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汽車內部系統和零件運轉常識的詳細介紹(4)
關于汽車內部系統和零件運轉常識的詳細介紹
雨量傳感器
雨量傳感器暗藏在前風擋玻璃后面,它能根據落在玻璃上雨水量的大小來調整雨刷的動作,因而大大減少了開車人的煩惱。雨量傳感器不是以幾個有限的擋位來變換雨刷的動作速度,而是對雨刷的動作速度做無級調節。它有一個被稱為LED的發光二級管負責發送遠紅外線,當玻璃表面干燥時,光線幾乎是 100%地被反射回來,這樣光電二級管就能接收到很多的反射光線。玻璃上的雨水越多,反射回來的光線就越少,其結果是雨刷動作越快。
汽車內部常見指示圖案
汽車知識大全 - 溫柔細雨 - 一絲小雨盈盈而落......
圖為汽車內部常見指示圖案(一)
汽車知識大全 - 溫柔細雨 - 一絲小雨盈盈而落......
汽車名詞:汽車的心臟--發動機
發動機是汽車的心臟,為汽車的行走提供動力,汽車的動力性、經濟性、環保性。簡單上講發動機就是一個能量轉換機構,即將汽油(柴油)的熱能,通過在密封汽缸內燃燒氣體膨脹時,推動活塞作功,轉變為機械能,這是發動機最基本原理。發動機所有結構都是為能量轉換服務的,雖然發動機伴隨著汽車走過了100 多年的歷史,無論是在設計上、制造上、工藝上還是在性能上、控制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其基本原理仍然未變,這是一個富于創造的時代,那些發動機設計者們,不斷地將最新科技與發動機融為一體,把發動機變成一個復雜的機電一體化產品,使發動機性能達到近乎完善的程度,各世界著名汽車廠商也將發動機的性能作為競爭亮點,那么什么是發動機性能呢?
發動機的分類
現代高科技在發動機上得到完美的體現,一些新技術、新結構廣泛應用在發動機上。如V12、V8、V6發動機:它們均指氣缸排列成V型,這種發動機充分利用動力學原理,具有良好的平穩性,增大發動機排量,降低發動機高度。如:AudiA860使用W12-12缸V型排列發動機,BENZS600使用V12-12缸IV型排列發動機等。
一般情況下,按照排量大小的不同發動機分為三缸、四缸、六缸、八缸幾種類型。目前1.3L-2.3L排量的車大多采用直列四缸發動機,其特點是體積小、結構簡單、維修方便;2.5L以上的排量一般采用多缸設計,其中有直列六缸,如寶馬;也有呈一定角度分兩邊排列的V型六缸發動機,可有效果降低震動和噪音,如別克車系;一般來說排量越大,發動機的功率就越高。但現在也有些小排量的車通過渦輪增壓、多氣門、可變正時器等技術來提高功率。
發動機的性能
發動機性能參數也就是最能體現發動機工作能力的參數,主要包括:排量、最大功率、最大扭矩。
關于排量:排量往往與發動機功率聯系在一起,排量的大小影響著發動機功率的高低,通常也把它作為劃分高、中、低檔車的標準。什么是排量呢?大家都清楚,活塞在氣缸內作往復上下運動,這樣往復運動必然有一個最高點和最低點,活塞從最低點到最高點所掃過的氣缸容積,稱為單缸排量,所有氣缸排量總和稱為發動機排量,很顯然3.0的排量對你來說應該心滿意足了。
關于最大功率與最大扭矩:這往往是大家最容易混淆的兩個概念,有人認為車的功率越大,力就越大,其實不然。同樣300匹馬力,在跑車上可以讓車跑到250公里/小時以上的速度,但在一部貨柜車上,可能最多只有150公里/小時的速度,但它能拖動30-40噸重的貨柜。這里面的奧秘就在于兩部車的扭矩有很大的不同,簡單來說,功率表現在高轉速,在發動機性能曲線圖上,隨著轉速上升而明顯上升,它決定了車子能跑多快,扭矩不一定在高轉速時發揮,在曲線圖上較為平直,它可以決定車行駛時的力量,包括加速性。
在解讀發動機參數時,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單看功率有多大,同時也要看到扭力參數,并注意當發動機處于最大功率、最大扭矩時的轉速,當然以轉速值稍低為好。
汽車的魅力都在它的動感,而動感的靈魂卻在發動機,發動機發展到今天,已經非常完善,很難想象失去發動機的日子,汽車會是一個什么樣子。如果你對汽車感興趣的話,請關注我們的下一期欄目。
汽車名詞大匯合
功率:功率是指物體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功率越大轉速越高,汽車的最高速度也越高,常用最大功率來描述汽車的動力性能。最大功率一般用馬力 (PS)或千瓦(kw)來表示,1馬力等于0.735千瓦。
扭矩:扭矩是使物體發生轉動的力。發動機的扭矩就是指發動機從曲軸端輸出的力矩。在功率固定的條件下它與發動機轉速成反比關系,轉速越快扭矩越小,反之越大,它反映了汽車在一定范圍內的負載能力
排量:活塞從上止點移動到下止點所通過的空間容積稱為氣缸排量,如果發動機有若干個氣缸,所有氣缸工作容積之和稱為發動機排量。
平均燃料消耗量(L/100km):汽車在道路上行駛時每百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
整車裝備質量(kg):汽車完全裝備好的質量,包括潤滑油、燃料、隨車工具、備胎等所有裝置的質量。
最大總質量(kg):汽車滿載時的總質量。
最大裝載質量(kg):汽車在道路上行駛時的最大裝載質量。
最大軸載質量(kg):汽車單軸所承載的最大總質量。與道路通過性有關。
車長(mm):是垂直于車輛縱向對稱平面并分別抵靠在汽車前,后最外端突出部位的兩垂面之間的距離,簡單的說是汽車長度方向兩極端點間的距離。
車寬(mm):汽車寬,是平行于車輛縱向對稱平面并分別抵靠車輛兩側固定突出部位的兩平面之間的距離,簡單的說是汽車寬度方向兩極端點間的距離。
車高(mm):汽車高,是車輛支承平面與車輛最高突出部位相抵靠的水平面之間的距離,簡單的說就是從地面到汽車最高點的距離。
軸距(mm):軸矩,是通過車輛同一側相鄰兩車輪的中點,并垂直于車輛縱向對稱平面的二垂線之間的距離.簡單的說,就是汽車前軸中心到后軸中心的距離.
輪距(mm):同一車轎左右輪胎胎面中心線間的距離。
前懸(mm):汽車最前端至前軸中心的距離。
后懸(mm):汽車最后端至后軸中心的距離。
最小離地間隙(mm):汽車滿載靜止時,支承平面(地面)與汽車上的中間區域最低點的距離。最小離地間隙反映的是汽車無碰撞通過有障礙物或凹凸不平的地面的能力。
接近角(°):汽車滿載靜止時,汽車前端突出點向前輪所引切線與地面的夾角。
離去角(°):汽車滿載靜止時,汽車后端突出點向后輪引的切線與地面的夾角。
最小轉彎直徑:當轉向盤轉到極限位置,汽車以最低穩定車速轉向行駛時,外側轉向輪的中心平面在支承平面上滾過的軌跡園直徑。它在很大程度上表征了汽車能夠通過狹窄彎曲地帶或繞過不可越過的障礙物的能力。轉彎直徑越小,汽車的機動性能越好。
最高車速(km/h):汽車在水平良好路面上汽車能達到的最好行駛車速。
加速時間:汽車的加速性能,包括汽車的原地起步加速時間和超車加速時間。原地起步加速時間,指汽車從靜止狀態下,由第一擋起步,并以最大的加速強度(包括選擇最恰當的換擋時機)逐步換至高擋后,到某一預定的距離車速或車速所需的時間。目前,常用0--96KM所需的時間(秒數)來評價。超車加速時間,用最高擋或次高擋全力加速至某一高速所需要的時間。加速時間越短,汽車的加速性就越好,整車的動力性隨即提高
最大爬坡度(%):汽車滿載時的最大爬坡能力。
平均燃料消耗量(L/100km):汽車在道路上行駛時每百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
風阻系數:空氣阻力是汽車行駛時所遇到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外力??諝庾枇ο禂?,又稱風阻系數,是計算汽車空氣阻力的一個重要系數。它是通過風洞實驗和下滑實驗所確定的一個數學參數, 用它可以計算出汽車在行駛時的空氣阻力。
制動距離(mm):制動距離是衡量一款車的制動性能的關鍵性參數之一,它的意思就人們在車輛處于某一時速的情況下,從開始制動到汽車完全靜止時,車輛所開過的路程。
驅動方式:前置前驅(FF):所謂前置前驅,是指發動機前置,前輪驅動的驅動形式。這是1970年代后才真正興起和在技術上得以完善的驅動形式,目前大多數中、小型轎車都采用了這種驅動形式。其將變速器和驅動橋做成了一體,固定在發動機旁將動力直接輸送到前輪驅動車輛前進,用形象的話來說,是 “拉”著車輛前進。前置后驅(FR):所謂前置后驅,是指發動機前置,后輪驅動的驅動形式。這是一種傳統的驅動形式,廣州人所熟悉的廣州標致轎車,就是一種典型的前置后驅轎車。采用這種驅動形式的轎車,其前車輪負責轉向任務,后輪承擔驅動工作。發動機輸出的動力通過離合器、變速器、傳動軸輸送到后驅動橋上,驅動后輪使汽車前進,用形象的話來說,是“推”著車輛前進。前置后驅的車輛轉彎時易出現轉向過度的情況。
后備箱體積:也叫行李箱,其容積的大小衡量一款車攜帶行李或其他備用物品的能力。
油箱容積(L):其容積的大小衡量一款車所能承裝油量的能力。
發動機型式:指動力裝置的特征,如燃料類型、氣缸數量、排量和靜制動功率等。裝在轎車或多用途載客車上的發動機,都按規定標明了發動機專業制造廠、型號及生產編號。最常見的是按照發動機的排列及缸數進行分類,有W型12缸發動機、V型12缸發動機、W型8缸發動機、V型8缸發動機、對置6缸發動機、V型6缸發動機、直列5缸發動機和直列4缸發動機。
汽缸數:汽車發動機常用缸數有3、4、5、6、8、10、12缸。排量1升以下的發動機常用三缸,1~2.5升一般為四缸發動機,3升左右的發動機一般為6缸,4升左右為8缸,5.5升以上用12缸發動機。一般來說,在同等缸徑下,缸數越多,排量越大,功率越高;在同等排量下,缸數越多,缸徑越小,轉速可以提高,從而獲得較大的提升功率。
缸徑×沖程:就是單缸的排氣量,再乘以汽缸數目,所得到的乘積,就是發動機的排氣量。
壓縮比:就是發動機混合氣體被壓縮的程度,用壓縮前的氣缸總容積與壓縮后的氣缸容積(即燃燒室容積)之比來表示。壓縮比與發動機性能有很大關系,通常的低壓壓縮比指的是壓縮比在10以下,高壓縮比在10以上,相對來說壓縮比越高,發動機的動力就越大。
汽車變速器:通過改變傳動比,改變發動機曲軸的轉拒,適應在起步、加速、行駛以及克服各種道路阻礙等不同行駛條件下對驅動車輪牽引力及車速不同要求的需要。通俗上分為手動變速器(MT),自動變速器(AT),手動/自動變速器,無級式變速器。
主減速比:對汽車的動力性能和燃料經濟性有較大的影響。一般來說,主減速比越大,加速性能和爬坡能力較強,而燃料經濟性比較差。但如果過大,則不能發揮發動機的全部功率而達到應有的車速。主減速比越小,最高車速較高,燃料經濟性較好,但加速性和爬坡能力較差。
懸架:懸架是車架與車橋之間的一切傳力連接裝置的總稱。汽車懸架包括彈性元件,減振器和傳力裝置等三部分。這三部分分別起緩沖,減振和力的傳遞作用。我們常見轎車的前懸掛一般為麥弗遜式懸掛麥弗(Macphersan)式懸掛。麥弗遜式是當今最為流行的獨立懸掛之一,一般用于轎車的前輪。其次是四連桿前懸掛系統多用于豪華轎車,它通過運動學原理巧妙地將牽引力、制動力和轉向力分離,同時賦予車輛精確的轉向控制。四連桿式懸掛系統在奧迪A4、A6 以及中華轎車上都可以看到。后懸架系統的種類要比前懸架要多,原因是驅動方式的不同決定著后車軸的有無,并與車身重量有關。主要有連桿式和擺臂式兩種。
制動裝置:是按照需要使汽車減速或在最短的距離內停車,(使汽車)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量發揮出高速行駛的性能的裝置。一般分為鼓式和盤式兩種。鼓式制動器的優點是,成本低,防塵,便于同時作為駐車制動器。缺點是尺寸大,質量重,制動熱量不易散發出去,制動穩定性不好。盤式制動器:是目前轎車前輪常用的制動器。一般都是鉗盤式制動器。盤式制動器與傳統的鼓式制動器比較,有以下有點:散熱條件好,因此制動穩定性好,抗熱衰退性強;尺寸和質量小。
轉向器型式:目前常用的有齒輪齒條式、蝸桿曲柄銷式和循環球式。它的作用是增大轉向盤傳到轉向傳動機構的力和改變力的傳遞方向。
輪胎的類型與規格:國際標準的輪胎代號,以毫米為單位表示斷面高度和扁平比的百分數,后面加上:輪胎類型代號,輪輞直徑(英寸),負荷指數(許用承載質量代號),許用車速代號。例如:175/70R 14 77H中175代表輪胎寬度是175MM,70表示輪胎斷面的扁平比是70%,即斷面高度是寬度的70%,輪輞直徑是14英寸,負荷指數77,許用車速是 H級。
車門數:指汽車車身上含后備箱門在內的總門數。可作為汽車用途的標志,公務用途的轎車都是四門,家用轎車既有四門也有三門和五門(后門為掀起式),而用于運動用途的跑車則都是兩門。這里計算的車門數包括了后備箱門。
座位數:指汽車內含司機在內的座位,一般轎車為五座:前排坐椅是兩個獨立的坐椅,后排坐椅一般是長條坐椅,也有一些豪華轎車后排是兩個獨立的坐椅。雙門跑車若有后排后排一般只能坐兩人或兒童。商務車和部分越野車則配有五個或五個以上的坐椅。
通過角:汽車的通過性是描述汽車通過能力的性能指標,亦稱越野性能。通過性的主要的幾個參數:最小離地間隙、接近角、離去角、縱向通過角和橫向通過半徑等。通過角是汽車滿載靜止時,通過障礙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