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英雄武松事跡
水滸傳中英雄武松事跡(精選5篇)
武松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滸傳》中的重要人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水滸傳中英雄武松有哪些事跡,如果大家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水滸傳中英雄武松事跡(精選篇1)
早在宋朝時,及時雨宋公明起義,各路好漢都來投奔。而就在此時,發生了一件壯舉——景陽岡行者(武松的綽號)打虎。有人認為,武松的確是一條好漢,因為他不僅打死了大蟲,還醉打蔣門神蔣忠,幫了金眼彪施恩奪了他的客棧。也有人認為,武松打虎是屬于傷害動物……別急,就讓我先說說武松打虎的過程吧:
話說武松途經景陽岡,正準備翻過山去。見到旁邊有一家吃酒的地方,正渴得要命,便倒提著哨棒,進去向店家討了五六碗酒吃。店中的老板和小二都勸他不要喝過了三杯,武松問故,小二便搭上毛巾,向店門前指了一下。武松扭頭去看,上面寫著一個招牌:三碗不過岡,景陽岡上現有一只公大蟲,在岡前為非作歹,咬死了不少青年,敬請吃酒不要過三杯,不然醉醺醺,過岡難矣!武松不信這個邪,便連要了幾十碗,喝得神魂顛倒,走路都難穩。還要堅持過景陽岡,小二和老板再三阻止,都沒能留得住他。武松心意已決,便提起哨棒,唱著愁歌,揚長而去。
到了岡前,武松又看到了店家門前貼著的同樣的招牌。并且有當地官府的印章證實。武松這才大吃一驚,后悔沒聽那店家老板和小二的話,但回去又怕被別人笑話,便壯了壯膽,獨自一人闖上山去。到了景陽岡岡頭時,已是繁星滿天了。武松不免害怕起來,但過了好一會兒,都沒發現有什么大蟲藏匿在山中吃人。便靠在一棵粗壯的大樹上歇息,剛要瞇上眼睛睡覺。武松便發覺有一只異獸正在不遠處的草叢中活動著,便“騰”地一下站起來,手緊握著哨棒。果然,不到一會兒,一只眼睛發出幽藍的強光的猛虎便從草叢中鉆了出來。霎時,嚇得武松酒都醒了七八分。猛虎很快發現了武松,便猛地一下撲了上來,武松眼疾手快,趕緊躲開。又使出平生力氣用哨棒向老虎猛劈過來,但哨棒一下打在了樹干上,斷成了兩截。武松便將手中的那一截朝大蟲狠狠地扔去。那大蟲只一掀,便將哨棒劈成了四半。武松見后,冒了一身冷汗。覺得自己體力不支,便要速戰速決。他飛起一腳踢在了大蟲的額頭上,大蟲退了好幾步。武松又狠狠地跑上去連打了大蟲一百零六拳,打得那大蟲七竅流血。武松這才罷手,倒提著大蟲拋下山去……
水滸傳中英雄武松事跡(精選篇2)
喜愛文學的人們一定都讀過“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吧,那么一定記得其中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叫《武松打虎》。當讀到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那一刻,我想大家一定與景陽崗村民一樣拍手稱快,十分佩服武松??墒?,現在有人對武松打虎有了新看法,他們認為,武松打虎是一種不愛護動物的行為,而且犯了《野生動物保護法》就這個問題,我要發表自已的看法。
首先,我覺得武松打虎是對的,不算犯法。因為在當時,老虎到處吃人,那時的裝備沒有現代發達,只有打死老虎才行,況且,在武松打虎的那個時代,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怎么還能知道猛虎是現代的珍惜動物,又為何能通曉當今現代的立法規則?
我們回頭再想,武松為什么能被稱為“英雄”二字,是有原因的呀!當時,不知有多少路人成為猛虎的腹中之食,也不知有多少戶人家面臨失去親人的悲痛,武松為民除害,使許多行人不用惶惶不可終日,提心吊膽地經過景陽崗,解除了民憂,民患,多好呀!
無論如何,武松為民除害,有利于大家,因而打虎是應該的。所以,稱武松為英雄,我覺得他當之無愧!
水滸傳中英雄武松事跡(精選篇3)
這個寒假,我看了施耐庵的書《水滸傳》,印象最深。
《武松打虎》講述了:的故事。一天,宋武來到涇陽幫下的一家餐館,喝了很多酒,準備上路。店里的老二攔住他,說幫會上有老虎,會出來傷人。宋武不相信,還是向前走去。他來到崗上一座破廟,墻上有一只老虎。這時宋武才相信小二說的是真的,想回去。我不得不繼續走。我走著走著,他突然嗜酒如命,就這么躺在一塊大青石上睡著了。突然,他聽到“撲”的一聲,連忙躲開,發現一只老虎跳了出來,于是他拿起一根木棍,向老虎猛砸。然而老虎沒打中,卻把棍子打成了兩截,一場激烈的戰爭開始了。當我讀到這里,它突然擊中了老虎。我擔心他打不過老虎。為了躲避老虎的攻擊,宋武從左邊躲了起來,從右邊閃了一下。當老虎背對著他時,宋武立即騎在老虎的被子上,用盡全力打了老虎幾下,老虎就死了。他沒有達到我對他的期望。
看完這篇文章,我又想起了我的壞習慣——遇到困難就退縮,但是經過我的努力,這個習慣已經被我‘消除’了。我必須向宋武學習永不放棄和勇敢的精神!
水滸傳中英雄武松事跡(精選篇4)
他身軀凜凜,相貌堂堂。一雙眼睛射寒星,兩彎眉渾如刷漆。胸脯橫闊,有萬夫難敵之威風。心雄膽大,似撼天獅子下云端。骨健筋強,如搖地貔貅臨座上。他就是武功高強,有膽識的武松。
讓我記憶猶新的故事就是武松打虎。武松在酒家喝酒,店家說“三碗不過岡”時,武松偏不信,強行喝了十幾碗酒走了。到了山上真的碰到了一只老虎。武松連忙從青石板上翻身下來,拿起了哨棒,閃在一旁。那老虎又向他撲去,武松一閃,就閃在老虎背后。老虎便把前爪搭在地上,掀了起來。武松又一閃,閃在一邊。接著它倒豎起鐵棒似的尾巴一掃,武松急忙又閃在另一旁。
那老虎沒掃著武松,一兜撲了過來。武松見老虎撲來,于是雙手揮起哨棒,打在枯樹上,那條哨棒折成了兩截。武松丟了哨棒,兩手就勢抓住老虎的頭皮使勁往地上按,用腳朝老虎臉上、眼睛亂踢,左手緊緊地按住老虎,右手舉起鐵錘般的拳頭,用盡平生之力只顧打。打了六七十拳,老虎眼里、嘴里、鼻子里、耳朵里都噴出鮮血來,只剩下了一口氣,再也動彈不得了。眼看老虎連氣都沒有了,這才扔了哨棒,過岡去了。 武松打虎為當地老百姓除去了一大害,它的故事也就成為明間流傳的佳話。武松打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看出武松雖直爽豪俠,有膽識,但卻懂得分析,不一味依靠蠻力。在他遇到老虎沒有撒腿就跑,與老虎前三次對戰中,老虎“一撲,一掀,一掃”,他都采用躲閃方式,耗盡老虎的體力,最后一招把老虎制服直至打死。在我們學習生活中,也會遇到“攔路虎”我們要學習武松的精神,不退縮,勇于面對,開動腦筋利用智慧,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會成為“打虎英雄”。
水滸傳中英雄武松事跡(精選篇5)
在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歡《水滸傳》了,我崇拜剛直不阿的魯達,也同情悲情英雄林沖,但我最敬佩的卻是性情英雄武松。
杯酒試英雄“這一點體現在“景陽岡打虎”這個故事中。話說武松來到一家酒店,店門前寫著“三碗不過岡”,可武松偏不信這個邪,他端起酒碗,左一碗、右一碗地豪飲起來,不一會兒十八碗酒就被武松一飲而盡,這才抓起哨棒出了店門。天哪,十八碗酒呀!我們平常人連十八碗水也喝不了,真不知道十八碗酒裝在肚子里是什么滋味!
好一個武松!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當斑紋吊睛猛虎出現時,武松并不逃跑而是勇敢地迎了上去,靈活地和猛虎搏斗。他看準時機,兩只手按住虎頭,提腳往老虎臉上、眼睛上亂踢,老虎痛得咆哮起來,用爪子在土里刨了一個坑,武松把老虎按進坑里,又朝虎頭打了五六十拳,直到老虎動彈不得,這才罷手。
總之,我眼中的武松是正義的,聰智的,豪邁的……武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因為他武藝高強,勇猛過人。在學習過程中,我們也會經常碰到一些“攔路虎”,我要學習武松打虎的精神,不慌張、不退縮,敢于挑戰,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和正確的學習方法解決難題,努力成為學習上的“打虎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