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中元節民間風俗
2023傳統節日中元節民間風俗
很快將要迎來中元節了。中國的傳統節日里,中元節與上元節、下元節共同組成了“三元節”。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傳統節日中元節民間風俗,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中元節的風俗
1、祭祖
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一項隆重的民俗活動,也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習俗。古時,這種禮俗很盛,甚至到今日,也有不少人在中元節這一天去祭祖。
祭祖時,或將祖先遺象供在祠堂,由家人同去祠堂進行祭祖禮儀。或是焚香、點燭、燒元寶、放串炮,全家人依輩分、年齡的秩序拜祖先。
因為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有不同。有的地方也祭祀天地神靈,燒三炷香,叩拜后,祈求豐收。
民間相信祖先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故有祭祖儀式。
2、放河燈
放河燈(也常寫為放“荷燈”),是華夏民族傳統習俗,用以對逝去親人的悼念,對活著的人們祝福。
夜幕降臨,人們將一盞盞河燈點亮置放河中或湖中,讓其順水漂流,以此祭奠先人,寄托對親人的緬懷之情,表達對幸福、平安的祈求,希望隨著長流水,祛除疾病災禍,子孫幸福安康。
河燈一般用廢舊的彩紙、煙盒、紙杯制成,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便可隨水漂流。
3、焚紙錠
燒紙錢,放鞭炮,可以說在中元節這一天是極為常見的了。人們相信,紙錢就是死者另一個世界里的錢,多燒一些紙錢,死者在那個世界里才會有錢用。這是一種對死者的悼念。但卻也是一種極容易引起火災的行為。所以一定要在安全的地方焚紙錠。
舊時的悼念之情我們可以延續,但,在現在的新時代里,我們還是要以文明的方式去祭祖。帶上一束鮮花,給逝者留下一縷芳香,也為我們的安全、綠色多了一些保護。
4、放天燈
”孔明燈”又叫天燈,相傳是由三國時的諸葛孔明(即諸葛亮)所發明。因其被困陽平時,無法派兵出城求救。只有依靠孔會飄浮的紙燈籠,求救脫險。于是后世就稱這種燈籠為孔明燈。
天燈又被稱為“祈福燈”或“平安燈”。現代人放孔明燈多作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親手寫下祝福的心愿,象征豐收成功,幸福年年。
每年的農歷七月十五,很多地區還有放孔明燈的習俗。祈求上天保佑來年的日子幸福美滿,生活蒸蒸日上。
5、祭祀土地
七月十五,民間還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將供品撒進田地。燒紙以后,再用剪成碎條的五色紙,纏繞在農作物的穗子上。傳說可以避免冰雹襲擊,獲得大秋豐收。一些地方同時還要到后土廟進行祭祀。定襄縣民俗將麻、谷懸掛門首。
中元節的禁忌
1、中元節的時候不要討論鬼:據說鬼的魂們會傾巢而出,尤其是寺廟和普渡法會的地方,往往是鬼的魂最多的,而且中元節也不要亂說話,說不定鬼的魂正從你的身邊經過呢~
2、中元節不要走夜路:晚上11點之前就不要上街哦,這天百鬼夜行,陰氣最重,所以這天不應該在外逗留,夜不歸家是大忌。
3、避免晚上拍照:鏡子或手機這種東西,很容易撲捉到不干凈的東西,若是在晚上拍照,說不定就把不干凈的東西給拍進去了,那就等于沾染了晦氣的東西,運勢也會下滑的。
4、不亂踩冥紙:中元節這一天,路邊往往有燒紙的人,散落的冥紙不要亂踩,那是燒給鬼的魂的錢財,往往會有鬼的魂在撿拾,如果你踩到他們的東西,那你可能就會走霉運了!
5、一定不可以拍別人肩膀:從靈學的角度來說,人的身上有三把火,分別在頭及兩個肩膀上,所以鬼節的時候最好不要隨便拍別人的頭及肩,以免熄掉他身上的火,讓好兄弟有機可乘。
6、避免帶鈴鐺、風鈴等招來鬼物:更不要玩碟仙。風鈴和鈴鐺聲能夠在陰陽兩界傳遞溝通,很容易招來不好的事物。
7、勿撿路邊的錢:這些錢買路錢是用來買通牛頭馬面的,勿偷吃祭品!這些是屬于鬼的食物,未經過他們的同意就動用,只會替自己招來難以解決的厄運。
8、不要下水游泳:這地府的鬼全部放出來到陽間,水里是十分不安全的,若你還執意去游泳,很容易成為水鬼的替身,所以千萬不要在這一天下水。
中元節的習俗有哪些
中元節有很多習俗其中放河燈,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燈的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此時,要數黃河里放河燈的場景最為壯觀。還有燒街衣的習俗,這是香港自開埠以來一直保存至今的民間風俗。一踏入農歷七月,人們都會于入黑后,帶備香燭、金銀衣紙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飯在路邊拜祭一番。人們“燒街衣”的目的是讓那些無依的孤魂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還有放天燈的習俗,在這天放天燈也有兩個說法,其一是把自己家的小的鬼用天燈放出去,把霉運帶走,帶的越遠越好,讓這些小的鬼永遠也回不來。這時候就很忌諱別人家的天燈落在屬于自己家的地方,如果落下來,就要重新放飛出去。其二是說,家家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都能進入極樂世界,鬼節這天放天燈,是為了給死去的先人照亮路。
中元節可以出門嗎
中元節這一天有許多忌諱的事情,這也是長久以來,人們保護自己的一種無奈之舉。所以這些禁忌你可以不信,但是不要隨意違背,以免觸到別人的眉頭,揍你都是輕的。所以,中元可以出門,但行事應謹慎。中元節在民間又叫鬼節或者七月半亡人節。聽聽這樣的別稱,你應該能猜到,這是一個神秘又帶著幾分不詳氣息的節日。所以人們為了防止這種不吉祥的日子,發生一些不吉祥的事情,也就產生了一些禁忌。
中元節的來歷
關于它的來由有很多種說法,最早是上古時期為了慶祝收獲的季節,而且需要祭祀祖先的。到東漢時期,道教開始興盛,民間認為七月半是地官誕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地府將放出鬼返鄉,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也被稱為“中元節”,人們都要早早開始準備,焚燒紙錢給先人享用;佛教中稱之為“盂蘭盆節”,是關于目蓮救母的故事,本來目蓮的母親在地府吃不到食物,后來他聽了佛祖的建議,開始供僧,幫母親擺脫了困境,所以也被當做可以被拯救的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