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交通安全規則的常識
學生交通安全規則的常識
我們要注意交通安全,切勿違反交通安全規則,珍惜生命!下面學習啦小編給大家分享學生交通安全規則常識,歡迎閱讀:
學生交通安全規則常識:
1、小學生帶上聯系卡
幼兒園、小學新生年齡較小,入學后環境發生變化,家長要注意孩子的心理變化,避免孩子私自離校找父母、爺爺奶奶的情況。家長可為孩子制作一張家長聯系卡放在孩子身上,注明家長的姓名、電話等。還可以訓練孩子記熟父母的名字、工作單位和電話,同時還要教會孩子不要輕易將情況透露給陌生人。如果迷路可以找警察叔叔幫忙。
教孩子初步識別各種危險標志;學習家用電器、煤氣(柴火)、刀具等日常用品的安全使用方法。教會孩子正確使用和撥打110、119、120等電話。此外,學校人口密度大,上樓下樓時,也要有序有禮,不要因為打鬧或驚慌,發生踩踏事故。在學校時,老師要向學生傳授火災逃生的基本常識。孩子如果在校遭遇火災,要聽從老師的命令有序疏散。在家中,家長應告知小孩子用火用電用氣的安全常識,如不要隨意用火,使用天然氣后要確認關閉。
2、中學生記住消防通道
升入初中后,孩子們會結識新同學,要注意的是,以前小學同學間的小過節、不愉快的地方,容易讓學生結伴新同學幫忙解決。應盡量留在學校吃飯,若必須到校外吃飯,請選擇衛生清潔的餐廳。高中新生多為住校生,要遵守學校宿舍的規章制度,服從宿舍管理人員的調配。嚴禁在寢室內使用熱得快、電飯煲等大功率電器及各種爐具,以防發生火災。宿舍里不要存放現金和貴重物品。要鎖好門、關好窗。午休、晚睡前務必關好門。開學后,應迅速熟悉宿舍的消防安全通道,發生緊急情況下可以盡快逃生。
3、重溫交通規則
日前教育部要求,開學前后要高度重視校車安全管理,加強校園安全防范。對于各個年齡段的學生來說,交通安全都是一個大問題,上學、放學途中,都存在諸多安全隱患。
4、過馬路
一到放學,學生們蜂擁出校門,過馬路時可要注意了。小學低年級的同學過馬路,最好有老師或家長陪同;集體過馬路時最好手牽手一起過。年級高的學生過馬路時,一定要集中注意力。不要打鬧、玩手機,或是在馬路上踢足球。有時學生只顧撿球,卻忽視來車,往往是釀成慘劇的原因。遵守交通規則,紅燈停綠燈行。過馬路時,如果有過街天橋、地下通道,一定要選擇走天橋、地下通道。切不可為圖捷徑而釀慘禍。一旦發現紅綠燈閃爍、通過時間接近結束時,切不可為搶時間而跑著通過人行橫道,這樣的危險性很高。
5、騎自行車
不滿12周歲不能在道路上騎車;沒有剎車或沒有安全保證的自行車不能上路;不要在人行道、機動車道上騎自行車;不要在車行道上學騎自行車。要在非機動車道上行駛,在混行道上要靠右邊行駛,不能在機動車道和人行道上行駛。如過較大陡坡或橫穿四條以上機動車道時應當推車行走;雨、雪、霧等天氣要慢速行駛,路面雪大結冰時要推車慢行。轉彎時要提前減速慢行,向后了望,伸手示意,不要突然猛拐;超越前方自行車時,不要與其靠的太近,速度不要過猛,不得妨礙被超車輛的正常行駛。不要手中持物騎車,不要雙手離把騎車,不要兩人騎一輛車;騎車不要曲折行駛,不要相互競駛,不要兩輛以上并排行駛。兩輛車行駛時,兩人不要相互勾肩搭背,相互擠抹,相互追逐。不要騎一輛車,再牽引一輛車,不要緊隨機動車后面行駛,不要手失機動車行駛。
6、乘公交
從小學到初中,不少學生會拒絕家長陪同,而選擇和同學結伴前往。一些同學在車上嬉戲打鬧,碰到車輛急剎車,很容易受傷。同學們一定要等車到站后停穩開門后,才上下車,以免被車門夾傷。切不可跟著正在駛入站臺的公交車跑動。個子矮或年級低的同學,務必要在站臺上等車,因為公交車身較大、較長,車門處有時會產生“盲區”,一旦司機沒“看到”,就會發生危險。上車后最好找座位坐下。如果沒有位置,站在車廂內時,要握緊扶手。如果在司機后面時,切勿嬉戲打鬧或大聲喧嘩,以免讓司機分神,導致車輛急剎車而碰傷、摔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