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三汽車駕駛起步的技巧
科目三汽車駕駛起步的技巧
起步操作形式,通常分為“常規起步’和“非常規起步”兩種。非常規起步又分為“坡道起步”和“路中央起步”兩種形式,而路中央起步又可界定為“次常規起步.形式,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一些關于科目三汽車駕駛起步的技巧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科目三汽車駕駛起步的技巧(1)常規起步程序及操作
常規起步(即平坦地段),泛指車輛處在非行駛狀態(即長時間停車),也就是車輛靠邊停車之后、欲準備出發前的起步操作。
手動擋操作程序(也就是具體操作步驟),通常可分為"7步",而這7步恰好又可以精練成“7字”起步公式(打→踩→掛→看→松→抬→加)。
本節僅以小型汽車C1附帶C2為例,解析常規起步操作之7步理論(7字)公式。
起步擋位要求,小型汽車C1、C3, C4用1擋起步,C2用D擋起步,大型汽車(B2-A1)均使用2擋起步。
①常規起步操作:
1“打”,打開左轉向燈;
2“踩”,踩下離合踏板,(自動擋)踩下剎車踏板;
3“掛”,掛入起步擋,(自動擋)掛入行駛擋D擋;
4“看”,看左后視鏡。再次確認車身左側及左后方交通情況;
5“松”,松開手剎鎖止機關,并將手剎柄送到底;
6“抬”,抬離合踏板至半聯動狀態,(自動擋)抬起剎車踏板,并將右腳移至油門踏板上;
7“加”,(手動擋)右腳適度加油,以保障起步順暢為宜。
常規起步:也就是靠邊停車后的平道起步具體操作見(圖3-2-1)
②常規起步操作要領(手動/自動擋):
打燈掛擋松手剎,慢抬(離剎)徐徐駛入行車道,避免強行擠、并、插。
科目三汽車駕駛起步的技巧(2)非常規起步之坡道起步程序及操作
①手動擋坡道起步操作要領(自動擋車型可參照):離合半聯聽聲音,有感頭浮尾下沉;手剎隨即送到底,依勢酌情踏油門。
②坡道起步程序:坡道起步,通常指車輛駛中遇坡道臨時停車,而后要做的起步過程。其常規狀態下的操作程序為“踩葉掛→抬→松→加”。
③坡道起步操作:手動擋(含大小車型)左手控制好方向盤,左腳踩下離合器踏板(踩住),右手將處在空擋位2的擋桿掛入起步擋,而后右手移到手剎上;緊接粉左腳抬離合至半聯動狀態,右手解除手剎鎖止狀態(保持在亦松亦未松態勢),右腳適量下踏油門(以滿足坡道起步的動力所搖為宜);而后左腳再略略上抬(此時車身有抖動跡象),右手應即刻將手剎送到底。
另外,掛好起步擋之后,也可依據車輛動力條件反射來完成后序操作(感覺車頭有明顯上浮、車尾下沉跡象,耳聞發動機原本輕柔的聲音會變得愈發沉悶,偶爾還會有“叫桿兒”聲響),則說明當前的油離配合趨于合理。
然而,車輛雖已進入蓄勢待發狀態,但由于動力受阻(手剎還處在有效作功狀態上)而欲行則不能,此時,左腳離合應在半抵制的情形中繼續上抬(使離合系統快速進入完全作功狀態),與此同時,右手手剎應即刻送到底;車輛緩緩而起,右腳油門應在下意識的控制下酌情下踏,以保障驅動輪的動力能源達到非常規起步之迫切所搖。具體操作,見圖3-2-2。
④手剎、離合、油門三者配合關系(見圖3-2-3)。
⑤自動檔坡道起步操作:左手控制好方向盤,右腳踩下剎車踏板,右手將當前處在N擋或P擋中的變速桿置于D擋(如果坡道有結冰、積雪、極度濕滑,應選用,或L擋),隨即右手再解除手剎鎖止狀態,且在將手剎桿送到底的同時,抬起踩踏剎車踏板的右腳(車輛會向前姍動)應即刻移量于油門踏板上;然后,應適量下踏油門以保障坡道平穩起步之所搖動力。具體操作見圖3-2-4,
情緩之下應對方法:快速縮短“油離反向交匯”的時間差(加快離合觸點之上的抬起速度,加大油門的下踏力度),借二者超常規配合的引擎爆發力,迫使車輛‘’霍”地向前催進。或放棄前述應對措施,快速將手剎拉起的同時隨即將離合踩到底,在確保車輛不繼續向后滑溜及熄火的前提下,右腳快速將剎車踩住;然后,再平心靜氣地重新來過即可。
情急之下應對方法:在快速拉起手剎的同時,也應快速踏下剎車踏板,甭管它熄不熄火,應以即刻控制住車輛不再向后滑溜為出發點,然后重新啟動發動機,謹慎再做即是。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只要手腳配合得既合理又到位,掌握操作要領,坡道起步并不難操作。
科目三汽車駕駛起步的技巧(3)非常規起步之路中央起步操作
路中頭起步,是汽車駕駛行程中較為重要的組成部分。而路中央起步的基本操作形式卻有別于坡道起步,也有別于絕對常規起步(平道)的操作要求。然而,造成路中央起步的因素有多種,客觀因素占比例較大一些。例如:行進中遇有交通阻塞而被迫臨時停車(即停即起之操作相當頻繁),行至有交通信號燈設施的路口(停等綠燈放行),行至鐵路道口(停等放行),行經人行橫道因避讓行人而臨時停車,遇有交通普察指揮疏導車流的路段而停車等候放行等。
人為因素占比例稍小一些,如因操作不當致使車輛熄火(無奈迫停于路中間),或因避讓加塞者而即停于路中間,或因駕駛病車上路等,都會出現路中央起步的情形。
駕車行進中遇有交通阻塞時,應依序排隊停等交通塞堵情形緩解。該情形之下,即停即起(有如向前挪移)可能會比較頻繁,故要求即停即起操作應不急不躁;時刻注意車體兩側事物動態,注意與前車保持自己可駕馭的安全距離,密切關注前車動態變化;同時,還須注意觀察路標及路面輔助標識、標線(路面上畫有黃色網狀線的區域,禁止停車)。
①路中央起步操作(自動擋):車輛遇到此情形時(泛指不拉起手剎時的操作形式),可踩住剎車、保持在D擋上不變,也可將當前D擋t于N擋中,但要踩住剎車。由于N擋為空擋區別于P的鎖止擋,若路面呈坡式且依然處于D擋中,即便不踩剎車,也不會出現車輛向后滑溜現象;倘若是處于空擋N擋中,如果不踩住剎車的話,車輛就會出現后溜或前滑現象。
②協中央起步操作(手動擋):在車輛欲停之前,尾隨即停的后車可將當前行駛擋摘下來,而隨即掛入起步擋;左腳踩住離合踏板不動,右腳也可以踩住剎車不動(泛指不拉起手剎的操作形式);待前車走起來之后,將踩踏剎車的右腳移2于油門踏板上,以及左腳離合慢慢抬起的同時,右腳應適量跟油,即可實現平穩即起。具體操作見圖3-2-5、圖3-2-6(自動擋同)。
征兆反應:輕則車輛會在坎頓與跌宕中連躥帶蹦,或磕磕絆絆、勉為其難地走起,或只聽油門轟轟作響而不見車體前行,或索性就熄火而快快不快地停了下來。重則極有可能會有預料之外的事情發生,或本次考試就此結束。這就是剎車、離合、油門三者本應有序配合的默契關系被打亂,而導致經驗淺薄、沒有應急預案心理準備的操縱者一時間方寸大亂。
若前述不良征兆一旦出現,應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進行補救。首先一點要穩住情緒,不要慌張,左腳離合下壓至觸點之下,右腳“點轟”油門1-2下(瞬間完成),迫使發動機轉速快速升高的同時,左腳離合應快速抬至聯動狀態,使其借助引堆的爆發力來迫使驅動輪掛然催進。而后,右腳給油需緩緩跟進,左腳離合呈半抵制模式平穩抬起,此時,車輛依然會泰然自若地走起來。
然而,一連串的操作若動作嫻熟、油離配合得十分默契,除油門響聲會稍稍明顯于常規一些之外,其他均不會留下明顯痕跡給旁人異樣感受。這就是超常態操作的一般技巧,也可檢驗駕駛人應變能力、反應能力、駕馭能力等;相反,不良現象則會因操控不當而無限放大。
③怎樣避免因加塞而誘發的危險情形
加塞情形大都出現在多條車道有導向分流的路口,單條行駛車道或機、非混行路段,或是通行條件較差的狹窄路段,車流不暢或是遇有交通流量較大且路口信號燈指揮分流時段較短的復雜區域。多條車道:左轉導向出現加塞情形較多,由于導向信號時段較短,為了搶綠燈而疑似火拼似的加塞之現象屢見不鮮。
單條車道或機非混行路段以及通行條件較差的狹窄路段,車流稀疏的上午10點至下午17點之前,這一時段加塞情形極少出現;而早、晚兩個交通流高峰時段則大不一樣,早―急著上班,晚―急著“歸巢.,加塞現象尤為突出。
為安全起見,應以平和的心態來對待,或是暫緩起步,或是帶腳剎車,或是再多等待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