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如何正確涉水行車
雨天如何正確涉水行車
涉水行車是下雨天經常遇到的情況,車主涉水行車時,要正確操作車輛,不恰當的操作不僅讓車輛無法安全通過積水地段,還會造成嚴重的故障隱患。跟隨學習啦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雨天正確涉水行車技巧
1、汽車涉水時不要加速
還要盡可能不停車、不換擋,油門不回收,也不要加速。應該低擋中高油門勻速通過,而不能快速駛過濺起大浪或水花。
2、小車涉水不能超過40厘米
首先,應該減速或停車觀察。只要水位達到保險杠或輪胎的三分之二處,再涉水行駛就有一定的危險了。速度快會增加汽車的實際過水深度,導致雨水從機艙或從底盤進入駕駛室內。應避免與大車逆向迎浪行駛。如通過觀測,水位較高,應盡量繞行,勿強行通過。
常見車型的最大涉水量深度不一,一般情況下越野車約為60厘米,小車不能超過40厘米。車輛涉水時,如果水面超過了排氣管,禁止啟動發動機,最好馬上撥打救援電話,并盡量使車輛前高后低,使排氣管中的水流出,經專業人員檢查沒有進水后再重新啟動汽車。
3、汽車在水中熄火,切不可立即啟動
而應盡快采取措施把汽車拖到積水少的安全地點。發動機進水是非常嚴重的問題,水可以通過空氣濾芯從進氣門進入,再由進氣管進入缸體。此時千萬不要再嘗試啟動發動機,否則極可能造成發動機曲軸、連桿等重要部件變形,造成汽車發動機抖動,嚴重的可以折斷部件。在水中熄火很可能導致發動機進水,熄火后只能掛空擋拖車進修理廠清理。
4、汽車涉水后,應該及時排除剎車片水分
尤其是鼓剎制動的汽車,否則車輛在涉水后會失去制動,造成嚴重危險或事故。具體操作是:低速行駛同時踩油門并輕踩剎車,不會一腳兩用的人可以多次踩剎車,此時注意車速一定要慢。反復多次,使剎車鼓與剎車片通過摩擦產生熱能蒸發排干水分。
車輛涉水后的安全隱患
1、車輛底盤
下雨天時,道路上的積水都是很臟的,里面有污泥、油污、雜物、臟水等亂七八糟的東西。在車輛涉水的過程中,底盤會被骯臟的積水沖刷,臟東西就會附在底盤或車身下方的縫隙中。若不及時清理,這些臟東西會令底盤出現銹蝕情況,一些枯枝敗葉和廢棄塑料袋還會纏繞軸承和懸架,形成安全隱患。
2、車燈
車燈是在雨霧天氣及夜間行車時的重要裝備,其工作狀態的好壞將對行車安全產生直接影響。假如車燈罩的密封程度不佳,積水很容易在車輛涉水時灌入車燈內,在車燈內形成水霧,影響燈光的透射效果。
3、空氣濾清器
空氣濾清器所在的位置屬于發動機的門戶,從進氣口進入的空氣經過空氣濾之后就會進入發動機內;當車輛涉水時,積水也有可能從進氣口處進入發動機內。
4、剎車片
涉水后及時排除剎車片水份尤其是鼓剎制動的汽車,否則車輛在涉水后會失去制動,造成嚴重危險或事故。具體操作是:低速行駛同時踩油門并輕踩剎車,不會一腳兩用的人可以多次踩剎車,此時注意車速一定要慢。反復多次,使剎車鼓與剎車片通過摩擦產生熱能蒸發排干水分。
5、線束接口
打開發動機蓋,我們能看到發動機艙內有不少用絕緣和耐熱材料包裹的線束,這些線束是汽車電路中十分重要的部件。不同類型的線束在發動機艙內的位置有高有低。車輛涉水時,位置較低的線束接口很容易被積水浸泡,不及時處理的話,日后汽車電路可能會出現偶發性故障,影響車輛的正常使用。
行車涉水注意事項
1.涉水前,須查清水流速、流向等情況。檢查車況完好、正常。如輪胎及制動鼓過熱,應待其適當冷卻后再涉水。當水深超過汽車最大涉水深度而又必須涉水時,應關好百葉窗,拆下風扇皮帶,對分電器、高壓線和點火線圈、油箱、機油尺孔等進行防水保護。升高蓄電池位置,抬高排氣管出口。
2.涉水時,應掛低速檔緩慢駛入水中,行駛中應穩定方向,不要換檔和停車。若車輪打滑或下陷,不能猛加油門沖車,以防情況惡化。此時應勿使發動機熄火,組織人力或其它車輛協助拖出,以防越陷越深。
3.涉水后,應對汽車進行檢查,卸除防水設備,將機件恢復原狀。低速行駛一段路程,連續使用幾次手、腳制動器,使之磨擦蒸發制動鼓上的水份,恢復制動效能后,再正常行駛,并迅速到專業的汽車養護中心進行全車檢查,以防一些機械故障的發生。
看過雨天如何正確涉水行車的人還會看:
1.涉水路段怎樣通行
2.開車涉水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3.雨天如何做到安全開車
4.如何防止水淹車子和雨天車子的保養
5.雨天開車需要掌握什么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