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第一部》觀眾劇情評價如何
《封神第一部》觀眾劇情評價如何?
《封神三部曲》是中國人自己的神話史詩電影,不但擁有充滿想象力和史詩感的故事情節,還有高難度的戰爭場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封神第一部》觀眾劇情評價如何,如果喜歡請收藏分享!
《封神第一部》觀眾劇情評價如何
這部電影在視覺呈現上極為精美。導演烏爾善借助精湛的視覺效果和出色的攝影技巧,將神秘的封神世界栩栩如生地展現在觀眾面前。無論是令人驚嘆的特效還是華麗的場景設計,都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每一個細節都被精心雕琢,讓人仿佛進入了一個令人沉醉的奇幻世界。
電影故事情節緊湊且引人入勝。烏爾善導演成功把握了原著《封神演義》的核心要素,并進行了巧妙的改編。劇情緊湊,節奏緊湊,使觀眾沉浸在緊張刺激的情節中。
通過精彩的劇情轉折,電影將人物的內心斗爭和命運的抉擇展現得淋漓盡致。觀眾能夠與電影中的角色產生共鳴,陷入情節的牽引之中。
《封神第一部》商王最終結局是什么?
自焚而死。
帝辛(約公元前1105年―公元前1046年),子姓,名受,謚號紂,世稱殷紂王、商紂王,帝乙少子,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夏商周斷代工程把帝辛在位時間定為公元前1075年―公元前1046年。
帝辛因其母為正后,故得以立為嗣子。帝辛天資聰穎,聞見甚敏,才力過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撫梁易柱之力,深得其父帝乙歡心。
帝辛繼位后,重視農桑,因此社會生產力得到較好發展,國力強盛之余,便興拓土開疆之事,發兵攻打東夷諸部落,把商朝疆域勢力擴展到江淮一帶,國土則擴大到今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沿海。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戰中,周武王擊敗商軍,帝辛自焚而死,商朝滅亡。后世對其評價褒貶不一。
《封神第一部》演員陣容
國民神話史詩電影《封神第一部》發布角色海報,18位封神人物紛紛亮相,經典角色、仙界角色、質子旅三組海報帶來不同的視覺沖擊,將國民神話史詩氣質拉滿。影片由烏爾善執導,費翔、李雪健、黃渤、于適、陳牧馳、此沙、武亞凡、夏雨、袁泉、王洛勇、侯雯元、黃曦彥、李昀銳、楊玏以及陳坤出演,電影《封神第一部》將于7月20日全國上映。
《封神第電影一部》的創作背景
為匹配影片的神話史詩類型,導演烏爾善決定使用在中國電影中并不多見的瓦格納歌劇式創作方式,讓角色有著自己的專屬主題,再通過主題音樂的發展來講述故事。音樂總監/作曲蒙柯卓蘭表示,圍繞《封神三部曲》的主人公姬發,音樂團隊打造了英雄主題和情感主題音樂。
其中,英雄主題音樂比較偏重管樂,在交響樂的基礎上,以多種類型的中國傳統民族音樂中的號,模擬出古代戰場沖鋒號角聲,充滿金戈鐵馬、熱血激昂的豪邁氣勢。情感主題音樂則使用了中國傳統笛子的音色,悠揚古樸余韻連綿,同時又有力量感,映照出人物的內心世界。
《封神第一部》故事情節如何
從元代《武王伐紂平話》演變到明朝的《封神演義》小說,古人將公元前1055-1046年周朝滅商朝的真實歷史,融合大量神話人物和民間志怪的形象,重編成對上古歷史的一種想象。雖然中華文明一直“上下五千年”,但現在可找到的最早文字還是商代甲骨文,從歷史學研究來說,“夏商周”中的商朝,更可視作中華文明有據可考的源頭。《封神演義》是虛構的長篇小說,但一些重要情節又有歷史事件的依據,而關于“狐妖妲己”、“酒池肉林”、“炮烙挖心”等等情節的描繪,也早已被廣大中國人熟知。
也就是說,《封神》電影雖然是部魔幻片,但它的故事改編又必須符合一定的傳說走向。就像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故事,無論怎么改,基本的人物關系都不能大動。在這個基礎上,電影保留了不少觀眾熟悉的典故,但在人物動機、環境情勢的塑造,重新塑造了一種符合歷史演進的故事邏輯,也更能讓現代觀眾理解其中種種人物的情感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