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培訓班級活動方案
老師培訓班級活動方案(精選8篇)
老師培訓班級活動方案要怎么寫,才更標準規范?根據多年的文秘寫作經驗,參考優秀的老師培訓班級活動方案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老師培訓班級活動方案(精選8篇)】,供你選擇借鑒。
老師培訓班級活動方案篇1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學習型、科研型教師為目的,以提高教師隊伍的專業素質和業務能力為重點,通過有計劃地選派教師外出學習培訓,讓廣大教師學習借鑒,開闊視野,陶冶情操。
二、培訓領導小組
__x、__x、__x、__x
三、培訓內容
1、各級各類名校在課程改革、課堂教學、班級管理、校本教研等方面的成熟經驗和做法。
2、各級各類教育行政部門、教育機構組織的學術交流、校際交流、業務培訓、課題研究等。
四、培訓模式
1、根據上級文件精神,組織教學骨干參加上級教育、教研部門舉辦的學術研討會、交流會。
2、以教研組為單位,組織教師外出參觀學習或與兄弟學校開展校級交流活動。
3、由學校統一安排,分期分批組織班主任、教研組長、處室管理人員外出參觀學習。
五、培訓要求
1、參加人員要高度重視外出學習培訓活動,明確學習培訓目的。通過學習培訓,把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新課程改革及課程教學經驗帶回來,推動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整體提升。
2、參與學習培訓的教師要帶著問題與培訓學校的名師相互交流,積極參加各項教研活動,力爭通過學習培訓,解決本人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某一方面或某一個問題。
3、教師外出培訓期間必須遵守培訓單位的活動安排,不缺席,認真學習,整理好學習筆記,返校后將筆記交分管領導檢查、存檔。
4、外出學習培訓的老師,返校后必須填寫好《七中教師外出學習培訓匯報表》,并向所在教研組的老師反饋學習、聽課情況(幾位老師同時參加同一活動,推薦一位老師進行匯報)。所有老師的匯報材料必須上交教研處存檔。參加高一層次聽課活動的老師返校后必須在教研組或全校上一節“移植課”,或向全校教師作學習匯報講座,傳達學習的精神實質、傳遞新信息,使廣大教師了解新動態,并把培訓材料發布在學校的網站。
六、培訓管理
1、教師培訓領導小組要嚴格管理,對教師外出行程安排要詳細部署,統籌規劃,確保學習培訓活動取得切實成效。
2、集體外出學習培訓,原則上要求所有的教師必須參加,如因特殊原因不能參加的,要向培訓領導小組負責人遞交書面請假單。因故沒有參加集體外出學習培訓的教師不計其該年度繼續教育得分,不另發外出學習培訓經費。
3、外出學習培訓教師必須提前安排好外出學習期間自己所分管或承擔的所有工作,并填寫好《上饒縣七中教師外出學習培訓個人申請表》報培訓領導小組審批。
4、教師外出學習培訓作為教師繼續教育考核的重要依據,教研處要做好教師外出學習培訓的資料搜集工作,并及時整理存檔。
七、培訓經費及報銷程序
根據學習培訓目的地的有關活動要求,由各責任部門提出經費標準,報校行政會審核。培訓教師返校后要先按要求上好匯報課或舉行專題講座,然后報銷培訓經費。
老師培訓班級活動方案篇2
一、指導思想:
根據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關于在中小學加強寫字教學的若干意見》精神,為進一步傳承祖國優秀文化,推進素質教育深入開展,提高學生的漢字書寫能力,發揮書法藝術特有的翰墨育人作用,配合我市“書香校園”建設工程,提升中小學書法專業師資水平,現舉辦朱涂小學教師書法培訓學習。
二、培訓目標:
提高教師書法對于常用書體的臨習技能和創作實踐能力,掌握書法理論基礎知識和歷代經典書法作品賞析方法,增強小學寫字教學實施能力和輔導水平。
三、培訓對象:
__全體教師
四、培訓時間:
每周三下午12:00——1:00
五、培訓內容和形式:
1、書法基礎理論知識和歷代經典書法作品賞析。
2、常用書體的臨習技能:分楷書、行書(草書)、隸書(篆書)、硬筆書法等幾個常用書體進行,擬聘請本地書法家進行技法講解和臨習實踐輔導。
3、進行教師三筆書法比賽。
老師培訓班級活動方案篇3
一、培訓目標
通過培訓,使新教師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新教師的師德修養水平;理解并初步掌握課程標準;形成教育教學能力;提高新教師對學校教育理念和教育文化的認同度,盡快融入學校的教育文化,縮短新教師的角色轉換期。
二、培訓對象
20__年--月進入我校的新教師。
三、培訓形式
教務處、德育處、教科室集中指導和教研組“以老帶新”個別指導相結合;交流座談與個體自學感悟相結合,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傳、幫、帶”作用。
四、培訓內容
1、師德修養培訓:著眼于加強新教師對當代教師職業、教師師德規范、教師職業素質的認識,確立敬業愛崗、為教育事業奉獻聰明才智的正確思想。
2、教學常規培訓:著眼于使新教師明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流程、規范、要求和教師的基本職責,規范新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
3、教學技能培訓:著眼于培養新教師將理論運用于實踐和掌握教學基本功的能力,進行備課、說課方法的訓練。
五、基本做法與要求
1、對新教師的培訓堅持政治、業務兩手抓,把政治思想教育和師德教育放在首位,提高新教師的敬業、愛崗精神和教育教學能力。
2、為新教師配備一名師德高尚、教育教學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的教師作為指導教師,在教育教學各個環節對新教師進行傳、幫、帶,具體指導新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新教師在培訓期聽指導教師示范課不少于30節,并寫出聽課感想;指導教師聽新教師課不少于10節,并要對所聽的課給予點評指導。
3、學校利用星期六的'時間組織新教師進行集中學習培訓,使其在短時間內按照課程標準要求進行課堂教學,初步掌握備課、上課、作業(布置、批改、檢查)輔導、考試等教學常規工作,養成自覺鉆研業務的良好習慣。
4、新教師要制定好個人計劃,根據學習的內容,寫好學習筆記,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理論水平。新教師要加強鋼筆字、粉筆字、簡筆畫、普通話、計算機運用等教學基本功的訓練,盡快掌握教育教學工作所必備的各項技能。
六、培訓考核驗收
新教師培訓考核驗收工作由教務處、教科室、學校共同進行。考查考核內容側重于政治表現、工作態度、業務水平和課堂教學效果等方面。集中培訓期間的考核采用案例分析、筆記、總結并結合出勤、作業等方式進行。分散實踐培訓的考核,采用上匯報課,編寫教案、檢查讀書筆記等方式進行。
考核驗收的內容及負責部門:
1、理論學習考試,由教科室負責。
2、新教師與指導教師聽課情況,由教務處協同級部進行檢查。
3、新教師匯報課、教師基本功比賽,由教務處、教科室負責。
4、培訓學習總結、教案、讀書筆記、教育教學心得體會各1篇,由教務處負責。
老師培訓班級活動方案篇4
一、指導思想
通過培訓,使新教師進一步鞏固專業思想,熱愛教育事業,熟悉教育教學環境和教學常規,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和新課程理念,提高教育教學能力,促進專業成長,使他們盡快成長為教學能力出眾的合格教師。為此,我們根據上級有關部門的新教師培訓意見精神以及本鎮實際制訂本學年新教師培訓計劃。
二、預期目標
1、讓新教師在短時間內熟悉學校,熟悉工作崗位,進一步鞏固新教師的專業思想,具備良好的道德素養,能熱愛本職工作,熱愛學生。
2、初步掌握學科的教學常規和技能,理解學科的業務知識和內容體系,課堂教學、作業批改、課外輔導等逐步走向規范化。
3、對課改目標、課程標準、教材教法有較深刻的認識,并能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增強駕馭教材、駕馭學生及駕馭課堂能力,提高教學水平及學科質量。
三、培訓形式與要求
由集中培訓和分散培訓兩部分組成。集中培訓由教導處統一組織,分散培訓由各教研組長長直接負責。
四、培訓時間
集中培訓開學初的一到兩個月,分散培訓在整個這一學期中
五、重點培訓工作
1、從抓學習入手,以促發展。師德修養是教師立身立教之本。因此,要先從學習入手,集中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結合自身找差距,在教育、教學中約束自己,規范自己,從而達到自修、自思、自我提高的目的。
2、從抓考核入手,以促提高。對新教師實行考核制,采取學期考核與學年考核相結合,學生考核、同行考核與領導考核相結合,定性考核與定量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考核結果作為新教師提拔、評先、樹優的重要依據。
3、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提高課改意識。深入開展新教師備課、上課、說課、評課等活動,讓新教師聽課后,能取別人之長補己之短,促其發展。
4、培養與提升新教師課改、科研意識,強化現代信息技術的培訓。采取理論講座、自修自練、集中學習、外出培訓等方式,不斷豐富新教師課改、科研理論水平,并根據自身經驗及所教學科特點,在工作中認真實踐,及時總結,更好地成長。
六、總體措施
1、成立新教師培訓領導班子。
2、開學初一到兩個月學校領導深入課堂一線親自指導,從教學到班級管理,方方面面進行細致的指導。
3、采取“師徒接對的傳統方式,充分發揮骨干教師、老教師的傳幫帶作用,使新教師盡快成長。
師傅要從備課、上課等各個環節精心指導徒弟,切實提高其業務水平。徒弟要誠懇、虛心學習師傅的教學藝術,每周至少聽師傅1節課,每兩周至少準備1節課請師傅聽。學校要分階段安排新教師上公開課,組織其他教師真誠地進行聽課、評課,促進新教師快速成長。
4、給新教師布置任務。
⑴每一課:充分準備教案、教學資源,精講精練,隨堂作業,及時批改,每課反思。
⑵每一天:檢查一天教學得失。
⑶每一周:師徒互動1次以上,聽取講座、輔導1次。
⑷每一月:聽課5節以上,撰寫1篇原創論文、案例或體會,上傳博客。
⑸每學期:進行學期總結。上交聽課筆記、學習總結與考核表。 ⑹制定好個人發展計劃,參加好培訓活動,做好筆記、卡片,及時記錄心得、案例與反思,上好匯報課,做好階段培訓學習
⑺培訓期滿,組織匯報活動,匯編新教師成長案例集,表彰優秀師徒組合。
總之,新教師是學校的新生力量,是一塊璞玉,需要我們學校要用心雕琢,才能成為教學戰線的生力軍。
老師培訓班級活動方案篇5
一、培訓目標
通過培訓,使新教師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新教師的師德修養水平;理解并初步掌握課程標準;形成教育教學能力;提高新教師對學校教育理念和教育文化的認同度,盡快融入學校的教育文化,縮短新教師的角色轉換期。
二、培訓對象
20__年__月進入我校的新教師。
三、培訓形式
教務處、德育處、教科室集中指導和教研組“以老帶新”個別指導相結合;交流座談與個體自學感悟相結合,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傳、幫、帶”作用。
四、培訓內容
1、師德修養培訓:著眼于加強新教師對當代教師職業、教師師德規范、教師職業素質的認識,確立敬業愛崗、為教育事業奉獻聰明才智的正確思想。
2、教學常規培訓:著眼于使新教師明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流程、規范、要求和教師的基本職責,規范新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
3、教學技能培訓:著眼于培養新教師將理論運用于實踐和掌握教學基本功的能力,進行備課、說課方法的訓練。
五、基本做法與要求
1、對新教師的培訓堅持政治、業務兩手抓,把政治思想教育和師德教育放在首位,提高新教師的敬業、愛崗精神和教育教學能力。
2、為新教師配備一名師德高尚、教育教學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的教師作為指導教師,在教育教學各個環節對新教師進行傳、幫、帶,具體指導新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新教師在培訓期聽指導教師示范課不少于30節,并寫出聽課感想;指導教師聽新教師課不少于10節,并要對所聽的課給予點評指導。
3、學校利用星期六的'時間組織新教師進行集中學習培訓,使其在短時間內按照課程標準要求進行課堂教學,初步掌握備課、上課、作業(布置、批改、檢查)輔導、考試等教學常規工作,養成自覺鉆研業務的良好習慣。
4、新教師要制定好個人計劃,根據學習的內容,寫好學習筆記,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理論水平。新教師要加強鋼筆字、粉筆字、簡筆畫、普通話、計算機運用等教學基本功的訓練,盡快掌握教育教學工作所必備的各項技能。
六、培訓考核驗收
新教師培訓考核驗收工作由教務處、教科室、學校共同進行。考查考核內容側重于政治表現、工作態度、業務水平和課堂教學效果等方面。集中培訓期間的考核采用案例分析、筆記、總結并結合出勤、作業等方式進行。分散實踐培訓的考核,采用上匯報課,編寫教案、檢查讀書筆記等方式進行。
考核驗收的內容及負責部門:
1、理論學習考試,由教科室負責。
2、新教師與指導教師聽課情況,由教務處協同級部進行檢查。
3、新教師匯報課、教師基本功比賽,由教務處、教科室負責。
4、培訓學習總結、教案、讀書筆記、教育教學心得體會各1篇,由教務處負責。
老師培訓班級活動方案篇6
一、培訓目標
通過培訓,使新教師進一步鞏固專業思想,熱愛教育事業,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及理解新課程理念;熟悉教育教學環境和教學常規,掌握課堂管理的基本方法;能正確評價學生,正確處理好特殊學生的問題,與學生家長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掌握教育科研的一般方法,初步形成教育科研的習慣。
二、培訓對象
新上崗的全市中小學教師
三、培訓主要內容
1、教育教學理論學習
按照師德修養與法律法規、教育教學常規與教材教法、教育科研與專業成長、心里健康與班級管理等四個板塊,下設8個專題 :
(1)師德規范教育專題:進一步學習《中小學職業道德規范》和優秀教師先進事跡等。加強師德建設,使新教師熱愛教育工作,立志做一名光榮的合格的人民教師。
(2)政策法規專題:進一步了解《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政策法則,增強教師的法規意識,遵章守法。
(3)教育教學常規訓練專題:結合觀摩課堂教學,在備課、上課、組織課堂教學等常規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現場指導,盡快提高新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
(4)新課改教材教法專題:通過學習新課改的有關理論,深刻領會新課改的精神實質,加大課改力度,是新教師成為新課改的一支生力軍。
(5)教育科研專題:是新教師樹立以科研為先導的意識,在科研理論指導下,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努力做科研型的新型教師。
(6)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要求掌握關于心理衛生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識,具有科學合理的思維方式,、正確先進的教育觀念,積極穩定的情緒與情感,完美的性格特征,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
(7)班級管理專題:通過聆聽專家講座和優秀班主任經驗介紹,觀看班主任工作專題光盤,閱讀班主任工作書籍等,提高新教師的組織能力、管理能力和協調能力。
(8)教師禮儀專題:要求掌握教師儀態儀表,行為舉止的一般要求,做到文雅大方。
2、師徒結對
保證每位新教師有一位指導教師,鼓勵“一師多徒,一徒多師”指導教師實行雙導師制,一名班主任指導師,一名學科指導師,原則上由所在學校自主或新教師本人選定,但需將結對名單報市職教中心師訓科備案。
指導師職責:
(1)定期交流研討,解答新教師的疑難問題,并提供專業咨詢。檢查新教師的教案,對教案提出修改意見。每學期不少于5次。
(2)聽課要求:新教師每月聽指導教師的課不少于6節;指導教師聽新教師的課每月不少于2節,并就教學目標的要求、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過程設計、教學方法的使用、學法滲透等方面提出指導性意見。
(3)指導班級管理工作,班隊活動組織與設計等,每學期不少于2次。
(4)指導新教師參加教育教學技能達標過關。
(5)學年末提交一份師徒結對工作總結,對新教師做出基本評價。
3、教育教學技能達標過關
達標內容及一般性標準:
(1)教師禮儀
儀態儀表:儀表(一般含衣著、裝飾、發型等)莊重大方,樸實得體,整潔美觀。
行為舉止:舉止文雅端莊,言談文明禮貌,坐態、站姿自然,氣質和諧。
(2)教師書法
毛筆字:能用毛筆書寫一副簡單的作品。
硬筆字:能用鋼筆、水筆等書寫一副簡單的作品。
粉筆字:在黑板上書寫名人格言、古詩詞等,要求規范、端正、美觀。
簡筆畫:根據指定的物品用簡筆畫出其輪廓、形狀等,要求快速、形似。
(3)教師語言
普通話水平:能說流利的普通話,達到或超過規定的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
即興朗誦:能較流利地朗誦隨機提供的材料,要求準確有一定表情。
主題演講:圍繞自選的主體,進行3—5分鐘的演講,要求主題集中、語言表達流暢,有一定的感染力。
4、課堂教學
限時備課:120分鐘內完成一個隨機指導的課程教學設計(教案),要求成稿,僅提供有限的教學參考資料,獨立完成。
上匯報課: 講一堂所任學科的匯報課,要求基本符合課堂教學的一般規范。
5、教育科研
(1)教育論文:撰寫一篇教育教學論文,就某個實際問題進行理論探索和實踐印證。鼓勵提出自己的獨立見解。
(2)反思文章:寫出一篇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反思文章,可以就某個教育教學案例進行深入的反思,以便改進教育教學思想和行為。
(3)經驗總結:階段性教育教學經驗總結文章,可以寫成敘事性的教學手記,也可以進行概括與歸納。
6、測評方式
新教師根據達標內容和一般性標準進行自主訓練,市職職教中心組成評審團進行集中測評,測評結果分優秀、良好、達標、不達標四個等級,具體操作細則、評定標準另行擬定。評審團成員由專家、學校領導及師訓教師組成。
根據學科相對集中的原則分組進行測評。
老師培訓班級活動方案篇7
一、組織機構
組 長:x
副組長:x
成 員:x
二、工作職責
__負責全鄉小學教師培訓工作制定方案。
__負責具體安排全鄉教師的培訓工作等。
__負責教師培訓時的后勤及安全工作等。
__負責全體教師培訓時的會議記錄工作。
__負責會場安排工作等。
__負責教師培訓時的拍攝、圖片整理等。
__負責教師培訓時多媒體以及音響使用。
三、培訓方式
集中培訓與自主學習相結合。
四、培訓內容
(一)校級自主培訓
自主培訓的主題為師德教育。學習內容如下:
1、組織教師觀看電教站下發的師德光盤《愛的教育》;
2、組織教師學習柳州市教育十大感動人物候選人先進事跡材料。下載打印__中學藍金美等4-6人候選人先進事跡材料,組織教師學習,開展師德大討論,樹立本校本鄉鎮師德學習榜樣,宣傳優秀教師先進事跡。
3、學校安全應急管理講座、班主任專業工作講座。
4、針對以上幾項學習內容,要求學校領導、教師均撰寫一篇心得體會。培訓時間為二天,學校安排于8月28、29日完成。
(二)組織教師參加縣級集中培訓
1、村完小班主任培訓班(上次末參加此內容培訓的教師一律派出培訓);
2、村完小校長培訓班;(各村完小校長參加)
(三)組織教師參加市級語文科培訓
(四)組織教師參加其他業務上的培訓
(五)讀書活動
要求每位教師暑期閱讀一本教育教學專著或國學經典。
五、培訓要求
(一)健全機構,明確責任
成立暑期教師培訓工作領導小組,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相關職能負責人為成員,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職能負責人專門抓的工作機制,一級抓一級,層層抓好落實,扎實推進我校教師培訓工作的開展。
(二)加強管理,落實責任。
要求每一位教師認真聽好每一個專題,做好筆記,撰寫一篇心得體會于9月3日前交中心校。假期培訓力爭做到人人得培訓,個個有進步。
(三)加強督查,確保培訓質量。
各學校要加強督導和檢查,確保每位老師都要參加培訓,不按時參加培訓的要全鄉通報批評,并作相關考評重要條件之一(培訓不達標),培訓時,有急事的須向校長請假批準。督促每位老師要按時完成撰寫心得體會(上述的一篇),并按時上交中心校。
老師培訓班級活動方案篇8
為進一步落實“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實現“科教興區、人才強區”戰略,配合省、市名師工程,培養一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實施素質教育需要的骨干教師隊伍,特制訂本方案。
一、培養宗旨:
培養一支適應課程改革和實施素質教育需要的、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能夠帶領我區教育教學改革的名教師、骨干教師隊伍,促進我區教育教學發展,實現教學質量全面提高。
二、培養目標:
2021-2020年,培養30-50名骨干教師,2020-2025年,在骨干教師中培養10-20名名教師。
三、培養措施:
(一)、培養對象的選拔:
1、政治思想與專業能力:熱愛黨的教育事業,師德高尚;在本學科領域代表學校教育教學的最高水平,初步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是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旗幟、表率;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教學經驗,有先進的教育思想。
2、資歷:小學、初中具有專科以上學歷,高中具有本科以上學歷;教齡5年以上;年齡:男50歲、女45歲以下;中級職稱以上。
3 、推薦名額:中學,每個學科推薦2名;中心小學(麻章二小),語文、數學、英語各推薦2名;各鎮管理組,語文、數學、英語各推薦5名。
(二)、培養策略:
1、理論先導策略:培養對象要自覺提高理論水平,接受定期進修、培訓,閱讀有關教學論著和雜志,并結合教育實踐撰寫有一定價值的讀書筆記。
2、名師指導策略:利用本市、本區教育資源實行集中輔導或個別指導。
3、校本研修策略:培養對象要寫出自我研修計劃,要樂意接受區、校交給的教研任務,要在學校和本學科的教學研究中起帶頭作用。
4、交流推廣策略:適當組織培養對象參加省、市名教師交流探討活動或市內外學習考察活動。
四、培養對象的任務和權利:
(一)、任務:名教師、骨干教師培養對象除了完成學校安排的工作任務外,還必須 完成如下任務:
1、骨干教師培養對象的任務:
(1)每學期上1-2節教學示范課(保存教案及教學設計)。
(2)主持一項校級或以上研究課題,并收集、整理好實驗資料,寫好實驗總結。
(3)每學期在學科組作一次教學經驗方法講座(保存稿件)。
(4)每學期至少學習一本理論專著及一種教育教學期刊,并寫好學習心得。
(5)每學期至少寫一篇內容比較充實的教學后記。
(6)每年在市級或以上報刊發表一篇教學論文或教學總結。
2、名教師培養對象的任務:
(1)每學期上1-2節教學示范課,培養期間上過區級公開課或比賽課(保存教案及教學設計)。研究
(2)主持一項區級或以上研究課題,并收集、整理好實驗資料,寫好實驗總結,實驗效果、成果比較顯著。
(3)每學期在學科組作一次教學經驗方法講座(保存稿件)。
(4)每學期至少學習一本理論專著及一種教育教學期刊,并寫一篇學習心得體會。
(5)每學期至少寫一篇內容比較充實的教學后記(500字以上)。
(6)每年在市級或以上報刊發表一篇教學論文或教學總結。
(二)、權利:
1、學校每年贈送一份教育教學雜志。
2、學校每年報銷教育、教學理論書籍費50-100元。
3、每年由教育局組織外出學習考察1-2次,費用由所在單位報銷。
4、評先、評優、職稱評聘、提拔任用有優先權。
五、審查、考核與認定:
各校推薦的名教師、骨干教師培養對象經教育局審批后向全區公布。培養對象由所在單位領導、科組教師、教師代表按照任務完成情況每學年考核一次,并寫出鑒定交教育局。區教育局將根椐學校評價每學年抽查一次,兩年考核一次,對符合條件的培養對象發給骨干教師、名教師榮譽證書。
六、組織領導:
區教育局名教師、骨干教師培養領導小組:組長:彭鎮強(局長)副組長:蘇振(副局長)組員:人事股、教研室全體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