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省油的技巧2017
開車省油的技巧2017
許多新手感覺自己的油耗比老司機的油耗多,其實一些駕駛習慣也是造成油耗的原因。下面是學習啦網站為大家整理的開車省油的技巧,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開車省油的技巧
1、半箱油::減輕車身重量,就是降低耗油量。不要裝了滿滿一箱油在市內跑近道,這就是“油耗油”!考慮到汽油泵裝在油箱里,靠汽油散熱降溫,所以如果不出遠門,保持半箱油最好。同時,車內一定精簡,少一分重量,省一分油。
2、保持最佳車速:最省油的行車狀態是勻速直線行駛,最省油的車速小排量車是時速60-80公里,中排量車是80-100公里。
3、滿胎壓::確保輪胎氣壓正常。輪胎氣壓過高或過低,都會增加耗油量。汽車輪胎的壓力要嚴格按各車說明書的要求執行。夏季為防止路面高熱,特別是跑長途時輪胎發熱,輪胎內氣體膨脹,壓力增加許多,可略減一點氣壓,減10%。
4、不要狠剎車:如果前面需要停車,應該提前收油,帶檔滑行減速,而不是沖到跟前狠剎車。剎車實際消耗的是寶貴的汽油,剎的越狠,浪費的越多。
汽車日常保養常識
一、清潔
空氣中含有大量灰塵、泥沙和酸性物質,不僅容易被泄漏的燃油黏附,在高溫烘烤下容易形成堅硬的保溫層,使機件的散熱性能變差,而且容易被車身靜電吸附而侵蝕漆面,使車漆氧化。
一般清潔我們不僅要注意車漆面的清潔,也要注重車內飾、車發動機、車內空調及輪轂等的清潔。
二、檢查
連接件緊固后,應檢查油液的高度和品質,因液在高溫下會逐漸損耗與氧化而導致液面降低和性能變差。
1、檢查蓄電池液面高度。
用一個直徑為5 N 6mm的試管,從加液口垂直力至與濾網接觸后,用大拇指封閉住試管的上端,提起管,測其液柱的高度即為蓄電池液面高度,標準應10 N 15mm。
2、檢查潤滑油液面的高度
冷車時取出機油尺,擦凈后,插入油底殼底部,出后觀察其高度應在上下標線之間。熱車時應熄火,待機油全部流入油底殼后再進行測量。
3、檢查冷卻液液面的高度冷車時水箱中的冷卻液應是滿的,膨脹箱內液面高度應在標線之間。熱車時液面高度應略高于上標。
4、檢查制動液、轉向液液面高度 旋下螺栓,直接觀察液面是否在規定標線范圍內。
5、檢查油液的品質 無論是何種油液,均可采用下列方法檢查。
(1)外觀法: 查看取出的油液樣品,若比較透明,表明污染不嚴重;若呈霧狀,則油液中滲有水;若呈灰色,可能是被鉛或其他磨料污染;若呈黑色,則是被高溫廢氣所污染。
(2)擴散法:將取出的油液樣品滴一滴于濾紙上,若擴散很寬且油滴區與擴散區無明顯的區別,表明油液的潔凈性良好;反之則為油液潔凈性變差。
三、緊固
車輛清洗干凈后,就要對各連接處進行緊固。由干行中的振動、顛簸、搖擺等原因,必然造成連接件松動、磨損。因此,在日常保養中要及時緊固。連接件的日常緊固工作直接關系到行車安全,特別是重要部件轉向、制動、傳動等,切不可掉以輕心。 如對發動機周圍各膠管的接頭進行緊固,防油液泄漏。其次,緊固各線路及用電設備的連接器,防止斷路、短路、搭鐵等情況影響用電設備的正常工作。再次,對主要的連接件進行檢查緊固,如發電機傳動帶、轉向聯動機制動裝置聯結點、傳動系以及輪胎等。
四、補充
1、油液的補充
檢查時若沒有發現油液有明顯的變質,應查找到是否泄漏,若有應予以排除,并及時補足同等級別的油液。
2、油液的更換
若油液變質或超過更換周期,應及時更換。通常每行駛8000km或半年就更換一次機油;每行駛2萬~4萬千米或使~2年更換一次制動液;使用1-2年更換一次冷卻液;每使用一年或行駛萬千米更換一次液壓油。
看了“開車省油的技巧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