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二伏天是哪一天
2023年二伏天是哪一天,共多少天
今日是二伏天!2023二伏是7月21日-8月9日,共20天。為了方便大家學習借鑒,下面小編精心準備了2023年二伏天是哪一天內容,歡迎使用學習!
2023年二伏天是哪一天
2023年二伏天是7月21日,農歷六月初四,星期五。
二伏通常也指從夏至后第四個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時間。在三伏天里,一般來說,中伏的20天是最熱的時候。中伏最突出的特點是“熱”,而且是“濕熱”,“桑拿”天氣讓人難以喘息,仿佛置身于一個大蒸籠。
2023年三伏天時間表
二伏:7月21日-8月9日,共20天
二伏第1天:2023年7月21日
二伏第2天:2023年7月22日
二伏第3天:2023年7月23日
二伏第4天:2023年7月24日
二伏第5天:2023年7月25日
二伏第6天:2023年7月26日
二伏第7天:2023年7月27日
二伏第8天:2023年7月28日
二伏第9天:2023年7月29日
二伏第10天:2023年7月30日
二伏第11天:2023年7月31日
二伏第12天:2023年8月1日
二伏第13天:2023年8月2日
二伏第14天:2023年8月3日
二伏第15天:2023年8月4日
二伏第16天:2023年8月5日
二伏第17天:2023年8月6日
二伏第18天:2023年8月7日
二伏第19天:2023年8月8日
二伏第20天:2023年8月9日
初伏、中伏、末伏哪個最熱:中伏
夏季熱在三伏,而三伏里以中伏最熱。
入伏后,地表濕度變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熱量較多,散發出來的熱量較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所以一天比一天熱。慢慢到了中伏,地面積累的熱量達到最高值,天氣就最熱。加之夏季雨水較多,空氣濕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干空氣要大得多,這也是三伏天悶熱的重要原因。在七八月份,副熱帶高壓加強,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壓內部的下沉氣流,使天氣晴朗少云,有利于陽光照射,地面輻射增溫,天氣就更熱。
二伏為什么要吃面
1、伏天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加快,身體大量出汗,對能量的需求增多。而入伏后,正是麥子豐收的季節,用新小麥做成的面食富含含糖類、B族維生素、多種礦物質等,容易使人有飽腹感,可以保持血糖的長期穩定,為人體提供充足的熱量。
2、伏天暑熱難耐,人們常食欲不振、沒什么胃口,而面食相對好消化吸收,湯面、炒面、撈面、燜面等各種不同吃法的面食還可增進人的食欲。
3、伏天天熱,出汗是順應自然的養生之道,吃熱湯面可以促進身體發汗,將體內的濕熱排出,避免中暑。暑天吃面還可以使人更加清醒,注意力集中,因為它能緩慢地、有規律地向大腦輸送葡萄糖。
二伏吃面條有什么講究
首先,伏天氣溫高,人容易食欲不振,而面條能增進人的食欲。三伏之中,數中伏的氣溫是最高的,在國內大部分地區中伏是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間。在酷暑的天氣里,人也很容易沒有食欲,看到食物也會沒有胃口。俗語“大暑小暑,有米不愿回家煮”,說表達了這個意思。可是面條和其他的食物不一樣,它能增進人的食欲。而且面條的食用方法比較多樣,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愛來烹飪,并且還能添加不同的食材。
其次,二伏吃面條有嘗新的意思。這個期間小麥收割回來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在北方這個時候正是“歇伏”階段,氣溫高,所能干的農活也不多。何況在中伏期間的溫度高,人體新陳代謝也加速了,身體大量出汗,所以要及時補充能量。但其他的食物又沒有胃口,而新麥已經收割回來了,就可以用新收的小麥來制作面條吃。這樣不僅嘗新了,也慶祝了小麥的豐收,而且還能補充人體所需要的能力。因為新收的麥子中含有豐富的糖類、B族維生素、多種礦物質等,營養豐富,還很容易使人更有飽腹感。
最后就是二伏吃面有利于祛除人體內滯留的潮氣和暑氣,即符合了中醫所說的“以熱制熱”法。在中醫上提倡“冬病夏治”一說,就是說冬季的一些慢性疾病,可以在一年中最熱的夏天來輔助治療,在過去民間還有三伏天貼三伏貼的習俗。在中伏的時候本來就天氣熱,這個時候吃一碗熱氣騰騰的面條,這樣能促進身體發汗,同時也能將體內的濕熱排出,避免中暑。
其實這個是有道理的,因為新收割回來的麥子營養豐富,用它磨成面粉做成的面條煮熟了食用,通過排汗確實能達到一定的驅病效果。另外對于一些想要減肥的人群來說,在三伏天更要多吃面食了,因為卻能使人產生飽腹感,而且面條中的纖維素還可以調節腸胃功能,有助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