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安全個人心得怎么寫
糧食安全個人心得怎么寫(通用范文15篇)
寫心得要用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思想,避免使用過多的修辭手法和華麗的語言,以便更好地傳遞信息和經驗。接下來給大家分享糧食安全個人心得怎么寫,希望對大家寫糧食安全個人心得怎么寫有所幫助。
糧食安全個人心得怎么寫篇1
有一天,我們全家圍著桌子吃晚飯。我們全家都很高興吃飯,談論家庭事務。突然,我的一個朋友讓我晚飯后出去玩。我答應后馬上吃完。為了出去玩,我吃得很快。飯碗旁邊有很多米粒,數不清有多少米粒。
爺爺坐在我對面。爺爺是個愛干凈的人。爺爺看到我飯碗旁邊的米粒,嚴肅地盯著我,讓我撿起桌子上的米粒。我覺得很臟。我不高興地說:桌子上的米飯有多臟!叫人怎么吃?此外,我不是故意把它放在桌子上的。爺爺說:老師沒教你《慈農》這首詩嗎?糧食是農民叔叔在炎熱的.天氣里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糧食是農民叔叔的汗水和鮮血。你愿意看著農民叔叔的汗水和鮮血白費嗎?”
我啞口無言,爺爺接著告訴我:小時候連飯都吃不下,每天都吃不飽,穿不暖。現在你能過上幸福的生活,浪費食物嗎?你能辜負農民叔叔的勞動成果嗎?聽了爺爺的話,我的臉有點紅。我趕緊把掉在桌子上的‘米飯吃進肚子里。雖然有點臟,但我還是吃了。
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一天。我知道米飯不能浪費。這是農民叔叔用汗水和鮮血換來的。我不應該是一個浪費食物和珍惜食物的孩子。
糧食安全個人心得怎么寫篇2
你們好!
糧食是我們補充體能的主要物質之一,可是浪費糧食的現象我們卻隨處可見。
此刻我們的生活富裕了,浪費也隨著生活的提高而增多了,吃了一半的面包,吃了一口的饅頭,吃剩下的白米飯,喝剩下的湯,這些困難時期想吃都吃不到的食物卻都被扔進了垃圾桶。
也許會有人說,浪費這么一點東西無所謂呀!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每個人都扔掉那么一點,那么世界將會浪費多少糧食啊?諸葛亮經常告誡他的兒子;“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這句話告訴我們,生活簡樸,能夠培養一個人的美德,浪費是一種可恥的行為,僅有勤儉節約才能夠受到別人的尊重。
我們從幼兒園就學過:“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因為我從農村里長大,最能體會這句詩的含義了。在農村,夏天能夠隨處可見村民們頂著炎炎夏日還在地里除草干活,這是一種多么偉大的精神啊,還有的弓著腰站在滾燙的水中插著秧苗,這是多么辛苦的事啊。當我親眼看到的時候我完全被驚住了,才懂得一滴汗一滴血這句話的含義。雖然我從小在農村長大,可是家人卻很少讓我上地里干活,所以我不知這么累。所有這一些,是我董事時,我的媽媽帶著我去趕集回來的時候發現的、明白的。
糧食安全個人心得怎么寫篇3
太陽出來了,小雞穿好衣服準備吃早飯。小雞端起飯碗,開始吃飯。可是,她把米飯撒了一桌子。雞媽媽端上來了蔬菜和雞蛋。小雞說:“我這些都不愛吃!我才不要吃呢!”
雞媽媽走過來對小雞說:“你不能挑食,也不能浪費糧食。這樣是不對的”小雞生氣地說:“媽媽,那些我都不愛吃,難道你硬逼著我吃嗎?”雞媽媽說:“我帶你出去走一圈,你就知道了。”
小雞跟著媽媽走出了家門。小雞好奇地想;“媽媽,她要帶我去干嘛呢?”小雞問媽媽:“媽媽,你要帶我去哪里呢?”雞媽媽說:你跟著我走吧,一會兒你就知道了。”
雞媽媽走著走著忽然停了下來,小雞問:“媽媽,你怎么停下來了?”雞媽媽指著農民干活的地方說:“你到那邊去看看吧。”
小雞走到農民伯伯的.旁邊,看見農民伯伯正在辛辛苦苦的干活。因為現在正是中午,農民伯伯頂著火辣辣的太陽,流著汗水,拿著鐵鎬正一下一下地鋤地。小雞心想;“農民伯伯那么辛苦的種出來的糧食,我真不應該浪費。”
小雞回到家以后,媽媽又給她盛了一碗新飯,小雞認認真真得吃飯。小雞發誓:我以后再也不挑食或浪費糧食了。
糧食安全個人心得怎么寫篇4
我們必須熟悉古詩《同情農民》。這首詩告訴我們要珍惜食物,但在生活中,我們總是在不經意間浪費食物。
上周是我們班值班周,我的任務是在餐廳二樓掃地。“啪”!聽到遠處有飯碗掉在地上的聲音,我趕緊跑過去,看見一大碗白米灑在綠地毯上。這時,我忍不住為這些飯感到難過。姐姐,我那里的菜翻了,幫我掃嗎?聽到稚嫩的叫聲,我的腳步停了下來,望著小男孩,我又匆匆跟著他走了。雖然嘴上溫柔地說:以后不要再翻了!心里卻在嘆息:這些食物真可惜,真讓人心疼。
看著紅燒魚,大排肉被無情地扔進泔腳桶。我的心真的很痛。但我感到無助和無助。
唉,雖然現在的&39;家庭很富裕,但我們不能這樣浪費食物。看到這些,這讓我想起了一些貧困山區的孩子。他們過著非常艱苦的生活。有了最后一頓飯,他們就沒有下一頓飯了。艱苦的生活不能讓他們浪費這么多食物。作為一個城市的孩子,他們應該為貧困山區的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出乎意料的是,他們市的孩子上一堂課。
每個人都會背誦和理解這些道理,但我們的同齡人能做多少呢?讓我們呼吁我們的同齡人通過世界糧食日的到來:珍惜食物!
糧食安全個人心得怎么寫篇5
大家知道嗎?我們吃的每一粒米都是勤勞的農民伯伯栽種的稻苗,而在這些稻苗成長的過程中農民伯伯要為這稻苗松土、鋤草、打藥,而且這些稻苗成熟了農民伯伯要起早貪黑的把稻谷從田里運到家里來曬。
所以,我們要珍惜糧食不要不要浪費糧食,因為每一粒米上都有農民伯伯辛勤的汗水。我以前在學校里看到了很多浪費糧食的小朋友。而且也包括六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們。
以前,我讀三年級的時候的一天,那天中午放學后我就去解手,在去的途中我看到很多在學校吃飯的小朋友都大的一盒飯,我解完了手在回去的途中看到了很多人把不吃的飯或菜倒掉,每當我看到這種情景都想去跟他們說:“珍惜糧食,人人有責。”
說到糧食我就想起了一首珍惜糧食的詩,詩句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所以,我們要珍惜每一粒米,因為他們來之不易。
糧食安全個人心得怎么寫篇6
今天去補習班上課,路上遇到了我的同學,我準備跟他一路去補習班,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特別的開心。這個時候我想起來我的書包里面還有一個包子沒有吃。
于是我拿出了那個包子開始吃,我跟他邊吃邊聊天,可是吃了兩口我就不想吃了。于是我就把包子拿在手里,沒有再去吃它了。
同學看見了非常不理解的問我說,你都拿了一路的包子了,怎么都不吃了呢?我不好意思的笑笑說我等會再吃,現在不怎么想吃。不知不覺就來到補習班的樓下,我正準備把這個包子扔到垃圾桶里,同學看見了,立即阻止了我,并且說不能這么浪費糧食,這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的,你這樣做是不對的。
我聽了以后,臉上火辣辣的。最后我終于把包子吃完了,我心虛的接受了同學的批評,我認為我做的是不對的,我不應該浪費糧食,是我做錯了。
我以后一定要好好愛惜糧食,改掉這個壞習慣。
糧食安全個人心得怎么寫篇7
我發現最近浪費糧食的人很多。
有一次,爸爸和他的好朋友們一起去酒店吃飯,爸爸點了好多菜,我們的人只有七八個,一開始大家都吃得很歡,可后來大家都吃飽了,還有很多飯菜沒有吃完。我覺得這種行為很不好,不僅會浪費糧食,還會傷了農民伯伯的心。你想,農民伯伯那么辛苦種好的糧食,你不吃,他會多么傷心啊!
首先,我覺得如果你是在飯店吃的話,那要看人數再決定點多少盤菜,人少菜也要少點,人多菜也可多點,其次,我們可以看大家喜歡吃什么,來決定點什么菜,如果你點了大家不喜歡吃的菜,大家都不會吃,這個菜就浪費了。就跟買菜一樣,買大家喜歡的。再次,如果你買了別人不喜歡的食物,那你也不要扔掉。你可以換一種做法,讓它變得更好吃,更美味。讓別人從不愛吃這個食物,變得愛吃!
快快你提醒你身邊的人不要浪費糧食,不然,農民伯伯會很傷心的!
糧食安全個人心得怎么寫篇8
金風送爽,丹桂飄香,我們上了一上午的課,又到了午餐時間。大家秩序井然的排著隊伍,來到食堂用餐。
我打開飯盒,一股菜香味撲鼻而來,飯堂里彌漫著飯菜的香味。嘈雜的吵鬧聲也影響不了我們吃飯的愉快心情。正當我嚼著嘴里的飯菜時,有許多同學往桶里倒剩飯,剩菜。有些同學還故意拿著盆子往別人身上撞。這都是不好的行為習慣。想著想著,我突然想到幾句節約糧食的名言:倒下的是剩飯,流走的是血汗……
靖江雖然有“魚米之鄉”的美稱,可是大家也不要過分浪費糧食。節約光榮,浪費可恥。自己不想吃了可以不再去盛,沒有人去強迫你。我浪費點糧食算什么,反正又沒說我,反正我又沒留一點漢。雖然這么想,這樣不關你的事,但是大家想想,為我們做飯的這些阿姨,奶奶,在我們還在熟睡時,就已經到批發市廠去買菜,當我們做早操回教室時,他們就開始做飯,在我們上第三節課時,就可一以聞到香噴噴的飯菜味。這就是食堂阿姨和奶奶們忙活了一上午的杰作呀!
雖然有些同學嘴邊天天說著,節約光榮,浪費可恥,可他的行為真的這樣做了嗎?我們要節約每一粒米,把自己盤子里的飯菜吃光,盡量不要有剩菜,剩湯,剩飯。在飯店里吃不完的打包帶回家,能吃完的盡量吃完,最好是先少點幾個菜,不夠可以再點。有些地方的孩子們還沒有像我們這樣的學習環境,但是他們懂得節約,相信同學們還記得汶川大地震吧!在哪里救出來的人只能喝米粥,那個時候根本吃不到大米飯,吃不到菜。
請同學們愛惜糧食,沒人節約一點點,成千上萬的人就是非常行多的,節約糧食是從小要養成的好習慣,讓我們一起來吧!
糧食安全個人心得怎么寫篇9
本周二中午參加了公司組織的中國傳統文化培訓學習,秦東魁老師非常詳細的講解了居家“六神”所處的方位和我們應該如何避免犯六神。學習了本堂課后對節約糧食有了新的認識。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一向崇尚“節儉”,并且把“節儉”與“勤勞”經常并列作為一種美德。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可以說修身、齊家、治國都離不開節約。諸葛亮把“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作為“修身”之道;朱子將“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毛澤東以“厲行節約,勤儉建國”為“治國”的.經驗。
如今,正在處于改革開放和現代社會化建設時期,需要我們每個公民在努力創造社會財富的同時,樸素節儉,珍惜財富,合理使用各種資源。無論是在工作場所還是在生活領域,都應該倡導節儉,反對浪費。古今中外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的國家,不僅取決于有沒有,而是取決于有沒有勤儉刻苦的奮斗精神。對國家如此,對家庭和個人也是如此。因此,每個公民都有責任發揚節儉的精神,崇儉樸戒奢,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共同維護勤儉節約的良好社會風氣。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節約一粒糧食其實就是在為自己累積一粒福報,反之,每浪費一粒糧食就是在為自己造一粒孽。所以節約糧食是一種美德,是善行,善必有善報;浪費糧食是一種敗德,是惡行。人還要有顆悲憫之心。當我們吃飽穿暖的時候,還要想到世界上每6秒鐘會有一個兒童被餓死,有10億人正在挨餓,全球糧食危機日趨嚴重節約糧食從我做起。
糧食安全個人心得怎么寫篇10
俗話說:勤能補拙,省能補貧;精打細算,油鹽不斷。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以見到浪費糧食的現象。
同學們,當我們看到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當我們唱起雄壯的.國歌時,我們心中充滿了自豪和幸福。但同學們有沒有想到,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么多人的吃飯問題已成為我國的第一大問題。所以,我們每個同學要拿出實際行動為黨為國家分憂,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
俗話說:勤能補拙,省能補貧;精打細算,油鹽不斷。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以見到浪費糧食的現象。然而,當我們隨手扔掉一塊饅頭的時候,我們是否想到世界上還有許多人正在為一餐飯而辛苦奔波?還有許多人正因饑餓而在死亡的邊緣上掙扎?以前我總是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浪費,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么。所以吃東西常常挑三揀四,吃不完就隨手扔掉。可是自從我在電視里看到了很多非洲難民因饑餓瘦骨嶙峋、饑不擇食,最終餓死在街頭那慘不忍睹的情景時,我才突然覺得我們的生活是多么地幸福:有爸爸媽媽的疼愛,有大房子住,上學放學都有汽車接送……正因為生活條件太好了,所以我才養成了不節約糧食的壞毛病。每次吃飯都會掉很多的飯粒,吃不完也覺得無所謂,爸爸媽媽批評我,我還找很多的理由來狡辯。想到這里,我感到非常慚愧,我真是太不應該了!從現在開始,我一定要改掉這個缺點,節約每一粒糧食,再也不浪費了!
日省一把米,月節一斤糧。凡事貴在堅持,節約從點滴做起。
小伙伴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盡自己的一分力量,從小養成節約的好習慣。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亂扔剩飯菜;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不浪費、不擺闊,若有剩余的要打包帶回家。
聯合國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為世界糧食日,就是要我們把節約變為自覺、成為習慣。
節約是美德,節約是責任。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攜起手來,節約身邊的每一滴油、每一粒糧,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變得更加富有,我們的祖國才會變得更加繁榮昌盛!
糧食安全個人心得怎么寫篇11
今年10月16日是第__個世界糧食日,所在周是我國第__個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__縣__鎮中心小學抓住這一機會,大力引導師生節約糧食反對浪費,合理消費,開展了“世界糧食日和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活動。現總結如下:
本次活動把20__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改變移民未來――投資糧食安全,促進農村發展”和20__年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的主題“愛糧節糧保安全,優糧優價促增收”作為活動指導。成立了以學校校長為組長的節約糧食反對浪費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教育宣傳管理工作,少先隊大隊輔導員負責具體開展一系列活動,采用了廣播、國旗下講話、黑板報、宣傳展板、主題班會等形式教育學生從小養成節約糧食、反對浪費的好習慣。加強了對學生用餐情況的督查,查找浪費糧食現象,并及時通報、曝光浪費現象,教育師生節約糧食、愛惜糧食;懂得“粒粒皆辛苦”的深遠的意義。
通過此次活動培養了師生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美德,師生們紛紛表示拿出實際行動,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讓節約糧食成為一種習慣,讓“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成為我校的優良作風,用實際行動參與到“節約糧食,反對浪費”的節約行動中來,為建設文明、和諧的校園做出應有的貢獻!
糧食安全個人心得怎么寫篇12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這句話說明糧食的重要性。糧食和水一樣,是人類必不可少的,如果沒有糧食,人類將無法生存。
我們每天在吃飯時是否全吃完了呢?有沒有浪費糧食呢?現在,你浪費糧食時有沒有想過新聞里非洲的&39;許多小朋友因為吃不到糧食而忍饑挨餓,有的被活活餓死,如果被他們看到這一幕,會怎么樣呢?我們中國一些貧困地區的孩子也因為缺糧而忍饑挨餓。我想:他們多么希望能有一頓飽飯吃。然而,學校里經常出現這樣的現象:把吃不完的饅頭扔掉,把雞腿扔掉……這樣的事情天天發生。同學們在扔掉這些東西時,是否想到過那些挨餓的小朋友們?他們會有怎樣的生活?我們這樣做對嗎?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從小就背這首詩,但又有幾個人真正明白其中的含義?
中國是人口大國,糧食非常珍貴。同學們,糧食來之不易,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讓我們節約糧食,愛惜糧食吧!
糧食安全個人心得怎么寫篇13
糧食是寶貴的,我們每個人都要愛惜糧食。
我從小就知道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憫農》的詩。已經逐漸養成勤儉節約糧食的好習慣。
記得小時候,我經常性吃剩飯菜,爺爺,奶奶寵著我,使我不懂得愛惜糧食。有一次,爸爸看到我把飯倒掉時,連忙上前阻止我,怒火沖天的對我說:“冬婕,你為什么浪費糧食。你有吃的不吃,你可知道現在我們身邊很多人還很窮,吃不飽飯,你太令我生氣了。以后決不允許再發生浪費糧食的事情。”在爸爸的監督下,我慢慢的養成了愛惜糧食的好習慣,吃飯從不剩下。吃不下時,少乘點飯,做到不浪費。
每當我看到農民伯伯辛勤的種稻秧。我暗下決心更加愛惜糧食。
糧食安全個人心得怎么寫篇14
從古代開始,就有許多人因饑餓而在死亡的邊緣上掙扎。如今現在,因為科技的不斷進步,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農業的產量也比以前翻了好幾倍,人們過著衣食無憂的日子。而現在,《節約糧食》這個話題又引起了人們的熱議。
早就耳聞種糧食很不容易,在一個暑假里,有個偶然的機會,我回到了老家,親眼目睹的那種菜的艱辛:在驕陽下,農民伯伯拿著鋤頭辛勤地勞動著,那豆大的汗珠滑過粗糙的臉龐滴落了下來,也顧不上擦一下。太陽越來越大,樹葉快被曬蔫了;大地要被烤熟了;天上的小鳥也要中暑了,一個勁地往樹陰下鉆;知了熱的急噪起來了,不停地叫著……可是,農民伯伯依然在辛勤地勞作,松土,施肥,拔草,一刻也不敢松懈。我按耐不住內心的騷動躍躍一試,說服了奶奶,我拿起鋤頭開始除草,但它好像著魔,怎么也不聽我的使喚,好不容易才穩住他。我用盡全身的力氣強撐著,想多除幾下,怎么這么費力呀,沒過多久我就已經氣喘呼呼了。汗水大顆大顆的順著我光潔的臉頰流下來,我實在招架不住了,趕緊跑到樹蔭下涼快去了,生怕自己也會被烤焦!我不禁感嘆:“真的是"粒粒皆辛苦"啊!”
在我們中國這個地大物博的國家里,鋪張浪費隨處可見。也許你并未意識到自己在浪費,也許你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么,也許你仍然以為我們祖國地大物博……由于人們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好,“節約”一詞在人們的心里已日漸忽視和淡忘了。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種種的浪費現象如果繼續下去的話,其后果是會不堪設想!
"節約糧食,從我做起。"是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可有多少人做得到呢?現在都在提倡光盤,有那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光盤使者,難道中國人民還沒明白嗎,浪費可恥!吃多少拿多少這個道理還用我來強調嗎?要讓節約成為自覺,成為習慣。難道你們忘了:在長征途中,有許多革命先烈因饑寒交迫而死。所以,我們要節約糧食,要不然我們怎么對得起那些革命先烈呢!
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而不是說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費得起就可以浪費。浪費是一種可恥的行為。只要心里存有節約的意識,處處我們都可以當節約小天使!記住:節約糧食從我做起!讓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加美好,更加溫暖!
糧食安全個人心得怎么寫篇15
根據《關于組織開展__市20__年世界糧食日和糧食安全系列宣傳的通知》(x發改倉儲〔20__〕x號)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情況,20__年世界糧食日和糧食安全系列宣傳活動開展情況如下:
一、走訪調研了解情況
由我局牽頭成立4個督查組開展糧食安全大走訪大調研,走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政策宣講、推介科學知識等。對各鎮落實糧食安全行政首長責任制情況進行摸底調研,通過查閱資料、實地查看、聽取匯報等多種形式相結合,充分了解掌握各個鎮糧食生產、儲存、銷售等相關情況,以確保口糧絕對安全,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二、系列宣傳增強效果
10月16日,由縣糧食、農林、教育、科技、婦聯等部門聯動,在人流密集的__縣鼓樓街廣場設置會場,共同舉行了20__年世界糧食日和全國愛糧節糧宣傳活動。
一是進行現場宣傳。今年世界糧食日的活動主題是“努力實現零饑餓”,糧食安全系列宣傳活動主題是“端牢國人飯碗,保障糧食安全”。活動緊緊圍繞這兩個主題,積極向廣大市民宣傳糧食安全、日常保管糧油小常識、節約糧油小知識,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節約、愛惜糧食的意識和自覺性,努力營造全社會關注糧食、珍愛糧食、節約糧食,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良好氛圍。
二是設置現場咨詢。在10月16日宣傳活動中,由各股室分別組織專業人員向市民進行糧食科普知識普及,宣傳紀念世界糧食日和今年的主題及意義。調控股負責人回答群眾糧食流通政策法規的咨詢,法規科負責糧油市場法律法規的宣傳;倉儲股負責回答群眾糧油產品小常識、糧油質量鑒別方法的咨詢,圍繞如何選購放心大米、面粉、以及食用油、糧油正確儲存方法等,針對老百姓關心的生活話題進行答疑解惑,加強現場互動、提升宣傳效果。
三是發放宣傳資料。活動當天,縣糧食局向市民發放“世界糧食日”、放心糧油、愛糧節糧相關資料,共計發放近10種、700余份資料,確保宣傳工作落到實處、宣傳活動取得實效,傳播了愛糧節糧正量能,保證宣傳活動有聲有色有影響,從而使廣大群眾明白節約糧食和糧食安全的意義,在日常工作中珍惜每一顆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