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掌握車速與車距
如何有效掌握車速與車距
一起事故往往會讓人家破人亡,會使你痛苦一生,悔恨一生。為了避免交通事故的發(fā)生,我們一定要合理有效地掌握好車速和車距,安全出行。跟著學習啦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效掌握車速與車距的方法
首先,行駛時,起步要慢,加油要緩,行駛要正。盡量少變道,要養(yǎng)成勤看倒車鏡的習慣,不要長時間騎線占道,不要長時間占用超車道,進入高速路前要先提速。變道時,要在150米之外,先打轉向燈,再看倒車鏡,然后大斜線變道。若要轉彎,之前應先減速,因為在前輪不正的情況下制動會造成車輛側滑,甩尾,甚至側翻。
其次,在彎道、坡路、道口、橋頭或對方200米內有來車時不宜超車。超車時,不超則已,超則干脆,手動擋可減擋提速,被超車應減速禮讓。
第三,在車距方面,跟車、停車均不宜近,車近則危險近,保持“4秒鐘距離”最安全,即觀察判斷時間1秒,前后車動作反映時差1秒,處理過程2秒,且學會估算,如是車速每小時100公里,目測間距100米,如是車速每小時80公里,目測間距80米,以此類推。
第四,使用燈光方面,在狹窄小路上、多彎的山路上行駛時。燈光的使用也很重要,私自換成大功率燈泡,如果遠光燈位置不正,會車時不變光也會釀成大事故。此外,開車應懂得正確掌握車速,要根據車況、路況、以及操作者的水平來綜合考慮,保持可控速度是關鍵。遇濕滑路面,時速要比平時放慢20公里為妥。
車速控制技巧
1.離合器控制應快踩慢放,控制方式最好的效果為:用腳掌懸空控制,避免打滑或走位的現象;
2.了解腳剎和手剎的區(qū)別,正確的掌握剎車的控制方式:輕踩后逐漸加力至車停,切勿經常性急剎;
3.能感知平路起步與斜坡起步的半聯(lián)動行程,習慣半聯(lián)動起步,先抬離合器到半聯(lián)動,后松剎車;
4.停車時,可以先踩離合器,后踩剎車,停車回空擋后,可先松離合器再松剎車。
車速控制常見問題
1.離合器踏板踩踏方式不正確,容易引起打滑;
2.鞋底過硬,無法感知離合器踏板的行程;
3.依賴性強,沒有自我保護能力;
4.車速失控時,易緊張造成大踩大松或踩著剎車行駛。
車速控制的注意事項
1.放松心態(tài),用心感知車速的快慢,寧慢毋快;
2.勿愛慕虛榮,應選擇穿軟薄不易打滑的鞋練車;
3.切勿同手同腳,做到先想后做,意志堅定;
4.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起步和停車習慣。
車距判斷方法
一、以SVU車型為例
1、從擋風玻璃下沿看到前車保險杠上沿時,此時前車離后車距離0.5米。如果前車是轎車,則在此車距下。
2、從擋風玻璃下沿看到前車保險杠下沿時,此車前車離后車距離1.2米
3、從擋風玻璃下沿看到前車后輪胎下沿(或看到地面)時與前車距離約為5米左右。
二、以轎車為例
1、當你剛好能看到車前行人的腳時,此時車前端與行人之間的距離為5米。
2、當你看到車前端升高到行人膝蓋高度處時,車前端與人體距離為2.2米。
3、當你看到車前端升高到人體臀部下端時,車前端與人體之間的距離為0.3米。
三、左后視鏡判斷后車距離
1、后車車身已經進入后視鏡虛線左側的危險區(qū)域,說明后車與你的車車距很近,此時不能轉向。
2、后車車身左側已貼近安全區(qū)與危險區(qū)邊界,這時就應該提高警惕,但此時打燈轉向依然是安全的。
3、后車在安全區(qū),位于后視鏡中央,說明后車與你的車車距有15-20米,可以正常地進行轉向操作。
四、車內后視鏡判斷后車距離
1.后車的輪胎下緣能夠被看到,此時后車離前車距離20米左右。在此車距下,安全速度約為25公里/小時。
2.若看到后車大燈上緣,則后尾箱距后車為三米半左右。
3.看到后車機倉蓋與前擋玻璃交界處,則后尾箱距后車為一米。若看到后車前擋玻璃的水平三分之一,則基本靠上了。
看過如何有效掌握車速與車距的人還會看:
1.掌握車速與車距的技巧
2.新手開車如何保持車距
3.開車時如何跟車
4.如何解決開車時犯困問題
5.汽車轉彎如何控制車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