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繼光英雄事跡600字
黃繼光英雄事跡600字(精選5篇)
黃繼光(1931年-1952年10月20日),出生于四川中江,中國人民志愿軍第45師135團9連原通訊員,中國人民志愿軍特級戰斗英雄。下面由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黃繼光英雄事跡,方便大家學習,希望可以幫到你。
黃繼光英雄事跡600字【篇1】
含著脈脈深情,我讀完了《黃繼光》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閉上眼睛,就仿佛回到了半個世紀前那個戰火紛飛的歲月。
在無數英雄中,黃繼光就是中國的好兒女中的一員,為了攻下59709高地,他像風雨中的巨人一樣頑強地站起來,沖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qiāng口。英勇的志愿軍戰士趁勢攻克了敵人的真諦,奪取了勝利。
黃繼光,這個偉大的戰士,面臨著生命的危險,忍著傷痛,像巨人一樣冒著暴風雨一樣的子彈中站起來。黃繼光,一個普通志愿軍戰士,卻有一種不怕犧牲的精神,究竟是什么力量鼓舞著他呢?是光榮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促使他將生死置之度外。而我呢?卻連一點小小的磨難都經受不起,遇到一點雞毛蒜皮的事就大呼小叫。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秉S繼光,邱少云,毛岸英等無數志愿軍烈士永遠長眠于朝鮮半島的三千里江山,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鄉,這正是英雄“山草離離兮掩我骨,滄海蕩蕩兮浸我尸”的豪邁絕唱!
“斬盡妖魔平天下,山河日月重安排。”正是這支由無數個黃繼光組成的高舉毛澤東旗幟的人民子弟兵。他們鐵血軍魂所鑄就的鋼鐵長城,忠心耿耿,精忠報國,縱橫無敵,誰與爭鋒,打敗了號稱世界第一的美國野心狼,保衛了新中國搖籃,保衛了世界社會主義陣營,奠定了新世界政治格局?!白怨庞⑿鄢鰺挭z,托馬長槍定乾坤”我們的幸福今天,正是英雄們在昨天在昨天以生命熱血創造明天。沒有他們的犧牲就沒有今天的一切。
黃繼光英雄事跡600字【篇2】
由于黃繼光工作出色,人又機靈,營長點名調他到營部當通訊員黃繼光撲向敵地堡前,腿已被打斷,身上有七處重傷,身后有一道十多米長的血印,其驚人的毅力令人贊嘆在家鄉當民兵時,黃繼光就曾機智勇敢地抓獲過一名逃亡地主,轟動全村。他從參軍的第一天起,就要求殺敵立功。他除了干好通訊員工作,還經常到班里向戰士們學習手榴彈、手雷、自動步槍等武器的使用方法,多次受到連長表揚。由于他工作出色,人又機靈,營長點名調黃繼光到營部當通訊員。
在10月19日那個彈雨紛飛的夜晚,黃繼光跟隨營參謀長指揮六連在上甘嶺進行反擊。當時,營參謀長和連長、指導員焦急萬分,如果天亮前攻不下敵陣地,一夜的戰果將付諸東流。在緊要關頭,黃繼光挺身而出,與連里兩名通訊員一起請戰。不久,兩名戰友相繼中彈倒下,黃繼光也負了傷。當他爬到離敵人中心火力點十余米時,用力扔出了最后一顆手雷,只炸塌了半個地堡,敵人的機槍仍在噴出火舌。黃繼光此刻身上已沒有任何武器,仍然向前爬去。趴在后面的戰友們,借著照明彈的亮光,突然看到了氣壯山河的一幕:黃繼光搖晃著站起身,張開雙臂,向敵機槍射孔撲去……
戰友們沖上“零號”陣地時發現,黃繼光敦實的身軀仍然壓在敵人的射擊孔上,他的手還牢牢地抓著周圍的麻袋,寬闊的胸膛還緊緊地堵著敵人的槍口……人們看到,黃繼光的腿已被打斷,身上有七處重傷,他的身后有一道十多米長的血印。可以想見,在最后時刻,黃繼光是以何等堅強的毅力,拖著重傷的身軀,爬到敵人的地堡前,又一躍而起的。
令人遺憾的是,由于黃繼光從小家境貧寒無錢照相,他沒有留下一張照片,犧牲后拍下的照片又極其慘烈,且面部形象難辨如今上甘嶺戰役留下唯一的有形紀念物,就是黃繼光烈士紀念碑,這是根據金日成的指示建造的令人遺憾的是,由于黃繼光從小家境貧寒,從來沒有去照過一次相。犧牲后雖有人拍照過遺體,形象卻十分慘烈且面容難辨。在宣傳英雄事跡的時候,因找不到一張可用的照片,只好用一幅舍身堵槍眼的素描畫來代替。后來,杭州美院的老師們根據黃繼光的連長萬福來的回憶,經反復琢磨畫出了黃繼光的正面標準像。上甘嶺戰役勝利10周年時,雕塑專家根據這張畫像鑄造了三尊銅像,分別珍藏在部隊和中江縣的黃繼光紀念館以及他生前所在連俱樂部。
4月,黃繼光的母親鄧芳芝作為代表出席了全國婦女大會。毛澤東還請鄧芳芝到中南海自己家中做客,表示了對英雄的敬意。
戰役結束后,中朝兩國戰士在五圣山主峰背后一塊高大的石壁上,刻下了黃繼光的名字。如今,上甘嶺戰役留在陣地上唯一的有形紀念物就是黃繼光烈士紀念碑,這是根據金日成的指示建造的。這塊大理石紀念碑的旁邊,保留著烈士用胸膛堵過的地堡槍眼,周圍盛開著美麗的金達萊。
黃繼光英雄事跡600字【篇3】
每當我看到五星紅旗徐徐升起,我會回憶到那會炮聲怒吼的殘忍時代,每當我聽到壯烈的國歌,總會心潮澎湃,我會回想起一個個英勇的革命烈士,他們在那個年代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祖國付出了很多,包括生命。其中記憶最深刻的革命烈士——黃繼光。
大家都聽說過黃繼光用身體擋子彈吧——一顆顆子彈像箭一般往黃繼光這邊射來,火光閃爍著,硝煙在天空中彌漫,氣氛顯得很沉重,只聽“嘣”的一聲,鮮血四濺,血腥味重了很多,人們臉上露出了震驚的表情,黃繼光犧牲了!他用身體擋住了子彈;他用生命換來了成功;他用光芒籠罩了人們;他用精神教育了大家,他就是——黃繼光!
在他身上,我看到了革命主義,為了百姓們的幸福,和敵人們在戰場上拼搏打斗,為達目的,在所不惜(包括生命)。有多少人和他一樣,為了戰勝敵人,把鬼子們感觸我們的家園,付出了他們最寶貴的生命,這是一種什么精神呀!在這個國家里有千千萬萬“黃繼光”千千萬萬抗日英雄,他們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心中的英雄!
黃繼光是為我們建設美好社會的功臣之一,我們永遠會記住他的。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是革命烈士們用生命和熱血變成,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哦!
黃繼光英雄事跡600字【篇4】
在出生,去世,犧牲是年僅22歲!
在10月19日上甘嶺戰役中,敵人占領的597點9高,地密集的火力網打得六連戰士抬不起頭來。前去爆破的三個小組都犧牲了,眼看著天亮前攻打不下陣地了,黃繼光帶領兩名戰士再次前去爆破。其中的一個戰士被子彈打中,犧牲了;拎一個戰士也受了傷。接近敵人火力點的黃繼光已身負重傷,身邊沒有一樣武器。萬分危急的時刻,黃繼光竟然有自己的胸膛擋住了敵人正噴著火的槍眼!()戰士們驚呆了,敵人也驚呆了,誰眼想不出黃繼光會用胸膛擋住了槍眼!誰又見過這可歌可泣的事跡呢?人們都說死有兩種,一種是重于泰山,另一種則是輕于鴻毛。黃繼光叔叔為人類的正義事而死,他死的有意義!死的有價值!死的偉大!我們永遠懷念他!
是啊,除了黃繼光以外,還有無數的革命先烈,為祖國的神圣領土不被侵犯,為了人命不受欺辱,為了我們的生活更幸福,用滿腔熱血譜寫了一曲曲英雄的贊歌!是他們忍饑挨餓,換取了我們今天豐盛的飯菜;是他們站崗放哨,換來了我們今天樹下的嬉戲;是他們用流血犧牲,換取了我們在和平的環境里學習生活……
英雄們,我們將以你們為榜樣!
黃繼光英雄事跡600字【篇5】
黃繼光,出生于四川省中江縣一個山村。他自幼家境極為貧寒,六七歲時父親因受地主欺壓,病恨交加而死。黃繼光從小就給地主扛長工、割草放牛。冬,家鄉解放,村里組織起農會,黃繼光不但成為農會第一批會員,積極斗爭地主,還當上了村里的民兵。
___戰爭開始后,國內停止復員并大量征兵。3月,中江縣征集志愿軍新兵時,黃繼光在村里第一個報了名。體檢時,他因身材較矮開始未被選中。來征兵的營長卻被黃繼光參軍的熱情所感動,同意破格錄取。
到朝鮮前線后,黃繼光被分配到第十五軍第一三五團二營六連任通訊員。4月,部隊到五圣山前沿陣地接防,本想殺敵立功的黃繼光卻被分配到了連隊后勤。經過副指導員細致的思想工作,黃繼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樣樣工作都干得很出色。經上級批準,他榮立三等功一次,還加入了共青團。
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開始。10月19日夜,黃繼光所在的二營奉命反擊占領597.9高地表面陣地之敵。當攻擊部隊受阻、傷亡較大時,已任營通訊員的黃繼光挺身而出,主動請戰,消滅敵人火力點。在戰友負傷犧牲、自己所攜彈藥用光的情況下,黃繼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軀堵住了敵人槍眼,為沖鋒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通路,犧牲時年僅22歲。
黃繼光的英雄壯舉,獲得了___戰爭中的最高榮譽——他被志愿軍領導機關追記特等功,并授予“特級英雄”稱號(另一特級英雄是楊根思);所在部隊黨委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朝鮮政府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黃繼光最后長眠于沈陽市北陵烈士陵園。
上甘嶺戰役的火力密度在戰爭史上是空前的;志愿軍獲“朝鮮英雄”稱號的12人中,上甘嶺占4人——黃繼光、邱少云、胡修道、孫占元
一些西方軍事家認為,只有弄清楚上甘嶺防線為何突不破,才能真正了解中國軍隊空前慘烈的上甘嶺戰役,在當時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火力密度的最高紀錄。
在僅4平方公里的陣地上,“聯合國軍”先后投入6萬人的兵力,傾瀉了190萬發炮彈和5000枚航彈,最多的一天達30萬發。志愿軍也陸續投入兵力4萬余人,發射炮彈40萬發。陣地上草木蕩然無存,巖石構成的山頭被打成半米多深的粉末堆。
在這樣的常人難以想象的火海彈雨中,志愿軍能夠打退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火力的以美國為首的侵略者,主要原因在于有無數黃繼光這樣的英雄。
在上甘嶺戰役中,志愿軍涌現出許多英雄人物。戰爭中獲得“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的12人當中,參加上甘嶺戰役的就有4人,他們是黃繼光、邱少云、胡修道、孫占元;此外,還有數以千計的功臣和英雄集體。在這種氛圍中,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時刻激勵和感染著參戰的同志們,創造出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壯舉。
黃繼光雖然入伍僅一年多,但在黨組織的教育以及老戰士們的言傳身教下,很快學到了人民軍隊的優良傳統及英勇頑強的戰斗作風,在短時間內成長為一名優秀戰士。關鍵時刻他能舍身堵槍眼,正是人民軍隊培養和黨教育的結果。一些西方軍事家認為,只有弄清楚上甘嶺防線為何突不破,才能真正了解中國軍隊。五十多年來,“上甘嶺”一詞已成為我軍英勇頑強的代名詞,上甘嶺精神永遠值得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