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理賠需要注意什么
車禍理賠需要注意什么
車禍,指行車(多指汽車等機動車)時發生的傷亡事故。造成的傷害大體可分為減速傷、撞擊傷、碾挫傷、壓榨傷及跌撲傷等,其中以減速傷、撞擊傷為多。那么,關于車禍理賠需要注意什么呢?下面學習啦小編告訴你。
車禍理賠注意事項
1.不要隨意包攬事故責任
有的車主認為有保險公司賠付,因此將所有的責任全部承擔。實際上,保險公司根據車主承擔的責任輕重制定了不同的賠付比例。
2.不要自行答應賠償金額
如果不經過保險公司允許,自行答應第三者有關索賠金額的承諾,這種承諾保險公司是有權推翻重來的,如果重新核定的價格與第三者的要求有差距,則這個差距會由車主自行承擔
3.切忌先修理后報銷
一些車主在出險后為了節省時間和麻煩先找修理廠,修完車后再找保險公司報銷費用。實際上,車主如果不向保險公司報案就開始修理車輛,在理賠時保險公司認為修理費用高出定損的費用,差額部分將由車主自己承擔。
4.委托修理廠理賠需慎重
一些車主為了方便,發生事故后不與保險公司直接聯系,而是將理賠委托給較為熟悉的修理廠。此行為風險很大,有的修理廠會讓車主走一些“歪門邪道”以達到賠付目的,而這些“歪門邪道”如果被保險公司查實,車主不但需要自己承擔責任,還會在保險公司留下不良記錄。
5.不計免賠范圍有限制
即使投保了不計免賠險,車主不一定就能獲得全額理賠。保險公司為了防范道德風險,會對一些特定的事故定出單獨的免賠率,這些免賠率不屬于不計免賠范圍。 如多次出險、超范圍行駛和理賠證件不全等,保險公司一般會加扣免賠率。不計免賠險是附加險,主要針對車損險和第三者責任險等主險,對于自燃險、玻璃單獨破 損險等附加險,不計免賠險并不起作用。
遇車禍時的急救措施
1、現場組織:臨時組織救護小組,統一指揮,避免慌亂,要立即撲滅烈火或排除發生火災的一切誘因,如熄滅發動機、關閉電源、搬開易燃物品,同時派人向急救中心呼救。指派人員負責保護肇事現場,維持秩序。開展自救互救,做好檢傷分類,以便及時救護。
2、根據分類:分輕重緩急進行救護,對垂危病人及心跳停止者,立即進行心臟按壓和口對口人工呼吸。對意識喪失者宜用手帕、手指清除傷員口鼻中泥土、嘔吐物、假牙等,隨后讓傷員側臥或俯臥。對出血者立即止血包扎。如發現開放性氣胸,進行嚴密封閉包扎。伴呼吸困難張力性氣胸,條件許可時,可在第二肋骨與鎖骨中線交叉點行穿刺排氣或放置引流管。骨折處進行固定。對呼吸困難、缺氧并有胸廓損傷、胸壁浮動(呼吸反常運動)者,應立即用衣物、棉墊等充填,并適當加壓包扎,以限制浮動。
3、正確搬運:不論在何種情況下,搶救人員特別要預防頸椎錯位、脊髓損傷,須注意:
(1)凡重傷員從車內搬動、移出前,首先應在草地放置頸托,或行頸部固定,以防頸椎錯位,損傷脊髓,發生高位截癱。一時無頸 托,可用硬紙板、硬橡皮、厚的帆布,仿照頸托,剪成前后兩片,用布條包扎固定。
(2)對昏倒在坐椅上傷員,安放頸托后,可以將其頸及軀干一并固定在靠背上,然后拆卸座椅,與傷員一起搬出。
(3)對拋離座位的危重、昏迷傷員,應原地上頸托,包扎傷口,再由數人按脊柱損傷的原則搬運傷員。動作要輕柔,腰臀部托住,搬運者用力要整齊一致,平放在木板或擔架上。
現場急救后傷員根據輕重緩急由急救車運送。千萬不要現場攔車運送危重病人,否則由于其他車輛缺乏特殊搶救設備,傷員多半采用不正確半坐位、半臥位、歪側臥位等而加重傷勢,甚至死于途中。
藥物可增加車禍危險;阿托品等幾類藥物會使駕駛人員在行車中昏昏欲睡,從而導致危險的發生。為此,醫生建議經常駕車者慎重服藥,確保安全。
據了解,可能導致駕駛人員發生危險的幾類藥物為:鎮靜藥,如安定、安寧等;鎮痛藥,如嗎啡、可卡因等;抗抑郁藥、抗焦慮藥,如多慮平、丙咪嗪等;降壓、降糖藥,如復方降壓片、優降糖等;抗心絞痛藥,包括心痛定、消心痛、硝酸甘油制劑等;抗過敏藥,如撲爾敏等。以上藥物可誘發不同程度的頭昏、視力下降、乏力、反應遲鈍等不良反應。專家建議,長時間駕車的人一定要注意自身的調節,可以趁休息的時候做簡單的運動。對于藥品的使用,要仔細閱讀其說明書,注意藥品成分、用量、禁忌癥和副作用。同時,最好是去醫院請醫生給予幫助,盡量避免使用對駕駛員造成副作用的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