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預警信號一共有多少種
暴雨預警信號一共有多少種內容
最近天氣時常有下雨天。下雨是一種自然現象,當云層達到一定厚度的時候,構成云朵的水滴便自然降落形成下雨。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暴雨預警信號一共有多少種,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暴雨預警信號分為四級
暴雨預警信號分為四級按嚴重程度依次升級以顏色表示為藍色、黃色、橙色、紅色。在中國大陸,紅色暴雨預警信號為最高級,表示在剛過去的3小時內本地部分地區降雨量已達100毫米以上,且雨勢可能持續。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分三級(黃色,紅色,黑色),黑色暴雨警告信號為最高級。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只有暴雨警告信號。
雷雨的形成的原因
夏季,太陽光直射使地面上的水蒸發得比冬、春、秋都快。貼近地面的空氣因溫度較高,能夠接納更多的水汽,導致空氣的密度減小,空氣變輕,變輕了的空氣不停地上升。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溫度會逐漸下降(每上升100米,氣溫降低0.6度),空氣也就漸漸涼下來。空氣涼了,就無法容納原先豐沛的水汽,一部分水汽就會凝結成小水滴,天空就會起云。那么,這些小水滴怎么不迅速落下來成為雨呢?這是因為小水滴太小,上升的熱氣流托住了它們,并把懸浮著的小水滴不停地往更高處推。云就越堆越大越高,這樣的云,氣象上叫積雨云,其云底離地面約1000米。
當積雨云內的小水滴不斷碰撞合并成較大的小水滴時開始往下落,而從地面上升的熱空氣卻一個勁往上沖,兩者之間摩擦后就帶上了電荷。上升的氣流帶正電荷,下落的水滴帶負電荷。隨著時間的推移,積雨云的頂部積累了大量的正電荷,底部則積聚許多負電荷;地面因受積雨云底部負電荷的感應,也帶上了正電荷。
云中水滴合并增大,直到上升熱氣流托不住了,就從云中直掉下來。下層的熱氣流給雨一淋,驟然變冷,不再上沖,轉而向地面撲下來。此時,空中的電荷開始放電,并伴隨著轟隆隆的雷聲。因電閃以光速30萬千米/秒的速度傳播,雷是以331米/秒的聲速傳播,故人們先看到電光爾后才聽到雷響。有時候雷聲的時間拖得很長,那是云層、山峰及地面把雷聲來回反射所致。
雷雨的安全常識
1、雷雨閃電時,不要撥打接聽電話,應拔掉電話線插頭。手機可以正常使用!但是一般盡量不要在戶外,或室內靠近窗戶的位置接打手機。
2、雷雨閃電時,不要開電視機、電腦、VCD機等,應拔掉一切電源插頭,以免傷人及損壞電器。
3、不要站在電燈泡下,不要沖涼洗澡。
4、盡量不要出門,若必須外出,最好穿膠鞋,披雨衣,可起到對雷電的絕緣作用。
5、盡量不要開門、開窗,防止雷電直擊室內。
6、乘坐汽車等遇到打雷閃電,不要將頭手伸出窗外。
7、在雷陣雨較大時要遠離樹木,盡量不要大跨步跑動,可以選擇建筑物躲雨。也可以車內避雨,因為車屬于金屬外殼,人既不會受到感應雷傷害,也不會被雷電直接擊中。
8、不要把晾曬衣服被褥的鐵絲,拉接到窗戶及門上。
9、不要穿戴濕的衣服、帽子、鞋子等在大雷雨下走動。對突來雷電,應立即下蹲降低自己的高度,同時將雙腳并攏,以減少跨步電壓帶來的危害。
10、閃電打雷時,不要接近一切電力設施,如高壓電線變壓電器等。
11.立即停止室外游泳、劃船、釣魚等水上活動。
12.如多人聚集室外,勿相互擠靠,防止被雷擊中后電源互相傳導。
2023下雨天預防洪澇災害的方法
1、多植樹、多綠化,保護大自然的生態環境,不亂砍亂伐,從根源上預防洪澇災害的發生。
2、加強河道整治,堤防建設以及水庫工程建設是避免洪澇災害的直接措施,可從根本上減少發生洪澇災害的機會。
3、切實做好洪水、天氣的科學預報與滯洪區的合理規劃,可大大減輕洪澇災害所造成的損失。
4、發現高壓線鐵塔傾倒、電線低垂或斷折;要遠離避險,不可觸摸或接近,防止觸電。
5、洪水來得太快,若來不及轉移時,要立即爬上屋頂、樓房高屋、大樹、高墻,做暫避險,等待援救,不要單身游水轉移。
洪澇災害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一、自然條件
氣候異常,降水集中、量大:中國降水的年際變化和季節變化大,一般年份雨季集中在七、八兩個月,中國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國家之一,這是產生洪澇災害的主要原因。洪水是形成洪水災害的直接原因。只有當洪水自然變異強度達到一定標準,才可能出現災害。主要影響因素有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和地形地勢。
二、社會經濟條件
只有當洪水發生在有人類活動的地方才能成災。受洪水威脅最大的地區往往是江河中下游地區,而中下游地區因其水源豐富、土地平坦又常常是經濟發達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