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要吃哪些傳統食物
重陽節要吃哪些傳統食物_重陽節的意義
我國傳統重陽節,歷來有登高、插茱萸。賞菊等習俗,這些節俗據說起于西漢時期,到了唐代則更加興盛,下面小編帶來的重陽節吃傳統食物,希望大家喜歡!
重陽節要吃哪些傳統食物
1.菊花
喝菊花是古人在重陽節的保留項目。請注意,“只看菊花”不僅僅是看而已。古人還把菊花泡在酒里,自由飲用。制作這種菊花酒并不難。用菊花、糯米、酒曲,按照一般的釀造方法,就可以釀出一壇鮮菊花酒。其味涼而甘,有養肝明目、健腦解痙、延緩衰老的功效。
2.重陽糕
重陽糕又稱“撐腰糕”、“花糕”、“發糕”或“菊花糕”,是用饅頭做成的糕。輔料是棗、杏仁、松子、栗子,是甜品,有的是帶肉的咸味。老年人吃了重陽糕就不會腰酸背痛,所以每年都要吃重陽糕,保持腰身強健。在重陽節習俗中,吃重陽糕是必不可少的,因為“糕”與“高”諧音,寓意生活水平步步高升,象征著家庭幸福、萬事如意。
3.大棗
大棗具有寧心安神、增智健腦、增進食欲、去腥、抗過敏、提高免疫力的功效,還可防治高血壓、骨質疏松、貧血。是老年人冬季的進補佳品。
4.核桃
核桃是補腦的佳品,也是補腎固精、溫肺平喘的食療佳品。對腎虛、尿頻、咳嗽等癥有很好的療效。老年人常吃核桃,可以保持頭腦清醒,耳朵敏銳。
重陽節的意義
在易經中是把數字9稱作是陽數,并且還是陽數中的“極數”。重陽節就是在九月初九,兩個九正對著兩個陽,因此這一天也就被叫做重陽節。在古代是有“九九歸一,一元肇始”的說法,因此,古代人對于重陽節是很重要的,也就是這一天大家都認為是萬象更新的開始。
重陽節為什么又是老人節
九月九日這天與“久久”同音,包含了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所以我國又把這一天定為“老人節”。 “百善孝為先”,這天陪父母爬山,既鍛煉了身體,又增加的感情,只是爬山時我們可給父母帶上手杖,帶些補充能量的食物,要注意別站在風口處,以免著涼。
重陽節的簡介
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節期在每年農歷九月初九日?!熬拧睌翟凇兑捉洝分袨殛枖?,“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重陽節是老人節嗎
其實很多人并不知道,我們在每年過的重陽節就是所謂的老人節,一般過節的時間是在農歷的九月初九,情況允許下,在外面工作的人們會在這一天回家陪伴老人,還會帶著老人出門游玩一番,讓老人們的心情更加的開心。農歷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重陽節距今已有千余年的歷史了,只不過古時候的重陽節并不是老人節,而是和親朋好友登高望遠,佩戴茱萸躲避災禍的日子。從南北朝一直到唐代,在重陽節當天,帝王官僚們除了登高作詩,舉行宴會歡樂外,還有了射箭、縱馬、圍獵等活動。像陳后主就是沉迷于聲色之外,還喜愛走馬射箭,亡國時還要再獵一圈。到了唐代,重陽射箭圍獵活動依然盛行。其實老人節的時間是在1989年定下來的,這一天的日子很吉利,有長壽的意思,有的地方在這一天還會為老人們舉行多個慶祝活動,會帶著老人出去賞景和登上,讓老人們開心度過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