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閱讀心得體會3000字
百年孤獨閱讀心得體會3000字(格式8篇)
所謂心得就是工作或學習中的體驗和領悟到的東西,一般篇幅可長可短,結構比較簡單。那要怎么寫百年孤獨閱讀心得體會3000字呢?這里提供一些百年孤獨閱讀心得體會3000字,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百年孤獨閱讀心得體會3000字篇1
最近看完的一本書就是百年孤獨,但是現在還沒有讀完。最先接觸到這本書是在一個娛樂節目,那時候仔仔和大S還很甜蜜,所以可以在節目上肆無忌憚的說兩人的甜蜜生活,記得仔仔說大S很喜歡看書,而且喜歡把她喜歡的書推薦給別人看,硬性推薦給仔仔看的一本書就是百年孤獨。
那個時候,仔仔正在看,不曉得看完了沒,最后兩人還是分手了,我覺得很遺憾。然后我就突然對那本書特別感興趣,網上下了電子版的看了幾頁,眼睛痛,就去書店購買買回家看了幾頁,實在是因為外國人名字太長,且比較相似比如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然后他其中一個兒子叫何塞·阿爾卡蒂奧,他的其中一個孫子也叫阿爾卡蒂奧看的我頭大了然后就扔在一邊,一直沒碰過。直到前幾個月看到新聞說84歲馬爾克斯授權新經典正式出版《百年孤獨》于是,我又奔向書店買了這本重新包裝的百年孤獨。重新翻看這本很厚的書,講為什么馬孔多會消失,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的七代人為什么一個個都在孤獨寂寞中死去。
好像孤獨是這個家族的遺傳,最終在孤獨中這少有的百年家族終于合上了自己的頁章。
百年孤獨閱讀心得體會3000字篇2
在現今這個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疏遠,但其實在以前大部分的人都是和平相處、樂于助人的,只是因為現在的時代變了,一些網絡的便利讓人以人的接觸少了,壞人本是小部分的,經過網絡傳播讓人們認為大部分的人都是壞人,人與人之間的溫暖也就變成了冷漠,這在《百年孤獨》這本書中很好的體現了出來。
這本書的作者是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1927-20--,哥倫比亞作家,魔幻現實主義文學代表人物,198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加西亞·馬爾克斯作品的主要特色是幻想與現實的巧妙結合,以此來反映社會現實生活,審視人生和世界,創造了一部風云變幻的哥倫比亞和整個南美大陸的神話般的歷史。
這本書主要講了布恩迪亞家族的故事和馬共多鎮的故事,在文中我們可以知道布恩迪亞家族有七代人,每一個人與其他親戚之間的關系都混亂不已,就連自己的家人間關系也十分混亂,不管是父母、父子、姐弟等親人間都十分的冷漠,沒有感情,所以人人孤獨終老,孤獨百年。
讀完這本書,我們會為他們嘆息,對他們那恐怖的欲望,愚蠢、自私而感慨,他們中不缺少聰明的人,不缺少有創造力的人,也不缺少堅持不懈的人,但他們都在路中失敗了,有的迷了路喪失了初心,有的對自己的夢想產生了懷疑,自己放棄了,這一出出事件,就是一個個活生生的悲劇。
文中作者把人性的罪惡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出來,在這一本書中,作者完全沒有刻畫哪怕是一個的“好”人,對我們現在一些思想比較幼稚,認為正義一定會戰勝邪惡的人帶來內心的感觸,幫助他們更好地認清現實,同時也告誡我們一個人可悲起來到底有多可憐,是一部活生生的反面教材,這樣我們更加堅信我們國家千百年來的制勝法則:團結就是力量!正是這一條法則,我們國家解放到發展再到戰勝新冠疫情和天災,沒有對比就不知道優劣,我想我們也會通過這一本書知道自己該以何種態度與他人相處。
百年孤獨閱讀心得體會3000字篇3
總起來說,范曄譯《百年孤獨》是一個非常可讀的本子,又是作者第一個中文授權本,愛書人不可不收,盡管定價高點,也算是為之前的未授權本買單吧。但感覺也還有需要改善的`地方:一方面,于譯者來說,譯文注釋稀少,本可再多些;前言后記俱無,讀起來倒也省事,但對初讀者來說,缺少了一個了解作者與作品的機會;再者,有一兩處譯文費解的地方,老張曾百思不得其解,具體內容而今倒是忘了。另一方面,于出版方而言,封面設計本可更精一些,套封有些失望,如果內封換為布面或緞面,那可能就接近完美了。哈哈,得隴望蜀,人之常情也。具體評價為:原文——上上,譯文——上,印制——中上。
《百年孤獨》是一部不能只讀一遍的書,至少讀三遍才能理出頭緒,前提是需用心讀。老張的第二遍預備從上海譯文黃錦炎等先生譯本開始,時間待定。黃譯本當是第一個從原文迻譯的中譯本,廣獲贊譽,出版時間當在1991年中國加入出版公約之前,老張收存的精裝珍藏本似乎是1993年的數印本,當屬于盜版本了,不過孔乙己說過“竊書不算偷”,中國又屬于發展中國家,老馬先生何必大動肝火呢,還好這次出售了中文版權,盡管索價不菲,哈哈,這是題外之話,扯遠了。
百年孤獨閱讀心得體會3000字篇4
讀《百年孤獨》純屬是一個偶然,經朋友推薦就借回家看看,看了一遍,我被完全雷同的姓名,無數的倒敘、插敘給弄暈了,讀完后也不能完全了解其義。今天,在朋友圈里看到一篇關于《百年孤獨》的文章,忽然想解我一直以來的疑問,便細細的閱讀起來。
文章的作者讀了三遍《百年孤獨》,并對作者的身世及所處的時代背景進行了深入的了解,這種執著探索的精神著實讓我敬佩,不由得讓我想起無論是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上亦是如此,只要你有誠心,也夠努力,總會有一定的收獲。
《百年孤獨》描述的是霍塞·阿卡迪奧·布恩迪亞家族的一部興衰史,其脈絡就是自閉到開放,開放到繁榮;再由開放到自閉,自閉到毀滅,其實寫的就是拉丁美洲十九世紀中期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一個多世紀的興衰。在《百年孤獨》獲得諾貝爾獎的時候,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在接受專訪時對孤獨的解釋意味深長:孤獨就是不團結。
“不團結”在我的印象里有很多解釋,從片面的角度說,它是自閉的、可怕的、是要反省的、是要摒棄的。確實,團結協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礎和前提,而實際上我們往往是在主干上傾盡了全力,而忽略了其實一個團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性,這也說明越是淺顯的道理,越是難以企及。
偶然吸引到我的文字引導我的這次閱讀,也讓我感覺到自己思維的局限性。閱讀,到底能給我們帶來什么呢?可能有時,讀著讀著,我們會發現它是在寫自己的故事,里面的主人公就是正在閱讀的自己,這種感覺會拉著我們繼續閱讀;有時,當發現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出現在眼前時,那種興奮之情無以言表。
閱讀不乏是個好習慣,它不僅能豐富人們的知識,也能養成價值的判斷力,那我們為何不取別人所長,來逐漸提升自己呢?
百年孤獨閱讀心得體會3000字篇5
經典就是經典這應該是我讀的最快的一本書了吧!雖然書中人名錯綜復雜重名極多但絲毫沒有影響我對這本書的興趣以及閱讀給我心靈帶來的快感.
七代人的歷史,一個家族的百年興衰從第一個人死在樹上開始,最后一個人被螞蟻吃掉結束。布恩迪亞家族的每個人都有走向孤獨的宿命,重復的名字,重復做相同的事,命運的齒輪也跟著一圈一圈的輪回,但齒輪的磨損最終會消磨掉一切。這不僅是一個家庭宿命式的興衰,也是拉丁美洲內戰此起彼伏的血淚史,他更反映人類的文明。
讀到布恩迪亞家族每個人的孤獨,我總想也許,每個人都是這樣吧,越長大越發現身邊的人越少離別總比相聚多。每個人都少不了孤獨,有些人在孤獨中掙扎,想要逃離,他們愛聚會,喜歡熱鬧盡量避免自己一個人。而有些人他們更愿意享受孤獨,他們寧愿一個人。彼此孤獨的形式不一樣,但孤獨的本質卻是相似的。就像布恩迪亞家族中每個人一樣,他們每一個人都是孤獨的,但想要擺脫孤獨的方式卻有所不同,他們這一生中采取了各種各樣的方式,有把自己關起來,也有把酒言歡的。
孤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看不到未來!所以不要去糾結于過去的回憶,而是大膽向前買邁去吧,未來是不確定,是神秘,是萬事皆有可能。
百年孤獨閱讀心得體會3000字篇6
最后幾章一口氣讀完,讀到最后奧雷里亞諾破譯羊皮卷時,卷里所預兆的結局和現實世界如鏡像般重疊,實在震撼。
如此生命力蓬勃,欣欣向榮,擁有遠大前程的龐大家族,一代又一代里性格長相的復刻以及人生軌跡的雷同,卻無法帶來綿延的福祉和不盡的子嗣。伴著布恩迪亞們以各種各樣稱得上匪夷所思的死法,魂歸馬孔多揚塵的土地,作者早已暗示了他們無可挽回的衰頹命運。極盛轉衰的家族史詩讓人聯想起曹公筆下的紅樓。
家族內且做且毀的祖傳惡習,情欲世界中的沉浮,以及層出不窮的宏偉事業,從一開始的斗雞到之后的香蕉帝國,都只是為了讓布恩迪亞們在這永無止境的重復和分裂中找到精神寄托。但即便如此,孤獨仍然無可避免的在早已預設好的地方如蛛網般密不透風地把他們籠罩。
正如書中所言:“過去都是假的,回憶沒有歸路,春天總是一去不返,最瘋狂執著的愛情也終究是過眼云煙。”裹挾入黃土的,只有那將回憶的長詩拋灑于過往后的醍醐,和頓感天地渾然而自我無比渺小的悵惘。百年孤獨。
佳作!
百年孤獨閱讀心得體會3000字篇7
黑暗與光明,只有著一線之差,不是么?
蠟燭有時也會中途熄滅,就像人生的事故,使我們折斷身軀。
我在黑暗中尋找光明的出口,留給我的只是一扇緊閉的大門。
大門中漏出的一道光芒,給身心俱疲的我一絲安慰。
黑暗……
我在迷宮中尋找著出口,因為只有找到了才能讓我活下去。我在一道道岔道中尋找著光明。
啊!我感覺到了一陣風!我以為是出口要到了!就隨著風往前走,一個人……
后來才知道,這股風一直在這個迷宮里,從未出去過,就這一股風……
黑暗……
我在黑暗中吸取力量,一心想著要出去,至少也要再看一次,藍天、大地……
我的努力成功了,我的到是心靈的出口,心靈的大門一下敞開,我奔跑了出去……
我看見了離別以久的天地,呼吸到了新鮮空氣,看到了分別那么長時間的陽光!太陽!
光明!!!
百年孤獨,卻有著陽光伴著我。黑暗的出口就是光明,光明的入口就是心靈,塵封以久的心靈大門在黑暗的恐懼下和光明的期盼下打開了!
孤獨,其實并不孤獨,有著陽光,雨露伴隨著你。陽光并沒有偏愛誰,并沒有少給一個人,多給一個人,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
百年孤獨,在第一百零一年的時候,破裂了……
百年孤獨閱讀心得體會3000字篇8
花了一天的時間看完了的316面的名著,其實我是頗感自豪的,百年孤獨讀后感。最早聽說百年孤獨的是在語文教材——顯然,已經忘了教材里面講的是哪一片段了,不過根據原著我著實想不清有哪個片段值得放進中學生教材的——倒是孩子們啟蒙的故事能放進小學里。小說講的是馬貢多以及起主導的一個家族百年來的興衰。
其中人物未及紅樓夢多,但是由于____關系著實不少(第七代那個長著尾巴的孩子就是近親結婚的杯具呀),以致鬧得有點復雜。但是能在如此____中把每個人物都點到而且又足以讓讀者了解他們的性格特長,同時還能使小說敘事依舊清晰流暢,不得不佩服!除了亂,小說還給人異常的感覺便是:好多牛人呀!男性中熱衷于探索與發明的、熱衷于戰爭以求自安的、熱衷于研習書籍的。當然也有____的好財的。女性中更不乏佼佼者,操勞百年的第一代祖母,特立獨行的美人(升天也算是),和情夫供養原配至死的情人。各大人物不論在榜樣還是借鑒都有足夠大的影響!據說小說寫的其實是拉丁美洲的命運——慚愧,歷史蠻差。
只是覺得小說的人物蠻值得研究研究,畢竟那么一個風云世家不是蓋的。我看的是黃錦炎譯本,教材選的貌似也是此譯本,看著蠻符合口味的。還發現了另外一樁趣事。百年孤獨寫于1967年,82年作者拿了諾貝爾獎,而90年由于親眼目睹盜版問題,作者曾動怒:死后150年都不授權中國出版其作品,包括百年孤獨。直至20__年4月20日新經典拿到其中文版權。6月才有正式授權版的百年孤獨。這意味著,此前的所有譯本都是沒有中文版權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