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伏中伏末伏具體日期
2023年初伏中伏末伏具體日期(起止時間)
今年三伏天時間表最新出爐啦!2023年三伏天從7月11日開始,8月19日結束,歷時40天。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2023年初伏中伏末伏具體日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2023年初伏中伏末伏具體日期
初伏:7月11日-7月20日
初伏第1天:2023年7月11日(世界人口日)
農歷時間:五月廿四
初伏第2天:2023年7月12日
農歷時間:五月廿五
初伏第3天:2023年7月13日
農歷時間:五月廿六
初伏第4天:2023年7月14日(銀色情人節)
農歷時間:五月廿七
初伏第5天:2023年7月15日
農歷時間:五月廿八
初伏第6天:2023年7月16日
農歷時間:五月廿九
初伏第7天:2023年7月17日
農歷時間:五月三十
初伏第8天:2023年7月18日
農歷時間:六月初一
初伏第9天:2023年7月19日
農歷時間:六月初二
初伏第10天:2023年7月20日
農歷時間:六月初三
中伏:7月21日-8月9日
中伏第1天:2023年7月21日
農歷時間:六月初四
中伏第2天:2023年7月22日
農歷時間:六月初五
中伏第3天:2023年7月23日(大暑)
農歷時間:六月初六
中伏第4天:2023年7月24日
農歷時間:六月初七
中伏第5天:2023年7月25日
農歷時間:六月初八
中伏第6天:2023年7月26日
農歷時間:六月初九
中伏第7天:2023年7月27日
農歷時間:六月初十
中伏第8天:2023年7月28日
農歷時間:六月十一
中伏第9天:2023年7月29日
農歷時間:六月十二
中伏第10天:2023年7月30日
農歷時間:六月十三
中伏第11天:2023年7月31日
農歷時間:六月十四
中伏第12天:2023年8月1日(建軍節)
農歷時間:六月十五
中伏第13天:2023年8月2日
農歷時間:六月十六
中伏第14天:2023年8月3日(男人節)
農歷時間:六月十七
中伏第15天:2023年8月4日
農歷時間:六月十八
中伏第16天:2023年8月5日
農歷時間:六月十九
中伏第17天:2023年8月6日
農歷時間:六月二十
中伏第18天:2023年8月7日
農歷時間:六月廿一
中伏第19天:2023年8月8日(立秋)
農歷時間:六月廿二
中伏第20天:2023年8月9日
農歷時間:六月廿三
末伏:8月10日-8月19日
末伏第1天:2023年8月10日(火把節)
農歷時間:六月廿四
末伏第2天:2023年8月11日
農歷時間:六月廿五
末伏第3天:2023年8月12日(國際青年節)
農歷時間:六月廿六
末伏第4天:2023年8月13日
農歷時間:六月廿七
末伏第5天:2023年8月14日
農歷時間:六月廿八
末伏第6天:2023年8月15日
農歷時間:六月廿九
末伏第7天:2023年8月16日
農歷時間:七月初一
末伏第8天:2023年8月17日
農歷時間:七月初二
末伏第9天:2023年8月18日
農歷時間:七月初三
末伏第10天:2023年8月19日(中國醫師節)
農歷時間:七月初四
三伏天吃什么食物最好
1、餃子
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因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東西,而餃子在中國人的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2、鯉魚
夏季氣候溫熱潮濕,適當喝些鯉魚湯,有助于祛濕開胃、利水消腫。而從營養學角度來說,鯉魚富含優質蛋白、礦物質和維生素,極易被消化吸收,包括兒童、孕婦、老人在內的各類人群都適合吃。
3、黃鱔
民間有“小暑黃鱔賽人參”的說法,最近一段時間鱔魚最為滋補,中醫認為黃鱔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強筋骨等作用,小暑時節最宜吃黃鱔,可以預防夏季食物不消化引起的腹瀉,還可以保護心血管。
4、河蚌
中醫認為蚌肉有清熱解毒、滋陰明目功效,河蚌富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維生素A、B1、B2,對人體有保健功效。
5、姜
盛夏來臨,不少人會食欲不振,而生姜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對于防暑度夏有一定益處。夏日人們好貪涼,喜愛電扇空調,很容易引起傷風感冒。這時及時喝點姜糖水有助于驅逐體內風寒。
6、苦瓜
苦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C、鈣、鐵等,苦瓜味苦,生則性寒,熟則性溫。生食清暑瀉火,解熱除煩;熟食養血滋肝,潤脾補腎,能除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益氣壯陽。苦瓜能泄去心中煩熱,排除體內毒素。苦瓜最好的吃法還是涼拌,涼拌能夠很好地保留苦瓜中所含有的維生素。
7、蓮子
入伏后多吃蓮子可祛火,熱天心臟最脆弱,暑熱逼人,易煩躁、傷心。蓮子芯的味道雖苦,但可清心火,還有降血壓作用,適宜體質虛弱、心慌、失眠多夢的人食用。但大便干結、腹脹者,最好少吃。
8、綠豆
夏季三伏天高溫,人易出汗,使機體因丟失大量的礦物質和維生素而導致內環境紊亂,而綠豆中含有豐富無機鹽、維生素。在高溫環境中以綠豆湯為飲料,可以及時補充丟失的營養物質,以達到“清熱解暑”的治療效果。
2023年三伏天的特點?
1、超長
今年三伏天有40天,是一個加長版三伏天,這不是一個好消息,我們一定要做好防暑的準備。
2、母伏
三伏天分為“公伏”和“母伏”,如果入伏的農歷日期是單數,那么就是“公伏”;如果入伏的農歷日期是“雙數”,那么就是“母伏”。今年7月11日入伏,入伏當天是農歷五月二十四,很明顯今年三伏天是“母伏”。
老話說“公伏兇,母伏爽”,說的三伏天是公伏,那么預示著三伏天可能會異常炎熱,如果三伏天是母伏,那么三伏天可能相對涼爽。
3、處暑交節在出伏后
今年8月20日“出伏”,而今年小暑交節的時間在8月23日,處暑的時間在出伏之后。農諺說“處暑出伏前,必定是災年;處暑出伏后,遍地是黃金”。意味著糧食容易豐產,這對農民來說是好消息。
三伏天的由來
三伏天是按照我國古代的“干支紀日法”確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個庚日(指干支紀日中帶有“庚”字的日子)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后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合起來稱為三伏。按陽歷計算則出現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時我國大部地區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
三伏天的習俗
頭伏蘿卜二伏菜,三伏還能種蕎麥;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卷雞蛋。
三伏天吃水餃是我們的傳統習俗,伏天的會使人們食欲不振,百姓白天還要勞作養家,會比往日更加不愛吃飯,俗稱苦夏。餃子呢正好就是開胃解饞的食物,餃子呢又酷似元寶,所以當時也為求財也為增加食欲,正好一舉兩得。
“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古時,五月為惡月,六月與惡月沾邊,所以也要辟。所說的伏天食湯餅就是二伏天吃面條。
立秋之后就是三伏,天氣涼爽,正好所有的母雞也完成了歇伏的時間,開始下蛋,為人們提供下營養。因此,三伏之后能遲到烙餅卷雞蛋,就把伏天送走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