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滿分作文范文大全
最新高考滿分作文范文大全(8篇)
高分作文肯定不是臨場訓練出來的,而是平時積累出來的,它需要你平時多閱讀,多觀察,多積累,提升我們的境界,錘煉我們的思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最新高考滿分作文范文大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新高考滿分作文范文大全(篇1)
古諺有云:“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這是世代積累傳承的觀天經驗,但看云卷云舒,從微末中推測天氣變化,是種享受與樂趣。而回頭開啟電視,世界范圍內的天氣預報映入眼簾。兩種感知自然的途徑不同,卻無外乎為觀得天氣,殊途同歸。自然并無需劃分出“近”與“遠”。
對于自然,人理應借助科學發明和經驗去了解、通達宏觀層面,同時用細膩的心仔細體會和感受身邊的微觀自然之美,方可達成“宏通科學之道,微感自然之美”的境界,實現人、科學與自然最終的“和諧”。
科學與自然從不曾分離。從古代各種水利工具的發明應用到如今發達的天氣監測預報系統發展,人類生產力的提高和科學進步一直相輔相成。人之于自然,甚為渺小,人類沒有能力一一親自探尋自然的所有奧秘,因此自然似乎離人很遠。而科學應用,正是解決人想在宏觀上更好了解自然的需求的有力工具。通過電視,人類可以“足不出戶而知天下事”地獲取天氣信息、地理資訊,增長了自然知識、彌補了人自身能力和視野的局限。同時,科學知識對人形成科學思想也大有裨益。達爾文曾說,他對自然的興趣正是從前人的科學著作中萌生的,其中的科學理論,如生物的綱目屬種,都對他形成嚴謹的科學思維產生巨大作用。可見,利用科學感知自然,既便捷全面又有利于培養自然科學思維,正是“仰觀宇宙之大”的好方法。
而“俯察品類之盛”則能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人生于自然,也歸于自然。漢字“性”中由一人和一生構成,可見人性之真必然離不開生態自然。中國古代有“生”的哲學,生生不息、物我一體是古代哲人們不竭的追求。孟浩然、王維醉心于自然山水,感受天光云影之變,細觀云過水動之美,創作出“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這樣反映人與自然渾然一體的傳世佳句。人的生命,融于自然生態,同呼吸、共命運。因而多留心身邊微觀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樹,方可融入自然,“微感自然之美”。
中國儒家學說中重要的“和諧”思想,要求各方面達成統一與協調。在當下,人既不能肆意丟棄傳統感受自然的方式,也無法抵抗科技發展的潮流。因此,務必達成人、科學和自然的和諧統一。就像時興的觀星活動,利用高科技望遠鏡觀測遙遠星體的人們,也同時在夜晚的山上感受涼風與蟬鳴,“信可樂也”!
宏通科學之道,微感自然之美。人既與自然親近、融入自然,又可以更高的視角認識自然。心有宏觀看待自然的“猛虎”,亦可微觀細嗅身邊的“薔薇”。
最新高考滿分作文范文大全(篇2)
梭羅說,許多人在平靜的絕望中度過一生。
曾經的我那么的想去逃避規則生活,做一個與眾不同的人。自以為是的說著高考還遠青春還多就肆意揮霍時間。直到現實把無知的棱角漸漸磨平,失望讓幼稚的心靈慢慢成長,挫折將沖動的自己變得理性。終于發現橫沖直撞的自己原來走上了一條布滿荊棘的小路,遍體鱗傷。再回首也早已物是人非。現在想來,當時的我也許是有些后怕的吧,畢竟也只憑著一腔熱血,等到熱情耗盡悔意就油然而生。世事如同夢一場,人生幾度秋雨涼?
“夜色黯然燈火闌珊生活還依然。”而有些事確實只有停下來才會看得更清楚,那些更加重要的事賦予我們打敗恐懼的力量,堅持一往無前的動力。遠方,荒野里隱藏著的一個黑影向我越靠越近。讓我驚慌甚至恐懼。而現在卻不再想要去逃避。既然已經決定了去做的事,為什么要在精神上又逃避。我們都明白的是,高考,只能面對。
有人說年輕時不懂的道理,到了某個時刻會突然醍醐灌頂。不管彷徨了多久,浪費了多少時間,最終只用幾個瞬間成長。經歷了幼稚沖動才明白生活是終究不可能與眾不同,我不過就是我。經歷了淺薄無知才懂得只有羸弱的靈魂擺脫了那平靜的絕望,才能快樂迎接明天升起的太陽。
經驗說高三靠的是毅力而不是熱情。確實,我們可以失望可以沮喪可以因為暫時的苦難流一流無法抑制的淚水但是不能絕望更不能放棄。就像那掉到水里的人,掉下來淹不死,一直呆著才會淹死,所以只能往前游,不停地游。絕對不能平靜的呆在那里任憑水沒過眼耳口鼻,一旦說著順其自然聽天由命的話絕望的放棄自己了,那么被淹死就是必然的。而光想不做,你永遠也不能讓時光倒流。
最后,愿平靜的絕望中的人看到春風搖曳著的希望,愿為希望拼搏的人得以擁抱夢里的太陽。還留下的這段特別好的青春時光,愿我們都能夠用來創造價值。
最后的最后,愿走過現在我們以后都會好。
最新高考滿分作文范文大全(篇3)
曾經,我們對飲于清輝之下,賞明月,共話嬋娟;而如今,小學生都知道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是一顆死寂的星球。那么,再當你執起酒杯時,是否還有"但愿人長久"的憂情?愈近的距離,讓充滿詩意的文明不再具有美感。
科技,帶來便利、知識的同時,也將我們僅剩的一點意象剝奪了。在對美好的事物進行追求時,我們是不是更應存一份謹慎之心,與美好事物保持一份距離,讓美好的事物更美?
行走于心靈,徊徉于紅塵的林徽因便是如此。當一位才華橫溢的小生為你作出人生第一篇詩歌,當一位才子手執一把油紙傘在雨巷中靜靜守候只為與你擦肩而過,敏感的心難道不曾為此動容?然而,愛情至美,青澀的花果采摘下恐怕終究會成為一枚苦果的。于是,你保持了一位女子的堅守,選擇了一個合適的距離,讓兩個人的故事被傳為佳話,而不至于讓徐志摩和自己都受傷。在這若既(即)若離的朦朧距離中,他們在對方眼中都變得更美好了。
張愛玲曾經說:"白的天上是一輪明月,而紅的則是墻上的一灘蚊子血。紅的成為了一朵紅玫瑰,而白的便成了一粒飯米粒。"她這般說,自己也確有這般體會。曾經,她相信愛情,相信胡蘭成,然而情感與空間距離的愈來愈近,卻將兩人都撕扯得體無完膚。距離的接近并沒有給他們之間以絲毫的美感,反而讓他們之間的距離更遠。
在科技館中,曾經保持著一份童真,對著美麗的蝴蝶有著無限的幻想的同學們是否依然有著對美的幻想?看過蝴蝶的翅膀結構后,我們在以后的生活中看見蝴蝶只怕再也想不到梁山伯與祝英臺之間凄美的愛情故事與詩意,而只能聯想到蝴蝶翅膀上那些凹凸不平的結構了。
紛繁的世界里,我們保持人與人之間的一線距離,人與物之間的一尺距離,人與事之間的一丈距離。或許,曾經你想保持的美感足以讓你回味無窮;拉近一線距離,那些曾經美的故事、事物會在瞬間瓦解。
保持一線距離,別讓顯微鏡破壞了你,更遠你在我眼中更美。
最新高考滿分作文范文大全(篇4)
人生是一段長長的路程,總是從一個站口進去,過一段人生,再從另一個站口出來,再過一段新的人生。
在我看來:高考就是人生路上的一個站口。
高考是人生的站口,你得經過檢閱,才能通過。
從表面上看,主要是文化知識的比拼,實際上還有身體、心理、思想等綜合實力的比拼。要通過,就得準備,就得全面調控。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要珍視高考,積極應對高考,而不能隨意放棄高考。
高考檢閱通過,你不能太得意,千成不要以為你贏得了高考,就贏得了一生,哪怕你考上清華、北大?你還要學習,還要深造,還要通過社會的檢驗。千成不要成為高分低能兒,千萬不要成為偏才、庸才,高考僅是對我們學習能力的一次并不太全面的考查,我們要成為真正的身心和諧的全面發展的人,就不能滿足于高考成功,就不能陶醉于高考成功。你只能慶幸自己,總算可以步入另一學府,去探尋更多的未知世界!
高考檢閱暫時沒通過,也不要自暴自棄。一方面可以重振旗鼓,卷土重來。要學馬云、俞敏洪,屢敗屢戰,奮戰三次,最終成功;另一方面可以靜下心來,發現自己的潛力與優長,尋找新的人生站口。
擠不上獨木橋,就走更寬廣的“陽關道”。要知道,沒有經過高等教育的人,還是有不少成功的實例。我們來看這樣兩組數據:_以來我國各行各業涌現出來的有突出貢獻的人才所進行的調查。統計結果表明:4000名調查者中,有54%的人只讀過小學或中學,他們的成就主要是后來靠自學取得的。另一組是國外的材料,調查顯示了20世紀以來在政治、軍事、科技和文化各個領域作出杰出貢獻的人物,例如政治家邱丘爾、科學家愛因斯坦、畫家凡高、文學家高爾基等。發現400位這類人物中,有60%的人在小學和中學階段的學習成績平平或比較差,甚至有一兩門功課不及格,有的還被學校開除過。看來,高考不是成才的途徑。
這里舉一下查爾斯·舒爾茨。大家知道他就是歡迎的卡通形象史努比的創作者。小時幾乎所有認識他的人,都認為他是一個智力低下的學生,即使到了中學八年級,他的各門主課仍然沒有起色:代數、英文全不及格,物理竟然考了零分!他只有一樣聊以自慰的東西,這便是繪畫,是的,他酷愛繪畫。盡管在中學期間,他提供給年鑒的漫畫全被拒用了,但他依然堅信自己的藝術天賦。等他告別學校,便大膽來到迪斯尼工作室,向他們遞交了自己的繪畫作品。迪斯尼工作室有關人員非常欣賞他的作品,當場就決定聘用他。但后來,他再次遭到了殘酷的拒絕。歷經一次次挫敗,他并沒有放棄,決定用卡通的方式來記述自己的遭遇。后來他畫的史努比風行世界,從而成為史努比永遠的父親。查爾斯·舒爾茨的故事告訴我們,高考之外,你一樣可以成功,就看你是否發現自己的天賦或潛力,你是否能像查爾斯·舒爾茨那樣用50年的時間堅守了自己的那份天賦,那一份夢想。
回到高考話題上來,我想再次說,高考僅是人生路途上的一道站口,但不是的站口。成才之路是寬廣的。
這樣說,并不是要大家不注重高考,而是說,我們要站在更高的層面理性地看待高考!
最新高考滿分作文范文大全(篇5)
“高考記憶”幾乎成了國民記憶。穿越40年的時光隧道,將目光投向那個冰雪消融、生機無限的年月,或許能捕捉到不一樣的價值和心跳。
在那不堪回首的十年浩劫里,“白卷英雄”張鐵生當年憑借“一份發人深省的答卷”和手上的老繭上了北大。這成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時代的深深傷痕。
40年高考之路不尋常,無論多么艱辛,但毋庸置疑,高考是我們國家向前發展的一項不可或缺的戰略舉措。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實現偉大的中國夢,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我們這樣一個泱泱大國,拿什么標準去選拔國家所需要的人才?那就是高考!高考有利于整個民族素質的提升,它承載著民族復興的重任。
當代中國,高考的本質遠遠超出了考試甚至是教育本身。它已經演變成了一種文化,一種經濟,一種政治,一種各方面關注的社會活動。作為一種公正公平的選拔標準,高考是維護社會安定,保證社會公平,主持社會公正的一種重要手段。它的確在過去的歲月里為我國各高校選拔了一批又一批優秀人才,這些優秀人才為社會主義的建設做出了不朽的貢獻。不管現在社會怎么詬病高考,迄今為止,我們還沒有找到任何一種考試制度能夠取代高考。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在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時代,這無疑是對讀書人絕對的誘惑與鞭策。一考定終生,我為考試狂。時至今日,這種極端思想仍流毒無窮。如愿的,好似得了人生“免死牌”,在原本圣潔的大學殿堂里,儼然一個混世魔王,游手好閑,不學無術,最后成為社會垃圾人;失意的,消極頹廢,“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游戲人生,甚至上演跳樓自殺的人間悲劇。
不可否認,高考讓多少有志青年、寒門子弟,完成了鯉魚跳龍門的華麗轉身,通過這一跳板,在人生路上春風得意,闊步向前。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在青春的路上,我也曾為三天六份考卷近乎瘋狂拼命。青春的花開花謝,讓我疲憊卻不后悔。歲月砥礪,我懂得一個道理:追求幸福生活的路萬千條,高考只是人生列車的一個小站,未來的路還很長。
考試終了的鈴聲即將響起,又該落幕了。故事不多,宛若平常一段歌,過去未來共斟酌。時代列車還在前行,我們只是高考的一介匆匆過客。風正好揚帆,感謝高考,讓祖國更加繁榮富強,讓社會更加正義公平,讓人生旅途有夢可循。
最新高考滿分作文范文大全(篇6)
還記得小時候的我們,常常坐在秋千架上,用一口稚嫩的童音背那背不完的《弟子規》,爭搶著在老師面前看誰背得又快又好。那“首孝悌,次謹信”的“圣人訓”至今也深深印在腦海中。
從“跟長輩打招呼”的敬老,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的剛正,再到“忠厚傳世,勤儉持家”的厚道,一條條老規矩猶如有一個慈祥卻嚴厲的老人,諄諄教導了一代又一代的北京人。
長大的我們也紛紛走下秋千,步入社會。然而我卻時時訝異于熟讀《弟子規》的我們卻在漸漸淡忘那些老規矩。“出門回家都要跟長輩打招呼”變成了甚至在餐桌上都會緊盯手機冷落老人;“忠厚傳世,勤儉持家”變成了郭美美的銅臭漫天與紙醉金迷。老規矩甚至需要靠“貼在網上”才能被“關注”,以致我們猶如那疏遠的獵奇的游客,走馬觀花地“欣賞”著與自己無關的商品。
我們不禁要問,難道被我們淡忘的,僅僅是那些“老規矩”嗎?若要問老規矩的內容,我們一定會滔滔不絕頭頭是道,絲毫不是那種“健忘”的人。那么與其說我們忘記了老規矩,倒不如說我們忘記了它們背后的傳統文化。忘記了對長輩的敬,忘記了對自己的謹,忘記了對世人的真。
昨天媒體爆料,岳飛后人甚眾,卻始終遵守“不與秦氏通婚”的“規矩”。然而這個“老規矩”到了近年卻被“逐漸打破了”。何以哉?岳飛此規矩,其本意并不是死板地憎恨天下秦氏之人,而是告誡后人勿與惡人為伍。而岳家后人卻如此注重表面功夫。可見現代人與其去注意老規矩背后的文化內涵,更多強調的只是表面化的教條。所以老規矩便成為了一紙紙空文,被我們懼怕,被我們回避,直至被遺忘甚至“貼在網上”成為一種“引起關注”的噱頭。
重拾老規矩,我們何不先去穩固我們心中的傳統文化內涵?讓我們對老人的一個愛心成為當今的“跟長輩打招呼”;讓我們的微笑與暖語成為新時代的“笑不露齒,話不高聲”。孟子說過:“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我們心中有了傳統文化的規,高尚美德的矩,我們的每一言每一行便自成最美的方圓。
我想,總有那一天,《弟子規》可以成為“弟子魂”,那諄諄教誨“老規矩”的老人也會笑而不語。因為心有傳統的我們,早已自成一方規矩。傳統在心,我們不懼規矩方圓。
最新高考滿分作文范文大全(篇7)
歷史的車輪呼嘯著滾滾向前,五千年的悠久歲月給這個古老的民族留下了輝煌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也留給子孫后代古老的規矩和無盡的思索……
《韓非子·解老》曰:“萬物莫不有規矩。”何謂“規矩”?就是人們在互相交往過程中,在儀態、儀表、言行舉止等方面約定俗成的一種習慣。而老規矩是往圣先賢們在社會中歷練打磨總結出的社會生活經驗,經過口口相傳,形成的一種一以貫之的民族習慣。老規矩的可貴之處在于“老”,它經歷了歲月的洗禮,經歷了時間的檢驗,經歷了歷史的實踐,在中華文明的星河中熠熠生輝,璀璨奪目。因此它是我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它散發著活力,永遠不會老去。
老規矩是歷史的,更是現代的,因為新規矩總是從老規矩的母體中孕育而生。老規矩提倡“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新規矩提倡“吃苦在前,享樂在后”;老規矩提倡“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新規矩提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老規矩教育我們要有修養,“笑不露齒,話不高聲”;老規矩教育我們有氣度,“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今天我們所講的“八榮八恥”“以人為本”等都能找到老規矩的影子,所以老規矩并不老,它只是以另一種方式存在于新規矩中。
老規矩一直是指導著我們如何做人。現代社會生活的多樣性給了每個人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老規矩似乎正逐漸被遺忘、被拋棄。但在我們的社會里,是非、善惡、美丑的界限絕對不能混淆,堅持什么、反對什么,倡導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須旗幟鮮明。無論怎樣選擇,都不能脫離做人的底線,都不能是非不分、黑白不明。
有人認為老規矩過于“拘小節”,但事實上,細節恰恰決定著成敗。作為炎黃子孫,繼承和發揚老規矩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有修養,有品位,有氣度,有氣質,懂得愛己愛人的現代人的必遵之則。
老規矩不老,規矩在心,方圓天下。
最新高考滿分作文范文大全(篇8)
如果說人生是從呱呱墜地的哭鬧到溘然長逝的靜默的紀錄片,那么“智慧芯片”便是放映機上的快進鍵。如果真的存在這樣的芯片,我們便可以跳過十載寒窗的辛勞。然而,摁下快進鍵的那一刻,我們得到的真的是幸福嗎?
所有人的人生都注定駛向同一個叫作墳墓的終點,只是通向終點的路徑各不相同。有的人路途短暫,卻一路鮮花盛開:甘羅十二歲官拜上卿,霍去病不到二十歲便立下大破匈奴的功業。他們的人生雖短,卻精彩絕倫。而有的人雖路途漫長,卻一路平淡無奇,甚至污濁泥濘。因此,人生是否精彩,并不在于何處是終點,而在于旅途的過程是否豐富多彩,值得回味。
使用芯片,按下快進鍵,即跳過一段段人生,匆忙地奔向注定的終點。
掌握所有的物理公式便是偉大嗎?愛因斯坦一定會給出否定的回答。他傾注一生心血,暢游在物理學的海洋中,他的偉大并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公式,而是他在遭遇別人譏笑時的淡然,是他在面臨挑戰時的執著,是他在成名后謝絕出任以色列總統的自知和清醒。在探索真理的過程中,他不僅得到新知,更得到了偉大的心靈。
沒有一條捷徑通向成功,我們也不需要這樣的捷徑。
季羨林潛心研究外人看來艱澀的古梵文,在其中收獲樂趣與智慧。假如可以快進,直接得到古梵文的譯文,恐怕一切都會變得索然無味。海明威忍受著非同一般的傷痛折磨,假如可以快進,跳過對病痛的抗爭,恐怕世界上永遠不會出現《老人與海》這部震撼人心的不朽之作。
傅雷翻譯《約翰·克里斯多夫》的序文時道:“真正的光明絕不是永無黑暗的時刻。”正是因為黑暗與光明的相生相隨,我們才更懂得珍惜陽光的溫暖;正是因為四季變換交替,我們才更能體會夏日的熱烈、冬雪的靜美。
我們不需要這樣的芯片,因為學習新知的過程帶給我們比知識本身更多的收獲,因為無論艱難或快樂,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部分。否則,終有一天白發蒼蒼,我們卻再也找不到一個“快退鍵”,只能嘆息悔悟,于是懂得了:人生的快進鍵,不過是潘多拉的魔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