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行車技巧匯總
夜間行車技巧匯總
冬天天黑得早,下午下班天基本上就黑了,開車回家的朋友們,需要學習夜間行駛的駕車技巧。
夜間行車技巧:
1、黃昏時分,人的眼睛一時無法適應外部光線,路上情況最難判斷,尤其是下班途中,行人和各種機動車紛繁復雜,司機要盡量放慢車速,注意路上行人及車輛。時有對向來車不變換近光燈,更有甚者故意使用遠光燈照射你的眼睛,使你無法辨別前方狀況。這時你不能意氣用事,不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做法和對方斗氣,你必須心平氣和,要有“小不忍則亂大某”的心態,降低車速或靠邊停車。
2、到了夜晚時刻,路上行人、車輛漸少,司機也已經適應了外部光線,視線會越來越好,借助遠近光的照明可以適當提高速度。但是,一定要按規定車道、車速行駛,盡量不要太靠近路邊。因為有時靠近路邊尚有行人或無照明設備的機動車,還可能有障礙物。
3、盡量避免夜間超車,必須超車時,要連續變換遠近光,用以告知前車,在確定前車讓路允許超車后,再進行超車,并用余光掃描左右后視鏡,預防后車強行超車。如遇后車給出超車信號,先通過后視鏡觀察后方情況,確認右后方無來車時,再打開右轉向,慢慢駛入要變車道,同時注意前方車輛動態。
4、在道路兩旁種有樹木的道路上行駛,燈光易聚光,可使路面光線明亮、視線清楚,也容易判斷路面情況、判別路口側向來車情況。而當道路兩旁無任何聚光物、參照物時,燈光容易散光,光線變暗,能見度變低。這時應降低車速,根據燈光光束照射在路面的情況判斷,觀察道路上劃線的情況,有無彎線、斷頭。彎線說明有彎道,斷頭可能到路口。這時,必須放慢車速。無劃線道路,可根據燈光光柱進行判斷。路面一般為灰黑色,路面外為黑色,如光線照在路面上由黑灰色變為黑色,可能出現坑洼或積水,光柱由遠變近可能有彎道或上坡路,光柱由近變遠則可能為下坡。
5、禁止疲勞駕駛。到了夜間的時候,路上車輛行人漸少,路面上逐漸安靜下來,司機又無法觀察到道路兩旁的景物,興奮性降低,也由于生物鐘的原因,因此夜間駕駛容易疲勞。如果有同車人員說說話還能提提精神,如隨車人員進入夢鄉,更容易引起司機疲勞,萌發睡意。這種情況下,如稍感不適,應立即靠邊停車,用涼水清洗面部或將車停靠在安全地帶休息片刻。如果還不能提起精神,只能就近找地方休息。此種情況切不可受別人干擾,強行行駛。
夜間行車如何判斷路況
黑夜中路況是非常難以判斷的 ,所以我們要時時注意 。
視覺在黑暗中受阻 ,我們還可以豎起耳朵 。一般來說 ,如果感到發動機聲音變得沉悶、同時車速變緩 ,說明行駛阻力增加 ,汽車可能正行駛在上坡或松軟路面上 。如果感覺發動機聲音變得輕快、車速自動加快 ,說明行駛中阻力減小 ,汽車可能正行駛于一段下坡路中 。
另外 ,人的視覺系統是有著很強的適應性的 ,在黃昏時分 ,可以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 ,只開示寬燈 ,讓眼睛適應一下光線不足的情況 ,而到了夜晚 ,有了近光燈的輔助 ,視線也會更好一些 。
此外一些老駕駛員還總結出了夜間行車“走灰不走黑”的原則 。就是說在沒有月光的夜晚 ,路面一般為灰黑色 ,路面以外一片黑色;有水坑的地方會顯得更亮 ,而坑洼處則會更暗黑 。
另外還要積累根據前燈光柱變化情況來判斷地形的經驗 。如光柱變短可能是遇上彎道或上坡路 ,光柱變長也可能是下坡路 ,光柱有缺口可能是路上有坑洼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