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杭州亞運會攀巖競賽日程
2023杭州亞運會攀巖競賽日程(出爐)
杭州亞運會攀巖競賽日程調整,最新的時間如下!為了方便大家學習借鑒,下面小編精心準備了2023杭州亞運會攀巖競賽日程內容,歡迎使用學習!
2023杭州亞運會攀巖競賽日程
攀巖項目因競賽日程調整,10月5日17:00-21:00預賽場次取消,已購票用戶將按票務通用政策相關要求進行處理。
攀巖項目因競賽日程調整,以下場次時間調整:
10月3日09:00-19:00預、決賽場次,調整為20:00-21:00決賽場次;
10月4日15:00-18:00預賽場次,調整為10:00-13:00預賽場次;
10月4日19:00-21:00決賽場次,調整為20:00-21:00決賽場次;
10月5日10:00-14:30預賽場次,調整為09:00-17:00預賽場次;
10月6日16:30-19:00半決賽場次,調整為09:00-14:30半決賽場次;
10月6日20:00-21:00決賽場次,調整為18:30-21:30決賽場次;
10月7日16:30-19:00半決賽場次,調整為09:00-14:30半決賽場次;
10月7日20:00-21:00決賽場次,調整為18:30-21:30決賽場次;
以上調整時間的場次,已購票的用戶可持原票入場。
2023年杭州亞運會場館介紹
從杭州亞組委獲悉,原則上所有競賽、訓練場館自2022年7月1日起惠民開放,按照“一場一策、一館一策”制定開放方案計劃。杭州亞運會競賽、訓練場館按照不同使用方向進行分門別類惠民開放。
第一類,已確定第三方運營單位實行市場化運營的場館,比如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大蓮花”),可收取適當費用,市場化引入各類體育文化資源和品牌,搭建平臺組織開展體育賽事、培訓會展、文藝演出等。
第二類,承擔基本體育公共服務功能的各區縣體育中心場館,要發揮全民健身主陣地作用,運維成本比較低的體育館、廣場、田徑場免費為市民開放。
第三類,部分尚不具備市場化運營和全民健身條件的專用場館,比如賽艇、皮劃艇、馬術、射擊、自行車等專用運動場地,可通過引進相關專業隊伍作為訓練基地,磨合場館設施設備,并對外適度開展體驗活動。
第四類,已建成的高校場館,在滿足日常教學外,可以承辦各類體育賽事活動,倡導向社會開放,提高使用效率。
攀巖項目歷史
攀巖技術的興起最早可追溯到18世紀的歐洲。當時的登山者為了克服類似阿爾卑斯山等終年積雪的冰巖地形,發展出一套有系統的攀登技術,只是那時無論在技術或者器材上都還相對比較簡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后,由于戰爭中的需要,才逐漸有了攀巖運動的雛形。現代攀巖運動興起于蘇聯,它最初是軍隊中的一個軍事訓練項目。
1947年,蘇聯成立攀巖委員會。
1948年,蘇聯舉辦了首屆攀巖錦標賽,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次攀巖比賽,從那以后攀巖運動開始在歐洲盛行,并舉行了多次民間攀巖比賽。
1976年,蘇聯舉辦了首屆國際攀巖比賽。
1980年,法國開始舉辦各種形式的攀巖比賽。
1985年,意大利舉行第一次難度攀巖比賽,因有許多國家的攀巖選手參加而獲得了成功。同年,法國人弗蘭西斯·沙威格尼發明了可以自由裝卸的仿自然人造巖壁,實現了人們要把自然中的巖壁搬到城區的設想。
1986年,意大利組織了第一次同時要求速度與難度的真正意義上的攀巖比賽。
1987年,國際攀巖委員會批準人工巖壁上的攀巖比賽為國際正式比賽,并于當年在法國舉辦了人工巖壁上的首屆攀巖比賽。同年,中國登山協會派出8名教練和隊員去日本長野系統學習攀巖。
1988年,美國舉行國際競技攀登比賽。
1990年10月,北京懷柔大水裕水庫自然巖壁舉辦了第一屆全國攀巖比賽。
1991年,德國舉辦了首屆世界攀巖錦標賽。
1992年,瑞士舉行了首屆世界青年攀巖錦標賽,同年國際登山聯合會向國際奧委會申請把攀巖列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1993年,國際奧委會正式承認攀巖為奧運會項目。同年9月,中國長春舉行第一屆全國攀巖錦標賽,10月,中國武漢舉行了國內首屆國際邀請賽。
1997年,國際競賽攀巖委員會在國際登山聯合會內成立,宗旨是保證這項運動的自治,并為它的發展提供工具。
1998年,國際競技攀登委員會正式推出攀石競賽項目。
1999年,攀巖正式成為世界杯賽項目。
2007年,國際登山聯合會決定脫離它和競賽攀巖的關系,于是國際攀巖聯合會成立。同年,國際世界運動總會接收了國際攀巖聯合會,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也暫時承認了國際攀巖聯合會。
2010年,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明確承認了國際攀巖聯合會。
2016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第129次全會上,國際奧委會宣布接納競技攀巖為2020年東京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2020年12月7日,國際奧委會執委會召開會議,同意2024年巴黎奧運會增設攀巖項目。
攀巖硬件要求
巖壁規格
攀巖比賽在裝有人工支點的巖石場舉行,巖壁高度不少于12米,比賽路線的設計長度不少于15米,路線寬度不少于3米(不包括標志線)。路線上不能留有多余的設備(如鐵鎖、快掛、螺栓等)。
裝備器材
保護性裝備
1.主繩:攀巖過程中一般使用直徑9-11毫米的主繩,最好是11毫米的主繩。
2.安全帶:安全帶被穿在攀巖者身上,承載因攀巖者脫落或下降而產生的重量和沖力,為攀巖者和繩索之間提供一種舒適、安全的固定連接,主要起保護作用。安全帶從結構上分全身式安全帶和坐式安全帶攀巖常用坐式安全帶。
3.安全鐵鎖:可自由開合的金屬環狀物,將各類保護器械、裝備連接在一起。用于攀登過程中進行休息或其他操作時的自我保護裝備。
4.安全頭盔:有效防止落石以及非正常脫落姿態帶來的頭部傷害。頭盔要佩戴端正才能護住前額后腦及側面。出現落石千萬不要仰頭觀望或以手抱頭,無處可躲時讓頭盔發揮其作用。盔形帽應配有皮帶,以免頭盔因沖擊而脫落。此外,盔形帽一旦受過撞擊,其強度即明顯降低,因此,頭盔使用一段時間后,應及時更換。
5.扁帶:軟性帶狀物,通過機械縫合或手工打結成為長度不一的閉合圈,提供保護器械之間的軟性連接。機械縫合的強度大于手工打結,但手工方式可自由調節扁帶的長度,使其適合需要。移動中的主繩不可直接從扁帶之中穿過。架設固定保護點時,可用扁帶連接兩個或更多的臨時保護點,此時,注意扁帶的連接方式以區分主受力點和備用受力點,還要保證一個臨時保護點失效時,不沖擊其他保護點,不影響整體保護效果。
6.抱石墊:攀巖運動中的保護手段,提供緩沖和減震作用。抱石墊內部是兩層或更多不同質地的海綿。最上面是硬體封閉式海綿,最下面是較厚的軟體開放式海綿。軟體海綿使脫落者下陷而不是分散壓力,易挫傷手腕腳踝,所以抱石墊要硬體海綿層向上放置。可能脫落的地方都需要抱石墊,若抱石墊的數量不夠,保護者可隨著攀登者的動作拖動墊子。
7.快掛:扁帶的兩端分別連接一個鐵鎖成為快掛,使用時一端扣入保護點,端連接人體安全帶或主繩,使操作便利。快掛兩端的鐵鎖都不帶絲扣,存在不慎打開或受力壓開的危險,所以只有一個快掛時,不能作為固定保護點使用。先鋒攀登或傳統攀登的路線中,使用快掛作為臨時保護點,此時主繩的扣入方式和快掛開口方向非常重要。要求主繩從快掛與巖壁之間穿人,從外側穿出,也就是說攀登者這一端的繩頭在外側;若路線存在橫向走向,快掛扣入端的鐵鎖門要朝向路線走向的反方向,比如,路線是從左至右,鐵鎖開口須朝左。這樣可防止脫落時繩子壓開鐵鎖門。
輔助性裝備
1.攀巖專用鞋:攀巖專用鞋的鞋底采用特殊的橡膠,大大增加其摩擦力。使用時,應選擇號碼偏小的,穿進去將腳裹得很緊,能使腳與鞋成為一個整體,有利于增強腳感于精確踩點和發力。
2.鎂粉和粉袋:鎂粉可吸收手上的汗液和巖壁表面的水,增大摩擦力。攀巖前,應準備粉袋并裝入鎂粉。
3.巖石塞:巖石塞為規格、形狀不一的金屬制品,可放入巖縫、石洞、石橋等地形中并固定住,成為保護點。放置巖石塞作為保護點,需要豐富的器械經驗,操作者必須非常謹慎,確保巖石塞在可能出現的受力方向上不會移動或脫出。不帶機械部件的巖石塞利用自身的不對稱性和巖縫內部的形狀變化,固定在巖縫狹窄處。機械塞的形狀大小可以調控,以收縮狀態進入巖縫,彈開后即可卡住,操作便利,適用范圍廣,是攀登傳統路線的上佳選擇。熟悉各類巖塞的直徑和適用范圍將大大提高操作速度,必要時可在巖塞桿上進行標記。
4.巖釘:巖釘是另一種建立保護點的方式。巖釘有一端是楔形,通過敲擊楔進巖縫提供保護力;另一端是環狀,可連接鐵鎖或扁帶。需要注意的是,敲入同一條巖縫的兩個巖釘存在撬開巖石的可能。
5.膨脹釘:利用沖擊鉆和錘子,膨脹釘可打入整塊巖石中,加上掛片就成為非常穩固的保護點。
6.掛片:掛片的一端通過膨脹釘或螺絲釘固定在巖壁上,另一端可扣入鐵鎖或快掛,或接上扁帶。掛片是保護點的重要組成部分。
7.手套:滑落時,最好戴上堅韌的手套,因為滑落時的沖力很強,手部會因摩擦力而嚴重灼傷,且有因此而松手墜落。
攀巖的好處有哪些
一、強身健體
增強人的身體機能,鍛煉身體,這是每一項運動都能起的作用。具體攀巖運動的本身屬性而言,它能顯著鍛煉人上肢力量,小肌肉群,肌肉纖維,這些都是其他運動所不能做到的,科學的訓練也能很好的鍛煉心肺功能。
二、減肥塑型
攀巖運動消耗能量巨大,也是快速減肥的不二選擇,而且一定的訓練后身體肌肉線條明顯。
三、強健骨骼
上了年紀的老人及辦公室人群容易骨質疏松,練習攀巖后,筋骨能保持持續有力。
四、增加身體的柔軟度與協調感
對于攀巖來說,更重要的是增加身體的柔軟度與協調感,它比增加人體的體力更加重要。而且已經有一些醫療領域,將攀巖作為矯治小孩肌肉發展以及眼睛、手、身體的協調訓練上面,效果還是比較好的。
五、增加人的平衡感
整個攀巖過程其實就是平衡攀爬過程,脫落地面,需要做的就是無論那個位置都要掌握好平衡,攀巖講究手腳的均衡,追求那種力量的美,而且攀巖會使人能夠負荷自己的體重、對抗地球的引力。在攀巖這個運動上,女孩子的熱情有時比男孩子還要高。
六、提高人的觀察能力
攀巖的每一條線路都需要用眼睛去觀察,研究動作。
七、鍛煉人的思維判斷能力
不同線路需要不同的動作,力氣如何分布,動作如何連接,考驗的就是你的思維和判斷能力。
八、提高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程度
每次攀巖都不會是一次獨立的過程,你的搭檔始終跟隨你左右,彼此交付生命,相互信任才能有會有良好的默契,讓你的每一次攀巖都免除后顧之憂。在如今冷漠的世風下,這無疑能喚回我們的人性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