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天氣工作的其他福利
高溫天氣工作的其他福利!
夏天部分工種和行業會有高溫補貼,高溫津貼,是指企業單位依照省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要求,給予在高溫天氣環境下工作的勞動者的勞動津貼,屬于法定勞動津貼。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帶來的夏季高溫補貼相關高溫福利資訊,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溫天氣工作的其他福利
1、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應當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
2、日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40℃以下時,用人單位全天安排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時間累計不得超過6小時,連續作業時間不得超過國家規定,且在氣溫最高時段3小時內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
3、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37℃以下時,用人單位應當采取換班輪休等方式,縮短勞動者連續作業時間,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勞動者加班。
高溫補貼的發放是很多人比較關注的問題,高溫補貼發放的標準省份都不一樣,但是任何企業都需要給勞動者發放高溫補貼,并且發放的形式只能是以現金的形式發放
用實物作為高溫補貼可以補發嗎
根據國家相關規定: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日最高氣溫達到35度以上露天工作,或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度以下,用人單位應向勞動者支付高溫補貼,并且不能以降溫物品替代高溫補貼。所以,國家法律是明令禁止以實物代替高溫補貼的發放的,高溫補貼必須以現金發放,且不得以防暑降溫飲料充抵高溫津貼。另外,用人單位的高溫津貼標準納入工資總額,但不包括在最低工資標準范圍內。
企業未按規定支付高溫津貼的,員工可向所屬地區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舉報,或依法申請勞動爭議仲裁。
小暑我國將進入最潮濕悶熱時段
今天(7月7日),我們進入了夏季的第五個節氣——小暑。俗話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節氣的到來,意味著我國即將進入一年之中最潮濕、悶熱的時段。中國天氣網特別推出全國桑拿天地圖,看看哪里將開啟“蒸籠模式”。
江南多地熱如“蒸籠” 青藏高原與世無“蒸”
進入小暑節氣,萬物漸盛,暑氣蒸騰。我國各地氣溫繼續升高,降水也明顯增多,大江南北都進入了一年之中的高溫高濕階段,最難熬的桑拿天模式開啟了。
從中國天氣網推出的全國桑拿天地圖來看,常年小暑節氣期間,江西、福建、浙江等地最容易出現桑拿天,15天里有一半以上的時間都要忍受蒸籠般的悶熱感;廣東、廣西中部、海南、湖南、湖北、河南以及河北中南部、陜西南部、重慶北部等地,桑拿天日數也能達到5至8天,悶熱難耐;西南地區東部、華北、黃淮東部等地桑拿天日數均在5天以下,東北大部、山東半島以及新疆部分地區更少一些,不足兩天,這樣的濕熱勉強還能扛得住;西藏、青海、甘肅等地小暑節氣期間沒有桑拿天現身,與世無“蒸”,著實讓人羨慕,新疆南部和內蒙古西部等地雖然沒有桑拿天,但也要經受干熱的“烤驗”。
雨熱俱盛臺風活躍
小暑過,一日熱三分。受季風氣候影響,我國多地“雨熱同季”。小暑時節,無論降水還是氣溫,都開始呈現出極端性,天氣也逐漸由干熱轉為悶熱,“桑拿模式”開啟。
“溽暑晝夜興。”進入小暑節氣之后不久,一年之中最熱的三伏天也將拉開大幕。熱浪滾滾,清爽難覓,全天候炎熱成為常態。尤其在南方,最低氣溫有時甚至會超過30℃,白天黑夜連軸熱,沒有一絲喘息的機會。
在暑熱的助推下,我國夏季區域進一步擴張,達到525萬平方公里左右。雖然還沒有達到最大,但繼續發展的空間已經很小了。
“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小暑是全年降水量最多的節氣,也是雷暴多發的時節。隨著副熱帶高壓的北抬,我國降水的“主戰場”逐漸向北轉移,長江中下游地區梅雨季結束,北方雨季陸續開啟。
小暑時節,臺風活動也進入了活躍期。據統計,小暑節氣是臺風登陸我國最多的節氣,影響的省份主要有廣東、臺灣、福建和海南等地,這些地方也陸續進入了一年之中的防臺風關鍵期。此時,登陸我國的臺風不乏狠角色,其中就包括1949年以來登陸我國的最強臺風“威馬遜”。
小暑天氣特點是什么?
小暑前后,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各地進入雷暴最多的季節。雷暴是一種劇烈的天氣現象,常與大風、暴雨相伴出現,有時還有冰雹,容易造成災害。華南東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多連晴高溫天氣,開始進入伏旱期。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這一東旱西澇的氣候特點。
小暑后就進入什么天氣?
小暑,六月節。《說文》曰:『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全國大部分地區基本符合。
小暑之后就要開始進入伏天了,全國大部分地區進入盛夏時節,我國南方地區在小暑時節平均氣溫一般為33℃左右;華南東南低海拔河谷地區,7月中旬開始出現日平均氣溫高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