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溺水事故的自救方法
遇到溺水事故的自救方法內容
夏季是溺水事故高發期。遇到溺水事故讓溺水者頭朝下,撬開其牙齒,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內雜物。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遇到溺水事故的自救方法,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溺水的自救方法
在水中可以采取的自救方法
①首先不要害怕沉入水中,此時最重要的就是屏住呼吸,放松全身,去除身上的重物,同時要睜開眼睛,觀察周圍情況。如果身體沉入水中,就讓它沉,因水有浮力在沉到一定程度,沒有負重的人體就會停止下沉并自然向上浮起。
②一旦身體停止下沉并上浮時,落水者應立即采取如下動作:雙臂掌心向下,從身體兩邊像鳥飛一樣順勢向下劃水。
③當身體上浮時應冷靜地采取頭向后仰,面向上方的姿勢,爭取先將口鼻露出水面,一經露面,立即進行呼吸,同時大聲呼救。
嗆水的自救方法
嗆水是指吸氣時不慎將水吸入到氣管內。發生嗆水時應保持冷靜,應時刻知道自己的口鼻是否在水平面之上,以避免在嗆咳時再次吸入水分。此時應克制咳嗽感,先在水面上閉氣靜臥片刻,再把頭抬出水面,邊咳嗽調整呼吸動作,待氣管內的水分被排除后呼吸就會恢復正常。
溺水的防范措施
1、有關部門對危險開放水域加強監管
對危險水域應盡可能采取安全隔離或封閉措施,并設立醒目的警示標志,使兒童不能輕易接近、進入或誤入。
對于城鎮中的各種開放水域,應有專人值守,及時發現并勸說試圖游泳者離開。
在雨季發生后,及時派專人到低洼地帶查看,發現臨時水洼時應設立警示標志或設置障礙物進行隔離。
2、學校對學生進行防溺水安全教育
學校要加強防范溺水專項的教育工作,重視對學生的防范溺水安全教育,讓學生樹立溺水安全意識,加強自我保護能力。同時還要提高學生防溺水的自覺性和識別險情、緊急避險、遇險逃生的能力。
3、家長配合學校做好防溺水安全教育
家長應配合學校做好孩子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加強對子女的看管,經常對孩子進行防溺水安全教育,并提高自身的救護技能及孩子的自護自救能力。孩子在水邊活動時,家長應陪同照看。
4、學生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識
學生應該不斷強化溺水安全防范意識,以血為鑒,引以為戒。學會相關的預防溺水安全知識,并能將所學的知識運用于實際,掌握溺水自救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必要時自救或者救人。
預防小兒溺水有高招
1、5歲以下的孩子必須在家長的陪同下游泳,而且一定要全程陪同,要緊盯孩子。家長們平時也要教導孩子不要獨自或者和朋友們一起游泳。
2、不管是在室外,還是在游樂場的泳池,家長和孩子們的距離一定要近,最好能觸手可及,如果要接電話,最好就站在孩子旁邊通話。
3、游泳前先熱熱身,避免娃在水中玩耍時抽筋,各位爹地媽咪要讓孩子做做熱身運動。
4、游泳池要選對,游泳池必須有專門的救生員、齊全的求生設備以及醫務室,做不到這幾點,最好別帶娃去游泳。
5、身體不舒服,有心臟病的孩子不準游泳。家長要評估游泳當天孩子的身體素質哦,如果體能比較差,可以讓孩子在淺水區玩玩水。
6、教孩子游泳,學游泳后,孩子的膽子會變大一些,而且也學會換氣,這樣能降低溺水的風險。
7、游泳后要觀察孩子的情況。如果孩子有發熱,或者身體有點不適,最好及時帶孩子去醫院檢查,避免延遲性溺水和干性溺水。
小兒溺水如何急救
1、迅速救上岸,撥打120。家長要以最快的速度將孩子拉上岸,如果在深水區,可以從背部將孩子的頭部托起然后拉起他的胸部,讓孩子的面部露出水面。
2、清除口鼻堵塞物。讓孩子頭朝下,并撬開他的牙齒,清除口腔和鼻腔里的雜物,然后用手掌迅速的連續擊打孩子的背部。
3、人工呼吸。孩子吐出水后,要做好人工呼吸。搶救工作最好能有兩個人來進行,這樣人工呼吸和胸外按摩才能同時進行。如果只有一個人的話,兩項工作就要輪流進行,即每人工呼吸一次就要胸外按摩3到5次。
4、吸氧。有條件的話可以給溺水的孩子吸氧或注射強心藥物,有呼吸興奮劑可拉明、洛貝林等可立即注射。
5、喝點熱茶。如果孩子的呼吸心跳逐漸恢復,可以喂他們喝點熱茶或其他營養湯汁,并讓孩子靜臥。
什么情況下不宜游泳
(一)單身一個人不能外出游泳。沒有同伴,單身一個人去游泳,最容易出問題。學生游泳應該有家長或成年人陪同,否則,禁止外出游泳。
(二)身體患病、月經期間及喝酒后不宜游泳。對患有心臟病、肺結核、傳染性肝炎、紅眼病、高血壓(病)、化膿性皮膚病、疥瘡、中耳炎、眩暈癥等疾病不宜游泳,有精神病史和癲癇史者也不宜游泳。另外,感冒高熱、月經期間及酒后也不宜游泳。
(三)飽食或者饑餓時,劇烈運動及繁重勞動后不要游泳。
(四)被污染了的河流、水庫、有急流處、兩條河流匯合處以及落差較大的河流湖泊,均不宜游泳,一般來說,凡是水況不明的江河湖泊、山塘水庫都不宜游泳。
(五)惡劣天氣如雷雨、刮風、天氣突變等情況下,也不宜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