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運會的吉祥物及真實形象
成都大運會的吉祥物及真實形象怎么樣
成都大運會口號“成都成就夢想”(Chengdu Makes Dreams Come True),生活中,很多人都比較關注,今天小編整理了成都大運會的吉祥物及真實形象怎么樣供大家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成都大運會的吉祥物及真實形象怎么樣
成都2023年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吉祥物“蓉寶”以熊貓為原型創作,手中握有“31”字樣火焰的大運火炬,蓉寶的耳朵、眼睛、尾巴也呈現火焰形態,被譽為“國寶”的熊貓是成都極具特色的對外傳播標識物,是天府之國享有高知名度的個性名片。
蓉寶面部構思參考了傳統藝術瑰寶——川劇的臉譜樣式,是川劇這一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又一次與時俱進的創新體現。
經過全球票選,來自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大熊貓“芝麻”,成為成都大運會吉祥物“蓉寶”的真實形象,并面向海內外粉絲啟動全球直播。
作為成都大運會的真實版吉祥物和獨特新名片,“蓉寶”將發揮它的使命,通過建立強大的粉絲后援團,持續提升成都國際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
成都大運會運動員情況
成都大運會中國代表團由700余人組成,其中,來自全國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百余所高校的411名運動員將參加成都大運會全部18個大項的角逐。
運動員的平均年齡22.9歲,男運動員206人,占50.1%;女運動員205人,占49.9%;387人是首次參加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占94.2%;344人首次代表國家參加世界綜合性運動會,占83.6%;24人曾參加過往屆大運會,占5.8%;34人曾經參加過奧運會,占8.2%。
2023年4月至5月,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先后組織了游泳、跆拳道、武術、賽艇、柔道、羽毛球、乒乓球、網球、射箭(復合弓)、藝術體操、擊劍等11個項目的選拔賽,共有來自279所高校的1753人參賽,總比賽場次達1739場。目前,參加18個大項的運動隊正在搶抓最后的關鍵備戰期,積極努力訓練,力爭以最佳的競技狀態迎接成都大運會的到來。
據介紹,成都大運會兩度推遲,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學生運動員參賽的影響,國際大體聯拓寬了運動員參賽資格,參賽年齡由原先的“18至25周歲”調整為“18至27周歲”,原先的 “僅限在校和畢業不超過1年的大學生參加”調整為“允許在校和2020、2021、2022三年內畢業的大學生參加”。該決定增加了各會員國家和地區運動員選派空間,也為因疫情影響與成都大運會失之交臂的大學生運動員創造了重返賽場的機會。
成都大運會吉祥物
31屆大運會吉祥物是一只名叫“蓉寶”的大熊貓。除了手中“31”字樣火焰的大運火炬,蓉寶的耳朵、眼睛、尾巴也呈現火焰形態。備受外界關注的大運會吉祥物“蓉寶”。
蓉寶。 成都大運會吉祥物是一只名叫“蓉寶”的大熊貓。除了手中“31”字樣火焰的大運火炬,蓉寶的耳朵、眼睛、尾巴也呈現火焰形態。被盛譽為“國寶”的熊貓。
成都大運會的意義重大
經過4年籌備,成都建設了品質卓越的場館設施,培養了嚴謹專業的辦賽隊伍,策劃了豐富多彩的教育文化體育等交流活動。王嘉毅認為,世界青年大學生在這里不僅有機會實現個人的運動夢想,更有機會感受魅力成都的國際范、中國風和巴蜀韻,獲得獨特的美好體驗,以成都為窗口更好地走近中國、認知中國、讀懂中國。100天后的成都大運會,會讓世界聚焦中國。
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辦賽宗旨是提高全球大學的體育水平,促進世界各國大學生間的交流合作,加強了解、增進友誼。大運會不僅是世界青年切磋技藝提高競技水平的體育舞臺,也是一個交流互動、開拓國際視野的教育平臺。特別是這一屆大運會,經歷了三年新冠疫情之后,各國青年大學生更加渴望這種交流。
本屆大運會為開展世界青年交流互動作出了充分安排。王嘉毅介紹,目前組委會正在制定并完善文化交流的專項方案,主要是按照“青春時尚、文化浸潤、豐富多彩、美美與共”的總思路,提出一系列促進世界大學生體育、科技、文化、創新交流的活動安排。
大運會期間,大運村將舉辦“中國成都·公園城市主題藝術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體驗、以音樂、舞蹈、川劇等為內容的中外青年互動活動,以及近距離觀看大熊貓、參觀城市博物館等城市文化交流活動。王嘉毅說,三星堆、成都美食等很受青年大學生歡迎,這些都能夠共同展示主辦國家、主辦城市的特色文化,更好地促進世界青年之間開展深度交流互動。
據悉,作為大運會活動重要的組成部分,大運會期間還將舉辦國際大體聯世界學術大會等學術交流活動,圍繞“大學體育:相擁多彩世界”的主題,組織專題報告、專家對話、圓桌沙龍、小組討論等多種形式的以體育為中心的學術交流研討活動。
如何購買大運會觀賽門票呢?
為盡可能滿足公眾觀賽需求,大運會執委會根據“開放辦賽”原則進行了精心組織與籌備,凡具備觀賽條件的比賽場館所有的賽事均全面開放售票,讓市民朋友們都有機會走進大運賽場,感受賽事氛圍。
根據大運會票務運營規劃,經與國際大體聯溝通協調,計劃于6月初全面啟動賽事門票銷售,并在大運會官方渠道及時發布票務相關信息,歡迎公眾和媒體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