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此輪強降雨已致11人遇難、27人失聯
最新消息!北京此輪強降雨已致11人遇難、27人失聯
痛心!北京強降雨已致11人遇難27人失聯!為了方便大家學習借鑒,下面小編精心準備了北京此輪強降雨已致11人遇難、27人失聯內容,歡迎使用學習!
北京此輪強降雨已致11人遇難、27人失聯
記者從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獲悉:受臺風“杜蘇芮”影響,北京自7月29日開始連續強降雨,西部、西南部、南部迎來特大暴雨,截至8月1日6時,全市平均降雨量257.9毫米,城區平均235.1毫米,門頭溝區平均470.2毫米,房山區平均414.6毫米,石景山區平均333.2毫米,昌平區平均295.8毫米,豐臺區平均285毫米,大興區平均279.2毫米,海淀區平均242.2毫米;最大小時雨強出現在豐臺千靈山,31日10—11時111.8毫米/小時;有2站累計雨量超700毫米,分別為昌平王家園水庫736.3毫米,門頭溝高山玫瑰園722.4毫米。經統計,截至8月1日6時,此輪強降雨已經造成11人遇難,其中2人在搶險救災中因公殉職;另有27人失聯,其中4人因搶險救災失聯。
因災遇難的11人,包括門頭溝區4人、昌平區4人、房山區2人、海淀區1人。其中,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海淀消防支隊1名消防員在救援工作中不幸遇難,門頭溝區1名鄉鎮干部在巡查過程中不幸遇難,其他遇難人員身份還在進一步核實中。
失聯的27人,包括門頭溝區13人、昌平區10人、房山區4人。其中,藍天救援隊在房山區佛子莊鄉白草洼村開展搶險救災行動時有4人落水失聯。
截至目前,此輪災情累計造成13個區44673人受災,全市共轉移受威脅群眾12.7萬人,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正在統計中。
在此,我們對不幸遇難的人員表示深切哀悼,對遇難者家屬和受災群眾表示誠摯慰問。當前,北京市大部分地區仍處于防汛紅色預警中,持續降雨引發洪水、山洪、地質災害等次生風險增大,請廣大市民密切關注預警信息和最新天氣預報,做好防護。
什么是強降雨?
強降雨在氣象學上一般稱之為暴雨,或強降水,指降水強度很大的雨。中國氣象部門規定,1小時內的雨量為16毫米或以上的雨或者24小時降水量為50毫米或以上的強降雨稱為“暴雨”。暴雨根據其降水強度可分為一般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12小時的雨量不到70毫米,或24小時雨量不到100毫米的暴雨稱為“一般暴雨”。12小時的雨量超過70毫米但小于140毫米,或24小時雨量在100毫米以上200毫米以下的暴雨稱為“大暴雨”。12小時的雨量在140毫米以上,或24小時雨量在200毫米以上的暴雨稱為“特大暴雨”。
強降雨的危害有哪些?
強降雨是中國主要氣象災害之一。當某一地區連降暴雨或出現大暴雨、特大暴雨,常常導致山洪爆發,水庫垮壩,江河橫溢,房屋被沖塌,農田被淹沒,交通和電訊中斷,會給國民經濟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帶來嚴重危害。暴雨尤其是大范圍持續性暴雨和集中的特大暴雨,不僅影響工農業生產,而且可能危害人民的生命,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特別是對于一些地勢低洼、地形閉塞的地區,雨水不能迅速宣泄造成農田積水和土壤水分過度飽和,會造成更多的地質災害。
防御措施:
前期準備
1、關注天氣預報,這樣有利于提前做好準備。
2、檢查房屋,如果是危舊房屋或處于地勢低洼的地方,應及時轉移。
3、暫停室外活動,學校可以暫時停課。
4、檢查電路、爐火等設施是否安全,關閉電源總開關。
5、提前收蓋露天晾曬物品,收拾家中貴重物品放到檔上或置于高處。
6、暫停田間勞動,戶外人員應立即到地勢高的地方或山洞暫避。
應急要點
1、預防居民住房發生小內澇,可因地制宜,在家門口放置擋水板、堆置沙袋或堆砌土坎,危舊房屋或在地洼地勢住宅的人員及時轉移到安全地方。
2、關閉煤氣閥和電源總開關。
3、室外積水漫入室內時,應立即切斷電源,防止積水帶電傷人。
4、在戶外積水中行走時,要注意觀察,貼近建筑物行走,防止跌入窨井、地坑等。
5、注意夜間的暴雨提防舊房屋倒塌傷人。
6、不要在下大雨時騎自行車。在積水中行走要注意觀察。防止跌入窨井或坑、洞中。駕駛員遇到路面或立交橋下積水過深時,應盡量繞行,避免強行通過。雨天汽車在低洼處熄火,千萬不要在車上等候,下車到高處等待救援。
7、在山區旅游時,注意防范山洪。上游來水突然混濁、水位上漲較快時,須特別注意。
暴雨洪澇災害為何頻發:
大范圍嚴重的暴雨災害與持續時間長有極大關系,或者一次暴雨過程持續數天,或者一段時間內接連多次出現暴雨過程。當暴雨發生以后,地理環境成為影響災害發生的重要因素。地理環境包括地形、地貌、地理位置和江河分布等。高原和山地在暴雨的作用下,最易誘發山洪及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盆地和山間平川地帶一般來說地形有一定坡度,沿河多為階梯臺地,排水條件較好,洪水浸淹范圍有限,不致于造成重大災害。然而,如果遇到高強度、大范圍的暴雨,尤其是持續性大暴雨,就容易發生大水淹城的嚴重災害。平原地區由于地勢平坦,面積遼闊,以漫漬性澇災為主。我國平原集中分布在東部,也就是長江、黃河、海河、淮河、珠江、松花江等幾大江河的中下游地區,江河洪水主要來自其上、中游,進入平原后峰高量大,如果河道的泄洪能力弱,很容易導致洪澇災害。洪水泛濫后,因為平原地勢平坦,行洪速度相對緩慢,一般不易造成重大人員傷亡。但平原地區經濟發達,人口密集,城市集中,一旦發生嚴重洪澇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和對社會生活的破壞是非常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