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汽車后視鏡判斷車距
怎么用汽車后視鏡判斷車距
在路上,能看到很多司機并線時猶豫不決;或是在較窄路段,不是緊靠左側就是緊靠右側行駛,一般這都是新手司機對車身位置感不明確的原因。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怎么用汽車后視鏡判斷車距,希望大家喜歡!
怎么用汽車后視鏡判斷車距
1、如何判斷車輛行駛在行車道中心位置?
在行車中,我們如何來判斷左右車輪行駛軌跡呢?車輪行駛軌跡有利于司機朋友們能夠盡量避開路面上小的溝溝坎坎,減少車輛顛簸。同樣也能避免在行車中跨著到 分道線行駛,或壓著黃實線行駛,這樣是違反交通規則的行為,若是發生刮蹭,主要責任也是有您來承擔。如何判車車輛行駛在行車道中心位置呢?其實在車內也能 夠找到車道中心位置。
通過觀察左右后視鏡,可以觀察到車輛距左右分道線距離,進行調整車輛位置;也可通過中控臺或機蓋上的標志物來查看左右車距。觀察左側分道線時,一般可以通過將左側車燈邊緣沿左側分道線行駛,此時車輛已經在車道中心位置;也可通過查看中控臺右側位置,以中控臺中心點略靠右側位置,沿分道線行駛,也可將車輛保持在車道中心位置。
2、如何判斷與前車的距離?
在行車中難免遇到等待紅燈的時候,這時怎樣觀察與前車的距離呢?
以保險杠為觀察的中心點目標,當看不到前車后保險杠時,請你不要再靠近,此時車輛距前車也只有0.3米的距離。建議不要離得如此之近,即便你不怕起步撞到前車,你就不怕前車會溜車么?
當觀察視線能與前車后保險杠上端重疊時,此時車輛距離前車約有1米的距離。在等待紅燈時保持這樣的車距,既能防止前車溜車,也可防止兩側車輛見縫插針擊到你的前方。在視線能觀察到前車后輪下端時,與前車距離約為3米。
3、右側靠邊停車時怎樣才能停好?
如何保證右側靠邊停車時,既不會過近蹭到路肩,而又不會距離過遠,這也是很難掌握的。同樣也可以通過后視鏡來查看車輛與路邊距離,以免壓到路肩,也防止過近擦傷輪轂。
在車內同樣也可觀察車輛與路肩距離,觀察點需要以中控臺中心點略向右側移動10厘米為目標點,與路肩重疊即可,此時車輪與路肩距離大約是20厘米。
4、并線時如何觀察與后車的距離?
在行車時免不了需要左右并線超車,此時就需要觀察后車距離,從而安全并線,以免意外的發生。在并線時,需要觀察后視鏡,當車輛占滿整個后視鏡時,你與后車距離只有大約3-5米,此時不建議并線;后車占后視鏡的1/2時,你與后車距離大約7-10米;當后車占后視鏡的1/3時,你與后車距離大約在10米以上距離。
同時,建議你在發現距離足夠并線時也不要令后車感到壓力,最佳的方式是略微觀察1-2秒鐘左右,感覺后車并沒有急于加速時再進行變道。
汽車后視鏡盲區的解決方法
車內后視鏡盲區介紹
車內后視鏡主要用來觀察車輛后部的情況,然而后風擋玻璃以下的位置,在后視鏡里是無法看到的,這個位置在倒車時用到的比較多。
左、右后視鏡盲區介紹
綠色區域為后視鏡中可觀察到的位置。而①、②號車,為左、右后視鏡的盲區,此處的車輛,是我們無法從左右后視鏡中看到的。此位置,在我們日常行駛中極為常見,也是容易發生事故的情況。
在日常行駛中,也要避免與行人及非機動車發生刮蹭、碰撞。較機動車而言,行人和非機動車更難被駕駛員發現,行駛的隨意性也更大。在我們駕車過程中,要時刻注意車側的行人以及非機動車的動向,避免事故的發生。
車內后視鏡盲區應對辦法
加裝廣角后視鏡,使視野更加的寬闊,并且盡量使駕駛員在正常坐姿時,能觀看到最大后窗空間。一般來說,能看到后排兩頭枕的上沿和后窗的上沿為最佳。
盡量不要在后擋風玻璃處放置靠枕、毛絨玩具等遮擋視線的物品。在開動車輛前先養成檢查車尾是否有障礙物的習慣,用緩慢的速度倒車,如果有旁人,可以讓旁人協助盡可能與者障礙物保持足夠的距離,熟悉后盲區的距離大小,控制車輛。
左、右后視鏡盲區應對辦法
1、加裝廣角后視鏡:這種廣角后視鏡安裝在左右后視鏡的邊緣,能夠很大成都的減小后視鏡的死角,基本可以滿足所有超車、并線的需要,加裝這樣的廣角后視鏡是最簡單、最方便消除盲區的辦法。
2、練習用余光看后車或行人:有經驗的老司機在行駛過程中,隔幾分鐘就會看一眼后視鏡。并且在看后視鏡的同時,用余光掃視右后車窗,以觀察車身周圍的情況。在做出超車、并線等動作的時候,可以安全的通過,避免事故的發生。
3、養成超車、并線打轉向燈的習慣:在超車和并線的時候,務必要提前打轉向燈或鳴笛,以便提示后車及被超車輛。同時,要注意被超車輛的信息反饋,如果聽到急促的鳴笛聲或強烈的閃燈,要立即停止超車、并線,并減慢車速。
看了“怎么用汽車后視鏡判斷車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