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瓶測試儀的測試方法
汽車電瓶測試儀的測試方法
汽車電瓶測試儀通常有傳統測試和電導儀測試兩種方法。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汽車電瓶測試儀的測試方法,供大家參考!
汽車電瓶傳統測試方法
1、傳統汽車電瓶測試的依據
目前,世界上幾乎所有的汽車所用的電瓶都是鉛酸蓄電池,鉛酸蓄電池最大的特點就是隨著電瓶的使用,極板逐漸老化,當容量降低到他額定容量的80%的時候,可能呈“跳水式”下降,這時盡管該汽車電瓶可能仍然能夠提供一定的能量,但隨時可能報廢。在國際國內的汽車電瓶行業,都把80%的汽車電瓶容量作為汽車電瓶的一個臨界點,因此當汽車電瓶容量降低到其原額定容量的80%的時候,這個汽車電瓶就需要更換了。
2、傳統辦法健康的判定
判定汽車電瓶健康狀況的傳統辦法就是放電,通過放電來測試汽車電瓶目前的實際容量,從而判定汽車電瓶的健康狀況。對于電瓶來說,國際汽車電瓶協會(BCI)規定,在常溫下以1/2的額定冷起動電流值進行放電15秒,如果汽車電瓶電壓為9.6V以上,這個汽車電瓶就通過了放電實驗,是個健康的汽車電瓶。
3、傳統的方法以外加負載來測試汽車電瓶,其手段不足有以下表現:
A、被測試的汽車電瓶必須滿充,至少有12.4V,由于測試原理是放電,如果測試對象已經部分放電,必然導致測量的結果電壓值偏低而造成誤判;
B、對于同一個汽車電瓶,無法連續重復測量,得到相同的的結果。由于測試過程就是放電過程,被測試的汽車電瓶在測試后,必須重新充電,才能再次測量;
C、測試過程發出大量的熱,無法連續測試多個的汽車電瓶;
D、測試過程要求測試者訓練有素,由于必須在放電15秒的瞬間讀出汽車電瓶的電壓值,操作者的水平和責任心都會對測試結論產生影響。
4、傳統檢測造成的影響
正是由于傳統測試汽車電瓶手段不足的原因,汽車電瓶經銷商以及汽車維修站、汽車經銷商常常將好的汽車電瓶作為壞汽車電瓶退回給廠家,據美國最大的汽車汽車電瓶經銷商INTERSTATE統計,在退回來的所謂的壞電瓶中,50%實際上是好的,這些電瓶需要的是充電,而不是更換,這部分好電瓶,只是因為失誤的判斷,無謂地往返于廠家和經銷商之間,白白造成彼此的耗費。 由于許多的汽車維修網點缺乏高效的測試工具,未能在車主遇上問題前及時發現已經衰弱的電瓶,從而喪失了潛在的銷售汽電瓶的機會。傳統使用的比重指示、端電壓等測試手段反映的都是電瓶的充電情況(SOC),而非健康情況(SOH),無法作為檢驗汽車電瓶是否需要更換的有效方法。
汽車電瓶電導檢測原理
1、電導測試儀的技術原理
經過國際上大量的實驗數據表明,電導值與汽車電瓶容量呈很好的線形關系。對于同一種電瓶,隨著使用后電瓶容量的下降,該電瓶的電導值也會下降,這樣的一個線形關系正是電導儀能夠正確判定電瓶健康情況的基礎。正因為如此,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正式把電導測試法作為測試汽車電瓶的測試標準之一,在IEEE標準1118-1996的第15頁,明確指出,汽車電瓶電導的測量是將已知頻率和振幅的交流電壓加到電瓶的兩端,然后測量所產生的電流。交流電導值就是與交流電壓同相的交流電流分量與交流電壓的比值,明顯的電導值的變化(下降大于20%)就意味著汽車電瓶性能的變化。
2、電導檢測儀的工作原理
汽車電瓶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會逐漸老化,其老化的主要原因正是汽車極表面發生硫化、腐蝕,活性材料脫落,無法再進行有效的化學反應,這是絕大部分電瓶無法繼續使用的主要原因。電導儀的工作原理就是通過測量極板表面的情況,判定其化學反應能力,并通過極板的變化來推斷汽車電瓶容量的變化,從而判定汽車電瓶的健康狀況。電導儀所進行的測試工作就是以汽車電瓶目前測得的實際電導值與汽車電瓶完好時的標準電導值進行比較,如果差異大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判定該汽車電瓶需要更換了。實踐證明,電導儀的測試結果與用1/2的CCA值放電的測試結果是吻合的,充分說明了電導測試儀測試的科學性、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