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的必考要點
高考政治的必考要點-必備
符號表征是最簡單的陳述性知識。所謂符號表征就指代表一定事物的符號。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帶來的高考政治的必考要點,僅供參考,希望幫到大家!
高考政治的必考要點
《政治生活》必背知識
一、公民為何/如何做某事?(Why—性質、人民民主的特點;Why/How:權利、義務、原則、四種途徑)
1、國家性質: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
2、人民民主的特點: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
3、權利:公民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政治自由、監督權)權利。
4、義務:公民具有(維護國家統和民族團結、遵守憲法和法律、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義務。
5、原則:①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②堅持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③堅持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
6、意義:公民有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公民做某事有利于提高公民政治能力和素養,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
7、、公民參與政治生活四種途徑:
①依法參與民主選舉,要珍惜權利,出于公心,審慎投票。
②依法參與民主決策,通過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專家咨詢制度、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社會聽證制度參與民主決策。
③依法參與民主管理,通過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參與民主管理。
④依法參與民主監督,通過舉報制度、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輿論監督制度、監督聽證會、民主評議會、網上評議政府等方式進行民主監督。
二、政府為何/如何做某一件事?(Why—性質;Why/How:職能、宗旨原則、依法行政、權力監督)
1、國家性質: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
2、政府性質:我國政府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人民意旨的執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衛者。
3、政府職能:政府做某事是履行……職能的要求,是政府轉變職能,打造服務型政府的需要。(根據材料選擇職能。職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加強社會建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4、宗旨原則:政府做某事是政府貫徹為人民服務宗旨和堅持對人民負責原則的需要(工作原則體現在: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
5、依法行政:①做某事是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②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③堅持科學決策、民族決策和依法決策。
6、權力監督:做某事有利于自覺接受人民監督。
三、人大代表為何/如何做某一件事?(Why—性質;Why/How:地位、與人民的關系、權利、義務)
1、國家性質: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
2、代表地位:人大代表是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代表人民行使國家權力。
3、權利:審議權、表決權、提案權、質詢權(具體哪個權利要結合材料展開)
4、義務:人大代表履行義務(義務:協助憲法和法律的實施、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聽取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
四、人大為何/如何做某事?(Why—地位性質;Why/How:職權、民主集中制)
1、國家性質: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
2、地位性質:人大是國家權力機關。
3、職權: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
4、組織活動原則:民主集中制(權力機關與人民的關系;權利機關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中央和地方的關系。
五、黨為何/如何做某事?(Why—性質;Why/How:宗旨、地位、理念、方式、思想、三者統一)
1、國家性質: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
2、性質: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3、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4、黨的地位: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是中國最高政治領導力量。
5、執政理念: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6、執政方式:堅持依法執政,科學執政、民主執政。
8、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
六、人民(性質、主題、職能)
1、性質:人民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機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統一戰線組織,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實現形式。
2、主題:人民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行使職能。
3、職能:人民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的職能。
七、如何處理民族關系?(原則、制度、宗教、民族關系)
①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民族原則。
②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當家作主的自治權。
③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利于團結信教群眾致力于民族地區發展。
④我國已經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
高中的政治必考知識
《哲學生活》必背知識
一、唯物論(第4、5課)
1、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
①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
②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反作用,要求我們樹立正確的意識。
2、意識的能動作用:
(1)人能夠能動的認識世界。
(2)人能夠能動的改造世界。
①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
②意識對于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
3、用“唯物論”的知識分析問題:
①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
②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反作用,要求我們樹立正確的意識。
③規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要求我們尊重規律,按規律辦事。利用規律,為人類造福。④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
高考理綜的必背知識點
1.基因重組只發生在減數分裂過程和基因工程中。(三倍體、病毒、細菌等不能基因重組)
2.細胞生物的遺傳物質就是DNA,有DNA就有RNA,有5種堿基,8種核苷酸。
3.雙縮脲試劑不能檢測蛋白酶活性,因為蛋白酶本身也是蛋白質。
4.高血糖癥≠糖尿病。高血糖癥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只能驗血,不能用本尼迪特試劑檢驗。因血液是紅色。
5.洋蔥表皮細胞不能進行有絲分裂,必須是連續分裂的細胞才有細胞周期。
6.細胞克隆就是細胞培養,利用細胞增殖的原理。
7.細胞板≠赤道板。細胞板是植物細胞分裂后期由高爾基體形成,赤道板不是細胞結構。
8.激素調節是體液調節的主要部分。CO2刺激呼吸中樞使呼吸加快屬于體液調節。
9.注射血清治療患者不屬于二次免疫(抗原+記憶細胞才是),血清中的抗體是多種抗體的混合物。
10.刺激肌肉會收縮,不屬于反射,反射必須經過完整的反射弧,判斷興奮傳導方向有突觸或神經節。
11.遞質分興奮性遞質和抑制性遞質,抑制性遞質能引起下一個神經元電位變化,但電性不變,所以不會引起效應器反應。
12.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中“主要”如何理解?
每種生物只有一種遺傳物質,細胞生物就是DNA,RNA也不是次要的遺傳物質,而是針對“整個”生物界而言的。只有少數RNA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
13.隱性基因在哪些情況下性狀能表達?
①單倍體,②純合子(如bb或XbY),③位于Y染色體上。
14.染色體組≠染色體組型≠基因組三者概念的區別。染色體組是一組非同源染色體,如人類為2個染色體組,為二倍體生物。基因組為22+X+Y,而染色體組型為44+X X或XY。
15.病毒不具細胞結構,無獨立新陳代謝,只能過寄生生活,用普通培養基無法培養,只能用活細胞培養,如活雞胚。
16.病毒在生物學中的應用舉例:
①基因工程中作載體
②細胞工程中作誘融合劑
③在免疫學上可作疫苗用于免疫預防。
高考物理必背知識點
1、大的物體不一定不能看成質點,小的物體不一定能看成質點。
2、參考系不一定是不動的,只是假定為不動的物體。
3、在時間軸上n秒時指的是n秒末。第n秒指的是一段時間,是第n個1秒。第n秒末和第n+1秒初是同一時刻。
4、物體做直線運動時,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路程。
5、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應打出輕重合適的小圓點,如遇到打出的是短橫線,應調整一下振針距復寫紙的高度,使之增大一點。
6、使用計時器打點時,應先接通電源,待打點計時器穩定后,再釋放紙帶。
7、物體的速度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物體的速度為零時,其加速度不一定為零。物體的速度變化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8、物體的加速度減小時,速度可能增大;加速度增大時,速度可能減小。9、物體的速度大小不變時,加速度不一定為零。
10、物體的加速度方向不一定與速度方向相同,也不一定在同一直線上。
11、位移圖象不是物體的運動軌跡。
12、圖上兩圖線相交的點,不是相遇點,只是在這一時刻相等。
13、位移圖象不是物體的運動軌跡。解題前先搞清兩坐標軸各代表什么物理量,不要把位移圖象與速度圖象混淆。
14、找準追及問題的臨界條件,如位移關系、速度相等等。
15、用速度圖象解題時要注意圖線相交的點是速度相等的點而不是相遇處。
16、桿的彈力方向不一定沿桿。
17、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既可充當阻力,也可充當動力。
18、滑動摩擦力只以μ和N有關,與接觸面的大小和物體的運動狀態無關。
19、靜摩擦力具有大小和方向的可變性,在分析有關靜摩擦力的問題時容易出錯。
20、使用彈簧測力計拉細繩套時,要使彈簧測力計的彈簧與細繩套在同一直線上,彈簧與木板面平行,避免彈簧與彈簧測力計外殼、彈簧測力計限位卡之間有摩擦。
高中化學基礎知識點總結
1、金剛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質,可用于制鉆石、刻劃玻璃、鉆探機的鉆頭等。
2、石墨(C)是最軟的礦物之一,有優良的導電性,潤滑性。可用于制鉛筆芯、干電池的電極、電車的滑塊等
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有很大差異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學性質有很大差異的原因是:分子的構成不同。
3、無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體和少量雜質構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強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鐵,炭黑加到橡膠里能夠增加輪胎的耐磨性。
4.金剛石和石墨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兩種不同的單質,它們物理性質不同、化學性質相同。它們的物理性質差別大的原因碳原子的布列不同
5.碳的化學性質跟氫氣的性質相似(常溫下碳的性質不活潑)
①可燃性:木炭在氧氣中燃燒C+O2CO2現象:發出白光,放出熱量;碳燃燒不充分(或氧氣不充足)2C+O22CO
②還原性:木炭高溫下還原氧化銅C+2CuO2Cu+CO2↑現象:黑色物質受熱后變為亮紅色固體,同時放出可以使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6.化學性質:
1)一般情況下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不能供給呼吸
2)與水反應生成碳酸:CO2+H2O==H2CO3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
H2CO3==H2O+CO2↑碳酸不穩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CO2+Ca(OH)2==CaCO3↓+H2O本反應用于檢驗二氧化碳。
4)與灼熱的碳反應:C+CO2高溫2CO
(吸熱反應,既是化合反應又是氧化還原反應,CO2是氧化劑,C是還原劑)
5)、用途:滅火(滅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質,又利用其化學性質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劑
溫室肥料
6)、二氧化碳多環境的影響:過多排放引起溫室效應。
7..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CaCO32HCl==CaCl2H2OCO2↑
2)選用和制氫氣相同的發生裝置
3)氣體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氣法
4)驗證方法:將制得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渾濁,則是二氧化碳。
8.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高壓低溫下可得固體——干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