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常識與自救常識
交通安全常識與自救常識
加強道路交通安全法規體系建設是改善道路交通安全整體水平直接、有效的措施。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交通安全常識與自救常識相關知識,供大家參考!
交通安全常識與自救常識一、 特殊交通事故的防御
有一些交通傷亡事故,并不是發生在寬闊的馬路上,而是在小街、胡同內和居民居住區。在新疆某部隊發生了一起事故,那是在部隊的家屬樓前,一天臨時停了一輛解放牌卡車,司機去樓上辦事。司機辦玩事下樓后,上車就發動倒車,有一兒童鉆到車子下玩耍,來不及跑出,當司機聽見"嘭"的一聲,下車一看,兒童的頭已被壓扁而死亡!
另外,北京市門頭溝區有一小孩在街上玩耍,一輛貨車出胡同口拐彎,司機來不及剎 車,這一小孩不幸被壓死。 在城市,放學后學生玩的場所比較小。馬路上踢球也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所以,交通 事故發生的情況是多種多樣的,稍有疏忽,就會釀成大禍。我們在馬路邊、胡同口、能進出車輛的家屬院等地方玩耍時,一定要警惕車禍的發生。
減少交通事故,首先解決認識問題,一定要加大宣傳的力度。如陜西省清漳縣城關第 二小學在1996年元月1日開學第一天,全校450名師生在操場上舉行了新學期第一課--交通安全課。學校還制定《步行須知》《騎車須知》《路隊須知》等規章制度,準備定期請交通民警到學校授課,并用播放錄像、舉辦展覽等多種形式進行教育,使學生人人自覺遵守交通規則,個個積極維護交通秩序。這些,就是提高青少年安全意識的好辦法。
交通安全常識與自救常識二、 騎自行車如何注意安全
1. 我國交通法規明文規定,12歲以下兒童不能騎車。但城市騎車的12歲以下兒童不少,因此中小學生騎自行車,就成為我國交通事故的一個高發點。因此,必須加強對中小學生在這方面的安全教育,提高他們的騎車安全意識。
2. 現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賽車、山地車等多了,發生事故的比例也增多了。 所以,不要騎快車、追尾、超車等。
3. 過馬路時要下車,應走人行橫道。要學會估測來車與自己之間的安全距離,當車 輛正在行駛時,你與來車距離15米時不能搶道,25米以上才較安全。通過郊外馬路時,要與來四距離大于40米以上才能通過。公路上騎車,千萬不要抓住正在行駛的機動車,以免車速過快、不穩而摔倒,或因機動車突然剎車而被撞傷。
4. 騎車不慎將要跌倒時,與其拼命保持平衡,還不如索性摔倒。因為勉強保持平衡, 就忽視了自我保護,往往導致嚴重的挫傷、脫臼或骨折等后果。所以,遇到意外時,迅速地把車子拋掉,人向另一邊跌倒。此時,全身肌肉要繃緊,盡可能用身體的大部分面積與地面接觸。不要用單手、單肩或單腳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