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管理心得體會范文
班級管理心得體會范文5篇
班級就像一個小社會,它包含著教學和教學以外方方面面的資料,你知道班級管理心得體會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班級管理心得體會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班級管理心得體會范文精選篇1
給班級管理加點“糖”
很榮幸參加了某小學的教師交流會,這是我第一次真正的置身于教師這個人群之中,第一次細細的品味教師生涯。現將我的心得體會記錄下來,同時也希望我的教師生涯也可以由此開始譜寫。
一,讓創新思想為班級管理注入新鮮血液。
創新是一個民族不懈發展的動力,創新鑄造民族,創新鑄造輝煌。同時,創新之花也為班級管理增添了一份無與倫比的美麗。我認為傳統的班級管理固然有它的優勢但學生卻不一定真正的樂在其中。怎樣能夠讓學生愛上學校、愛上班級成為每位教師畢生的追求。我認為這個謎團可以從學生這個年齡的發展特點入手,去揭開它的面紗。比如關于收取作業,在開學初我不會選取收作業的專門人員,我會告訴大家每位同學都有機會參與作業的收取。我會將班級分為四個小組,每個小組取一個響亮的名字再附上一句震耳欲聾的組訓。每個小組會發一個小冊子,我命名為“小當家薄”,每個收作業的小當家每天都要記錄當天的聽講狀況,測試狀況,根據每項對應的分值計算出總分而且還要對各項的情況做一個小總結并附上寄語與目標。在每周的周五要在全班做一個匯總,評出本周的奪冠小組,賦予小徽章一枚粘在“小當家薄上”。我認為這充分調動了學生們天生的競爭意識,讓他們真正的參與到班級的管理之中,真正的體會到團結與合作的樂趣。當然不論教師怎樣創新但基點都是以學生為本。
二,人人愛班級,班級愛人人
在某小學教師交流會上,一位教師的“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我感受頗深。傳統的班級管理并沒有調動所有學生的參與意識釀成了有些同學參與性不高或是不積極的意識。我認為教師可以將班級管理的所有事情一一例舉,越細致越好。然后將每個小事情分發到每組同學的身上。每組同學輪流做起班級的小主人,并每天堅持寫下記錄。教師可以為不同職位配上不同樣式的小徽章,這樣見到小徽章同學就可以自覺遵守。至于不同的職位擔當可以采取民主自愿式。每到下課上操的時候每位小管理者都可以佩戴好小徽章走進自己的崗位。有些事情教師插手并不一定出真知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去體會去感受。
三,讓愛播撒甘甜
愛是一種承諾,愛是一種信仰。生活中,是愛澆灌了我們。愛可以喚醒沉睡的心靈,愛可以激起澎湃的熱忱,愛可以溫暖你我的心房。在學校里,每位學生都是天真無邪的小天使。他們有的十分乖巧可仁有的十分頑皮好動。他們也許會取得成就也許會犯下錯誤,他們會開心的笑也會無奈的哭但不管怎樣他們都是我們愛的對象。當他們因為自己的堅持與努力而取得成就時,我們要伸出大拇哥為他們驕傲為他們喝彩;當他們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難,我們要伸出雙手,給他們最溫暖的懷抱;當他們在學習上遇到了挫折,我們要耐心的輔導。告訴他們:“別怕,有老師在。”在愛的世界里,我愿與我的學生一起分享快樂分擔憂傷,我愿與他們做到順暢的交流與溝通。
我相信只要為班級管理加點“糖”,班級管理將會呈現出新的樂章。它像一個號召,等待著我們每位教師去開啟。
班級管理心得體會范文精選篇2
一、創設師生溝通的良好氛圍
通過相互間的溝通,師生得以意見交流、才可以聯絡感情、化解誤會、團結班級中的力量,進而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發揮潛能,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在溝通中,我認為教師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溝通,在課余時間要多去接觸學生,要在真正做到關心、關愛、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基礎上,與學生保持距離,引導他們懂得生活、懂得珍惜、懂得尊重,在自我體驗中長大。
2、讓學生養成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的習慣,在復習的過程中,學生對于有困難的知識點要做出標記,在老師講解時用心地聽,課后要做好復習,把所學的知識像過電影一樣在腦海里回顧,實在想不起來的及時翻閱課本,不理解的及時問老師同學。
二、建立班級激勵機制
素質教育要求教育者關注學生的全面成長。表揚和鼓勵是激勵教育的重要內容。實踐證明,表揚和鼓勵可以幫助學生重新認識自我,點燃他們努力奮進的星星之火,鼓足他們放飛希望的勇氣。我的具體做法是:
1、設立獎項,實行全方位鼓勵。每學期設立各種獎項,對不同層次、不同學生給以全面評價和鼓勵。調動每一位學生的上進心,推出優秀,樹立榜樣,找出差距,不斷改進。
2、定期評獎,采取不同形式給予鼓勵。例如:表揚信、獎勵學習用品等。
三、營造良好的班風學風
要營造良好的班風、學風,樹立正確的班級輿論很重要,而要樹立正確的班級輿論,老師是起著重要作用的。當覺察到班里出現一些不正之風的時候,比如發現學生打架、偷東西、抄作業等不良現象時,要及時教育學生,表明自己的立場,讓學生認識到哪些事情是學生應該做的,哪些是不應該做的,還要讓全體學生共同來抵制這些不良行為。還有,應該讓學生有競爭的意識,有憂患意識,適當地給學生樹立對手,通過開展各方面的評比來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從而提高班級的班風學風。
班級管理心得體會范文精選篇3
班主任是班級的主要管理者,要管理好一個班級則需要班主任做超多深入細致的工作,而且還要不斷學習別人的先進經驗。一個良好的班群眾對每個學生的健康發展起著巨大的教育作用。十七年的班主任工作經歷,讓我積累了不少經驗,我覺得就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班級管理。
一、創設平等和諧的同學關系。
一個良好的班級氛圍能夠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有著很大的幫忙。在所有的班風中我覺得平等和諧最重要。要讓學生覺得自己是班群眾中的一員,熱愛這個班群眾,就務必讓孩子覺得無論成績好壞,自己跟別人一樣都是平等的,都一樣受到老師同樣多的關注和愛護。除了班主任對所有的同學平等對待外。我還取消建立班干部選任制度,用值日生管理班級。每人輪著來做班長。值日班長除了要做值日生的工作外,還兼顧管理班級紀律的工作。在第二天在全班里報告前一天班級的紀律和學習狀況。這樣每個學生都有得到鍛煉的機會。同時對紀律差一點的學生也起到很好的約束。一學期之后根據學生值日的表現由全班推選出優秀班干、優秀隊員。這可消除班干部因為害怕被學生孤立而不敢管的局面,還能夠鍛煉了每個學生的膽量,使學生感到只要我努力了,同樣也能夠做得好。
二、創設師生溝通的良好氛圍。
透過相互間的溝通,師生得以意見交流、才能夠聯絡感情、化解誤會、團結班級中的力量,進而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發揮潛能,到達的學習效果。但在溝通中,我認為教師就應注意以下幾點:
1、溝通,但要與要與學生持續適當的距離。如果和學生的關系過于要好,稱兄道弟或姐妹情深,那么自己威信和地位在學生中就會下降。因為總是有些學生會利用自己與老師的關系去謀點小利,或者有些學生會仗自己與老師較好的關系去鉆一些紀律的空子,等你批評他的時候,他嬉皮笑臉地就過去了。長期以往,勢必導致自己的地位。所以,在課余時間要多去接觸學生,要在真正做到關心、關愛、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基礎上,與學生持續距離,引導他們懂得生活、懂得珍惜、懂得尊重,在自我體驗中長大。
2、讓學生養成寫日記的習慣,自己認真閱讀、認真批改。很多學生會把自己的心事,對校園、對班級和對同學的一些看法和推薦、甚至是對社會熱點的看法寫在周記本上,是老師了解學生思想、了解班級動態的方式。自己在批改周記的時候,也應當真誠地與學生交流,個性是在學生有思想上的困惑、學習上的困難的時候,要及時幫忙學生,讓他們明白這些困難有老師來跟他們共同分擔,而且要多給予他們鼓勵,多抓住“閃光點”來表揚他們,幫忙他們樹立自尊自信。
三、建立班級激勵機制
素質教育要求教育者關注學生的全面成長。表揚和鼓勵是激勵教育的重要資料。實踐證明,表揚和鼓勵能夠幫忙學生重新認識自我,點燃他們努力奮進的星星之火,鼓足他們放飛期望的勇氣。我的具體做法是:
1、設立獎項,實行全方位鼓勵。每學期設立各種獎項,對不同層次、不同學生給以全面評價和鼓勵。調動每一位學生的上進心,推出優秀,樹立榜樣,找出差距,不斷改善。
2、定期評獎,采取不同形式給以鼓勵。例如:表揚信;獎勵學習用品;在自設班級表格里送星星等。
四、營造良好的班風學風
要營造良好的班風、學風,樹立正確的班級輿論很重要,而要樹立正確的班級輿論,老師是起著重要作用的。小學生的思想一點也不成熟,分辨不清是非對錯,很容易憑著自己一時意氣做事,在那里老師就要起到一個引導作用。當覺察到班里出現一些不正之風的時候,比如打架、偷東西、抄作業等等時,就要及時召開班會來教育學生,證明自己的立場,讓學生認識到哪些事情是小學生就應做的,哪些是不就應做的,還要讓全體學生共同來抵制這些不良行為。還有,就應讓學生有競爭的意識,要有憂患意識,要適當地給學生樹立對手,透過開展各方面的評比來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從而提高班級的班風學風。
五、批評學生要注意因人而異。
我們的學生再調皮也會有一些閃光之處。關鍵是看我們班主任如何去正確地去發掘。有些學生是吃硬不吃軟的,那當他犯錯誤的時候,能夠直接地把他們的問題指出來,并強調其嚴重性。若有必要能夠給一些處分。而更多的學生需要的是溝通,讓其明白所犯錯誤的嚴重性。以前,我碰到班級里有學生打架、吵鬧,甚至和任課老師對著干的時候,總是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把他們狠狠地批評一通,臉上的表情也很嚴肅。過后,表面上看他們仿佛理解了這樣的批評,但從平時的表現來看,明顯地和我之間變得生疏了。之后,我就利用課余時間把這些學生重新找來,好好地溝通一下,了解了他們心里的真正想法。他們說,自己也明白是做得不對,但當眾批評就會覺得很沒面子,自然就產生抵觸情緒。所以,以后再批評學生的時候我盡量能從他們的立場先想一下,然后個別交流,指出其不足。
以上就是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總結的一些心得。古語曰:“他山之石,能夠攻玉。”作為班主任難免都會碰到一些“堅硬的石頭”,但是如何把他們雕刻成能綻放異彩的玉,這需要“匠師們”的精心雕琢。所以,我將繼續著,努力著,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完美。
班級管理心得體會范文精選篇4
班級作為學校教學活動的基礎單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對學生健康全面的發展,對完成教育和教學的各項任務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近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中,我覺得要搞好班級工作,應該堅持一個標準,調動兩個積極性,依靠三個方面的力量,發揮四套班子的作用。使學生受到嚴格的行為規范的約束,又能在寬松自如的氛圍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特長。
堅持一個標準,即是說在處理班級事務時,尤其是獎懲方面,對好學生和后進生應使用一個標準。通常好學生易受到偏愛,而后進生常使老師產生偏見,所以班主任執法,一定要公允,要一碗水端平,如處理偏頗,則會助長好學生的壞習慣,壓抑后進生的上進心。這些年來,我堅持了一個標準,對好學生和后進生的錯誤和缺點一視同仁,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任,扭轉了班風。調動兩個積極性。一是要尊重每個學生,在課余時間里要盡量多深入到學生中去,與他們一起交談、游戲、活動,使他們與你無拘無束地相處,他們必然會對你敬而近之,由此而產生一種愛屋及烏的效應班級管理心得體會。二是發動大家參加班級管理的各項活動,讓學生人人都有自己的發言權,都有展現自己才能的機會。每期我們班的八分鐘自主活動內容的安排、少先隊活動計劃以及班級評比標準,都采用征稿的形式,發動全班同學獻計獻策,再結合老師的見解,取得共識,大家共同制定和執行。學生愿意干的事,干起來熱情高,干勁大,成效也好。三是要求全班同學參加日常管理形成輪值制度,每個人都有機會履行班級管理職責,增強責任感和參與意識,為管理好班級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四是在各項中盡量不冷落每一個人。凡大型活動必須做到各司其職,人人有份,絕無局外之人。
調動三個方面的力量,即是要充分調動和運用學校、家庭和社會三個方面力量參與班級管理,以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成效。
學校的職能是毋庸置疑的,家庭的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學生除了寒暑假,平時的生活基本是學校和家庭兩部分的銜接。經常與家長聯系,尤其是借助于電話這一快捷的通訊工具,可以及時交換學生的有關信息,讓學生家長積極參與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支持班級工作,已成為不可忽視的重要的教育手段。我班有位同學長期放學不按時回家,與社會上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不想上學,養成了許多不良習慣。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我與家長商定:放學后由家長親自到校接他回家,或通過《家長聯系簿》由老師簽注每天放學離校時間,再由家長簽注到家時間,以杜絕他與壞人接觸的機會,平時注意關心和提醒他,稍有進步就給于表揚和鼓勵。堅持了一學期,該生的學習和行為習慣有了很大的進步。
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我們還經常結合時事政治,強化思想教育和班級管理工作,堅持下面教育和引導。如抗洪救災、見義勇為、樂于助人、勤奮學習等感人的事例級學生樹立榜樣。
兒童心理學專家朱智賢說過:學生在學習上出現的問題常與行為品德有關。不從根本上去抓品德教育,就不能促使他們健康誠長。我班采取多種形式的班隊會,針對性的主題會,師生間的思想交流,制度化的班級周評小結等,在實踐中證明是行之有效的。
班級管理心得體會范文精選篇5
班主任是極難當的。
對于許多新做教師的人來說,班主任工作是他們的一個很大難題。看著許多有經驗的老班主任做起工作來得心應手,游刃有余,而輪到自己時卻是處處受制,舉步維艱,還不明白問題出在什么地方。真是學又學不像,做又做不來。再碰到學生不懂事的反目,領導不客氣的批評,也只能“自己的心情自己感受”了。
我們從新教師最關心的一個問題說起。如何處理好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新教師往往把握不準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的尺度。剛剛大學畢業的年輕教師,思想常常很活躍,與學生有更多的共同點,容易受到學生歡迎,也更容易與學生打成一片。但是,與學生距離近了之后,卻發現學生會不尊重你,班級紀律成問題,學生們并不自重,理想中的民主成了現實中的散漫。于是新老師開始觀察老班主任如何帶班的,看來看去,看出一個字,那就是“兇”。兇的教師對學生冷若冰霜,學生在他面前噤若寒蟬。和學生嚴格保持距離,班級紀律自然是很好,各項常規評比也是遙遙領先。新教師很是納悶不解,雖然心又不甘,然而最終還是會選擇走這條道路。因為這條路走下去,至少能立馬見到陽光。而民主的辦法,往往會品嘗到現實的苦果。
但是用兇的辦法對付以前的學生可以,現在也慢慢不行了。以前的學生犯了錯誤,你罰他,他會嚇得發抖,乖乖聽從處罰。而現在的學生就不一樣了。你對他發火,他很可能會跟你頂牛,萬一他跑出去不回來,你還得去找他,那個時候,你就被動了。要是碰到不太講道理的家長到學校里來鬧,你的日子還真不會太好過。
要是不想多事,就對學生的錯誤“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聽之任之,只要保證在你任上別出什么大事就行。那么,你就是那個“彌勒佛”老師,這樣的老師在現在的學校里也是很常見的。學生其實很歡迎這樣的老師,碰到期中期末考試學校安排這樣的老師監考,學生們甚至會額首相慶。心底里,學生們其實不大在意甚至是不太看得起這樣的老師。當然,這樣的教師只要心態好,大可將煩惱置之度外,完全可以活得很瀟灑。
以上兩種情況,一種是太剛,一種則太柔。如果你是一名有志向的教師,想做有成就的班主任,那么便不可太剛,也不可過柔,而應做到有剛有柔,剛柔并濟。
剛是一種威儀,一種自信,一種力量,一種不可侵犯的氣概。剛是一個人的骨頭,是人的精神內核。人不可無剛。曾國藩一生剛強,堅而不摧,以為古來豪杰以“難禁風浪”為四字為大忌。他曾自述道:“吾家祖父教人,也以‘懦弱無剛’四字為大恥。”又說:“至于倔強二字,卻不可少。功業文章,皆須有此二字貫注其中,否則柔靡不能成一事。孟子所謂‘至剛’,孔子所謂‘貞固’,皆從‘倔強’二字做出。”自古以來,哪一個帝王將相不是自立自強闖出來的呢?哪一個成功的人不是在磨難面前不屈服,不退縮,最終有志者事竟成的呢?因此,剛非常重要,剛是一個人成就事業的`基礎。
柔是一種收斂,一種風度,一種魅力,一種婉轉綽約的姿態。柔是一個人的皮肉,是一種處世方法。人不可無柔。中國諺語曰:“推己及人”。孔子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意思是說,我要步步站得穩,須知他人也要站得穩,我要處處行得通,須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我們要領會這種人情世態。我們與人交往,要謹記“謙虛禮讓、柔以待人”八字。“善以不伐為大,賢以自矜為損”,舜因有謙讓之德,而能名揚四海,湯禮賢下士,其圣敬之德乃日益精進。人生活在世間,總是有七情六欲,總是需要別人的幫助,因此,人際關系中,以“柔”為貴。
人不可無剛,無剛則不能自立,不能自立則不能自強,不能自強也就不能成功;人也不可無柔,無柔則不親和,不親和就會陷入孤立,四面楚歌,自我封閉,而拒人于千里之外。然而,剛柔也有有分寸,剛太過了,產生暴虐,便會折斷;柔太過了,顯得卑弱,便會靡軟。
有兩句話,是講剛與柔的關系的。一句話叫做“外柔內剛”,有人以此來描述人立身處事的原則。第二句話叫做“柔能勝剛”,古人曾經以舌頭和牙齒來說明柔能制勝的道理。牙齒不可謂不剛硬,舌頭不可謂不柔軟,然而一個老年人,活了七八十年,牙齒都脫落光了,舌頭卻依舊靈活。這便是柔能勝剛的最好例證。
一名班主任如果很好地理解剛與柔的道理,并把它貫徹到日常對學生的工作中去,許多棘手問題便可迎刃而解。
初接一個新班,班主任可以先以柔弱示人,不必輕舉妄動,而是要先細心觀察。學生自會來試探老師,讓他試探,不必理睬,不要讓他感覺到你的剛強。可以沖他笑一笑,一笑置之。學生很可能會欺你軟弱,而無所忌憚,以至得意忘形。你只需冷眼旁觀,待到所有情況了然于胸,胸有成竹之際,令旗一揮,露出剛強本色,三把大火熊熊燃燒起來。事實清楚,證據確鑿,你的剛強自然收到實效,而你行事公正,學生自然對你心生敬意。有了背后的剛強作基礎,你再對學生柔和,學生既感受到你的親和力,但同時也會對你尊重有加了。
三國時劉備其實胸懷大志,但是機會不成熟時,便示以柔弱,到處投奔,甚至一度終日種菜,忙于田圃之間。及至機會來到,便緊緊把握,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聯合孫權打敗強大的曹操,到最后西進西川滅了劉璋,并在白帝城稱帝,終于成就了一番霸業。而在古往今來的歷史中,用柔弱掩飾剛強的例子不勝枚舉,《孫子兵法》中便有“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的名句,這一方法也為后來廣大軍事將領頻繁使用。
班主任建立威信之后,在班級工作中當以柔為主,以慈悲為懷。要善于容學生之短,宥學生之錯。學生所犯的錯誤,只要不是原則性的錯誤,教師以柔軟的方式處理為佳。因為學生的很多錯誤都是成長中的錯誤,是階段性的產物,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也會逐漸意識到以往的幼稚可笑之處,以前不懂事時所犯的錯誤,教師若能以發展的眼光寬以待之,他們必會對教師心存感激,而有所回報的。
春秋時楚王大宴群臣,席間歡歌笑語之時,突然一陣怪風,吹熄所有蠟燭。漆黑之際,楚王愛妃許姬悄悄告訴楚王,剛才有人乘機摸了她的玉手,而她也扯斷了此人的帽帶。不料楚王聽了之后,大聲命令不要點燭,還對眾人說:“寡人今晚務要與諸位同醉,來,大家都把帽子摘下來痛飲。”蠟燭重新點燃之后,大家都不戴帽子,也就看不出是誰的帽帶斷了。這便是有名的“絕纓會”。后來楚王伐鄭,有一健將獨率數百人,為三軍開路,斬將過關,直逼鄭的首都,使楚王聲威大震。這位將軍便是當年揩許姬油的那個人。能做到“明知故昧”,這種涵養,同那種“睚眥必報”的人比起來,自然不可同日而語。古人有“罵如不聞,看如不見”的“柔弱”功夫,既能避免是非,又更利于成功。
學生犯了嚴重的錯誤,觸犯了學校的規章制度,必須予以處罰之時。教師要恪守外柔內剛之道。對于學生的原則性的錯誤,比如說考試作弊,偷東西,撒謊,恃強凌弱等行為,要堅決地予以處罰。但是這種堅決,要以柔和的方式體現出來。比如說,教師與學生談話時,態度不必非常強硬,而要循循善誘,在告訴學生處罰決定時,要從學生長遠發展的角度解釋,讓學生理解。若學生哀求不要處罰時,教師不可喪失原則,要告訴他自己既然有勇氣做那些事情就應當有勇氣承擔后果,把這次的處罰轉變成自己的動力等等。并且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失望和期望。有些班主任,自己班級的學生犯了大錯時,往往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該處罰的不處罰,結果讓學生生出僥幸心理,不吸取教訓,及至將來犯了更大的錯誤。這是太柔的表現。還有些班主任,在學生犯錯之時,火冒三丈,惡語相加,并不惜用最嚴厲的手段處罰之,導致與學生情緒對立,結果學生索性一錯再錯。這又是太剛了。
三國時馬謖是諸葛亮好友馬良的胞弟,史稱其“才器過人,好論軍計”,因而深受諸葛亮的賞識,讓他擔任參軍之職。“每引見談論,自晝達夜”。馬謖開始時也的確不負諸葛亮的倚重,在軍事上多有建樹,如為諸葛亮“七擒孟獲”提出“攻心為上”的建議等。但是,他畢竟缺乏實際作戰經驗,又不聽諸葛亮指揮,終于導致街亭慘敗。失利之后,對于馬謖這樣一位頗有才能又私交極深的將領如何處置,一度令諸葛亮十分頭疼。當時蔣琬等人曾規諫諸葛亮寬恕馬謖的過錯,饒其一命:“天下未定而戮智計之士,豈不惜乎!”諸葛亮當然心若刀絞,但是他還是清醒地意識到“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復廢法,何用討賊”這一要害問題,最終揮淚下令將馬謖斬首示眾,嚴肅軍紀,以儆效尤。諸葛亮的“揮淚”與“斬”的兩種行為,為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剛柔如何相濟的詮釋。
班主任的學生工作也常常會體現出外剛內柔的方式。我們看到一些教師,對學生其實是很嚴厲的,但學生不但不忌恨他,反而很喜歡他。這是因為,這位教師的內心是柔弱的。教師對學生的愛心讓學生感覺到教師內在的柔,而這種柔又通過教師的嚴格的管理體現出來。學生雖然感受到教師的嚴厲,但是知道教師是在為他們好,因此不會有怨言,多年以后,他們有成就之時,還會對教師心存感激呢。
漢朝大將衛青,史稱“為將號令嚴明,與士卒同甘苦;作戰常奮勇爭先,將士皆愿為其效力”。有一天晚上,衛青到各營寨巡查,忽然發現一個士兵沒有入睡,而在小聲呻吟。一問方知,士兵腿傷未愈,膿水淤積于內,疼痛難忍。衛青見狀,竟親自伏下身去,用自己的嘴巴替士兵吸膿。衛青并沒有著書列說,但是僅此一例,便可窺名將風采。衛青軍紀極為嚴格,處罰士兵也不在少數,而所帶兵士在戰場上能忠心耿耿,驍勇殺敵,數次打敗匈奴,以至讓匈奴聞風喪膽,個中原因,是值得我們細細琢磨的。
孔子提倡仁道,但在齊魯之會時,奮然于兩君之間,擊退齊國挑釁,保持魯君尊嚴,這是以剛濟柔之勇舉;藺相如奉命使秦,完璧歸趙,威武不能屈,然其讓車于廉頗,顧全大局,道義相尚,這是以柔濟剛之義舉。因此只有剛柔相濟,做事情才能有理有利有節。每一位教師可以研究一下自己的性格,分析一下自己是偏重于剛還是偏重于柔的。如果太過剛強,要學會處理事情更柔順一些,如果太過柔順,則要努力使自己剛強一些。要盡量使自己的性格更和諧,剛柔二者互為補充,不可或缺。如果只是單純地以其中一種方式來處理問題,也許會暫時地僥幸取得成功,但是從長遠來看,必敗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