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適合送什么花
七夕節適合送什么花_七夕情人節送什么花合適
很快將要迎來一年一度的七夕節了。七夕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七夕節適合送什么花,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七夕情人節送什么花合適
送玫瑰花
愛情玫瑰是愛情的最佳代言人,不少新人拍婚紗照,首選玫瑰,但玫瑰的顏色不同含義也有所區別:紅玫瑰代表:深愛著你;粉色玫瑰表示:動情在心、愛的宣言;白玫瑰則表示:天真、純潔、尊敬的含義。
送郁金香
郁金香的花語為博愛、體貼、高雅、富貴、能干、聰穎。不同的花色也有著不同的花語,例如:紅色郁金香代表熱烈的愛意、粉色郁金香代表永遠的愛、黃色郁金香代表開朗、白色郁金香代表純潔清高的戀情、黑色郁金香代表愛的表白,永恒的祝福。
送百合花
百合花象征著百年好合,順順意意,長相廝守。精美的花束,愛意的表達,是浪漫時刻不可缺少的佳物哦。
送藍色妖姬
象征著相守是一種承諾,人世輪回中,怎樣才能擁有一份溫柔的情意!雙枝藍色妖姬花語是:相遇是一種宿命,心靈的交匯讓我們有訴不盡的浪漫情懷。而如果是三枝藍色妖姬,送花人表達的是另一種情愫——你是我最深的愛戀希望永遠銘記我們這段美麗的愛情故事!
送薰衣草
薰衣草的花語是等待愛情的來臨。薰衣草是一種馥郁的紫藍色的小花。這種生于法國普魯旺的花,就像它的所在地一樣具有浪漫的情懷。
送康乃馨
溫馨大部分康乃馨都代表了愛、魅力和尊敬之情。淺紅色代表欽佩,深紅色代表深深的愛和關懷。純白色代表了純潔的愛和幸運;花紋康乃馨代表拒絕求愛時的道歉。粉紅色康乃馨具有最重要的象征和歷史意義,因此粉紅色康乃馨成為了不朽的母愛的象征。
送蝴蝶蘭
真愛這種花形似彩蝶,花姿優美動人,極富裝飾性。蝴蝶蘭代表戀人之間真摯的愛,是新娘捧花中的重要花材。在情人節那天送上一束蝴蝶蘭表達自己的心意,也是不錯的選擇哦。
七夕節女性要吃的養生食物
蘋果
蘋果是非常美味的食物,不僅營養而且對于女性朋友有著非常好的養生作用,在七夕節的時候可適當的吃一些蘋果。
提到挑動情欲的水果,凡是知道亞當、夏娃的人都會想到蘋果。自從亞當和夏娃以后,蘋果就已經等同于誘惑的代名詞。蘋果受充足的陽光照射形成的紅色色素,可使性荷爾蒙的分泌更旺盛,讓男性更具有陽剛之氣,讓女性變得更有女人味。
巧克力
巧克力不僅僅是一種使人快樂的食物,它還是能讓情人們“性“福的最好禮物。營養學家認為,巧克力所含的成分能穩定神經并有助開放感官,帶給人輕松、興奮的感覺,讓人們更期待兩性之樂。生理學家研究顯示,大腦對愛情的反應,與品嘗巧克力后產生的反應是一樣的,所以人們都說巧克力是愛情的味道。
紅酒也是非常適合女性朋友飲用的,七夕的時候最適合飲用了,紅酒票賦了葡萄滋潤多汁的本性,微有甜、酸和辛辣味。
中醫講“辛甘養陽,酸甘養陰”,一杯紅酒入腹,陰陽兩補。適量的紅酒可促進血液循環的加快,促進體內能星的釋放,能讓情人們放松身心、更享受美好的夜晚。再配有營養豐富的乳酪,是真真切切從內助長性趣!
魚類
早在古羅馬時期,人們就發現魚類是滋養的理想食品。科學研究證明,魚肉含有豐富的磷和鋅等,對于男女身體保健十分重要。一般而言,凡體內缺鋅者,男性會出現精子數量減少且質量下降,并伴有嚴重的生殖功能減退,而女性則發生體重下降,陰道分泌液減少等癥狀。
蘆筍
蘆筍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不過現代研究顯示,它不但外形類似,營養成分也相當出色。蘆筍富含維生素E,可以促進性激素的分泌,對健康的夫妻生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過,蘆筍是慢性“藥物”,需要長期食用效果才明顯。
紅辣椒
紅辣椒對于女性身體也有很大的幫助,七夕的時候可以吃一些,辣椒中含有的“辣椒素”可以刺激人體神經末梢,使人產生快樂的感覺。
雞蛋
雞蛋是一種高蛋白食物,與人體蛋白質組成相似,所以雞蛋蛋白質的人體吸收率高達99.7%
(牛奶僅為85%)。專家指出,雞蛋是增強人體腎功能的最佳營養添加劑,也是夫妻生活后恢復元氣最好的“還原劑”。印度醫生建議,夫妻生活之前,應多喝由雞蛋、牛奶和蜂蠻煮成的大米粥。我國民間也流傳著新婚晚餐煎雞蛋的習俗,新婚夫婦體力消耗較大,補食雞蛋有助于迅速恢復體力。
蜂蜜
蜂蜜中含有一種和人體垂體激素相仿的植物激素,具有明顯的活躍性腺的生物活性,并且蜂蜜中的糖分對精子的形成十分有益。因此,體弱、年高者堅持服用蜂蜜制品會有不錯的效果。
羊肉
《本草從新》中說,羊肉能“補虛勞,益氣力,開胃健力”。將羊肉煮熟,吃肉喝湯,可治男性五勞七傷及胃虛等,并有溫中去寒、溫補氣血等功效。羊腎更有生精益血、補腎的功效,適用于腎虛者食用。
生蠔
滑溜的生蠔帶來微妙口感,其所含高濃度成分的鋅,已被證實對合成男性荷爾蒙極有幫助,名副其實愈吃愈Man。一個小小的蛞幾乎能滿足男性一天所需的鋅(15毫克),而生吃是保留蛞內所含鋅的最佳方法。其他海鮮類食物,如龍蝦、海膽、海參、貝殼類、海藻類等也不錯。
魚子醬
魚子醬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荷爾蒙,是很適合男性的美食。魚子醬還有另一個很重要的“優點”就是昂貴,花了千多元品嘗上等魚子醬后,又怎好意思說它不管用呢?
果仁
果仁中有一種能影響男性激素產生的神秘物質。如小麥、芝麻、葵花子、核桃仁、杏仁、花生、松子仁等。其中核桃的功效更為突出,健腎、補血、益胃、潤肺簡直就是活寶。
七夕節的民間習俗
乞巧
乞巧活動是七夕節最普遍的習俗。在浙江杭州、寧波、溫州等地,這一天用面粉制成各種小型物狀,用油煎炸后稱“巧果”,晚上在庭院內陳列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女孩對月穿針,以祈求織女能賜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開盒如已結網稱為得巧。在山東濟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動比較簡單,只是陳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結網于瓜果之上,就意味著乞得巧了。而鄄城、曹縣、平原等地吃乞巧飯乞巧的風俗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里,乞巧活動以后,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
陜西的女孩子們要用稻草扎成一米多高的“巧姑”(又叫巧娘,即織女)形象,并讓它穿上女孩子的綠襖紅裙,坐在庭院里;女孩子們供上瓜果,并端出事先種好的豆芽、蔥芽,剪下一截,放人一碗清水中,浮在水面上,看月光下的芽影,以占卜巧拙;并穿針引線,競爭快慢;舉行剪窗花比賽,以爭智巧。
福建的姑娘不僅乞巧,還有乞子、乞壽、乞美和乞求愛情。玩的乞巧游戲有兩種:一種是“卜巧”,即用卜具問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種是賽巧,即誰穿針引線快,誰就得巧,慢的稱“輸巧”,“輸巧”者要將事先準備好的禮物送給得巧者。
取水沐浴
廣西有的地方,傳說七月七日這天,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洗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壽。此水名“雙七水”。人們在這天雞鳴時,爭先恐后地到河邊取水,取回后用新甕盛起來,待日后飲用。
清代道光年間(公元1821一1851年),《西寧縣志》記述七夕之水:“五更汲井華水或河水貯之,以備用。”《蒼梧縣志》云:“取河水、井水貯甕,經久不變味,謂之‘銀河水’。”《貴縣志》記:“汲河水貯藏甕中,名日‘七月七水’,中熱毒者每以之調藥。”《陽江縣志》記:“正午時,取新汲井水貯之,以備和藥,經歲不腐,謂之‘神仙水’。”《羅定志》記七夕水說:“是日汲水,謂之‘天孫圣水’,以備醯醬(醯_,醋)、藥餌之用。”
許多地方的年輕姑娘,喜歡在七夕節時用樹的液漿兌水洗頭發,用花染指甲。據說這不僅可以讓女孩年輕美麗,還可以讓未婚姑娘盡快找到如意郎君。
拜仙
廣州的姑娘在節日到來之前,預先用彩紙、通草、線繩,編制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還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發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拜神菜”。從初六晚開始到初七晚,一連兩晚,姑娘們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飾,焚香點燭,對星空跪拜,稱為“迎仙”,自三更到五更,要連拜七次。
拜仙之后,姑娘們手執彩線對著燈影將線穿過針孔,如一口氣能穿七枚針孔者叫得巧,被稱為巧手,否則是輸巧。七夕之后,姑娘們將所制作的小工藝品、玩具互相贈送,以示友情。
吃巧果
各地在七夕當天要做巧果q巧果的做法是先將白糖放在鍋中溶為糖漿,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勻后攤在案上搟薄,涼后用刀切為長方塊,最后折為梭形巧果胚,人油炸至金黃即成。巧食做成后,陳列到庭院中的幾案上。到晚上大家一面觀賞浩瀚的夜空,一面吃各種巧食,祈盼會變得靈巧。
巧果款式極多。《東京夢華錄》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宋朝時,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搭配巧果的,還會有一對身披戰甲的人偶,號稱“果食將軍”。
七姑會
流行于廣東廣州,又稱“拜七姐會”。《廣東新語·事語》中說:“七月初七夕為七娘會。乞巧,沐浴天孫圣水。以素馨、茉莉結高尾艇,翠羽為篷,游泛沉香之浦,以象星槎。”七娘會由姑娘們相約組合而成,眾人利用閑散時間把通草、色紙、芝麻、米粒制成各種花果、仕女、器物、宮室,在初六日搭配針線、脂粉、古董、珍玩、花生、時果擺放在庭內八仙桌上,供人評賞。初七日才開始迎仙、拜仙、拜牛郎。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廣東卷記載:“廣州風俗,綦重七夕,實則初六夜也。諸女士每逢是夕,于廣庭設鵲橋,陳瓜果,焚檀楠,燕巨燭,綿屏繡椅,靚妝列坐,任人人觀不禁,至三更而罷,極一時之盛。”
青苗會
有的地方七夕作“青苗會”。傳說七夕的天河,還可預告當年的收成:天河明顯,收成就好,糧價就高;天河灰暗,收成就不好,糧價就低。這在觀念上是一種許愿的活動。
聽悄悄話
在一些農村,七夕夜會有許多少女偷偷躲在長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待夜深人靜之時如果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千年不渝的愛情。
送巧人
浙江臺州地區流行送巧人。清代光緒《玉環廳志·風俗篇》中說:七夕,親友買巧酥相饋贈。七夕前,各糕餅店及作坊,用面粉加糖酥,然后在木模中壓成二寸來長織女身形,頭足染上紅顏色,俗稱“巧人”。這天,做舅舅、姑母、義父的,都必須__,贈送給外甥、內侄或義子。
七夕節由來
其實人們對于牛郎織女的自然天象崇拜已久,一直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其中《春秋命歷序》有說道:“天地開辟,萬物渾渾,無知無識;陰陽所憑…日月五緯俱起牽牛;四萬五千年,日月五緯一輪轉;…定天之象,法地之儀,作干支以定日月度。”《漢書·律歷志》:“指牽牛之初,以紀日月,故曰星紀;五星起其初,日月起其中。”《說文》:“物,萬物也;牛為大物;天地之數,起于牽牛;故從牛,勿聲”。《尸子》:“天左舒而起牽牛,地右辟而起畢昴”。《天官書》[正義]:“南斗、牽牛、須女皆為星紀,于辰在丑,越之分野,而斗牛為吳之分野也”。《開元占經》卷61引石氏曰:“牽牛生于列澤之邑,以主越國”。按:牽牛星是吳、越之地的分野星。牽牛婺女”最初的含義是粵地用以作天文星區對應地理分野的“分星”。婺女星后來衍化成神話中的女神,民間稱為七姐、天仙娘娘、七星娘娘、七娘媽等,是編織云彩、紡織業者,是情侶、婦女、兒童的保護神,七月七日是佢誕辰。人們相傳這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在每年的七月初七,牛郎織女會在天上的鵲橋相會,一年只有一次的見面機會,另一方面也是在告訴大家,兩人相愛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一定要好好珍惜在一起的日子。
七夕的民間活動
1、祭月之儀
夏人的文化里上古遺傳的祭祀月神,多在朔日,即一七、二七,有認為盛于漢代的十五祭月,也是對二七日的小小修正。古時女子多有祭拜月亮的習俗,在傳統文化里,月亮始終是女子的祥瑞。她們常常對月祈愿或傾訴心事。古來自有女子拜月的傳統,尤其是七夕、中秋。貂蟬祭月的傳說大約是最動人的畫面了。
2、婚育戀曲
夜半無人私語時先人于朔日祭月,本身就是一種乞求繁衍生息意愿的反映,蓋因月之盈長暗喻了長生與興旺。夏歷之尚七習俗孑遺下來,發展成為生長、長生的標志,而七月七更是長生又長生,故此這一日被稱為“人日”。
《漢書》稱漢武帝七月初七生于漪蘭殿,誕于人日這一天必然有著種族繁榮、子民昌盛的吉兆。 傳統文化里,愛情基本上都要和婚育相連。在七夕的節物風俗里,這兩件事的關聯是很自然的。七夕節俗中最神秘的大概要算“夜半無人,天河私語”了。
3、天河夜婚
七夕蘭夜,許多少女會一個人偷偷躲在生長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傳說在夜深人靜之時如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這千年不渝的愛情。在社會風氣開放的時代,也有情人們攜手一起躲在瓜棚下偷聽天河私語的。七夕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