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開車駕駛細節
新手開車駕駛細節
冬季往往經常下雪,地上很濕滑。開車的駕駛人員在這種天氣開車,很難駕駛。尤其是下完雪之后,地上就會結冰。帶來很多的麻煩,新手在道路上駕駛行車一定要學會 駕駛技巧。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一些關于新手開車駕駛細節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新手開車駕駛細節:看轉速表換檔
這是一件很簡單也極有意義的事情。因為一部引擎的工作狀況是直接從轉速上反映出來的。以三菱-槍騎兵發展型第七代(MITSUBISHILANCEREvo.VII)上的4G63引擎為例,它的最大輸出馬力是280ps/6500rpm,最大扭矩是39kgm/3500rpm。也就是說在3500轉時它才能輸出最大的扭矩,而一直要等到6500轉它才有最大的馬力值輸出。這里插入一個常識:扭矩大可以讓車子加速快,馬力大可以讓車子極速高。從這個意義上講,如果你想把自己車子的性能發揮到極至,又或是想痛快的和別人飆一次車,則一定要勇敢的把轉速先踩過最大扭矩的輸出帶,再踩過最大馬力的輸出帶,甚至是堅定地等到轉速表指針打到轉速表的紅線區刻度時,再踩下離合升高一檔,接著將上面的過程重新來過一遍。
曾經有一位開藍鳥(BLUEBIRD)U13的車主向本人抱怨他的車子太慢,有人當下帶著他非法文字到高轉兜了一圈,一路上逢車便超,卻不想SR18DE引擎高轉的美妙旋律讓車主大驚失色,半路上就嚇得面如土色,連連求饒。原來這位車主平日駕車習慣是不到2000轉就換檔,引擎還沒來得及出力就被他升高一檔把轉速壓了下去,怎么可能跑得快?在日常駕駛里,你未必要每次都把轉速拉到盡,只需找到一個自己認為合適的轉速點就行了(目前國內車子普遍是2500rpm最合適)。這樣做既鍛煉了您引擎的筋骨,又提高了駕駛樂趣,何樂而不為呢?
也許常有人告訴您換檔要看速度表,什么起步后立刻上二檔,20公里上三檔,40公里升四檔這完全是沒有科學道理的?,F代汽車的齒輪比各不相同,用這樣幼稚的模式統管所有的車型實在是可笑得很。如果你信奉這套理論,那您這輩子也玩不轉跑車和賽車了。
新手開車駕駛細節:跟趾減檔動作HEEL&TOE
先了解了轉速和換檔的關系,您才會明白這個動作的精妙所在.跟趾動作是一招地道的賽車技巧,在半自動變速箱問世以前,凡是想當賽車手的人都必須先學會跟趾動作.在歐,日等汽車文化較深厚的國家,跟趾動作的普及程度不亞于國內的“看速度表換檔法”。目前在國內的賽車訓練課程中,跟趾動作是最重要的一個章節。
何為跟趾?
跟趾動作的操作方法其實不難:先用右腳尖踩下制動踏板減速,待轉速快落到最大扭力輸出轉速以下(或你認定的換檔點以下)時,快速用左腳踩下離合器踏板,右腳腳尖保持制動的同時用右腳的腳跟歪向油門踏板并踩下,完成補油動作后立刻減低一檔,然后右腳跟離開油門,左腳放掉離合器踏板,右腳尖繼續剎車,直到可以踩油門時再松開剎車把油門踩到底加速!
跟趾動作的意義?誰都知道因為各檔位之間齒輪比的不同在云做時會有轉速差,跟趾制動作就是為了在賽場上減速,減擋的同時利用補油來消除轉速差以達到平順,快速減擋的目的。假設一部車一擋齒比3.6,二擋齒比1.8,當前的引擎轉速是3600rpm,變速箱的輸出軸轉速就是3600÷1.8=2000rpm。如果你想在此減到一擋又要維持輸出軸2000rpm不變(在極限行進時必須保證變速箱輸出軸轉速的穩定,否則會引起輪胎與地面的穩定摩擦瞬間改變,造成失控的局面),則一定要讓引擎轉速在2000×3.6=7200rpm的高峰。這就是跟趾動作的意義:減擋補油,保持車體平衡。練習跟趾動作時首先要找一部腳踏板位置合適的車,腳踏板不能離得太遠,高低位置要幾乎一致才能方便地做出跟趾動作。
新手開車駕駛細節:左腳剎車動作LEFTFOOTBRAKE
我已說過轉速的重要作用,這里講解的左腳剎車技巧正是為了保持轉速和輪胎的抓地力才發明出來的。
如何做出左腳剎車?影響賽車過彎速度的因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過彎的路線,其次就是輪胎的抓地力和引擎的動力輸出。當車手全油門沖入一個彎角后,發覺自己略有超速引發輕微的轉向不足,這一點點的不足又不值得讓車手的右腳放棄加速去專心制動,于是便一邊狂踩油門,一邊用左腳剎車來修正行車路線。左腳剎車被廣泛地應用在全球各種場地賽和拉力賽中,尤其適合于FF(前置引擎,前輪驅動),MR(中置引擎,后輪驅動)和4WD(四輪驅動)的車型。只要掌握好左腳剎車的力度,左腳剎車這個動作比較容易做到,但在實際駕駛中,用不用左腳剎車?應該做到怎樣的程度?等都是值得大家思考的問題。
新手開車駕駛細節:兩腳離合DOUBLECLUTCH
以前的變速箱沒有同步器,各擋位間有一點轉速差便無法換進擋,兩腳離合是那時人人必會的技巧兩腳離合的操作方法比跟趾動作稍微復雜一點。首先松開油門踏板,踩下離合器踏板,換進空擋,然后松開離合器踏板,補一腳空油(如果是加擋則不需補油),接著再次踩下離合器踏板換低一擋(或升高一擋),再松開離合器踏板結束動作。兩腳離合現在也是場地賽減擋技巧之一,和跟趾動作有著相同的作用。在實際駕駛中,做不做兩腳離合已經無所謂了,只要記得在換檔時稍補點油或在空擋多停留一刻即可。這種動作對保護變速箱有莫大的幫助。
新手開車駕駛細節:跟趾,兩腳混合法
畢竟公路不同于賽場.在公路上做跟趾動作的機會不多,做兩腳離合又沒有必要,于是本人在實踐中摸索出了這招簡便易行的減擋技巧。
方法如下:減速時先踩下制動踏板,待制動結束時踩下離合器踏板,右手握變速桿換進空擋,右腳尖同時離開制動踏板踩下油門補油,松開油門踏板,右手快速換低一檔,最后松開離合,踩下油門。這招技巧容易至極,又有一定的效果,雖然在專業性上稍遜其他二者,但在日常駕駛總已經夠用.跟趾動作,左腳剎車,兩腳離合動作各有各的特點和應用范圍,這點我就不再一一介紹了,相信各位駕駛好手在練習中會領悟到他們各自的獨到之處.
新手開車駕駛細節:練就車感
車感是指駕駛者對愛車的熟悉程度及駕駛感覺,一個合格的快車手應該能隨時感知到車子輪胎的抓地力變化,能夠在關鍵時刻不假思索的想到自己車身的位置和寬度,完成各種高難度動作。
新手開車駕駛細節:正宗跟趾+兩腳離合法
這個動作沒有任何花假,就是在做標準的跟趾動作同時進行兩腳離合。方法如下:剎車制動,踩下第一腳離合減進空擋,松開離合,然后,毫不停頓地幾乎在同一時間內再次踩下離合器并做一個跟趾動作減進目標檔位。在以往沒有波箱沒有同步器的年代,某些天才車手以此為生。不過在現今,跟趾動作一腳離合足矣,多一腳離合只是會讓你的跟趾動作更為平順同時也讓你雙腳的動作看起來更加的瀟灑漂亮。說了這么多的要領之后,大家都明白了吧。開車的時候就應該多注意到這些的動作,慢慢來改變一下自己的習慣問題。用正確的方法來開好你自己的車,大家都是喜歡車的人。要不然都不會自己買車來開,方便的同時也給自己更一步的了解怎么開好車。
新手開車小技巧:
1、上車先看車
新手們喜歡這樣做:
急匆匆的上車,什么也不管,就開始打火,然后車熄火壞了,走不了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上車前,先檢查下車的外觀,圍著車子先轉一圈,看看車子哪里是不是有損壞,看看車的外況、輪胎、車底下有沒有漏油漏水。一個星期還得揭開蓋子檢查一次機油、冷卻水、剎車油。車子是自己的車子就該愛惜,你不愛惜,誰會愛惜呢?
2、點火步驟
新手們喜歡這樣做:有的連打火也打不了,何況開車,所以新手們還是多學習下點火的步驟。
(1)手動檔起步:①拉緊手剎(防備滑動);②離合器踩到底;③掛空檔;④轉動鑰匙到Ⅱ檔后停5秒鐘,讓汽車電子系統上電自檢,啟動潤滑系統;⑤然后踩腳剎再繼續轉動鑰匙到Ⅲ檔點火;⑥點火成功后15秒,掛一檔;⑦松手剎腳剎、慢抬離合;⑧緩加油;⑨起步。
(2)自動檔起步:①拉緊手剎(防備滑動),插入鑰匙;②接通電源自檢5秒;③踩住腳剎;④從P檔排至N檔;⑤點火預熱15秒(此時系安全帶和調后視鏡);⑥掛入D檔;⑦松手剎;⑧慢抬腳剎;⑨起步。
(3)駕駛姿勢:正確的握方向盤姿勢為握住9點和3點方向,胳膊自然彎曲。
3、開車先熱車
新手們喜歡這樣做:不熱車就直接開火打車起步,想想大冬天,你這車子多容易損壞啊。
電噴車幾乎不用熱車。這里熱車是指啟動潤滑系統。停車超過3小時,發動機點著火后,怠速10秒以上,轉速表下降到1000左右,再發車。北方嚴寒天氣適當延長怠速熱車時間。
4.新手喜歡急剎車、誤將油門當剎車
新手們都這樣做:
新手拿到駕照后第一次開車上路,心里都會特別緊張,尤其是面對車多人多的路面時,會神經質般地突然急剎車。很多追尾事故就是因為前車突然急剎,后車反應不及而造成的。
更有嚴重的是剎車當油門來踩,這太可怕了,多少事故就是因為這一腳油門而發生的,夸張說一句,很多人這一腳下去就是陰陽分隔了。
老教練們都這樣做:
日常開車時,注意保持車距,面對復雜路況,控制好車速。踩剎車時,不要一下踩死,以輕剎為主,給后車留出反應時間。
培養良好的駕駛腳部姿勢,讓腿部形成條件反射,可以極大限度地減少誤踩油門的情況出現。
● 新手不看后視鏡,不打燈
新手們都這樣做:
有些新手在駕校學習時,教練說考試時一定要做扭頭看方向的這個運作,否則考試不及格。到了現實生活當中,也是這樣,只做了扭頭的運作,但卻沒有真正地通過后視鏡去分析路面的情況,這種情況真的是讓人哭笑不得。
老教練們都這樣做:
提前3-5秒打方向燈,提醒后車。同時通過后視鏡觀察是否適合進行下一步操作。如果在白天方向燈不明顯的情況下,要注意緩慢開出,通過車身的緩慢運作提醒后車注意避讓。
另外,每一臺車的后視鏡都有視角盲區,所以在看后視鏡時,通過眼角余光再看一下車后窗的位置,以確保下一步操作的順利。白天路邊起步時的操作過程,方向燈在車未開出前就需要先打著,然后緩慢開出,同時密切通過后視鏡注意后面車況。
看過文章“新手開車駕駛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