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感想感悟心得體會500字
活著感想感悟心得體會500字(萬能8篇)
在你寫心得的過程中就是對學習的新的知識點的進一步加深學習。活著感想感悟心得體會500字怎么才能寫好?這里分享一些活著感想感悟心得體會500字,方便大家學習。
活著感想感悟心得體會500字篇1
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因為在混亂的世道,所有人的命運都如同巨浪滔天的大海上的一只獨木舟,傾覆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而且越是小人物,結局往往越是悲慘。
《活著》里的富貴就是如此,他出生在中國最為動蕩的年代的伊始,他見證了三反五反、土地改革、打躍進。等事件,這也就注定了他悲慘的一生。
魯迅說過“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按此定義,《活著》不亞于當年在廣島投下的那顆原子彈。張藝謀曾經將這本書搬上了銀幕,并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編。很多只看過電影的人,觀影的時候完全是淚流滿面,同情福貴悲慘的一生。然而看過原著的讀者知道,小說遠比電影更將凄慘。女兒難產而死、妻子病死、女婿被水泥板夾死、兒子被急切救縣長夫人的大夫抽血抽死,最后是孫子長期挨餓,一次吃豆子撐死。數年后,只剩下他和一頭老牛。
然而,余華用一連串人的死亡,并不只是要告訴我們生命有多無常,人命有多輕賤。他所要傳達是為了活著而活著的頑強精神。活下去,是最簡單的生存的本能,同時也是最復雜的斗爭。因為當一個人生無可戀、萬念俱灰的時候,放棄生命遠遠比心懷希望要容易的多。
活著感想感悟心得體會500字篇2
寒假里讀了余華的《活著》,這本書非常有意義。《活著》會讓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一種不膚淺的感覺,一種看了讓人深感悲涼凄慘的感覺。
故事講述了福貴的一生。他沒有因為親人的離去而結束自己的生命,因為活著是為了讓死去的人安心。其實福貴并不知道什么是活著,他只知道人活著就是這樣,經歷一下酸甜苦辣,有錢就賭一賭,沒錢就種種田。活著就是這么簡單。
人活著為了什么?人活著不為什么,只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而世上卻有成千上萬的人始終不明白,他們總以為活著只是為了幸福,只為了愛情,只為了養家,只為了金錢,只為了做官,只為了別人。當他們達不到目的時就跑去結束自己的生命。
有些人覺得自己的命不好,自己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對自己前途不懷有任何希望,于是他們也選擇了在這個世界上消失。
人只要活著,就有希望。人只要活著就是一種勝利。沒有比活著更好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難的事!生不可選,死不該選,惟有硬著頭皮活著!
活著感想感悟心得體會500字篇3
余華的這本《活著》被幾個朋友推薦過了,不知道我是出于偏見還是什么,總覺得這本書大抵描寫的也是五六十年代農村的故事,就像《白鹿原》,這類書大多稱之為名作,但我好像就是一個單純喜歡讀故事的人,喜歡情節迭起、迂回曲折,對這類太深刻的作品反而是不大感冒的。
和朋友聊起讀書,這本《活著》再次被提及,我想是應該看看了,從下載下來到讀完,兩天時間,像著了迷似的,越讀越被深深的打動,越是停不下來。
一個人的一生裝進了一本僅僅幾百頁的書,沒有對人物心理濃墨重彩的渲染,只是簡單的敘述。講的人娓娓道來,平靜的敘述,聽的人心里卻波瀾起伏,久久不能平靜,這大概就是余華的高明之處吧!
福貴,又富又貴,多好的名字啊,這也是他的父母對他的期望,光宗耀祖、又富又貴,可他的一生卻是潦倒窮困、厄運相隨。年少輕狂,仗著家里吃喝玩樂,等到輸光家產,父母離世才幡然醒悟,但覺悟、改變并沒有阻止厄運的腳步,在那個年代生活本就難以為繼,兒子、妻子、女兒、女婿、外孫又相繼離世,只剩下他孤零零的活著,他親手埋葬了自己所有的親人,與一頭老牛為伴,書中有一句話說的很好,活著不是為外在的事物而活著,而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活著,對福貴而言只是一種生活狀態,他的心經歷太多苦難,已變得波瀾不驚,看透人生的磨難,才豁然開朗,才能夠平靜的敘述那些常人難以承受的苦難,才能日出而作日落而歸安靜的度過人生的黃昏。
活著感想感悟心得體會500字篇4
童年,在許多人的印象中是美好的,可是在作家余華的著名小說《活著》中的三個孩子都過著苦難的童年,在那個年代的孩子和現在的孩子不能比,經濟不好,條件不好,甚至連肚子也填不飽。
書中的三個孩子,分別是鳳霞,有慶,苦根。鳳霞是一個女孩子,為了讓自己的弟弟有慶能上學,被迫到別的有錢人家去干活。有一次,在三年大饑荒的時候,為了不被別人搶走一個地瓜,差點出人命。有慶是鳳霞的弟弟,冬天時為了不磨壞一雙布鞋,天天都赤腳跑到學校,又赤腳跑回家。有時空了就會幫父親干點活。最不幸的是苦根,因為家里窮,以前沒有零食吃,有一天苦根生病了,外公給他炒了一大盆豆子當零食,他吃多了,最終被撐死了。上面三位孩子的苦難生活和現在美好的生活根本沒法比。
在現在,就拿吃飯來說,書中的孩子為了一個地瓜會跟人拼命,聽到有粥喝會高興得跳起來等,都表現了那時食物的珍貴。再看看現在,吃飯不僅僅是吃飽了,有些孩子只喜歡吃昂貴的肉或一些山珍海味,只有個別不挑食的孩子。就是這樣,有些孩子經常吵著鬧著去大酒店,大飯館吃飯,對一些自以為不好吃的菜指指點點。要是在過去,這些“不好吃的菜”一定是美味佳肴。
這么美好的童年,這么愉快歡樂的童年,有些孩子還會連連叫苦,他們有真正體會到這些過去孩子的苦難嗎?沒有!我們從現在一直到將來,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美好,不能再浪費糧食和資源了,否則將來我們會變得痛苦。
活著感想感悟心得體會500字篇5
我花了三個小時的時間讀完了作家余華的代表作《活著》。讀完后就讓我聯想到史鐵生在《病隙碎筆》中所講的苦難。
其實沒有比活著更簡單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難的事。然而只有活著,一切才有希望。
余華簡練的語言,淡淡的文字,平凡的故事,生動地刻畫出了生活的真實,我始終難以忘懷,那個小村莊,那家人,那頭牛。
小說主人公是一個地主家的少爺,他叫福貴。福貴嗜賭成性,最后賭光了家業,一貧如洗。窮困之中的福貴,因為母親生病,前去求醫,沒想到半路上被國民黨部隊抓了壯丁,后被解放軍所俘虜,回到家鄉他才知道母親已經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帶大了一雙兒女,但女兒不幸變成了聾啞人……然而,真正的悲劇從此才開始漸次上演,妻子因患上軟骨病失去了生命。福貴沒有退縮,他試著學做農活,承擔起養家的責任,而每次生活剛剛有了起色時,親人卻一一故去,兒子、女兒、女婿、甚至是外孫。最后只剩老了的福貴伴隨著一頭老牛在陽光下回憶。可悲,但又無奈。
在我們的身邊也有很多的“福貴”,他們在經歷磨難后依舊心存希望。但也不乏有很多年輕人,一點小挫折就尋死覓活。高三學生不堪壓力跳樓自殺、花季女孩燒炭自殺等事件層出不窮……他們輕生時的決絕完全超出了支撐他們活下去的勇氣。
活著感想感悟心得體會500字篇6
古語有云“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誠哉斯言,亦若小說《活著》一般展社會之風貌,現時代之變革,啟智慧之先河,發萬民之心聲。
縱覽全書,且思且嘆,《活著》的作者余華以貌似冷漠且又犀利的筆調,短小精悍亦不失樸素粗糲的溫情深沉的語言,講述了處在社會變革時期的小人物福貴在誤導命運的摧殘下,一次次經受陰離之苦,卻依舊堅韌豁達的活著,并且使活著的意志深深烙印在靈魂深處。
是啊,“活著”,在那個風雨飄搖的時代,單純的“活著”已是不易,更何況一重重的喪親之痛的打擊下,活著當真還是“活著”嗎?顯然不是!
或許正如莎士比亞的世紀之問“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問題。默默忍受命運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無涯的苦難,通過斗爭把它們掃清,這兩種行為,哪一種更高貴?”答案不言而喻,亦若福貴“活著”,是經歷了地獄般的痛苦后的涅槃,而此時的福貴也早已成了一個定水寧清的存在的英雄。
而其那一句至真至誠的來自靈魂深處的感悟“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良然,人生長路漫浩浩,一切的一切不過就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時有還無”的假象,懂得的無需解釋,不懂得不必解釋,有錢就尋一醉,無錢就尋一睡,與世無爭,隨遇而安,安然嫻靜憶一段紅塵妙戀,享一世芳華美景,忘卻一切虛無只為自己而活著,可好?
后記:黃昏轉瞬即逝,黑夜便從天而降了,而那廣闊的土地卻袒露結實的胸膛,召喚著未來。
活著感想感悟心得體會500字篇7
當所有人的親人都離你而去,獨留你一人活在世上,你會怎么樣?隨他們而去?在讀完《活著》后,你一定會作出另一個選擇——勇敢地活下去。
《活著》講述一名叫福貴的人的苦難的一生,但更講述了眼淚的寬廣絕望的不存在。
人是如此脆弱,又如此堅韌,就像是一根頭發,讓他去承受幾萬斤的重壓,它沒有斷,福貴就是這樣一個偉大而平凡的人,他在經歷了命運一次次的打擊后,頑強地活了下來。
我所讀懂的,不是福貴高尚的情操、頑強的品質,而是他面對苦難是強大的承受力,也讓我知道,人為了活著本事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這一點韌性,不是非常可貴嗎?
人活著,就是為了去忍受,忍受生命所帶來的責任,現實所給予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所以,我特別看不起因為現實的殘酷而輕身自殺的人。只要活著,什么都有希望,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機會,一切都會過去的,不是嗎?畢竟死了,再怎么努力都來不及了。
我們都應該學學福貴,學習他那面對苦難毫不畏懼的精神,當一切都過去后還能笑臉迎對生活的考驗。他身上所散發出的光芒,是我不由得對他產生了深深的敬意。
我們都敵不過時間,在歷史悠悠的長河中,有多少被埋葬、被遺棄的,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福貴的這一生是時間磨滅不去的,他永遠值得后人的贊頌。
福貴這一生對于歷史長河來說窄如手指,但我覺得,他這一生也寬如大地。
我們一定要像福貴那樣,勇敢的,一直活下去。
活著感想感悟心得體會500字篇8
富貴的一生在命運的年輪中輾轉反側,每當生活安定下來,意外卻接踵而至,從父母到兒子,從女兒一家到妻子,命運的無常,一次次摧殘著他,也一次次震撼著讀者,苦淚和死亡伴隨,用逝去襯托出生命的珍貴。但富貴還是從土地改革到三年自然災害,再到_,挺了下來,他代表著那些年中國人所受過的苦,比起富貴的一生,我們遇到的挫折又算什么呢?富貴終究抗下了命運的無常,世上無絕境,唯有對處境絕望的人。
都說青年富貴為貪欲而活,中年富貴為了家庭而活,老年富貴是為了自己而活。也正是如此,遲暮之年的富貴才能每日唱起:“少年去游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這概括自己一生的詞句,唱出的是富貴對自己過往的坦然,他正視著自己。而我們在失意之時,在墮落之中,要好好想想,我們是否在為了金錢俗欲而活?是否已經將自己的靈魂寄托于他人,任由別人擺布?記住,要為了自己而活。
夕陽西下,富貴的老牛在耕地劃下一道道溝痕,活著也不過如此。但就是因為這樣,才能世代耕作出肥沃的土,彰顯出生活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