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书_协议合同格式模板范本大全

協議書 > 實用文 > 方案大全 >

小學科學方案

時間: 新華 方案大全

小學科學方案(精選10篇)

小學科學方案要怎么寫,才更標準規范?根據多年的文秘寫作經驗,參考優秀的小學科學方案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小學科學方案(精選10篇)】,供你選擇借鑒。

小學科學方案篇1

教材分析:

《日食和月食》一課是在學生認識了月相成因的基礎上學習的,本課的知識目標是指導學生認識日食和月食的成因,能力目標是要培養學生推理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科學思想教育目標是要培養學生認真細致、相信科學不迷信的態度。本課是培養學生自行探究和運用知識的能力的典型課例,探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是有層次的,探究日食的成因是重點,探究月食的成因要充分體現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能力解決新問題。在探究日食的成因中根據事實材料推測分析是誰擋住了太陽光是難點。

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收集有關日食和月食的文字、圖片或聲像資料。

2.月相形成的實驗材料。

3.CAI課件

①日食和月食發生時的情境動畫。

②日食和月食發生時三球位置示意圖。

教學過程:

一、組織學生交流收集到的資料,提出問題。

1.學生交流課前收集到的有關日食和月食的文字、圖片資料,初步談談對日食和月食形成的認識。

2.分小組匯報交流情況。

3.教師小結:同學們能收集到這些有價值的資料,為學好本課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剛才有同學談到據老人們說日食和月食是天狗在吃太陽或月亮,每到這時,人們都要拿出鍋碗瓢盆來敲敲打打,好趕走天狗,真有天狗吃日、天狗吃月這回事嗎?當然沒有,我們就用科學的態度和科學的方法來研究這是怎么一回事吧!

4.板書課題。

二、指導認識日食的成因及種類。

1.教師課件演示日食發生的動畫,學生觀察。

2.教師發給每一組一張日食發生時的一組照片圖及我國歷曾發生過日食的時間記錄表。組織學生小組討論日食發生時都有哪些現象和規律。

3.學生分小組匯報,教師逐條板書。

4.教師根據以上學生匯報,組織學生討論:是什么擋住了太陽的光?你的理由是什么?

5.學生匯報,教師形成如下板書

現象:分析

①呈弧形漸缺→是球體

②自西向東漸缺→自西向東運動

③有時整個太陽被擋住→從地球上看,兩球大小差不多

④發生在農歷初一→三球在同一直線上。

6.學生實驗證明以上分析是否正確。教師在黑板上畫一個太陽,學生手持乒乓球當月球自西向東運動,把學生頭部當地球,看看在怎樣情況下看不見太陽。要求學生實驗后畫出太陽、地球、月亮三者的位置關系示意圖。

7.教師組織學生匯報實驗情況,并抽查學生所畫示意圖。

8.教師課件演示日食成因示意圖,學生想象日食形成過程并把研究結果寫下來(小組相互交流完善)。

9.學生利用教材認識日食的種類。

三、研究月食的成因。

1.談話:剛才我們已經研究了日食的形成原因,月食的形成原因又是怎樣的呢?老師想讓同學們首先自主研究,然后通過相互討論交流進行合作研究。

①月食發生在農歷的什么時候?這時候地球、太陽和月球的位置是怎樣的?

②月食時,月亮的哪一邊先出現陰影?為什么?

③月食是怎樣形成的?

2.教師組織學生根據以上問題討論交流。

四、教師小結

這節課我們研究了日食和和月食的形成,使我們知道了任何自然現象的產生都是自然事物運動變化的結果,因而我們要從小相信科學不迷信,從小培養認真細致的科學態度。

小學科學方案篇2

教學目的:

1、通過觀察池塘里生物環境資料,認識自然環境下的生態系統,以此為藍本設計生態瓶的建造方案。

2、能根據設計方案及實際條件制作生態瓶,并堅持對生態瓶進行管理和觀察。

3、能互相聽取意見、共同協作生態瓶,并分工進行管理和觀察。

教學重點:能設計一個生態瓶建造方案。

教學難點:對自然環境下生態系統的認識。

教學準備:大飲料瓶、剪刀、建造生態瓶需要的材料、活動記錄本。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同學們都觀察過我們校園里的荷花池吧?里面有哪些生物和非生物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好嗎?

二、探究過程

1、觀察池塘生態系統。

出示群落圖片,老師向學生介紹,提醒學生關注下面問題:

(1)池塘里有哪些水生生物?

(2)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條件?

(3)池塘里的植物為動物提供了哪些幫助?

(4)池塘里有哪些非生物,它們對生物有什么作用?

學生邊觀察邊回答。

2、設計建造生態瓶的方案。

(1)小組討論:

?首先考慮我們的生態瓶準備讓哪些生物來生活?

?為了讓這些生物在生態瓶里生活得好一些,我們還要為它們考慮些什么?

(2)記錄設計方案。

3、做一個生態瓶。

(1)準備相應的制作材料。

(2)根據設計方案及實際條件制作生態瓶。

(3)小組商量決定生態瓶放置的地方并分工進行管理和觀察記錄。

4、小結。

三、板書設計

小學科學方案篇3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放大鏡是凸透鏡,具有放大物體圖像,看清更多細節的作用。

2.放大鏡鏡片的特點是透明和中間厚,邊緣薄;鏡片凸度越大,放大倍數越大。

3.放大鏡廣泛應用在人們學習、生活、生產的許多方面。

過程與方法

1.經歷觀察工具共同點和不同點的對比活動,探究放大功能器具的的特點。

2.學會使用放大鏡,對比肉眼觀察和使用放大鏡,能發現更多的細節。

情感、態度、價值觀

1.理解使用放大鏡觀察的意義,培養持續用放大鏡觀察身邊事物的興趣。

2.了解放大鏡的發明史,認識到從肉眼觀察到發明放大鏡是人類的一大進步。

3.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樂于與人合作,共同探究。

【教學重點】知道放大工具的結構特點,了解放大鏡能放大物體圖像,看清更多細節。

【教學難點】通過對比,探究具有放大功能器具的特點,明白放大鏡是“凸”“透”鏡,凸度越大,放大倍數越大。

【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器材:放大鏡(每生一面)、信封、錢幣;十種對比觀察的器具;燒杯、水、記錄紙。

教師演示:不同放大倍數的放大鏡、圖片或課件。

教學流程

一、導入

課前視頻導入

1.思考:你看到了什么,它與我們看到的實物有什么不同

2.組織學生回答,導入新課。

二、探究器具放大的秘密

1.出示10種不同的器材,分別用它們觀察文字,尋找哪些器具具有放大功能。

(1)將器具按能否放大分成兩類。(預測-實測)

(2)比較能放大的器具,找一找它們有什么共同特點。

(3)比較能放大的器具,比一比,想一想,怎樣的器具能放得更大?

2.交流學生的發現。

通過比較發現能放大物體圖像的器具具有“透”“凸”(中間厚)不能空心的特點。能放大的器具如果中間越厚,邊緣越薄(凸度越大)放大物體的圖像也就越大。知道放大鏡也叫凸透鏡。

3.拓展活動:用什么方法可以使不具放大功能的器具也成為一個“自制的放大鏡”。

4.小結,并介紹放大鏡的歷史。

三、放大鏡下的新發現

1.了解放大鏡的用途,讓學生談談生產、生活中,你知道哪些人、哪些工作要用到放大鏡?

2.用肉眼和放大鏡正確的操作方法進行物體觀察,比較肉眼觀察和在放大鏡下觀察有什么不同。并記錄在記錄紙上。

3.組織學生觀察,教師巡視。

4.組織學生匯報各自的發現。

5.小結放大鏡的作用。

四、總結延伸

1.你還想用放大鏡觀察什么?你還希望用什么工具觀察物體?

2.總結。

小學科學方案篇4

一、科學教育理論指導:

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學方法梳理:

上課之前我在網上搜索土壤與植物的相關教學資料,了解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確定課堂教學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據本節課堂教學需要,搜索關于土壤與植物的圖片以及視頻,課堂放給學生觀看,加深印象。

三、學情分析:

四年級大多數學生對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具備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樂于動手,善于操作,另外,在進行著觀察、提問、假說、預言、調查、解釋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動時,我強調小組合作學習與自主學習必要性,所以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以往由于活動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學內容只是匆忙的走過場地,有些探究活動甚至根本就沒有開展,實驗也沒有充分地讓學生去做,學生的實驗能力得不到發展,活動時常常耗時低效,影響了學生的科學素養的形成。

四、學習目標:

1、能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各種土壤對植物生長的影響作假設性解釋;能提出進行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并作書面計劃;能做控制變量的簡單探究性實驗,并做實驗記錄;并能學會做到主動查閱書刊及其他信息源。

2、在學習活動中,使學生喜歡大膽想象;能參與中長期的科學探究;在活動中愿意合作與交流;能從自然中獲得美得體驗,并用一定的方式贊美自然美;關心日常生活中的新科技、新事物,關注與科學有關的社會問題。

3、知道不同土壤對植物生長的影響不同。

4、繼續完成“不同土壤對植物生長影響”的實驗,認真觀察,做好記錄。

五、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設計研究不同土壤對植物生長影響的實驗,并知道土壤與植物的關系。

2、教學難點:

能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各種土壤對植物生長的影響作假設性解釋。能提出進行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并作書面計劃,會查閱書刊及其他信息源。

六、教學準備:

教師與學生一起做好活動材料準備:有關植物與土壤的資料、贊美土壤的詩歌、植物在不同土壤生長情況、種植在砂質土、黏質土、壤土三種不同土質相同的植物等。

七、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教師與學生互相交流搜集的土壤對植物生長作用的有關圖文資料,了解學生課前搜集資料情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提出問題:土壤對植物的生長有什么作用?

設計意圖:(提出問題,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導入學習內容。)

(二)猜想假設

學生分組討論,提出猜想與假設,并做好記錄。

(三)制定方案

應用各種方法來證明自己的猜想與假設。匯報討論結果。

(四)實驗探究

1、交流土壤對植物的生長有什么作用。

小組同學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教師引導學生在交流中觀察、思考土壤對植物的生長有什么作用。

總結:土壤對植物的生長作用。

2、探究土壤對植物的生長有什么影響?

教師出示種植在砂質土、黏質土、壤土三種不同土質相同的植物,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并積極思考“相同植物在不同土壤生長情況”,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在肯定學生想法的同時引導學生設計一個對比實驗進行探究:不同種類的土壤對同一種植物的生長有什么影響?教師積極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引導學生自由選擇感興趣的問題設計實驗方案,教師參與到各個小組中,引導學生注意的問題:

(1)要選擇哪種植物與哪幾種不同的土壤?

(2)要保持哪些條件相同?哪些條件不同?

教師進行演示實驗:把同樣大小的豆苗分別種植在三個相同的花盆中,里面裝有同樣多的砂質土、黏質土和壤土,澆同樣多的水,放在相同的環境下。

動員學生:(實驗需要長時間的觀察,要堅持不懈的管理與記錄。每一個月我們要召開一次

成果展示會,比一比,哪個小組的發現多。

本實驗學習效果不明顯,需要長時間觀察。作為教師要提示學生進行中長期科學探究思想準備,要有堅持性,有目的對此方面加以訓練。

設計意圖:教師指導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活動,創設學習氛圍,讓學生經歷一個科學探究的過程,培養學生搜集資料、自行設計實驗、大膽猜想及參與中長期科學探究的能力,并讓學生學會傾聽的良好學習習慣。

(五)展示交流

1、學生交流搜集的有關不同土壤對植物生長的影響的資料。

2、教師展示教材上的資料卡。

讓學生開闊視野、增加信息量。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贊美土壤。如,詩歌、手抄報、唱歌、演講、繪畫等等。也可以合作進行。

4、評價活動,主要開展自評與互評來評價,從搜集資料,方案設計、猜想與預測、表達與交流等方面進行。

(六)延伸創新

1、繼續觀察、記錄實驗情況。

2、到田間地頭去采訪、調查《土壤與植物的關系》,并寫出采訪記錄或調查報告。

設計意圖:教師積極引導學生關注相關知識,尤其是新科技方面資料,努力使活動落到實處。

八:教學評價設計:

教師在課堂上要充分發揮評價的作用,自評、互評、教師評,實物獎勵,發放標志性科學獎章等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都可應用到科學教學中去,以此,調動小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而且這也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九:設計特色簡述:

1、把科學課程的目標落到實處。

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并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并把自己的認識用于解決問題的實踐。

2、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

我本著就近的原則給他們分組,每組學習的那個學生為組長,字寫得的那個學生為記錄員。組長負責小組活動紀律、安全、組織、分配帶材料等工作,記錄員做好實驗記錄。在教學中逐漸教會他們怎樣組織實驗、交流、帶材料、作記錄,還要注重對學生進行評價,原則上讓學生先自評、再在小組內評,再推薦優秀學生在班上評。

小學科學方案篇5

教學目的:

1、通過對植物叢的考察活動,了解認識生活在植物叢中的動植物。

2、經歷對植物叢的考察活動過程,學習考察的方法,通過活動記錄反映考察的成果。

3、希望學生能從多角度、多方位觀察植物叢,能在一定時期內堅持進行觀察。

教學重點:觀察植物叢中的動物,記錄它們的食性。

教學難點:對植食動物、肉食動物和雜食動物進行記錄。

教學準備:

教師課前要考察植物叢,確定還大致區域提供學生選擇進行考察活動。

分組材料:學生活動記錄本、放大鏡、小鐵鏟等考察工具。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校園的薔薇花叢在哪里?你留心觀察過花叢中的動植物嗎?以前我們曾多次到校園里進行觀察活動,如對一棵樹的觀察,今天將再次到校園里去進行觀察活動,

二、探究過程

1、觀察薔薇花叢里的生物。

(1)說說考察的準備工作。

(2)說說考察的注意事項。

提醒學生不要破壞自然環境。

(3)說說怎樣考察,準備考察些什么?

讓學生看看教材,了解考察時需要觀察的內容。如花叢中有哪些植物?花叢中生活著哪些動物?哪些動物“住”在這里?哪些動物來這里“玩”?它們的主要食物是什么?

(4)學生分小組進行考察。

2、整理完善考察記錄。

(1)了解認識植食動物、肉食動物和雜食動物。

(2)對薔薇花叢里的動物按食性進行統計。

小學科學方案篇6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減少水和添加動物、植物會引發生態群落的變化。

過程與方法:嚴格控制條件進行實驗活動,堅持進行觀察記錄。

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到控制條件進行實驗,細致、準確地記錄到的現象的必要性。

【教學重點】嚴格控制條件進行實驗活動,堅持進行觀察記錄。

【教學難點】在設計對比實驗中嚴格控制變量,并注意收集實驗數據用事實說話。

【教學準備】準備若干魚、水、水草等材料。

【教學過程】

一、交流生態瓶,確定實驗方案:

1、交流:生態瓶里的生物生活得還好嗎?

2、展示,比一比哪些生態瓶里的動植物生活的比較好。

3、思考:如果改變生態瓶中的一些條件會怎樣呢?

4、引導:減少生態瓶里的水是改變生態瓶的非生物環境,增加生態瓶里的生物是改變生物的數量。

5、學生小組自由選擇其中的一種方案。

二、實驗一:減少生態瓶里的水:(參17面記錄單)

1、實驗方法:選擇2個生態瓶,盡量一樣的,一個生態瓶的水減少一半,另一個水量不變,兩個生態瓶的生物數量都不變。

2、引導:要觀察生物有什么變化,我們可以采用記錄小魚在改變前面一分鐘浮出水面上來的次數。

3、進行實驗和觀察記錄。實驗結果:由于水量減少,動植物的生存空間減少,氧氣量減少,水少的小魚浮出水面的次數比較多。

三、實驗二:增加生態瓶里的生物:(參18面記錄單)

1、實驗方法:選擇2個生態瓶,盡量一樣的,一個生態瓶的水草增加一倍,另一個的小魚數量增加一倍,其他條件不變。

2、預測生態瓶里會發生什么變化。

3、同樣采用記錄小魚在改變前面一分鐘浮出水面上來的次數。

3、進行實驗和觀察記錄。實驗結果:水草增加,產生的氧氣量就增加,魚浮出水面的次數會減少;小魚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魚浮到水面的次數會增多。

4、討論:如果小魚增加2倍或者是4倍又會怎樣呢?(小魚浮出水面次數更多,甚至會缺氧死亡)。是不是植物越多越好呢?(植物過多,影響植物對光的吸收,還會減少動物的活動空間,也會產生不良影響)。

四、總結拓展:

1、討論:要讓生態瓶里的生物生存的更好,我們要注意什么?

2、回家繼續觀察生態瓶,嘗試寫科學觀察報告。

小學科學方案篇7

一、指導思想

積極貫徹落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和“科技教育應從娃娃抓起”的指示,適應“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指示,引導少年兒童開展各類科技活動,培養少年兒童科技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少年兒童的科學素質,努力為社會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內容生動活潑,有很大的彈性和開放性。注重突出科學、植物、動物、環境、科幻、思維創新、發明的聯系,加強了和其它學科的聯系。包括九個單元:科學家的故事、植物、動物、資源與環保、氣象與科學、科學與幻想、科學與生活。根據新科學課程標準,本冊重在培養學生以下幾種科學素養:

科技探究:知道科技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動,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特征。能進行觀察、實驗、制作等探究活動。對動植物、環境等科學內容進行探究。

科學價值觀:保持與發展想知道,愛提問、大膽想象、樂于探究的愿望。關心新事物與生活的聯系。正確的理解科學,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互助與合作的學習方式,學習中尊重事實、注重環境保護和與自然和諧相處。

科技知識:使學生了解生命世界、地球與宇宙世界的一些基礎知識。以及運用知識進行科學探究活動。

通過本冊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科技課的興趣,使學生在探究、科學價值觀、科技知識二各方面得到發展。

三、教學措施:

(1)開展生動的科技課,引領學生進行主動地探究學習。

(2)注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把科學探究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與科學知識目標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技能與社會生活相聯系,逐步形成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

(3)重視科學與技術的聯系。致力于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技術設計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4)樹立安全意識。培養學生具有安全參與探究活動的知識、能力和習慣。

四、潛能生培養措施:

根據對學生情況的了解,結合科學課的特點。潛能生主要表現在:

1、對學科知識無學習興趣;

2、無科學探究意識,科學探究能力差;

3、缺乏合作意識;

4、實踐能力不足。

針對這些情況,首先以生動的教學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供合作與參與的機會,培養他們科學探究的能力;在自由分組中安排他們進入較好的組學習,并開展“一幫一”的活動幫助他們。

小學科學方案篇8

【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對于影子的產生和特點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他們知道影子的產生必須要有光和物體,影子隨著光的改變而改變,等等,但是他們的這些認識還比較模糊,因此有必要通過教師的指導,實際地去觀察、去發現光和影子之間的規律。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影子產生的條件:光、遮擋物和屏;

2、可以之自己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

3、影子隨著光源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4、影子的大小與遮擋物和光源之間的距離有關;

5、影子的形狀和光源照射物體的側面有關;

6、從不同側面照射得到的物體的影子叫投影。投影在我們生活中很有用處。

過程與方法

按教科書要求有目的、有步驟地做光和影的實驗,并將觀察結果用線條和圖形準確地進行記錄。能根據實驗結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擋物、影子間的關系。培養空間想象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真細致,實事求是,善于合作交流。

【教學重難點】

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實際地觀察,使學生自己去發現光和影子之間的規律。

【教學思路】

從生活現象出發,引出相關概念,然后通過活動探究規律,最后用規律解釋現象,同時深化對規律的理解和掌握。

【教學器材準備】

每組一個手電筒(自帶)一張4開的白卡紙、一塊5厘米高的小木塊,鉛筆、尺子各一。

【教學過程】

一、活動引入

今天我們學習一個新的單元——光,我們學習第一課。板書課題“光和影”。

二、探究影子的秘密

1、影子產生的條件

教師:同學們做過手影游戲嗎?你們會做什么樣的手影?今天我們也來做一做影子游戲,做這個游戲需要什么器材呢?我們怎樣才能看到自己的手影呢?

(后兩個問題一方面是提示觀察的器材準備和方法,另一方面是了解學生的初始想法。學生可能說需要光源、物體,忽略了需要“屏”,也不一定會說出物體要擋住光才能產生影子。這時教師不要急于糾正,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自己發現問題,自己總結影子產生的條件)

教師:各組準備好器材后可以開始實驗了,還缺什么,可以到講臺上領取。實驗成功的小組要準備匯報:看到手影了嗎,怎樣做才能看到自己的手影的,影子的產生需要什么條件。

學生準備材料,開始實驗。教師巡視。

大組匯報:通過匯報討論,得出影子的產生需要光、擋光的物體、屏。

教師:剛才同學們提到影子的產生需要光,我們平時看見過哪些發光的物體?其中哪些是自己發光的呢?大家把見到的發光物體寫出來,然后在自己能發光的物體上做記號。

小組活動。

匯報、總結:像電燈那樣自己能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強調:不僅自己能發光,并且正在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2、影子的特點

教師:在影子游戲這個活動中,我們除了知道影子產生的條件外,還有什么發現嗎?

下面我們再通過一些活動繼續探究光源和影子的秘密。大家能看懂教科書上三個活動的實驗方法和步驟嗎?

活動一影子隨著光源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提示:光源位置的改變包括光線照射的角度和方向。角度可通過目測光線和水平桌面之間的夾角大致估計,方向用左、右、前、后描述。

教師示范并演示實驗和記錄方法。

活動二影子的大小與遮擋物和光源之間的距離有關。

提示:光屏和光源位置一定,只改變遮擋物離光源的距離。

活動三影子的形狀和光源照射物體的側面有關。

提示:當光源垂直照射在物體的上面時,要使物體離開桌面才能看到影子。

學生分組實驗,觀察記錄。

總結:

(1)、光源的位置發生改變時,影子的方向和長短都會發生改變。光源照射角度小時,影子就長;光源的角度大時,影子就短。影子的方向總是和光源的方向相反的。

(2)、當屏和光源位置一定時,遮擋物離光源越近,它擋住的范圍越大,在屏上形成的影子就越大。

(3)、影子的形狀和光源照射物體的側面有關。

教師:像活動三中這樣,從不同側面照射得到的物體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們生活中很有用處。比如街道上的交通標志。

三、鞏固運用

教師:回顧一下我們今天學習了光的哪些知識?我們再做一次影子游戲,驗證一下我們發現的這些規律:

1、改變光源的位置,影子發生了什么變化?

2、改變物體離光源的距離,影子發生了什么變化?

3、讓光源照射自己的手的不同側面,得到的影子有什么不同?

小學科學方案篇9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目標

太陽的光和熱對植物的生長、動物和人類的生存有著重要影響。

太陽東升西落,面對太陽升起的方向時,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2.科學探究目標

會描述太陽每天在天空中東升西落的位置變化。

會利用太陽的位置辨別方向。

會舉例說明太陽對動植物和人類生活有著重要影響。

3.科學態度目標

對利用太陽的位置來辨識方向感興趣。

能按照要求進行合作探究。

4.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懂得地球上的生命離不開太陽的光和熱,人類可以利用太陽的光和熱為人們更好的生活服務。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會利用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來辨識方向。

2.教學難點

懂得地球上的生命離不開太陽的光和熱,人類可以利用太陽的光和熱為人們更好的生活服務。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太陽示意牌,分別寫著“東、南、西、北、清早、中午和傍晚”的7張大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預設3分鐘)

1.學生猜謎語,激發興趣。

有位老公公,一副紅面孔,天亮就出工,從東忙到西,傍晚才收工。

2.出示太陽的圖片,引出探究主角“太陽”。

二、聚焦(預設10分鐘)

1.學生觀看視頻,欣賞:日出日落錢塘江(1分03秒)

2.聚焦提問:我們觀察到的太陽有什么特點?

學生自由發表,回憶和交流自己對太陽的認識。

3.小結:太陽為我們的地球家園帶來光和熱,它在天空中的位置會不斷變化。我們能根據太陽的位置辨認方向嗎?(出示課題:太陽的位置和方向)

三、探索(預設15分鐘)

1.觀察太陽的東升西落

學生根據課件上的圖片,指出“清早”、“中午”和“傍晚”時太陽所在的位置,并在此基礎上補充“北”的位置。

2.提問:清早出來,面向太陽,我們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

學生回答后出示:清早出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用同樣句式去說一說在中午和傍晚怎樣利用太陽來辨別方向。

3.介紹“利用太陽辨別方向”游戲步驟和注意事項

①以小組為單位在操場上找一塊陽光能照到的地方;②小組根據當時上課的時間以及太陽的位置先確定“東”“南”“西”“北”方向;③小組商量分工,7張卡片讓7名小組成員分別拿著,小組剩余的一名學生負責指揮卡片的擺放位置,大概是一個圓圈上的四個點的形狀;④站在圓圈中的同學嘗試面對不同時間的太陽所在的位置,辨別自己前后左右的方向;⑤小組成員輪流站在圓圈的中間辨別方向。

注意事項:不要用眼睛直接觀察太陽,以免灼傷眼睛。

4.室外辨別方向:帶上太陽示意牌和寫著“東、南、西、北、清早、中午和傍晚”的7張大卡片,根據上課時間完成學生活動手冊第三頁的活動記錄表。

小學科學方案篇10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目標

土壤上生長著許多植物,土壤表面和土壤里生活著許多動物。

2.科學探究目標

在教師的指導下對在土壤表面和土壤中生活的動植物進行細致、全面、有順序的觀察和記錄。

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并交流對土壤以及生活在土壤上的動植物的發現。

3.科學態度目標

對探究土壤以及生活在土壤上的動植物感興趣。

細致觀察、樂于表達。

4.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懂得保護生活在土壤上的動植物。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在教師的指導下對在土壤表面和土壤中生活的動植物進行細致、全面、有順序的觀察和記錄。

2.教學難點

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并交流對土壤以及生活在土壤上的動植物的發現。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土壤,放大鏡,橡膠棒,小鏟,塑料飼養盒

【教學過程】

一、導入(預設5分鐘)

1.出示一盆土壤,提問:土壤里有什么,你知道嗎?

學生自由發言,可以從土壤的成分和居住在土壤里的生物兩個方面回答。

2.觀察土壤

提供放大鏡、橡膠棒和一盆土壤,學生分組進行觀察。

組織交流,說說自己的觀察發現。(說明:沒有橡膠棒也可以用筷子、鑷子等工具,主要是用來翻看土壤,土壤里有小石塊、沙子、黏土、草莖、落葉、螞蟻等。)

二、聚焦(預設5分鐘)

1.聚焦:大家都說,土壤是地球家園的重要資源,那你們知道土壤有什么作用嗎?

學生自由回答,比如可以用來蓋房子,制作磚瓦、陶瓷,另外還可以給植物提供營養,給動物提供棲息地等。

2.過渡:今天我們將到校園里進行觀察,看看生活中那里的動物和植物。

三、探索(預設20分鐘)

1.討論活動要求和注意事項

提問:你們覺得,校園土壤居民會有哪些呢?我們去觀察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學生自由推測和發言。

2.教師進行活動提示:細致,全面,有順序,不傷害

(細致是指能夠耐心、仔細地觀察土壤中動植物的特點。全面是指能夠全方位地觀察土壤上的動植物,包含土壤上的和土壤里面的。有順序是指能夠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比如先觀察土壤上直接可見的,再觀察落葉下的,最后觀察土壤里面的,觀察動植物可以先觀察整體再觀察局部。不傷害是指不要傷害小動物和植物。)

3.學生到校園里進行觀察,及時記錄。

校園觀察活動指導提示:

(1)攜帶材料:學生活動手冊人手一份,放大鏡、橡膠棒和小鏟小組一份,觀察時小組同學有機合作使用。

(2)活動場地:教師提前踩點安排,選擇有多種植物和小動物的土壤,并事先對該場地的植物進行識別,以便學生提問時可以答復。

(3)分組要求:以組長為首,小組成員集中在某個點進行觀察,禁止單獨行動和胡亂奔跑。

(4)觀察順序:先觀察土壤上直接可見的,再觀察落葉下的,最后觀察土壤里面的,觀察動植物可以先觀察整體再觀察局部。

(5)記錄要求:在學生活動手冊上記錄動植物的名稱、數量和發現地點,遇見不認識的動物或植物,可以記錄特征或畫簡圖記錄。

(6)注意事項:遵守紀律,注意自身安全,不要傷害小動物和植物。

51483 主站蜘蛛池模板: 【365公司转让网】公司求购|转让|资质买卖_股权转让交易平台 | 游动电流仪-流通式浊度分析仪-杰普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 合肥抖音SEO网站优化-网站建设-网络推广营销公司-百度爱采购-安徽企匠科技 | Eiafans.com_环评爱好者 环评网|环评论坛|环评报告公示网|竣工环保验收公示网|环保验收报告公示网|环保自主验收公示|环评公示网|环保公示网|注册环评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环评师|规划环评|环评报告|环评考试网|环评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 防火窗_耐火窗_防火门厂家_防火卷帘门-重庆三乐门业有限公司 | 巩义市科瑞仪器有限公司| 低气压试验箱_高低温低气压试验箱_低气压实验箱 |林频试验设备品牌 | 废气处理_废气处理设备_工业废气处理_江苏龙泰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冷水机-工业冷水机-冷水机组-欧科隆品牌保障 | 基业箱_环网柜_配电柜厂家_开关柜厂家_开关断路器-东莞基业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碳化硅,氮化硅,冰晶石,绢云母,氟化铝,白刚玉,棕刚玉,石墨,铝粉,铁粉,金属硅粉,金属铝粉,氧化铝粉,硅微粉,蓝晶石,红柱石,莫来石,粉煤灰,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硫酸镁-皓泉新材料 | 二次元影像仪|二次元测量仪|拉力机|全自动影像测量仪厂家_苏州牧象仪器 | 齿轮减速电机一体机_蜗轮蜗杆减速马达-德国BOSERL齿轮减速机带电机生产厂家 | 彭世修脚_修脚加盟_彭世修脚加盟_彭世足疗加盟_足疗加盟连锁_彭世修脚技术培训_彭世足疗 | 手术示教系统-数字化手术室系统-林之硕医疗云智能视频平台 | 纳米涂料品牌 防雾抗污纳米陶瓷涂料厂家_虹瓷科技 | 依维柯自动挡房车,自行式国产改装房车,小型房车价格,中国十大房车品牌_南京拓锐斯特房车 - 南京拓锐斯特房车 | 刺绳_刀片刺网_刺丝滚笼_不锈钢刺绳生产厂家_安平县浩荣金属丝网制品有限公司-安平县浩荣金属丝网制品有限公司 | 辊道窑炉,辊道窑炉厂家-山东艾希尔 | 金联宇电缆总代理-金联宇集团-广东金联宇电缆实业有限公司 | 智成电子深圳tdk一级代理-提供TDK电容电感贴片蜂鸣器磁芯lambda电源代理经销,TDK代理商有哪些TDK一级代理商排名查询。-深圳tdk一级代理 | 冷凝水循环试验箱-冷凝水试验箱-可编程高低温试验箱厂家-上海巨为(www.juweigroup.com) | 国产离子色谱仪,红外分光测油仪,自动烟尘烟气测试仪-青岛埃仑通用科技有限公司 | 卷筒电缆-拖链电缆-特种柔性扁平电缆定制厂家「上海缆胜」 | 仓储货架_南京货架_钢制托盘_仓储笼_隔离网_环球零件盒_诺力液压车_货架-南京一品仓储设备制造公司 | 办公室家具公司_办公家具品牌厂家_森拉堡办公家具【官网】 | 潜水搅拌机-双曲面搅拌机-潜水推进器|奥伯尔环保 | 深圳美安可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喷码机,定制喷码机,二维码喷码机,深圳喷码机,纸箱喷码机,东莞喷码机 UV喷码机,日期喷码机,鸡蛋喷码机,管芯喷码机,管内壁喷码机,喷码机厂家 | 旋振筛|圆形摇摆筛|直线振动筛|滚筒筛|压榨机|河南天众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行吊_电动单梁起重机_双梁起重机_合肥起重机_厂家_合肥市神雕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定硫仪,量热仪,工业分析仪,马弗炉,煤炭化验设备厂家,煤质化验仪器,焦炭化验设备鹤壁大德煤质工业分析仪,氟氯测定仪 | 冷却塔改造厂家_不锈钢冷却塔_玻璃钢冷却塔改造维修-广东特菱节能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物和码官网,物和码,免费一物一码数字化营销SaaS平台 | 环球周刊网| 铝板冲孔网,不锈钢冲孔网,圆孔冲孔网板,鳄鱼嘴-鱼眼防滑板,盾构走道板-江拓数控冲孔网厂-河北江拓丝网有限公司 | 四合院设计_四合院装修_四合院会所设计-四合院古建设计与建造中心1 | 招商帮-一站式网络营销服务|互联网整合营销|网络推广代运营|信息流推广|招商帮企业招商好帮手|搜索营销推广|短视视频营销推广 | 申江储气罐厂家,储气罐批发价格,储气罐规格-上海申江压力容器有限公司(厂) | 冷水机-冰水机-冷冻机-冷风机-本森智能装备(深圳)有限公司 | 罗茨真空机组,立式无油往复真空泵,2BV水环真空泵-力侨真空科技 | 锡膏喷印机-全自动涂覆机厂家-全自动点胶机-视觉点胶机-深圳市博明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