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安全工作體會心得簡短
糧食安全工作體會心得簡短(15篇素材參考)
心得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自己在某個階段遇到的問題,并反思自己的解決方法,從而更好地解決類似的問題。怎樣才能寫好糧食安全工作體會心得簡短?這里給大家提供糧食安全工作體會心得簡短,方便大家學習。
糧食安全工作體會心得簡短篇1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可以說修身、齊家、治國都離不開勤儉節約。民以食為天,勤儉節約,我們要從節約糧食開始。
中國的糧食現狀是十分不樂觀的,我國雖然憑借著袁隆平的&39;雜交水稻技術,糧食產量飛增,但人口的增長使糧食人均占有量大大減少,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國僅占著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面積,卻要養活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
如今,吃不飽飯的現象還存在,而鋪張浪費的人卻比比皆是,他們為了所謂的面子光彩,在餐館點山珍海味,點得一大桌都放不下,吃不完的就倒入垃圾桶。他們絲毫不覺得羞愧,而認為顯擺了自己的闊氣,可是他們是否想過,在我國的西部地區,有些人民吃了上頓沒下頓,整日為溫飽忙碌啊!浪費糧食是最可恥的行為,我們應該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美德。
另外,我們還應該有“一飯一粟當思來之不易”的情感。如果你曾下田勞作,從翻地到播種,從插秧到呵護禾苗茁壯成長,再收割、曬干、入倉,最后碾成白花花的大米,要流多少汗水,“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啊!我們有什么理由浪費一粒糧食呢?珍惜糧食,是對農民伯伯辛苦勞動的尊重。
珍惜糧食應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第一,去餐館吃飯,要盡量少點,少了再加,吃不完打包回家。第二,不能挑食,做到不浪費任何一樣菜。第三,吃飯時不掉飯粒,每餐把鍋里的飯盛干凈。第四,妥善收藏好糧食,不使其霉變。
愛惜糧食是美德,糟蹋糧食就是作踐自己,我們應以節約糧食為榮,以浪費糧食為恥。
糧食安全工作體會心得簡短篇2
俗話說:勤勞可以彌補弱點,儲蓄可以彌補貧窮,仔細計算,不斷地補充石油和鹽。在日常生活中,浪費食物的現象隨處可見。以前,我一直沒有意識到我在浪費,并且認為浪費這一點點什么都不是。因此,他們經常挑剔吃什么,吃不完就扔掉。但自從我在電視上看到許多難民又瘦又餓,最后在街上餓死后,我突然感到我們的生活是多么幸福:我們有父母的愛,有房子住,有一位家長接送我們上學上學恰恰因為生活條件這么好,所以我們養成了不節約食物的壞習慣。每次我吃東西的時候,我都會損失很多谷物,吃不到的就不吃。當我父母批評我時,我也會找很多借口來爭論。我感到羞愧。我真的不應該!從現在起,從我做起,我要把每一粒糧食都存起來,不再浪費。
也許有人會說:“我不知道。”;這是小題大做,不就是點菜嗎“是的,雖然扔掉的食物不多,但扔掉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珍惜食物的人不會珍惜一切,最終只能成為一個自私的人。
糧食安全工作體會心得簡短篇3
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x省糧食局、x省氣象局等部門和__大學食品科學學院圍繞氣候在變化,糧食和農業也在變化和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促進糧食減損增效兩大主題,在x農林大學校園舉辦愛糧節糧進校園活動。
在活動現場,通過發放宣傳冊、設立宣傳展板、展示原糧和糧油精品、現場檢測糧油質量、接受咨詢等形式,向師生和群眾講解節約糧食的重要意義,宣傳稻米、油脂、小麥等糧食的.營養常識。學生們踴躍參與微信宣傳點贊、五谷拼圖、誦讀愛糧節糧詩句、你問我答等互動活動,氣氛熱烈活潑。學生們通過這個主題活動,加深了對糧食安全形勢以及愛糧節糧健康消費等相關知識的認識,表示要從我做起,厲行節約,共同營造愛糧節糧的社會氛圍。
愛糧節糧宣傳周期間,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會同農業、氣象、科技等部門同步開展糧食減損增效進學校、進農村、進家庭、進食堂等活動,組織機關工作人員、農業科技專家、氣象專家等走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宣傳國家糧食生產、收購政策,講解糧食種植、收獲、儲藏科技知識以及節糧減損知識;通過主題講座宣傳講解糧食安全形勢、糧食供給狀況、氣候變化對糧食安全的影響等科普知識,在全社會大力倡導居安思危、惜糧如金、節糧成習的良好風尚。
糧食安全工作體會心得簡短篇4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這句話說明糧食的重要性。糧食和水一樣,是人類必不可少的,如果沒有糧食,人類將無法生存。
我們每天在吃飯時是否全吃完了呢?有沒有浪費糧食呢?現在,你浪費糧食時有沒有想過新聞里非洲的&39;許多小朋友因為吃不到糧食而忍饑挨餓,有的被活活餓死,如果被他們看到這一幕,會怎么樣呢?我們中國一些貧困地區的孩子也因為缺糧而忍饑挨餓。我想:他們多么希望能有一頓飽飯吃。然而,學校里經常出現這樣的現象:把吃不完的饅頭扔掉,把雞腿扔掉……這樣的事情天天發生。同學們在扔掉這些東西時,是否想到過那些挨餓的小朋友們?他們會有怎樣的生活?我們這樣做對嗎?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從小就背這首詩,但又有幾個人真正明白其中的含義?
中國是人口大國,糧食非常珍貴。同學們,糧食來之不易,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讓我們節約糧食,愛惜糧食吧!
糧食安全工作體會心得簡短篇5
從古代開始,就有許多人因饑餓而在死亡的邊緣上掙扎。如今現在,因為科技的不斷進步,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農業的產量也比以前翻了好幾倍,人們過著衣食無憂的日子。而現在,《節約糧食》這個話題又引起了人們的熱議。
早就耳聞種糧食很不容易,在一個暑假里,有個偶然的機會,我回到了老家,親眼目睹的那種菜的艱辛:在驕陽下,農民伯伯拿著鋤頭辛勤地勞動著,那豆大的汗珠滑過粗糙的臉龐滴落了下來,也顧不上擦一下。太陽越來越大,樹葉快被曬蔫了;大地要被烤熟了;天上的小鳥也要中暑了,一個勁地往樹陰下鉆;知了熱的急噪起來了,不停地叫著……可是,農民伯伯依然在辛勤地勞作,松土,施肥,拔草,一刻也不敢松懈。我按耐不住內心的騷動躍躍一試,說服了奶奶,我拿起鋤頭開始除草,但它好像著魔,怎么也不聽我的使喚,好不容易才穩住他。我用盡全身的力氣強撐著,想多除幾下,怎么這么費力呀,沒過多久我就已經氣喘呼呼了。汗水大顆大顆的順著我光潔的臉頰流下來,我實在招架不住了,趕緊跑到樹蔭下涼快去了,生怕自己也會被烤焦!我不禁感嘆:“真的是"粒粒皆辛苦"啊!”
在我們中國這個地大物博的國家里,鋪張浪費隨處可見。也許你并未意識到自己在浪費,也許你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么,也許你仍然以為我們祖國地大物博……由于人們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好,“節約”一詞在人們的心里已日漸忽視和淡忘了。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種種的浪費現象如果繼續下去的話,其后果是會不堪設想!
"節約糧食,從我做起。"是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可有多少人做得到呢?現在都在提倡光盤,有那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光盤使者,難道中國人民還沒明白嗎,浪費可恥!吃多少拿多少這個道理還用我來強調嗎?要讓節約成為自覺,成為習慣。難道你們忘了:在長征途中,有許多革命先烈因饑寒交迫而死。所以,我們要節約糧食,要不然我們怎么對得起那些革命先烈呢!
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而不是說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費得起就可以浪費。浪費是一種可恥的行為。只要心里存有節約的意識,處處我們都可以當節約小天使!記住:節約糧食從我做起!讓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加美好,更加溫暖!
糧食安全工作體會心得簡短篇6
10月16日是第_個世界糧食日,本周是全國第_個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今年“世界糧食日”宣傳主題為:發展可持續糧食系統,保障糧食安全和營養。全國愛糧節糧宣傳主題為:愛糧節糧,傳承美德。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領導關于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指示精神,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教育青少年愛糧節糧,引領帶動全社會形成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社會風氣,減少糧食損失浪費,促進全社會樹立愛糧節糧新風尚,10月19日,以“愛糧節糧從我做起”為主題的“愛糧節糧宣傳周”活動在藍田縣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拉開帷幕。在整個活動期間,活動中心開展了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
一、通過宣傳欄、黑板報、校園廣播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廣泛宣傳愛糧節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將“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為艱。”的警句掛在活動中心醒目位置,以起到警示作用。
二、通過開展參觀學習、勞動體驗等教育形式讓學生了解我國傳統糧食作物,學會辨認五谷,了解我國主要糧食作物的種類,知道從田間到餐桌的艱苦歷程;了解主要農作物產量背后所消耗的能源與資源;理解節約糧食與保護資源環境的相關性,以讓學生加深理解現代五大類食物對健康成長的重要性,平衡膳食,形成健康生活理念,養成愛惜糧食,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三、課余時間,學生通過調查走訪爺爺奶奶及年老的長輩,聽他們講過去的故事,了解困難時期人們的飲食情況,通過自然的對比提高了同學們的節糧意識。
四、通過開展“珍惜每顆糧食,繼承傳統美德”主題書畫賽和手抄報比賽引導學生養成惜糧如金、節糧成習的好習慣和居安思危、處豐思歉的好風尚;鼓勵學生睜大眼睛把在生活中所見的浪費現象拍下來、畫下來或寫下來,進行評比展出。
五、通過深入開展光盤行動,教育學生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科學消費,積極踐行愛糧節糧好風尚。
此次活動大力弘揚了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在全社會營造了愛糧節糧的濃厚氛圍。通過開展愛糧節糧宣傳教育活動,增強了青少年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意識,提高了學生做到溫飽不忘饑寒、豐年不忘災年、增產不忘節約、消費不能浪費,限度地減少損失浪費,為加快實現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總體目標做出貢獻的自覺性。
糧食安全工作體會心得簡短篇7
節約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良好習慣。眾所周知,西方發達國家出去吃飯有“吃不了兜著走”的習慣,而我們這個并不富裕的國家,有人似乎很慷慨。有些老板和個別領導干部都把奢侈浪費當成一種講時尚、趕時毛髦;一頓飯吃掉千元甚至萬元毫不可惜,滿桌的飯菜動不了幾筷就白白倒掉。大白天開著路燈,水龍頭漏水視而不見。汽車停在那里發動機還在不停地旋轉……
一切生命都起源于水的。人體內的水分,大約占體重65%,其中,腦髓含水75%,血液含水83%,肌肉含水76%,連堅硬的骨胳里也含水22%哩!沒有水,食物中的養料無法吸收,廢物不能排出體外,藥物也不能到達起作用的部位。人體一旦缺水5%,口干舌燥,皮膚起皺,意識不清,甚至幻視;缺水15%,往往甚于饑餓。沒有食物,人可以活較長時間(大約兩個月),如果連水也沒有,頂多能活一周左右。在地球上,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
當我們抱怒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劣時,何不從現在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哪怕是一滴水,一度電……這樣的小事,日久就會養成節約的好習慣。
節約用水,人人有責!
糧食安全工作體會心得簡短篇8
我的爺爺生活在農村,跟爺爺一起吃飯的時候,爺爺的碗里總是吃的干干凈凈,就像剛洗過碗的一樣。而我的碗里總會剩下好多飯菜,爺爺告訴我不要浪費。那時我總是不能理解。
后來跟著爺爺下了幾次地,我漸漸明白了那句話的含義。
初春的季節,爺爺挑著糞奔走在田間與糞池間,汗珠一滴滴滴在地上,滲進泥土。我嫌臭,躲得老遠,而爺爺卻說“這是大地的養料”。
播種的季節,爺爺牽著牛兒犁了一壟又一壟地,種子經過播種機的大嘴整齊的排列在田地里,我知道,那里是希望。
收獲的季節,烈日炎炎下,爺爺揮著鐮刀忙碌在田間地頭,金黃的麥穗,飽滿的麥粒就像一個個小寶寶在向爺爺招手。背上早已被烈日曬得脫了皮,粗如樹皮的手上被鐮刀劃了幾道口子,這些痛苦在爺爺那布滿皺紋的臉上看不到一丁點,滿臉都是開心的笑容。那時我懂了,糧食就像爺爺的孩子,寶中之寶。
每一粒糧食來之不易,匯集了無數人的辛勞和汗水,就像唐代詩人李紳所寫“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是的,不要小看一粒糧食,“滴水成河,粒米成籮”。我們要養成節約糧食,不浪費的好習慣。
在此,我倡議:從一日三餐做起,實行“光盤”,浪費可恥。
讓我們同心協力,積極參與到愛糧節糧的活動中來,做勤儉節約風尚的傳播者。
糧食安全工作體會心得簡短篇9
太陽出來了,小雞穿好衣服準備吃早飯。小雞端起飯碗,開始吃飯。可是,她把米飯撒了一桌子。雞媽媽端上來了蔬菜和雞蛋。小雞說:“我這些都不愛吃!我才不要吃呢!”
雞媽媽走過來對小雞說:“你不能挑食,也不能浪費糧食。這樣是不對的”小雞生氣地說:“媽媽,那些我都不愛吃,難道你硬逼著我吃嗎?”雞媽媽說:“我帶你出去走一圈,你就知道了。”
小雞跟著媽媽走出了家門。小雞好奇地想;“媽媽,她要帶我去干嘛呢?”小雞問媽媽:“媽媽,你要帶我去哪里呢?”雞媽媽說:你跟著我走吧,一會兒你就知道了。”
雞媽媽走著走著忽然停了下來,小雞問:“媽媽,你怎么停下來了?”雞媽媽指著農民干活的地方說:“你到那邊去看看吧。”
小雞走到農民伯伯的.旁邊,看見農民伯伯正在辛辛苦苦的干活。因為現在正是中午,農民伯伯頂著火辣辣的太陽,流著汗水,拿著鐵鎬正一下一下地鋤地。小雞心想;“農民伯伯那么辛苦的種出來的糧食,我真不應該浪費。”
小雞回到家以后,媽媽又給她盛了一碗新飯,小雞認認真真得吃飯。小雞發誓:我以后再也不挑食或浪費糧食了。
糧食安全工作體會心得簡短篇10
金風送爽,丹桂飄香,我們上了一上午的課,又到了午餐時間。大家秩序井然的排著隊伍,來到食堂用餐。
我打開飯盒,一股菜香味撲鼻而來,飯堂里彌漫著飯菜的香味。嘈雜的吵鬧聲也影響不了我們吃飯的愉快心情。正當我嚼著嘴里的飯菜時,有許多同學往桶里倒剩飯,剩菜。有些同學還故意拿著盆子往別人身上撞。這都是不好的行為習慣。想著想著,我突然想到幾句節約糧食的名言:倒下的是剩飯,流走的是血汗……
靖江雖然有“魚米之鄉”的美稱,可是大家也不要過分浪費糧食。節約光榮,浪費可恥。自己不想吃了可以不再去盛,沒有人去強迫你。我浪費點糧食算什么,反正又沒說我,反正我又沒留一點漢。雖然這么想,這樣不關你的事,但是大家想想,為我們做飯的這些阿姨,奶奶,在我們還在熟睡時,就已經到批發市廠去買菜,當我們做早操回教室時,他們就開始做飯,在我們上第三節課時,就可一以聞到香噴噴的飯菜味。這就是食堂阿姨和奶奶們忙活了一上午的杰作呀!
雖然有些同學嘴邊天天說著,節約光榮,浪費可恥,可他的行為真的這樣做了嗎?我們要節約每一粒米,把自己盤子里的飯菜吃光,盡量不要有剩菜,剩湯,剩飯。在飯店里吃不完的打包帶回家,能吃完的盡量吃完,最好是先少點幾個菜,不夠可以再點。有些地方的孩子們還沒有像我們這樣的學習環境,但是他們懂得節約,相信同學們還記得汶川大地震吧!在哪里救出來的人只能喝米粥,那個時候根本吃不到大米飯,吃不到菜。
請同學們愛惜糧食,沒人節約一點點,成千上萬的人就是非常行多的,節約糧食是從小要養成的好習慣,讓我們一起來吧!
糧食安全工作體會心得簡短篇11
金秋的陽光溫馨恬靜,金秋的微風和煦輕柔。迎著金秋的涼爽,我們迎來了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為弘揚中華優良傳統美德,積極營造愛糧節糧的良好氛圍,增強學生愛惜糧食,珍惜勞動成果的意識,我校積極開展以“愛糧節糧感受豐收”為主題的教育活動。
升旗儀式上,__中隊的少先隊員代表通過國旗下演講的形式,告訴大家糧食的來之不易,告誡學生應該從小養成節約糧食的好習慣。號召全體師生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珍惜身邊的點滴糧食做起,把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活動一直堅持開展下去,為建設文明、和諧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精彩的國旗下演講
在下午的少隊活動課上,有的中隊輔導員講解了世界糧食日的由來和重大意義,有的中隊帶領學生誦讀了表明勞動辛苦的經典古詩,并結合實際情況分析當前小學生浪費糧食的不良現象,還有的中隊通過“給大家講老一輩革命家珍惜糧食的事例”,結合生活實際,同學們暢所欲言,展開積極討論“糧食是從哪里來的”“我們學校的餐廳有浪費糧食的現象嗎”“作為一名學生我們該怎樣節約糧食”,讓學生真切感悟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少隊活動課
同時,我校開展“感受豐收”隨手拍活動,家長帶領孩子們來到田間,通過“捕捉豐收瞬間”、“愛勞動的好孩子”、“把勞動成果帶回家”等環節,孩子們體驗農忙時節收割向日葵、撿拾玉米、采摘果實等勞動項目,在感受豐收喜悅的同時也在體會“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真實滋味。
通過“世界糧食日”主題教育活動,孩子們感受到了糧食的來之不易,孩子們紛紛表示要愛糧節糧,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爭做愛惜糧食的文明小使者。
糧食安全工作體會心得簡短篇12
我是一只住在鄉下的小老鼠,那里春天千里沃野,萬頃林海。夏天,姹紫嫣紅,百花盛開。秋天,麥浪翻滾,瓜果飄香。冬天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我在那里生活得快樂極了,可是因為那件事改變了我的命運……
那天,我剛在人們的糧倉里吃飽喝足,邁著歡快的步伐走進了家門,轉身一跳,一下子躺在了我心愛的“小床”上——一大塊軟軟的泡沫墊上。我興奮地說了一句:“啊,這里的生活真好!”就在這時,一片葉子“飛”進了我的臥室,我一看是表哥寫給我的信:表弟,你在鄉下生活還好嗎?我和爸已經搬到了城里,這里的生活好極了,到處都是山珍海味,你也想來嗎?來吧,我和爸爸在車站等你!我看完了信后有點眼饞了,我直接坐上了一趟列車。過了一會兒,我到了城里。一下車,眼前的景象變得煥然一新,在城里只有川流不息的人和遍地的高椄大廈,這時哥哥帶我進入了一個五星級酒店,他把我帶到了一個桶前對我說:“我們都叫它美食桶,可人類卻叫垃圾桶”,哥哥帶我進去美美的吃了一頓。可三年后我絕望了,現在人人都會節約糧食,我們已經沒有食物吃了。
我獨自坐在墻根旁,我好后悔,為什么我要來呢。
糧食安全工作體會心得簡短篇13
愛惜糧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云:“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伯伯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我們應該加倍愛惜。
糧食是我們生命的源泉,中國人口居世界第一位,對糧食的需求也很高。如今,我國經濟總量不斷提高,人民頓頓吃上了飽飯,但鋪張浪費的現象卻仍然存在。
糧食,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條件之一。在學校,同學們將吃剩的飯菜倒入桶中是習以為常的事,可以說我們這一代就沒有吃過苦,每一天都是在家長的庇護下長大的。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條件的改善,我們的餐桌上不僅每餐都能吃到香噴噴的米飯,而且長輩還每天變著花樣地給我們做,這也導致了我們身在福中不知福,每一頓飯下來,都會剩下許多,養成了隨意浪費糧食的不良習慣。
記得有一次吃飯,可能是因為吃不下,就剩了半碗飯,媽媽叫我把它吃完,我不耐煩地說:“媽媽,現在和以前的生活不一樣了!”媽媽聽了立刻多云轉陰,說道: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39;傳統美德,不論高低貴賤,這種美德都需要牢記。”聽了媽媽的話,無論剩下多少飯也要吃了,絕不能浪費。
通過觀看新聞,我知道,我們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秀傳統,大力宣傳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努力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這可都是告誡我們應該要養成節約糧食,浪費可恥的觀念。
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本。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觀苦奮斗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世界糧食,讓我們珍惜每一粒糧食吧!
糧食安全工作體會心得簡短篇14
每當坐到餐桌旁吃飯,我就想對我妹妹說:“妹妹,別再剩飯,別再浪費糧食了!”可是妹妹呢,總是改不了她的壞習慣。
這不?說著說著還真來了!
今天是星期天,我和妹妹正在玩。“開飯嘍!”媽媽的一聲喊,把我和妹妹吸引到了飯桌邊。“哇!好香!”我們望著滿桌的菜肴,興奮地叫道。妹妹拿過一只碗,盛了一大碗飯。媽媽見了,疑惑地問她:“盛這么多,你吃得下嗎?”妹妹漫不經心地點了點頭,坐到桌旁吃起飯來。“你吃得下這么多?平常盛飯那么少,你都剩飯,我可不信今天你會吃得下這么多?別又剩飯啊!”我給她打預防針。“吃吃看嘛,說不定我能吃得下呢!”妹妹不以為然。可是沒吃多久,妹妹就覺得自己吃不下了。按照慣例,她放下筷子,決定把剩下的米飯倒掉。我看出了她的意圖,說:“妹妹,你要干什么?俗話說得好,‘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糧食都是來之不易呢!你可不能倒掉!”“那你幫我吃掉吧!”妹妹厚著臉皮對我說。“我才不吃你的剩飯呢!你自己吃掉!我們剛才是怎么提醒你的?”“我肚子撐死了,不能再吃了!”“那你為什么盛那么多飯?明明吃不下,還盛那么多?吃下去,不準倒掉!”可是妹妹還是聽不進去,準備倒掉米飯,我氣憤地對她說:“如果每個人都跟你一樣浪費糧食,這里浪費一點,那里浪費一點,那中國要浪費多少糧食?那些浪費掉的糧食能養活多少人啊!”媽媽也應和道:“倒掉的是米飯,流走的是血汗呀!。”妹妹只好重新拿起了筷子,可是她最后還是沒有把剩飯吃掉。
唉!我的妹妹呀,你什么時候才能不剩飯,不浪費糧食呢?妹妹,別再浪費糧食了!
糧食安全工作體會心得簡短篇15
我見過很多人都不愛惜糧食,隨意地浪費、丟棄。
有一次,小表妹來我們家玩,她說她餓了,于是我拿了一包小米粒給她吃,可令人驚奇的是小表妹只吃了一口就不吃了!“小表妹,快點把這個吃完!不要浪費!”我給小表妹下了指令,可她卻裝沒聽見,在屋子里又吵又鬧的。“我不吃,我不吃!”竟然還想要丟進垃圾桶。我心想:如果農民伯伯看見了,是多么心疼啊!
農民伯伯那么辛苦地勞作。夏天時,農民伯伯背夾著汗水,去管理莊稼,秋收時,也要吃力的彎著腰,收割糧食,可真不容易!
我想:要是做一個機器人來代替農民伯伯,那農民伯伯就不用冒著風雨去耕田了!機器人還是自動的,只要發出消息,機器人就會第一時間趕到田里去耕種麥子,把那些沒種過的田統統都種上麥子。這樣,秋天就有金黃的麥子給我們吃了。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我希望浪費糧食的人會越來越少,愛惜糧食的人越來越多,讓社會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