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的英雄人物事跡
水滸傳中的英雄人物事跡(精選5篇)
《水滸傳》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個性鮮明,很容易讓讀者記住。例如“黑旋風”李逵,他的性格有些魯莽、直率,心直口快,但對宋江卻十分的忠誠,可謂是言聽計從。
水滸傳中的英雄人物事跡精選篇1
這幾天,我在聽評書《水滸傳》。其實,我最喜歡大刀關勝和小溫侯呂方,但是這兩個人書中都沒有說到呢!所以今天我先寫行者武松了。
武松是一個膀大腰圓、身強力壯、銅筋鐵骨的小伙子。他身長九尺掛零,兩只眼睛炯炯有神。
武松最著名的一個故事該屬“武松打虎”了吧!據說,武松路過景陽崗,來到一個酒店,喝了三碗酒還不過癮。店主卻不賣了,因為這酒叫“迎風倒”又叫“透瓶香”,喝了它,風一吹就倒。所以不能多喝。可是武松非要喝,最后他一共喝了15碗。借著酒勁,他上了景陽崗。突然,他碰見了一只白額吊睛大老虎。老虎虎視眈眈,兇猛地向武松撲來,武松臨危不懼,跟它英勇戰斗,終于把它打死了。
武松是個武藝高強,有膽有謀的人,我很佩服它!
水滸傳中的英雄人物事跡精選篇2
“從來只要打天下這等不明道理的人,我若路見不平,真乃拔刀相助,便死也不怕。”這句話便是武松滿腔熱血和仗義化成的怒吼,他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性格也在此句中暴露無疑。
正是因為他這種性格,讓講述他被逼上梁山的那十回成了水滸中最有名的章節。其中“武松打虎”、“武松殺嫂”、“斗殺西門慶”、“武松打店” “武松大鬧飛云浦”、“醉打蔣門神”……等都是眾所周知的篇章,都是突出刻畫英雄形象的精彩章節。武松的形象正如文章開頭所說:“從來只要打天下這等不明道理的人,我若路見不平,真乃拔刀相助,便死也不怕。”充分寄托著正義戰勝邪惡的人民理想。比起其他的水滸英雄,武松的.力、勇、智,都表現出了更高的層次,這也就表現在更為復雜的封建社會關系。
先說武松的力。他在景陽崗,獨自一人徒手打死一頭老虎:“武松兩只手就是把大蟲頂花皮疙瘩揪住,一按按將下來。那大蟲既要掙扎,被武松力氣納頂,那里肯放半點松寬……那武松使盡平生神威,把大蟲打做一堆,掙扎不得。”用拳頭就把一頭老虎打得七竅流血,可見武松力氣之大。
再說說武松的勇。他不懼怕老虎,店家百般勸阻也無濟于事,他一人便雄赳赳氣昂昂地走上了景陽岡。他也不懼怕權勢,“大官人”西門慶平日里誰都不敢惹他,武松卻不管三七二十一沖入酒樓當著群眾的面斗殺了西門慶。在孟州道還醉打蔣門神,也絲毫不怕他來報復,不愧為勇士一個!
別以為武松只是一介武夫,他的“智”也不容小覷。武大郎死后他明察秋毫,經過仔細的調查,找出了兇手——西門慶和潘金蓮。在大樹十字坡孫二娘的黑店里,其他兩個和他同行的公人忍不得饑渴,喝了藥的酒,武松卻發現此店不對勁,便偷偷地把酒倒到陰暗角落,并假裝被麻翻了,等孫二娘一過來,就立即翻身而起。他的智力由此可見一斑。
他不僅擁有力、智、勇,做人還光明磊落,堂堂正正。當他在鴛鴦樓殺了十五個人時,用血在墻上寫下了“殺人者打虎武松也”。在他被通緝時有人問他姓名,他不像其他人用假名,而是直接報出了姓名,真是無比耿直啊!
水滸傳中的英雄人物事跡精選篇3
這部小說的全名叫《忠義水滸傳》,說明全書所宣揚的就是:忠和義。我每每讀到書中除暴安良、殺富濟貧的忠義故事,都覺得熱血沸騰。
“忠”字含義豐富,小到朋友間的忠誠,大到對人民、對國家的忠誠。在《水滸傳》中,李逵一生追隨宋江,即使對宋江招安的想法不滿,最終還是選擇服從,因為在他心目中宋江永遠是他的大哥。所以在生命的最后關頭,他仍說:"到地府也要做哥哥身邊的小鬼。"這種朋友間忠誠不二很讓人感動。然而最美的忠應是對人民、對國家的“忠”,它是一種紐帶,一種號令。在《水滸傳》中,以宋江為首的一百單八將,為了替百姓掃盡一切不平之事,他們齊聚梁山,舉起了替天行道的旗幟,除暴安良。招安之后,看到朝廷內憂外患,兵災四起,他們身先士卒,主動率軍保衛國家,破大遼,戰幽州,擒王慶,滅方臘,幾次深陷危難卻仍然浴血奮戰。在我看來,這才是大忠。
再說義,忠和義就像天山上的青松根連根,永遠在一起。《水滸傳》中因忠而義、因義而忠的故事多得數也數不完。最值得一提的人物就是“花和尚”魯智深,他與金翠蓮父女非親非故,為了“義”,他不但幫金翠蓮父女逃離虎口,而且還替百姓嚴懲了那個所謂的鎮關西“鄭大官人”,三拳打死了他,搞得自己無處安身。所以,魯智深成為我最喜歡的人物之一。讀完整個《水滸傳》,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義”雖然只有簡單的三筆,但要做到它卻需要相當的勇氣,有時要用生命來譜寫。
古往今來,忠義思想一直影響著我們。隨著當今生活環境的變化,忠義思想已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人們更多的是追求關系,為了個人利益而廣交朋友,換取資源。比如,求學的有了關系可選好學校,進實驗班;求醫的可找到好醫生,少做檢查少花錢……這已是我們這個社會的常態。如何改變他,值得我們深思。
水滸傳中的英雄人物事跡精選篇4
《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反映農民起義的著名白話長篇小說。通過生動的藝術描寫,展現了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整個過程,挖掘了“官逼民反”的起義根源,揭示了農民革命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必然滅亡的命運。
《水滸傳》在藝術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人物形象的塑造頗為成功。既能寫出人物復雜的性格,而且每一個人物的性格都不相同,同時,人物性格的形成都有環境的依據,隨生活環境的變化而發展。《水滸傳》還有一個特色,它的故事情節曲折、生動、很有吸影力,令人欲罷不能總想一口氣讀下去。另外,水滸傳的結構也很有特點,作者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鏈式結構,這是小說環環相扣,頭緒眾多而線索分明。
《水滸傳》中的人物各有特色,我印象最深的是宋江。宋江是《水滸傳》中最主要的人物,他謙虛謹慎,疏財仗義,具有高超的組織管理才能和軍事才能,創造了梁山泊轟轟烈烈的事業。但宋江的性格是矛盾的,忠義是他的本色,報君是他的信念,他把起義作為實現人生理想的政治手段,將招安視為義軍最完滿的歸宿。因為其思想直接關系著梁山的成敗,所以說他是《水滸傳》的靈魂,是主題思想的體現者。
讀完《水滸傳》,我不禁佩服施耐庵,我認為,我們應該像水滸傳中的人物一樣,疾惡如仇,敢于伸張正義。
水滸傳中的英雄人物事跡精選篇5
《水滸傳》這部名著的人物之多,一共有一百零八位,而我最喜歡的人物是智多星——吳用。吳用在這本書中的綽號是:智多星,當然.,他這個可并不是虛名,而是實打實的存在!
吳用生平生機巧聰明,曾讀萬卷經書。吳用為晁蓋獻計,智取生辰綱,用藥酒麻倒青面楊志,奪了北京大名府梁中書送給蔡太師賀生辰的金銀珠寶。宋江在潯陽樓題反詩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場,快行斬時,吳用用計劫了法場,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莊失敗;第三次攻打祝家莊時,吳用利用雙掌連環計攻克祝莊失敗;
吳用巧施計謀,幫助大家渡過了一次又一次的難關,他的先進事跡還遠遠不止這些!他真不愧是被稱為“智多星″的一號人物!我在看到其他英雄好漢沖鋒陷陣,奮勇殺故時,也總是免不了這“軍師"為他們出謀劃策,取得勝利!我在面對比自已強大得多的故人時,只能智取,不能便闖!要用特殊的方法,去解特殊的問題!
我相信,當我們看完這本書后,定當會愛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