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如何正確使用手剎
開車如何正確使用手剎
最近的幾場雪,讓身在北方的人已經感受到了寒冬的威力。不知各位開車的小伙伴們有沒有發現,每天早上開車時,手剎變得異常難放下。下面是學習啦網站為大家整理的開車如何正確使用手剎,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開車如何正確使用手剎
這個問題,大概分兩方面:
1、松手剎,摁住手剎頭部按鈕,向上拉起一下后,下摁手柄到底即可。
2、拉手剎,拉到什么程度呢?在坡上停車可以拉得更緊些防止后溜,平路上停車可以拉到七八分即可。
注意:手剎不能代替腳剎,而且不可以長期處于拉起狀態,因為時間久了鋼絲也會變形,影響剎車性能,不拉到底也是考慮這個因素。
一、經常100%力度手剎的危害
1.會使手剎拉線壽命減短
手剎拉線外觀看起來是一條實心鋼索,而拉線內部是有尼龍物質,尼龍物質才是起到關鍵用作。如果長期把手剎拉死(100%手剎力度)的話,那么尼龍物質會漸漸失去彈性,最終失去作用,這個時候就會出現剎車皮摩擦剎車鼓產生異響了,當然,這個是話外題。
2.長期高強度使用手剎會使后輪回位彈簧失去作用
手剎擁有自己獨立的剎車機構,不使用手剎時,制動蹄通過回位彈簧自動回位。如果經常100%力度使用手剎,回位彈簧會處于高強度拉伸作用,久而久之會使得回位彈簧失去回位作用。
二、正確拉手剎的方法:70%是最佳工作點
邊拉汽車手剎邊聽發出的“咔嗒”聲,直到手柄拉到盡頭為止,然后算出響聲總數的70%位置,這就是最佳工作點。
在超過50%之后,后輪會傳來類似固定力度加大機械變形的聲音,這時手剎的鋼索收緊,使得制動蹄與制動鼓更為貼近而發出的聲響,但不能完全制動卡緊。
在達到70%的力度之后,制動蹄片與制動鼓已經緊密貼合,在15%坡起的狀態下,拉上手剎70%的力度后放開腳剎,不會出現溜車現象。
汽車手剎和腳剎有什么區別
腳剎就是車輛主制動器,剎車力的專遞是剎車踏板的機械力傳遞給液壓 剎車油液的液壓力通過管路傳遞到制動盤的做動器,剎車力度很大,且控制輕松省力。是正常行駛中的制動裝置。
手剎的專業稱呼是輔助制動器(駐車制動器),與主制動器的原理不同,其是采用鋼絲拉線連接到后制動蹄上,以對車子進行制動。長期使用手剎會使鋼絲產生塑性變形,由于這種變形是不可恢復的,所以長期使用會降低效用,手剎的行程也會增加,與手剎配套使用的還有回復彈簧。拉起手剎制動時,彈簧被拉長;手剎松開,彈簧回復原長。長期使用手剎時,彈簧也會產生相應變形。任何零件在長期、頻繁使用時,都存在效用降低的現象。但這并不是意味著“不使用”,而是說針對零件的特點應該“正常使用”。新車手剎較緊,而使用年限長的車手剎行程增長就是這些原因導致。
兩種剎車通過不同的途徑控制剎車卡鉗的做動(手剎僅作用在后輪,這也是為什么傳統飄移靠拉手剎來實現,就是使后輪失去抓地力打滑而是車輛發生側向移位滑動,WRC專業賽車的手剎機械強度更大,手柄更長,離駕駛員也更近,很多人會誤以為是變速桿),主制動器失靈時可以采取手剎來應急輔助制動,但不能太猛力操作,除非你在車輛主剎車實效時還想玩飄移!
看了“開車如何正確使用手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