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上路需要注意哪些技巧
新手上路需要注意哪些技巧
現在汽車很普遍,但是駕車的常識你真的知道嗎?行車技巧你是否真的掌握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新手上路需要注意哪些技巧,希望大家喜歡!
新手上路需要注意技巧有哪些
1、從你的鏡子中,不應該看見自己的車
這并不是一件需要很費力去做的事情,但很多人都沒有做好。多數人知道兩側的后視鏡有一個看不到的“盲點”,為此人們發明了各種高貴冷艷的雷達。很多時候,如果能夠正確調整后視鏡就可減少多數“盲點”。將后視鏡往外轉,一直到從鏡子里完全看不見自己的車為止。這樣,側后視鏡的視野與內后視鏡不會有交疊,所有后方開來的車都會始終出現在你的三個后視鏡中的一個的圖像里。
2、注意看路及周圍的車,比看指示路標更重要
在沒有路標告知前方路況、轉彎、路口情況的時候,人往往會更小心地注意周圍的車。而路標原本就是為了提醒司機更為小心。如果為了專心看路標而分了神不注意周圍車輛,或者盲目跟從路標,都是非常危險的。
比如,看見綠燈就不再注意兩側,閉上眼睛往前沖;或者下雨天的時候,明明應該慢慢開,可是看見路標上的最高限速值,就一定要加速跑到最高允許的速度。這些都是盲目跟隨路標而忽略了常識。
荷蘭小城Drachten做了一個實驗,取消了城內20個十字路口的所有指示燈和路標。結果表明,一個每年都要意外死亡2到4人的路口,在接下來的6年內都沒有傷亡。另一個在過去4年內有過36起意外的路口,在接下來的2年內只有2起意外。當不再機械地跟從指示時,駕駛員們才會負起更多責任,關注周圍的車輛。
這不表明要無視信號燈和路標,是表示不要依賴于它們。如果你在十字路口和一輛大貨車撞上了,那你開過去的時候是紅燈還是綠燈都不重要了。
簡單說來就是:遵守交通規則,但是假設其他人都沒有遵守這些規則,而你就要通過觀察周圍車輛的情況,做出正確的駕駛方式,那么你就會安全存活下來。
3、行車時聽歌會降低你的反應
以色列的一個研究表明,開車時不聽音樂的人,在路途上出現狀況時心跳會迅速升高;而無論聽何種節奏的音樂,人們的心跳都保持不變。這說明,不聽音樂的人注意力可以更加集中于行車之上,能對路途中的狀況作出及時反應。
另外,行車時聽快節奏音樂(每分鐘120-140拍,夜店音樂大部分是這個節奏)的人比聽慢節奏音樂的人更容易闖紅燈,而且出車禍的機率是聽慢節奏音樂的人的兩倍。
4、時刻打開頭燈
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亮一點顯然都比暗一點更容易被發現。研究表明,打開頭燈會使你遇上車禍的幾率減少32%,但是請切記,晚上會車時一定要關掉遠光燈,只開近光燈。
當其他車輛看見你車燈的光時,他們就不太可能插到你的車前面去。這對行人和自行車同樣適用。
在加拿大、瑞典和芬蘭,所有的新車都被要求必須有能在白天打開車燈的自動開關。如果你的車比較舊,就手動打開車燈吧。為了安全,是值得的。
5、如果不常用手剎,它會失靈的
手剎又叫緊急剎車,顧名思義,當你的剎車系統出現故障以后,可以在緊急情況中使用手剎。與剎車的液體機械不同,手剎是利用鋼纜把你的車停住。而鋼纜的問題在于,它會生銹腐蝕,如果長時間不用的話,會導致鋼纜斷裂。
6、爆胎的時候不要剎車
爆胎的時候需要做的是:輕踩油門。穩穩地慢慢地踩油門幾秒,這樣能夠讓你重新控制住你的車。盡量保持讓車輛走直線。一個爆掉的車胎就好像一個錨,如果你踩剎車,這個錨就會以你原本的車速拽著你的車。而如果你猛踩剎車就更糟了,就好像一只小船把它的錨全速拋進海底。
給汽車足夠的速度來控制住它,然后腳輕輕離開油門,往爆胎的那個方向轉彎(如果你轉反了,就會被那個錨抓住)。最終爆掉的車胎會帶你的車慢慢停下的。然后你就趕緊出來,把剛剛尿濕了的褲子扔了吧。
新手上路會產生哪些錯覺
一、距離錯覺
行駛在路上,駕駛員有時會對來車的車長、會車間距、跟車距離產生錯覺,使會車的距離不夠和跟車的距離過近而導致事故的發生。
常見的有:
?、偻瑯拥木嚯x,白天看起來近,而在夜間及昏暗的環境感覺遠;
?、谇懊媸谴筌嚨母杏X距離近,前面是小車的感覺距離遠;
?、勐飞蠀⒄瘴锒鄷r感覺距離近,參照物少時感覺距離遠;
④會車時,無論兩車的速度差有多大,總是感覺會車地點在兩車距離一半處等。
因此,為安全起見,可采用行車間距的米數和車速的千米數相同的方法加以預防,如:60km/h的車速時,與前車要保持60m,如果是夜間行車請進一步加大車距;會車間距一般為1.5m左右;勤觀察路邊界標。當然保持車距在中國的問題就是總被插隊,讓人非常不爽,不過這應該好過發生事故不是。
二、速度錯覺
不同的車,速度也不一樣,而行車過程中駕駛員大多是根據觀察到的景物移動作參照物來估計車速的,并不是完全依靠車輛自身車速表的指示針來操作車輛。這樣,景物移動的多少會導致駕駛員對車速的不同判斷。
例如:
?、僭谑袇^道路上對車速易于高估,在原野道路上易于低估;
?、谠诩铀贂r,易于將低速高估(這樣在超車時會延長超車距離);
③在減速時易于將車速低估,以致轉彎、會車時因車速過高而發生危險;
④長時間以某一速度行駛后會對該速度產生適應,對其余速度易于錯估,特別是誤將高速低估的情況非常危險,從高速進入市區后,這種感覺會尤為明顯,以為自己很慢,實則還在一個很高的速度上。
這就要求我們要有意識到這種錯覺的心理準備,時刻注意路邊的限速提示。
三、彎度錯覺
按照科學要求,公路是沒有筆直的。公路的自然彎度和人為彎度,才使公路四通八達。駕駛員在公路上行駛的快慢,經常隨公路的彎度而改變。變速的程度如何也會造成錯覺。測試表明,一般對于未超過半圓的圓弧,駕駛員往往感覺到的曲率半徑總是比實際的小,圓弧的長度越短越感到曲率半徑小。
在連續轉彎的山道上行駛,即使同一曲率半徑,駕駛員也會感到山區比平地容易轉彎,所以在行駛中高速連續急轉彎是很危險的。行車中要注意在彎道須留出足夠的空間,降低車速,防止后輪脫離路面或發生碰撞事故,尤其是在下山過程中,要注意連續轉彎中可能產生的轉向不足。
四、坡度錯覺
在距離很長的坡道上下坡,會出現以下幾種錯覺:
?、佼a生好像是在平路上行駛的感覺;
?、谠谙麻L坡接近坡底、坡度變得越小的時候,會覺得已變成上坡,若這時加大油門,車速會更快;
?、墼谏掀峦局衅露茸兙彆r,往往也會以為已變成下坡,若這時減小油門,易使車輛溜坡。
另外,在上下坡之前,切記要試一試剎車,同時為防止坡度錯覺,可以常觀察坡道上的標志牌,感覺發動機的聲音和利用好擋位等。
五、寬度錯覺
夜間在林蔭樹夾道的公路上行駛,兩旁樹木的反光會使駕駛員產生一種車輛在狹窄的通道里行駛的感覺,當路兩旁樹木變矮或消失后,駕駛員又誤以為駛出窄道而開 快車;高速超車時會感覺到道路比較窄;轉彎時也誤以為道路明顯變窄而手忙腳亂;當車輛通過正在施工的路段時,本來是從中間分開,但卻感覺到施工的一邊寬, 自己行車的一邊窄等等。
六、顏色錯覺
在市區等交通復雜路段行車,因周圍景物五顏六色、相互交錯、加之燈光閃爍、人頭攢動,極易分散駕駛員的注意力,特別是夜間,更容易將路口紅綠燈當成霓虹燈(或將霓虹燈當成路口紅綠燈);或把停駛車輛的尾燈誤認為行駛車輛的尾燈;把前車的剎車燈錯看成尾燈等。
另外,汽車外表顏色還會引起視覺上遠近的差異,如淺色調使車輛顯得大些,感覺近些;深色調使車輛顯得小些,感覺遠些;另外,駕駛員如果戴上各種不同顏色的 太陽鏡,也易將各種淺色“濾”掉,產生顏色錯覺。因此,在繁華區和城市夜間駕駛時,注意力一定要集中,萬不可受外部環境影響而分散注意力。
七、光線錯覺
太陽光、反射物體的亮光、夜間行車時遠光燈的強光、會車時的仰光都會使駕駛員的視覺一時難于適應,造成光線錯覺。如平頭車的明亮車窗、陽光下路旁樹木交替 變換的陰影、原野上積雪的反光、進出隧道時光線的變化等,都容易使駕駛員產生眩暈(眼睛一時不能適應)形成光線錯覺,從而導致操作失誤。
在行車中應盡量避免光線變化的刺激,避開強光或明亮的物體,如霓虹燈、玻璃墻上鏡面反射等。在遇到光線頻繁變化時,比如對向遠光燈晃眼,應立即減速慢行。
八、時間錯覺
駕駛員心情愉快時,行車中往往感覺時間過得很快,而心情煩躁時,就會感覺時間過得慢。另外,在任務緊急、急于趕路時覺得時間短,容易產生搶行或盲目開快 車,這種“超前”心理也會造成錯覺。此時駕駛員切忌心浮氣躁,不少斗氣事故就是這樣發生的。所以無論路況怎樣,應調整好心態,耐心駕駛,控制車速,確保安 全,路怒癥并不是啥好事。
九、環境錯覺
地理環境不同,特別是新路環境,駕駛員不熟悉,自然產生一種陌生感。熟路又會出現習慣性。在城市馬路上停車,或是路的級別要求,什么型號車,可行什么級別公路,這些規則制約駕駛員的行駛,造成環境錯覺。
環境錯覺不可小視,尤其是熟悉的路況和環境,容易讓人產生過度自信,進而降低對風險的警惕,實際上有很多事故是發生在距家幾公里范圍內。
十、服裝錯覺
春夏秋冬服裝花色繁多,駕駛員在“服裝大潮”中穿行,很容易造成視線分散,形成錯覺,夏天妹紙們穿的火辣,更是能吸引不少人的目光,降低了對路況的關注,這件事無解,只能靠自覺。
看了“新手上路需要注意哪些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