響操控(話筒四個)、現場攝影、錄像
具體程序:
(1)頒獎
(2)慶祝活動:主持人引入——學生代表送花——學生代表發言———校長講話——全校學生齊朗誦《致謝》——禮炮——結束
(3)當天下午5點30分全體教職員工外出聚餐(地點待定)
7、9月10號早上全體教師參加鎮的教師節會議(具體時間待通知)
學校慶祝教師節主題方案篇4
活動目標:
在第-個教師節來臨之際,開展主題活動,讓學生回憶起每位老師為他們的成長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使學生深刻地理解老師的品質,抒發對老師的感激之情,從而激勵學生更加熱愛老師,把對老師的尊敬化為發奮學習的動力,以最好的成績報答老師的培育之恩!
活動形式:
觀看短片、講述故事、朗誦詩歌、演唱歌曲、舞蹈表演、現場采訪老師等
活動地點:學校多功能教室
活動準備:
制作多媒體課件、排練節目、鮮花、服裝、采訪家長
活動過程:
一、整理隊伍、報告人數
二、宣布活動開始。
中隊長:“我宣布希望小學六(4)中隊‘謝謝您,老師’主題活動開始!”
三、出旗。中隊長:出旗,敬禮。
四、唱隊歌。中隊長:禮畢。唱隊歌。
五、隊長講話
中隊長:請全體隊員回到座位上坐好。隊員們,首先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各位領導、各位老師的光臨!(學生鼓掌)
本次主題活動主要通過不同形式的內容,讓隊員們回憶起每位老師為他們的成長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使隊員深刻地理解老師的品質,抒發對老師的感激之情,從而激勵隊員更加熱愛老師,把對老師的尊敬化為發奮學習的動力,以最好的成績報答老師的培育之恩!希望所有隊員在活動中能有出色的表現,并能從中受到教育或啟發。接下來我們將時間交給這次活動的主持人陳美麗和劉剛。
學校慶祝教師節主題方案篇5
一、指導思想:
立足“三個堅持”,即堅持科學發展、堅持以人為本、堅持深化改革;做好“三篇文章”,即率先的文章、均衡的文章、優質的文章,圍繞一個目標,完成學校教師的培養目標。
工作重點:教師隊伍優化,學生素質提高 教學質量提升。
培養目標:
1、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使之符合創新教育和素質教育的要求,更新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使之具有綜合教育的能力和銳意創新的能力。
2、進一步發展自己的個性特長,使之具有鮮明的教育、教學個性,并創出自己的教育、教學風格和特色。
3、進一步拓寬培訓渠道,以抓師德、抓教改、抓科研為主要途徑,引導青年教師拔尖,促進青年教師成名。同時逐步構建校本培訓模式,形成校本培訓體系,建立校本培訓機制,使校本培訓逐步科學化、規范化、系列化。
4、進一步加強育人力度。
二、主要工作目標和措施:
一、完善培訓的模式
1、聽專家對教育改革與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進行輔導講座,要求教師都要參加相關內容的培訓。
2、“請進來”與“帶出去”的培訓。參加培訓的教師回來后必須做好“三個一”工作:
(1)寫一篇外出學習的感想;
(2)作一場外出學習的專題匯報;
(3)上一堂外出學習的研究課。
3、反思式培訓。我校培訓方式把“研討式教學”模式引入課堂,以現代科學教育理論為指導,按照“定題定位——獨立思考——集體研討——引導反思”的活動順序組織教學。開展隨堂聽課周活動,鼓勵教師了解掌握其他學科中有哪些知識點與自己所教學科有關;二要采取定期集體備課的辦法,不同學科的教師在一起共同研究有關問題。三要對教師學習和掌握跨學科知識提出明確的要求,并把它作為教師業務考核的一項,考核的結果與表彰獎勵掛鉤,激發廣大教師不斷加強學習的動力。
二、構建教師培訓機制
校本培訓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要使這項工作逐步走向科學化、規范化、系列化就必須在實踐中逐步探索,積累經驗,不斷調整,充實內容,逐步建立校本培訓的體系,構建校本培訓機制。為此,擬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每期活動的主持人、活動人明確分工,責任到人。領導小組組長及相關負責人負責校本培訓計劃的制定與實施。
(2)各項培訓統籌安排,統一協調,列出培訓對象、內容、時間、形式,及早公布,使培訓明確有序,進展順利。
(3)培訓人員要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培訓前要制定培訓計劃,上交教導處、教科室審核。內容包括培訓的目標、措施、時間及具體內容。
(4)建立考核與獎懲制度,以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實行過程監控,結果考核。考核結果納入教師業務考核內容。
三、開展研討活動,搭建平臺
1、以課堂為主陣地
課堂教學改革始終是學校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核心。師資的培養就要把老師工作的興奮點聚集到課堂教學中來,引導教師積極參與課堂研究。我們堅持以課堂為主陣地。主要開展以下一些活動:
我們將深入研究課堂,同時,認真組織評課活動,和上課教師交流意見,肯定優點,指出不足,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
2、狠抓教科課題研究。
不折不扣完成教科常規工作。具體要求:
要求教師每月堅持寫一篇教育故事,每學期寫兩篇教學論文。學校繼續開展教科研先進個人的評比活動,對教師的教育科研成果,采取獎罰政策。扎扎實實做好課題研究工作。
繼續省、市級課題的研究工作,并切實加強課題研究力度,使之統領學校整個教學改革的方向。
積極申報新的課題的研究,讓課題研究在校園中蔚然成風。 全體教師要圍繞學校主課題,根據自身要求,結合教學實際,把課題研究真正與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結合起來,努力做一個科研型的教師。
四、健全各項制度,提供條件
1、建立師德監督機制,督促教師愛崗敬業
通過組織學習《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新義務教育法》,完善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提高教師的政治思想素質和師德修養嚴格執行《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引導教師弘揚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高尚師德,培育教師的學術魅力和人格魅力,堅決制止有償家教。加強對教師師德、教育教學工作的考核評比,使教師真正做到敬生愛崗、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另外,通過開展“師德師風”問卷調查等活動,鼓勵家長、學生對教師師德進行評價,激勵教師自我加壓,嚴格自律,提高教師的師德修養。
繼續組織青年教師開展“愛崗敬業”的演講賽,激勵教師在從事教育事業中,樹立良好的師德修養。對師德優秀的教師給予表彰和獎勵,增強其榮譽感。
2、完善各項考核制度,激勵教師不斷進取
學校進一步制定并完善《班主任工作考核制度》、《教師教學工作基本要求及考評辦法》、《教師常規工作要求》,加強對教師的考核、評比工作,把教師的教學研究、教改經驗、創造性教學等列入考評的重要項目,全面檢測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激勵教師不斷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質量和效益。
學校慶祝教師節主題方案篇6
一、指導思想:
認真落實浙政辦發[__]39號中《農村中小學教師素質提升工程實施辦法》、《浙江省教育廳關于實施農村中小學教師素質提升工程的通知》(浙教師[__]151號)、《鎮海區開展農村中小學教師素質提升工程全員培訓的指導意見》精神及相關計劃,以“面向全體、突出骨干、追求實效”為原則,以“新課程、新理念、新技術”為重點。通過培訓進一步提升我鎮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與教學的水平,促進我鎮的可持續發展。
二、培訓目標要求:
1、通過培訓,進一步鞏固和深化我校教師新課程培訓成果,確立利用新技術和網絡環境實施教育教學的理念。
2、通過培訓,進一步提高我鎮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與教學的水平,根據教育教學發展的要求和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積極開展學習和討論,把自己在課堂教學、學生管理和參加培訓學習的收獲提供給一線教師,實現信息資源共享。
3、校本培訓的內容主要針對教師專業發展與教學實踐需要,努力提高教師掌握和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和水平,以課堂教學實踐,網上學習、交流,專題競賽為主要形式。
三、培訓對象:我鎮全體在職教師(已參加省、市級及以上骨干培訓的教師可以不再參加本地的集中理論培訓,但須參加校本培訓,并發揮引領作用。)
四、培訓內容:
1、《信息化、網絡學習與現代教育》
2、《個人工作室(BLOG)的建立與應用》
3、《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知識》
4、《網絡學習與研修(實踐篇)》
5、《信息技術在學科中的應用》
五、培訓形式和學時安排:
結合我鎮實際,采取集中培訓、骨干、分學科和校本培訓以及個人自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信息化、網絡學習與現代教育》、《個人工作室(BLOG)的建立與應用》、《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知識》采用集中培訓形式;《網絡學習與研修(實踐篇)》由進修學校對我鎮骨干教師進行培訓,在骨干培訓基礎上,負責組織對全鎮教師進行培訓。《信息技術在學科中的應用》由各學科分別進行培訓。集中培訓、骨干培訓由區教師進修學校負責實施。集中培訓力求做到精心組織,全員參與,嚴格考勤,努力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在進行校本培訓時,結合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E環境下的中小學學科教學專題研修》課程校本培訓計劃,結合學習資料幫助教師理清學習的重點與難點,加強學習指導,督促教師做好讀書筆記和進行實際操作培訓,強調教師的自主學習,重視教師的實踐反思,精心組織校本培訓活動,讓教師通過培訓和實際操作對信息技術在學科中的應用能力有較大提高。
六、培訓安排:
1、準備階段(__年4月-----__年5月)。主要工作:
A、針對我鎮教師目前對信息技術掌握現狀,確定具有本校特色的培訓內容、培訓形式,制定《E環境下的中小學學科教學專題》課程全員培訓課程培訓計劃。
B、制定《E環境下的中小學學科教學專題》課程培訓考核表。
C、根據《鎮海區開展農村中小學教師素質提升工程全員培訓的指導意見》和《E環境下的中小學學科教學專題》課程全員培訓計劃,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本校培訓計劃,并在__年5月20日前報鎮海教師進修學校審核確認。
D、選派《網絡學習與研修(實踐篇)》校本培訓骨干一名(曹益倫),在__年5月20日前報鎮海教師進修學校審核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