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讀書心得總結
紅樓夢讀書心得總結(通用8篇)
紅樓夢讀書心得總結要怎么寫,才更標準規范?根據多年的文秘寫作經驗,參考優秀的紅樓夢讀書心得總結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紅樓夢讀書心得總結(通用8篇)】,供你選擇借鑒。
紅樓夢讀書心得總結篇1
嗨!同學們,這一學期我們又看了不少課外書呢!我看了讓人捧腹大笑《笨狼的故事》,看了有趣的《會做生意的狐貍》,看了古典小說《紅樓夢》,看了經典名著《水滸傳》,看了岳飛的《說岳全傳》,看了家喻戶曉的《隋唐演義》,看了勇敢的《柯南》,還看了恐怖的《福爾摩斯斷案》······其中,最最最令我欣賞的是古典小說《紅樓夢》。
實話說,《紅樓夢》是曹雪芹筆下的一篇很深奧的小說。我一開始讀也是讀了四,五遍才讀懂的。因為《紅樓夢》在曹雪芹筆下寫的如此生動,就像一杯茗茶,需要細細地,慢慢的品嘗咀嚼,回味無窮。 紅樓夢是一本必讀的書,無論是表情,動作,語言,哪怕是一個笑,都在曹雪芹的筆下寫的是那樣的微妙微翹,是那樣的栩栩如生,無論是誰讀了都會愛不釋手。
《紅樓夢》既是一篇難讀懂的小說,也是一篇有意義的文章。它不僅告訴了我們一些知識,道理和蘊含的哲理,它也體現出了不同的含義,比如說劉姥姥游大觀園時,大家眉開眼笑的表情,都不一樣!黛玉笑成了一朵花;寶玉笑的滿地打滾;寶釵臉上掛著微笑,兩個小酒窩通紅通紅的;賈母大笑一場;惜春笑破了肚皮;迎春捂著嘴偷笑;探春一口飯噴出去好遠;……又比如說眾姐妹在吟詩作畫,他們一邊彈琴一邊作詩,樂中玩,玩中學。之后,大家開始七嘴八舌起來。
其實《紅樓夢》我從幼兒園到小學4年級都在讀,雖然已經讀懂了,但是不得不讀,《紅樓夢》是一本耐人尋味的書,一本好的文學作品。
通過我對《紅樓夢》的介紹,你心動了吧!!!
紅樓夢讀書心得總結篇2
“嫻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作者通過賈寶玉的眼睛為我們描繪了一個聰明多才、美貌體弱的病態美人。這么一個柔弱的女子,無視世俗的傳統規律,反其道而行之。在經受了無數摧殘之后,生命盡頭到來之際,封建社會的猙獰面目加速了她的香消玉隕。看過《紅樓夢》,我們不會忘記黛玉臨死前的那個場景,病危之際,紫鵑四處求人,卻沒人肯幫。
為避免晦氣,賈母把寶玉的婚事也轉到別處去辦理。一面是成親的喜慶景象,一面是死前的哀怨凄婉,“天盡頭!何處有香丘?”無怪乎黛玉的葬花吟誦。什么地方有一個干凈的、理想的地方,究竟什么地方有我自己的理想的地方,是香丘呢,我現在所處的現實社會都是污濁不堪的,我要找一個自己的理想的地方,黛玉至死不放棄對自由的追求。我們為之揪心,為之憤懣,一對追求自由的青年男女在封建的枷鎖之下生離死別。“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黛玉就這樣在寶玉的婚慶鑼鼓聲中離開了人世。
帶著她的那份甜蜜走了。甜在何處?甜在這個人不接受世界,世界不接受人的世界上獲得理解和親愛,在孤獨無依的世界上,寶玉是她心中永遠的溫暖;在情愛無傍的世界上,寶玉是她心中永遠的傷痛。雖然最后她成為了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假假真真,讓人琢磨不透《紅樓夢》中的一切,林黛玉作為靈魂人物,她與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叢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賞的空谷幽蘭。林黛玉的自卑情結是命運所賜,也以此寫成了她的命運。
紅樓夢讀書心得總結篇3
《紅樓夢》是四大名著的其中一本,這本書通過對“賈、史、王、薛”四大家族興旺盛衰的描寫,展現了廣闊的社會生活視野。
文中,我最喜歡讀的那段就是劉姥姥再進大觀園,她的風趣、幽默讓我笑個不停。比如我們班的,上課時老出怪樣。有一次,老師生氣了,叫他在墻邊罰站,可他罰站時還在出怪樣,我當時覺得非常好玩可現在一想,他在上課出怪樣擾亂課堂紀律是不好的,如果他不在上課出怪樣的話,那就真的是劉姥姥進大觀園時的化身了。
寫出這樣的巨作,是和作者在生活中的細致觀察是離不開的,希望在生活中多幾個在社會上能細致觀察的人,也寫出像《紅樓夢》這樣的巨作。
紅樓夢讀書心得總結篇4
最近,我一直在讀《紅樓夢》。《紅樓夢》原名《石頭記》,是很難讀懂的一部小說,更是一部非常偉大的文學作品,塑造了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林黛玉、賈寶玉等,曹雪芹花費了十年時間,刪改五次完成的,具有十分深邃的意味。
故事是從女媧補天多了一塊大石頭說起的,這塊大石頭經過女媧的煅煉之后,已經通了靈性,變成了一塊仙石。仙石被帶到人間后,發生了許多故事,這就是《石頭記》的緣來。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劉姥姥一進榮國府》這一節。以前,我就聽說過劉姥姥的大名,現在,終于知道關于劉姥姥的故事了。
劉姥姥帶著小孫子板兒來到榮國府,看到了許多沒見過的東西,如不停擺動的自鳴鐘、也吃到了許多好吃的美味佳肴,還得到了20兩銀子的資助,作者把劉姥姥的一舉一動都描寫得惟妙惟肖,把她的心理活動也描寫的十分生動。語言卻很生活化,把故事講得娓娓動聽。
讀這部作品,需要細細讀,慢慢品。我想:《劉姥姥一進榮國府》的故事,也飽含著現實生活中的“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吧,曹雪芹因為歷盡了滄桑,才寫出了傳唱千古的《紅樓夢》。
我會認真讀《紅樓夢》的。
紅樓夢讀書心得總結篇5
《紅樓夢》里有許多鮮明的人物形象,一本書讀完之后,亦好似在夢境里走了一遭,我嘗試著把他們化作身邊的人,去設身處地的感受她們的心靈世界。由此,我發現其實賈母也會寂寞。
賈母這個富貴了一輩子的老年婦人。是這個大觀園里的“掌權人”,她早已兒孫滿堂,因而這園子里總是熱熱鬧鬧的。院子里有精通琴棋書畫的人,有擅長吟詩詠文的人,且丫頭間的嬉笑也更是少不了……可誰又知道賈母也會寂寞呢?
此前,我一直覺得賈母就是一個人生贏家。整個大觀園上上下下全聽賈母的。賈母說一,則絕無他人敢回二。賈母不僅有錢,還有權,何談寂寞呢?
在賈府的老一輩里,賈母無疑是最長壽的,身邊同輩人都離開了,這確實難免也會寂寞。園子里沒人能陪賈母談談心,陪他聊天的人雖不少,但不過,都是隨著賈母的話附和罷了,又有誰能真正理解賈母,說到他心坎里去呢?知音難覓,也是一種寂寞啊。
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時候,尊貴的賈母會對一個“粗野人”劉姥姥,如此熱情,不正是因為劉姥姥是她那難覓尋的知音嗎?二人可以算得上是同齡人,且劉姥姥同別的府的客人不同,別人都是十分恭敬拘束的,生怕丟了顏面,可劉姥姥不是什么大家閨秀,從村子里出來,不忌憚丟了誰的顏面,便可恣意扮丑,這也給賈母,帶來了“姐妹”的親切感,親自引著劉姥姥逛了大半個園子。
賈母的寂寞,或許還源于對過去的懷念吧。她的心頭還眷戀著逝去的時光,但伴侶已過世多年,身邊的親友也早已走的走散的散,再無人陪她去追憶過往。亭臺樓閣里的點滴回憶也只得她自己收在腦海里,看著園子里的丫頭姑娘們追捕蝴蝶、吟詩作樂,便無奈地感慨一句:“我像他們這么大的時節……”
令人唏噓的是,曾經那么奢靡風光的賈府,最后連一個老太太一個體面的葬禮都辦不起來。看到這里,我心里就不覺地升起一陣“樹倒猢猻散”的悲戚來。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紅樓夢里的小社會,反映出了一個表面是如此光鮮亮麗的人,內心深處也會有寂寞。有的時候,正因為園子太大,才讓空虛有了“容身之地“,繁華落盡,無處話凄涼。
紅樓夢讀書心得總結篇6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真實地再現了人物的復雜性,使我們讀來猶如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一樣真實可信,《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說不得賢,說不得愚,說不得善,說不得惡,說不得正大光明,說不得混帳惡賴,說不得聰明才俊,說不得庸俗平凡",令人徒加評論.不僅賈寶玉,林黛玉這對寄托了作者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此,甚至連王熙鳳這樣惡名昭著的人物,也沒有將她寫得"全是壞",而是在"可惡"之中交織著某些"可愛",從而表現出種.種矛盾復雜的實際情形,形成性格"迷人的真實".
作者善于通過那些看來十分平凡的,日常生活的藝術描寫,揭示出它所蘊藏的不尋常的審美意義,甚至連一些不成文的,史無記載的社會習慣和細節,在紅樓夢里都有具體生動的描繪.
《紅樓夢》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技巧方面的卓越成就,不僅在國內成為"中國小說文學難以征服的頂峰".而且在國際上也受到許多國家學者的重視和研究,有法國評論家稱贊說:"曹雪芹具有普魯斯特敏銳的目光,托爾斯泰的同情心,繆塞的才智和幽默,有巴爾扎克的洞察和再現整個社會的自上而下各階層的能力."
紅樓夢讀書心得總結篇7
還在初三年級的時候就開始看這部“名著”,這部只有150多頁的書,但是直到最近才把它結束,真是馬拉松似的閱讀。在抱怨丹還不出新書的時候,只好抱起了這些文字。其實也是很好的,像從前就很羞于告訴別人:我,沒有看過《紅樓夢》。
名著無愧于名著,那些過去我居然看不懂的東西。
看完它最大的感受可能是很大眾,普遍的,最泛面的認識到封建的思想觀念,風俗信仰,教會教條對人們純潔美好的愛情的扼殺和侮辱,剝奪人對幸福生活的追求。悲劇的源頭也許在此吧。
當海絲特被老羅杰看中,并被迫嫁與他的時候,我們不會預料到這個故事的發生,因為如果海絲特是一個麻木,中庸的平常婦人家,生活也一切照舊。可是她不是,她身體里流動的是年輕澎湃的血液,涌動著無法抑制的追求欲望,她不希望就此落寞。這是一個直接的原因,但我們并不能說海絲特有什么錯,她沒有錯,她只是做了自己意志支持與支配的事情。
當海絲特佩帶紅字恥辱的站在刑臺上,我們無法想象那種痛苦,無數雙眼睛注視著她,注視著她胸前的那罪孽的字母A。但她勇敢堅強,毅然生下小珠兒,并把她撫養長大。孩子的出現給故事頻添了許多色彩,文字中把她描繪的真的跟精靈一樣,漂亮,活潑,動人,調皮,詭異,并充分體現著母親身上過去那燃燒的激情。孩子當然更沒有錯,她只是個孩子啊,親近直覺上的親人。
當眼看年輕牧師丁梅斯代爾一天一天的病重,樣子越發憔悴,用手按撫胸口成為習慣,大家都不難猜到,那個男人就是牧師。七年來,哪一天他又有過安寧呢?何嘗不是過著痛苦扭曲的日子,甚至比海絲特更可憐。她的“恥辱”已經被世人所知,無畏的佩帶著紅字,樂觀的過著新生活,當然是在學會壓抑之后。而牧師并不能,形勢所迫。他被人們所熱愛和崇拜,看作最純潔的上帝使者,得到先知賜福的神人。但這更使他倍受折磨和煎熬,以致對自己實施酷刑。解脫的是最終他還是勇敢的站了出來,以求解脫,得到珠兒的吻,并死在海絲特的懷中。那刻他是幸福的,相信天堂也會容納這位可敬的人。這樣看來我們并不能指責牧師先前的懦弱。
加重牧師痛苦的還有那個老羅杰,他偽裝成真誠心靈交流的朋友,接近牧師,懷著報仇的惡心,血腥的挖掘牧師內心的“恥辱”秘密,借此使牧師更加痛不欲生。但故事發生之前,老羅杰可是一位可愛的學者,平靜的過自己的日子,多么安詳吶。如今卻物是人非,人心的善變與叵測也就展現。讀后直感到背后冰涼的冷汗。
大概這是一點新的感悟,小說里人們失真的面具生活,表象平靜如圣實際罪惡糾結的生活,自欺欺人。有點無奈,更多可憐,為什么不能坦坦蕩蕩地活著自己?活在自己的屬靈里,得到父神的安慰和賜予,那牧師被人們奉為至尚難道不懂這些簡單的道理?末了,我覺得他是最值得憐憫的人,他被害最深,被傷最深:被羅杰,被海絲特,被小珠兒,被他自己,被他所居的社會,被那社會所奉行的觀念,思想。
這樣還是之前所說,悲劇的源頭便如是。封建,民主;專制,自由:永恒對立,不得妥協。于是我們后人從這些悲哀里看到希望,看到曙光,看到前進的路。于是我們站在先人的肩上,為追求美好和諧不懈奮斗!
紅樓夢讀書心得總結篇8
我和大部分認為賈寶玉為了愛情而出家的人的想法不一樣,我覺得寶玉并不是因為黛玉而離開賈府的,否則他不會娶寶釵。他的離開是因為他的世界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他的象牙塔坍塌了,他終于明白他的斗爭,他的思想其實全部是依附著家庭,他的家倒了,他的一切也完了,什么思想啊,斗爭啊,統統沒了,他不得不離家出走,也許是為了避禍。
可以試想一下,你能想象黛玉洗手下廚做羹湯的場景嗎?穿著破衣爛裙,甚至是要依靠襲人的救濟,然后她當然無法再刻薄人,說閑話,只能獨自垂淚,不關愛情,而是生活。當生活給寶黛的愛情畫上巨大的問號時,黛玉能一如既往的愛著寶玉嗎?我想不會,恐怕是要大水狂淹龍王廟的。然后寶玉最終受不了家庭的壓力,還是一走了之,這是很有可能的,他沒有照顧好寶釵,負擔不起生活,同樣對于黛玉,他也不過如此。
另一種可能,萬一賈府能重整旗鼓,蘭桂齊芳,黛玉和寶玉依舊過著他們幸福的日子,多少年以后,寶玉也許會突然發現黛玉皺紋滿面,然后會發現身邊的襲人竟如同當年的趙姨娘,然后愛情就在歲月中流逝,然后寶玉會回憶那個珠圓玉潤的寶姐姐。
其實愛情就是很短暫的,至少這橫刀截斷的愛情給了我們很多美好的幻想和期待,就象杰克之于羅絲,他是她生命中最美的回憶,卻不是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