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經典詩詞
李清照的經典詩詞(精選5篇)
李清照從小生活在一個文學氛圍濃厚的家庭。她受家學熏陶,再加上聰慧過人,極有才華,你知道李清照的詩詞都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李清照的經典詩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李清照的經典詩詞篇1
1、《浣溪沙》(閨情)
繡幕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
一面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月移花影約重來。
2、《鷓鴣天》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3、《新荷葉》
薄露初零,長宵共、永書分停。繞水樓臺,高聳萬丈蓬瀛。
芝蘭為壽,相輝映、簪笏盈庭。花柔玉凈,捧觴別有娉婷。
鶴瘦松青,精神與、秋月爭明。德行文章,素馳日下聲名。
東山高蹈,雖卿相、不足為榮。安石須起,要蘇天下蒼生。
4、《滿庭霜》
小閣藏春,閑窗鎖晝,畫堂無限深幽。
篆香燒盡,日影下簾鉤。手種江梅更好,又何必、臨水登樓。
無人到,寂寥渾似,何遜在揚州。
從來,知韻勝,難堪雨藉,不耐風柔。
更誰家橫笛,吹動濃愁。莫恨香消雪減,須信道、掃跡情留。
難言處,良宵淡月,疏影尚風流。
5、《玉樓春》
紅酥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未。
不知醞藉幾多香,但見包藏無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悶損闌干愁不倚。
要來小酌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
6、《漁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
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
共賞金尊沈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7、《清平樂》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
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8、《南歌子》
天上星河轉,人間簾幕垂。涼生枕簟淚痕滋。
起解羅衣聊問、夜何其。
翠貼蓮蓬小,金銷藕葉稀。舊時天氣舊時衣。
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
9、《轉調滿庭芳》
芳草池塘,綠陰庭院,晚晴寒透窗紗。
玉鉤金鎖,管是客來唦。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
能留否?酴釄落盡,猶賴有梨花。
當年曾勝賞,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極目猶龍驕馬,流水輕車。不怕風狂雨驟,恰才稱,煮酒殘花。
如今也,不成懷抱,得似舊時那?
10、《菩薩蠻》
回鴻聲中斷殘云碧,背窗雪落爐煙直。
燭底鳳釵明,釵頭人勝輕。
角聲催曉漏,曙色歸牛斗。
春意望花難,西風留舊冷。
李清照的經典詩詞篇2
1、《夏日盡句》
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2、《聲聲慢》
尋尋覓覓,寒寒清清,
凄凄慘慘戚戚。
乍熱還冷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
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
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
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3、《點絳唇》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
惜春春往,幾點催花雨。
倚遍欄干,只是無情緒!
人何處?
連天衰草,看中斷回來路。
4、《點絳唇》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
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進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
倚門回顧回頭,卻把青梅嗅。
5、《浣溪沙》
莫許杯深琥珀濃,未成沈醉意先融,
疏鐘己應晚來風。
瑞腦香消魂夢中斷,辟冷金小髻鬟松,
醒時空對燭花紅。
6、《浣溪沙》
小院閑窗春己深,重簾未卷影沈沈,
倚樓無語理瑤琴。
遙岫出山催薄暮,細風吹雨弄輕陰,
梨花欲謝恐難禁。
7、《浣溪沙》
淡蕩春景春色冷食天,玉爐沈水裊殘煙,
夢歸山枕隱花鈿。
海燕未來人斗草,江梅已過柳生綿,
黃昏疏雨濕秋千。
8、《浣溪沙》
髻子傷春慵更梳,晚風庭院落梅初,
淡云來去月疏疏,
玉鴨薰爐閑瑞腦,朱櫻斗帳掩流蘇,
通犀還解辟冷無。
9、《浣溪沙》
繡幕芙蓉一笑開,斜偎寶鴨親香腮,
眼波才動被人猜。
一面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
月移花影約重來。
10、《訴衷情》
夜來沈醉卸妝遲,梅萼插殘枝。
酒醒熏破春睡,夢中斷不成回。
人靜靜,月依依,翠簾垂。
更挪殘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時。
李清照的經典詩詞篇3
聲聲慢·尋尋覓覓
宋代: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守著窗兒 一作:守著窗兒)
譯文
苦苦地尋尋覓覓,卻只見冷冷清清,怎不讓人凄慘悲戚。乍暖還寒的時節(jié),最難保養(yǎng)休息。喝三杯兩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風急襲?一行大雁從眼前飛過,更讓人傷心,因為都是舊日的相識。
園中菊花堆積滿地,都已經憔悴不堪,如今還有誰來采摘?冷清清地守著窗子,獨自一個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葉上細雨淋漓,到黃昏時分,還是點點滴滴。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個“愁”字了結!
注釋
⑴尋尋覓覓:意謂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來,表現非常空虛悵惘、迷茫失落的心態(tài)。
⑵凄凄慘慘戚戚:憂愁苦悶的樣子。
⑶乍暖還(huán)寒:指秋天的天氣,忽然變暖,又轉寒冷。
⑷將息:舊時方言,休養(yǎng)調理之意。
⑸怎敵他:對付,抵擋。晚:一本作“曉”。
⑹損:表示程度極高。
⑺堪:可。
⑻著:亦寫作“著”。
⑼怎生:怎樣的。生:語助詞。
⑽梧桐更兼細雨:暗用白居易《長恨歌》“秋雨梧桐葉落時”詩意。
⑾這次第:這光景、這情形。
⑿怎一個愁字了得:一個“愁”字怎么能概括得盡呢?
李清照的經典詩詞篇4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作者: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譯文
荷已殘,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涼秋。輕輕的脫下羅綢外裳,一個人獨自躺上眠床。仰頭凝望遠天,那白云舒卷處,誰會將錦書寄來?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歸時候。月光皎潔浸人,灑滿這西邊獨倚的亭樓。
花,自顧地飄零,水,自顧地漂流。一種離別的相思,牽動起兩處的閑愁。啊,無法排除的是——這相思,這離愁,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一剪梅》賞析
這是一首傾訴相思、別愁之苦的詞。這首詞在黃N《花庵詞選》中題作“別愁”,是李清照寫給新婚未久即離家外出的丈夫趙明誠的,她訴說了自己獨居生活的孤獨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歸來的心情。伊世珍《瑯旨恰匪擔骸耙裝步嵫(婚)未久,明誠即負笈遠游。易安殊不忍別,覓錦帕書《一剪梅》詞以送之。”作者在詞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縱即逝的真切感受,將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語言表現出具體可感、為人理解、耐人尋味的東西。
詞的上闋首句“紅藕香殘玉簟秋” 寫荷花凋謝、竹席浸涼的秋天,空靈蘊藉。“紅藕”,即粉紅荷花。“玉簟”,是精美的竹席。這一句涵義極其豐富,它不僅點明了蕭疏秋意的時節(jié),而且渲染了環(huán)境氣氛,對作者的孤獨閑愁起了襯托作用。表面上寫出荷花殘,竹席涼這些尋常事情,實質上暗含青春易逝,紅顏易老,“人去席冷”之意境。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贊美此句“有吞梅嚼雪,不失人間煙火氣象”。“輕解羅裳,獨上蘭舟”是寫其白天泛舟水上之事:詞人解開綾羅裙,換著便裝,獨自劃著小船去游玩。“輕解”與“獨上”,栩栩如生地表現出她的神態(tài)、舉動。 “輕”,寫手腳動作的輕捷靈敏,表現出生怕驚動別人,小心而又有幾分害羞的少婦心情。正因為是“輕”,所以誰也不知道,連侍女也沒讓跟上。 “獨”字就是回應上句的“輕”字,點明了下闋“愁”字的癥結。 “獨上蘭舟”,正是她想借泛舟以消愁,并非閑情逸致的游玩。昔日也許雙雙泛舟,而今獨自擊楫,恩愛情深、朝夕相伴的的丈夫久盼不歸,怎不教她愁情滿懷。 “云中誰寄錦書來?”惦念丈夫,望眼欲穿,真是一封“家書抵萬金”。“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是她思夫的迫切心情,突然自現的外在表現。 作者借助于鴻雁傳書的傳說,畫面清晰,形象鮮明,它渲染了一個月光照滿樓頭的美好夜景,然而在喜悅的背后,蘊藏著相思的淚水。“月滿西樓”寫月夜思婦憑欄望眺。月已西斜,足見她站立樓頭已久,這就表明了她思夫之情更深,愁更極。 盼望音訊的她仰頭嘆望,竟產生了雁足回書的遐想。難怪她不顧夜露浸涼,呆呆佇立凝視,直到月滿西樓而不知覺。
下闋“花自飄零水自流”,言眼前的落花流水可不管你的心情如何,自是飄零東流。其實,這一句含有兩個意思:“花自飄零”,是說她的青春象花那樣空自凋殘;“水自流”,是說她丈夫遠行了,象悠悠江水空自流。只要我們仔細玩味,就不難發(fā)覺,李清照既為自己的紅顏易老而感慨,更為丈夫不能和自己共享青春而讓它白白地消逝而傷懷。這種復雜而微妙的感情,正是從兩個“自”字中表現出來的。這就是她之所以感嘆“花自飄零水自流”的關鍵所在,也是她倆真摯愛情的具體表現。當然,它所喻的人世的一切諸如離別,均給人以無可奈何之感。“一種相思,兩處閑愁。”由己及人,互相思念,這是有情人的心靈感應,相互愛慕,溫存?zhèn)渲拢氲秸煞蛞欢ㄒ餐瑯右螂x別而苦惱著。這種獨特的構思體現了李清照與趙明誠夫婦二人心心相印、情篤愛深,相思卻又不能相見的無奈思緒流諸筆端。“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種相思之情籠罩心頭,無法排遣,蹙著的愁眉方才舒展,而思緒又涌上心頭,其內心的綿綿愁苦揮之不去,遣之不走。“才下”、“卻上”兩個詞用得很好,把真摯的感情由外露轉向內向,迅疾的情緒變化打破了故作平靜的心態(tài),把相思之苦表現得極其真實形象,表達了綿綿無盡的相思與愁情,獨守空房的孤獨與寂寞充滿字里行間,感人至深。這和李煜《烏夜啼》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有異曲同工之妙境,成為千古絕唱。
總之,《一剪梅》筆調清新,風格細膩,給景物以情感,景語即情語,景物體現了她的心情,顯示著她的形象特征。詞人移情入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耐人尋味。
李清照的經典詩詞篇5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李清照與趙明誠婚姻美滿,情深意篤。心愛的丈夫即將出游,作為妻子,情知無法挽留,離恨別苦自然難以盡述。此詞寫與丈夫分別時的痛苦心情,曲折婉轉,滿篇情至之語,一片肺腑之言。
上片俱寫離別前情景。
起首五句,是對由夜及晨情事的交代:由于一夜沒有續(xù)填香料,銅制的獅形熏爐中早已香消燼冷,紅色的錦被胡亂地堆在床上,早晨起來后情緒不佳,諸事無心,連頭也懶得去梳,任憑那鏡奩之上蓋滿灰塵,漸升的曉日高過簾鉤。這五句詞,十分形象、具體地展現了詞人與丈夫臨別時悵然凄然、百無聊賴的心情。“香冷金猊”,首先創(chuàng)造出一種凄清幽寂的環(huán)境氣氛。“被翻紅浪”,化用柳永《鳳棲梧》詞“酒力漸濃春思蕩,鴛鴦繡被翻紅浪”句意,暗示夫妻間一夜雨密云稠,兩情繾綣。歐陽修《蝶戀花·詠枕兒》詞:“昨夜佳人初命偶,論情旋旋移相就。幾疊鴛衾紅浪皺,暗覺金釵,磔磔聲相扣。”亦借“鴛衾紅浪皺”暗寫男女情事。解說此詞者一向止于字面,不愿揭出本句的隱義,大約是認為如此近于流俗的意思與易安的身份和詞風未符。其實,它與《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浣溪沙》(繡面芙蓉一笑開)等詞一樣,都表現了易安詞在抒情上大膽率真的一面。“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反反復復地寫無心梳妝一件事,雖未語涉離別,卻足見離愁別恨充溢心間。丈夫今朝即將離家遠行,閨中人從此更有何心情梳洗打扮!溫庭筠《菩薩蠻》詞:“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不過是寫閨中閑情,而易安于此卻是述閨中濃愁了。
接下去“生怕離懷別苦”數句,說出愁的原因,點明題旨。丈夫臨走前,本來有許許多多的心事待向他訴說,可是一想到說出來會增添他的煩惱,會影響他的行程,所以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多少事、欲說還休”一句,與孫夫人《風中柳》詞“怕傷郎、又還休道”同意。欲說又不忍說,甘愿把痛苦埋藏在心底,由自己默默忍受,其對丈夫的摯愛深情,于此隱然可見。“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三句,寫近來自己因即將到來的離別而日形消瘦,但卻不直接說出,而是用“排他法”否定可能導致瘦的其他原因。這就避免了正面用筆的直露,給讀者留下了馳騁想象的空間。既不是因為“日日花前常病酒”(馮延巳《鵲踏枝》)而瘦,也不是因為“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宋玉《九辯》)而瘦,那么究竟因何而瘦,也就足可引人深思了。《草堂詩余》正集卷三謂:“瘦為甚的,尤妙。”恐怕也就妙在以反說正、以不答而答上。
下片先是接寫去者難離之苦,然后用一“念”字領起,設想別后情形。
換頭一句采用疊字以加重語氣,極寫詞人留人不住的失望之情。“休”,猶罷了、算了的意思。“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表明今朝去意已決,再難挽留。“陽關”,即《陽關三疊》,送別時所唱之曲。盡管傷離之曲唱了千遍萬遍,但是去的終究要去,苦苦挽留也徒勞無益。于是很自然地由眼前的離別推想到別后的情形。
“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兩句,運用了兩個典故,傳達出豐富的感情信息。就“武陵人”的辭面來說,有兩層含義:一是指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以“捕魚為業(yè)”的武陵人;二是劉義慶《幽明錄》中的劉晨、阮肇。唐吾渙《惆悵》詩:“晨肇重來路已迷,碧桃花謝武陵溪。”和凝《天仙子》詞:“桃花洞,瑤臺夢,一片春愁誰與共。”韓琦《點絳唇》詞:“武陵凝睇,人遠波空翠。”都是借劉晨、阮肇天臺遇仙故事寫男女相戀之情。易安此詞以“武陵人”擬明誠,其實也就是用阮肇或劉晨來擬明誠,言外有“桃溪不作從容住”(周邦彥《玉樓春》)之怨意,正所謂“辭之中又有辭焉”。“秦樓”,即鳳臺,是秦穆公女兒弄玉與仙人蕭史飛升前所住的地方。這里借指詞人自己的居處,并與《鳳凰臺上憶吹簫》這一詞調相扣合。《孤雁兒》中有“吹簫人去玉樓空”句,與“武陵人遠”兩句意思相近。不過《孤》詞是說丈夫已經亡故,而此詞是說丈夫離家遠行。
“惟有樓前流水”以下數句,設想離別后悵望樓前流水思念遠人。“樓前流水”有多重含義。李賀《江樓曲》詩:“樓前流水江陵道。”王琦注云:“樓前流水,道通江陵。”因詩題作《江樓曲》,樓在江畔,人又是從江上而去,日望江水豈堪為懷。王琦的解釋是對的。馮延巳《三臺令》:“當日攜手高樓,依舊樓前流水。流水,流水,中有相思雙淚。”當時兩情相親,攜手憑欄,同觀樓前流水。如今攜手人遠,樓前流水依舊;對水相思,雙淚籟籟。意思也是明確的。賀鑄《東吳樂》詞:“枉將鏡里年華,付與樓前流水。”雖然也是寄離情于樓前流水,但感嘆的卻是年華虛度,不能與情人團聚。似乎也沒有歧義。張耒《風流子》詞:“情到不堪言處,分付東流。”遙想玉容音信不通,隱衷難以盡訴,故分付東逝的流水。也比較容易理解。如此看來,“樓前流水”可以表達多重含義。不過他人著眼于語言的明確性,易安卻偏偏著眼于語言的模糊性;他人惟恐言而不盡,易安卻惟恐言而有盡。對比之下,軒輊立見。“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似乎只有樓前流水能知道她在想什么,別人卻無從得知。“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新愁”的含義也是模糊的。惟其模糊,所以讀者可以作出各種設想,卻又覺得不能盡如人意,這大概就是語言的多義性與模糊性的妙處之所在吧。“新愁”的“新”與上片中“新來瘦”的“新”意同,俱為近意。“新愁”指愁在近前,無法回避。孟浩然《宿建德江》詩:“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新”當訓為近,指愁在眼前,舉目可見,可為一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