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內飾如何清洗 汽車內飾清洗方法
汽車內飾如何清洗 汽車內飾清洗方法
定期給愛車做保養,不光是給機械產品做保養,內飾保養同樣重要。那么汽車內飾應該怎么清洗呢?跟著學習啦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汽車內飾清洗方法
1、真皮座椅:真皮坐椅的使用壽命較長,保養起來不能大意。清潔的時候,最好不要隨便使用普通的化學清洗劑,應選用堿性清洗劑,比如肥皂水之類,洗后用棉紙巾擦干。
2、頂棚保養:汽車頂棚是日常清理最容易忽略的一個地方,頂棚在長期使用后,往往會在不起眼的地方積存很多灰塵。對于頂棚的清理,通常是先用大功率吸塵器和刷子進行大面積清潔,然后用中性的洗滌液,著重清潔污垢集中的地方,最后再全面清潔一次。但必須注意的是,車頂篷內的填充物是隔熱吸音的材質,吸水能力很強,清潔時抹布一定要干一些,否則濕抹布將車頂材料浸濕的話很難干透。
3、儀表盤保養:一般來說,儀表盤的清潔程度是人們檢驗汽車是否干凈時所關注的最主要部分,儀表板大部分都是塑膠材質,在陽光紫外線和空氣中臭氧的共同作用下,時間長了塑膠材質就會出現老化、脆化、龜裂等現象。為減輕這些塑料件的老化,平時可以在儀表板上涂一層清潔保護水蠟,它可以有效延長塑膠材質的使用壽命。
4、織物面料座椅:對于這一類的座椅,清理起來相對簡單些。平時多用專業清洗劑清潔保護,如不慎滴上果汁或咖啡等帶色液體,一定要及時洗掉。
5、地毯保養:汽車的地毯是車主的門面,同時也是最容易臟的部分。高檔汽車自帶的地毯基本上都是和汽車一體的,不容易拆下來清潔,所以平時最好在汽車里放置活動的腳墊。如果腳墊臟了的話,直接拿到車外拍打或者清洗就可以了。
6、其他內飾:對于車內的方向盤和變速器,剎車等部件,可以用小牙刷或沾有內飾清潔劑液的抹布吸干凈,最后最好再在風擋玻璃上噴涂玻璃鍍膜產品,以防止雨雪天或冬季行車車窗起霧。
汽車內飾清洗周期
汽車內飾清洗周期最好選擇在季節更換的時候,春、夏兩季氣溫較高、雨水較多,車內地毯、地膠及其他隱蔽處滋生了許多細菌,隨著秋、冬兩季的來臨,車窗不再經常開啟,車廂內的空氣就會變得混濁,出現異味,而異味和細菌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這個時候您就需要對內飾進行一次徹底的清洗了。
汽車配件更換周期
1、輪胎
更換周期:5萬至8萬公里
要定期更換輪胎,一組輪胎再耐用,也不能使用一輩子。正常情況下,一個輪胎的更換周期是5萬至8萬公里。輪胎側面若出現裂紋,即使沒有達到行駛里程,為安全起見,也要更換。當胎紋深度低于1.6 毫米,或者胎紋已經達到磨損指示標記時,必須更換。
2、雨刮片
更換周期:1年
對于雨刮片的更換,最好一年更換一次。日常使用雨刮片時,要避免“干刮”,這樣很容易損傷雨刮片,嚴重時會造成汽車玻璃的損傷。車主最好在噴灑清潔性和潤滑性更好一些的玻璃液后,再啟動雨刮,平時洗車時也應同時清潔一下雨刮片。
3、剎車片
更換周期:3萬公里
制動系統的檢查尤為重要,直接影響到生命安全,一般情況下,剎車片會隨著行駛里程的增加,而逐漸磨損。如果剎車片的厚度不到0.6厘米時就必須更換。正常行駛的情況下,每3萬公里更換一次剎車片。
4、蓄電池
更換周期:6萬公里
電瓶通常在2年左右視情況檢查更換。平時在車輛熄火時,車主盡量少使用車輛的電氣設備,防止電瓶虧電。
5、發動機正時皮帶
更換周期:60000公里
發動機正時皮帶最好在2年或者6萬公里時進行檢查或者更換。不過,如果車輛裝配的是正時鏈條,就不必受“2年或者6萬公里”的約束進行更換了。
6、機油濾芯
更換周期:1萬公里
空氣濾清器主要作用是阻隔發動機在進氣過程中吸入的粉塵和顆粒,若濾網長期得不到清潔和更換,就無法將灰塵和異物拒之門外。若發動機內吸入了灰塵,會造成汽缸壁非正常磨損。因此空濾最好每5000公里清潔一次,用氣泵吹凈即可,不要用液體洗。空氣濾清器每1萬公里需要更換一次。
7、空氣濾清器
更換周期:1萬公里
空氣濾清器主要作用是阻隔發動機在進氣過程中吸入的粉塵和顆粒,若濾網長期得不到清潔和更換,就無法將灰塵和異物拒之門外。若發動機內吸入了灰塵,會造成汽缸壁非正常磨損。因此空濾最好每5000公里清潔一次,用氣泵吹凈即可,不要用液體洗。空氣濾清器每1萬公里需要更換一次。
8、汽油濾清器
更換周期:1萬公里
汽油質量在不斷提高,但難免會混入一部分雜質和水分,因此汽油進入汽油泵必須進行過濾,以保證油路通暢,發動機工作正常。由于汽油濾清器是一次性使用,每隔1萬公里需進行更換。
看過汽車內飾清洗方法的人還會看:
1.汽車內飾最佳清理方法
2.有關于自己動手清潔車內環境的七種方法
3.汽車如何進行保養
4.自己在家怎么洗車
5.自己怎么洗車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