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讀書心得
假期讀書心得(優秀10篇)
假期讀書心得要怎么寫,才更標準規范?根據多年的文秘寫作經驗,參考優秀的假期讀書心得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假期讀書心得(優秀10篇)】,供你選擇借鑒。
假期讀書心得篇1
最近,利用空閑時間我讀了《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收獲不小。
《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中提到了學會贊美,賞識。這不禁使我想到:贊美和賞識他人體現了一種智慧——你在欣賞他人的時候也在不斷地提升和完善著自己的人格;贊美他人體現了一種美德。
教育中,總有這樣一些畫面,學生的頑皮淘氣,教師寬容笑對,節之有法;總有這樣一些畫面,學生貪玩懶散,教師堅持笑對,培養習慣;總有這樣一些畫面,學生心靈受傷,教師真誠笑對,平等交流,撫平創傷,點燃信心,托起希望……總有這樣一些畫面讓我們感動,讓我們發自內心地為之贊美!
我們的學生年齡雖小,內心卻也是豐富、敏感的。他們更需要教師的贊美,需要教師發自肺腑的真誠贊美賞識,愿學生在教師們的贊美和賞識中長大,愿老師們在贊美之中成熟、優秀。
教師要有靜氣,就是要靜下心來備每一堂課,靜下心來批每一本作業,靜下心來與每個孩子對話,靜下心來研究學問,靜下心來讀幾本書,靜下心來總結規律,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靜下心來細細的品位與學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
讀著鄭杰的這一百條新建議,我對自己的這一職業有了更新的認識,“完整的人”、“稱職的員工”、“理性的教育者”、“自由職業”教師職業的這四重境界也將會是我求索路上不停的追求。
假期讀書心得篇2
今年的五一到來的時候,我的假期發生了非常不一樣的變化。也許是年級的成長讓我學會了勤勞,又或者是因為知識的累積讓我認識到了自己的責任。總之,在這次的假期之中,我通過自己的自覺主動,通過在家中幫助父母做家務等勞動體會到了勞動的快樂!
這次的勞動給我帶來了很深刻的體會,要知道,在過去的時候,我可是那種“十指不沾洗碗水”的“小皇帝”。但在此次我卻趁著五一之際,學會了不少的家務勞動!如今,我將自己這次的勞動心得記錄如下:
一、心態的改變
在這次的五一假期之中,老師依舊推薦我們在假期的時候多多的運動,做一些勞動工作。在過去的時候,我總是沒能聽老師的教導,總是將五一勞動節,當成自己休息的日子。但如今,在假期看著媽媽在假期中依舊拖地煮飯,甚至一天到晚,我躺在床上,媽媽卻在地上忙個不停,這使得我內心感到非常的愧疚。
于是,我就做出了這樣一個決定,趁著媽媽在今天出去的時候,偷偷的將家中的家務做好。這么做的原因并不是為了獲得表揚,而是為了對過去辛苦的媽媽說聲“謝謝”!
二、勞動開始
盡管我幾乎沒有做過家務,但是我也看著媽媽做了不少次。找到拖把和抹布。我立馬就開始勞作。
先說說在地面打掃的感受。在這次的到掃中,我切實的感受到了媽媽的辛苦,地面的打掃不僅僅是帶著拖把走一遍就好了,還要先掃地,再拖干凈,然后還要用吸水拖把拖干!過去的時候我從沒發現僅僅是一個拖地,都有這么多的事情要做!而且因為我的不熟練,直接用拖把,還導致地面變濕,加重了掃地的麻煩。
再看看這次的擦窗戶和家具。僅僅是家具還好,在勤快的打掃下,還是能打掃干凈,但是看著窗戶,內內外外都要打掃趕緊,而且在打掃的時候還要一直高舉著手,沒過多久我的的雙手都已經酸掉了。但是看看后面,還有這么多的窗戶,不僅讓我感到一陣絕望。
三、勞動心得總結
這次的勞動中,其實我不止一次的想過放棄。但是看著之前努力的那些結果,我又不僅有躊躇起來。回想起最初的想法,回想起媽媽的辛苦,我不禁再次拿起了勞動工具。
“這次的勞動,是為了讓媽媽更加的輕松一些,如果半途而廢,那么就只能是給媽媽添亂!”這樣的信念一直在支撐著我,盡管雙手都非常的疲憊,但通過努力和堅持,我最終還是順利的完成了家務的打掃!
這次的勞動,讓我認識到了平常要維持我們干凈整潔的家是多么的不容易。但過去我卻僅僅只是看著媽媽打掃,這實在是太過懶惰。今后,我也要好好的分擔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勞動
假期讀書心得篇3
這是我第一次經歷社會實踐。對于一個大學生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戰是一種基本的素質。雖天氣嚴寒,寒風呼嘯,我毅然踏上了社會實踐的道路。想通過,親身體驗社會實踐讓自己更進一步了解社會,在實踐中增長見識,鍛煉自己的才干,培養自己的韌性,想通過社會實踐,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在現今社會,就業問題就似乎總是圍繞在我們的身邊,成了說不完的話題。招聘會上的大字報都總寫著“有經驗者優先”,可還在校園里面的我們這班學子社會經驗又會擁有多少呢?為了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增加個人在社會競爭中的經驗,鍛煉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畢業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會,能夠適應國內外的經濟形勢的變化,并且能夠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處理各方面的問題,我來到了_x,開始了我這個假期的社會實踐。實踐,就是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客觀實際中去,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有用武之地。只學不實踐,那么所學的就等于零。理論應該與實踐相結合。
另一方面,實踐可為以后找工作打基礎。通過這段時間的實習,學到一些在學校里學不到的東西。因為環境的不同,接觸的人與事不同,從中所學的東西自然就不一樣了。要學會從實踐中學習,從學習中實踐。
在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又加入了世貿組織后,國內外經濟日趨變化,每天都不斷有新的東西涌現,在擁有了越來越多的機會的同時,也有了更多的挑戰,前天才剛學到的知識可能在今天就已經被淘汰掉了,中國的經濟越和外面接軌,對于人才的要求就會越來越高,我們不只要學好學校里所學到的知識,還要不斷從生活中,實踐中學其他知識,不斷地從各方面武裝自已,才能在競爭中突出自已,表現自已。
在實踐的這段時間內,我們穿街走戶接觸各種各樣的人和事,這些都是在學校里無法感受到的,在學校里也許有老師分配說今天做些什么,明天做些什么,但在這里,不會有人會告訴你這些,你必須要知道做什么,要自己地去做,而且要盡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在學校,只有學習的氛圍,畢竟學校是學習的場所,每一個學生都在為取得更高的成績而努力。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存在著競爭,在競爭中就要不斷學習別人先進的地方,也要不斷學習別人怎樣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記得老師曾經說過大學是一個小社會,但我總覺得校園里總少不了那份純真,那份真誠,盡管是大學高校,學生還終歸保持著學生的身份。
接觸那些剛剛畢業的學長學姐,他們總是隊我說要好好珍惜在學校的時間。在這次實踐中,我感受很深的一點是,在學校,理論的學習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幾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實際工作中,可能會遇到書本上沒學到的,又可能是書本上的知識一點都用不上的情況。
回想這次社會實踐活動,我學到了很多,從我接觸的每個人身上學到了很多社會經驗,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這些在學校里是學不到的。
在社會上要善于與別人溝通是需要長期的練習。以前沒有工作的機會,使我與別人對話時不會應變,會使談話時有冷場,這是很尷尬的。人在社會中都會融入社會這個團體中,人與人之間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過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別人給你的意見,你要聽取、耐心、虛心地接受。
在工作上還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對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社會經驗缺乏,學歷不足等種.種原因會使自己缺乏自信。其實有誰一生下來句什么都會的,只要有自信,就能克服心理障礙,那一切就變得容易解決了。
知識的積累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識猶如人的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體就會衰弱,人缺少了知識,頭腦就要枯竭。這次接觸的釀造業,對我來說很陌生,要想把工作做好,就必須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對其各方面都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應用于工作中。
這次親身體驗讓我有了深刻感觸,這不僅是一次實踐,還是一次人生經歷,是一生寶貴的財富。在今后我要參加更多的社會實踐,磨練自己的同時讓自己認識的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會就已體會社會更多方面。
假期讀書心得篇4
有一句名言是這樣說的你不能增加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改變生命的寬度,你不能改變生命的寬度,但你卻可以改變生命的深度,不知不覺中,讀書使我的生命變寬變深。我對讀書的理解和這句名言差不多,我認為讀書能給我帶來快樂。
《草房子》是我最喜歡的書之一,這本書里寫一個叫桑桑的小孩在油麻地小學的故事……
桑桑是這本書的主角他又淘氣又好笑,記得有一次他把蚊帳弄成網來撈魚,最后被他的媽媽發現就奪去他的蚊帳害得他晚上被蚊子叮得滿身是包。
文中寫了他的朋友紙月、禿鶴還有死黨阿恕。先說紙月,她是個文靜的女孩,但是她十分可憐,從小到大都是和外婆生活在一起,最后她外婆也不幸去世了,紙月非常傷心難過。
說到了禿鶴還有死黨阿恕,我真是又想哭又想笑!有一次桑桑還和他的好朋友阿恕,一起把禿鶴的帽子掛到國旗桿上,讓他拿不到帽子,最后,桑桑被他老媽發現了揪著他的耳朵,半夜三跟的到禿鶴家道歉。
后來桑桑生病了,他以為自己要死了,桑桑求父親帶他去打獵,但醫生卻說是個小病,不會死的他才松了一口氣。
這一本書都記載這他們童年時的快樂,多么有趣、天真的小孩啊!就好像我。小時候,我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爸的那一對衣架。
有一天我無聊的左撞撞右撞撞一不小心撞到了老爸的金錢樹,上面落下了一片綠葉,“啊!完了,完了!”我知道有大事要發生了,就溜之大吉,很快老爸知道了這件事兩手拿著衣架,怒氣沖沖的向我跑來,很快我就被追上了,手兩下,我的淚水像噴泉一樣噴涌而出,當時我一直心想“不就是一片小葉子么,用的打么!”
想想當年的我和桑桑差不多一樣天真,一樣好笑。
假期讀書心得篇5
為了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素質,在我這個寒假,我利用假期多讀好書,寫出心得。希望通過讀書能有所得、有所收獲、有所感悟,讓自己可以在書中學到更多的東西。讓自己可以在如今日漸商業的城市中找到心靈的棲息地,找到屬于自己的“黃金屋”。 在這個假期中,令我頗有體會的是高爾基寫的一部小說《童年》。這是高爾基以自身經歷為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這部小說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作家童年的成長經歷,描繪了19世紀末俄羅斯社會生活的畫面。
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小說從"我"隨母親去投奔外祖父寫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間"混飯吃結束。外祖父開了家染坊,但隨著家業的逐漸衰落,他變得吝嗇,貪婪,專橫,殘暴,經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們,狠心地剝削手下的工人。有一次阿列克謝因為染壞了一匹布,竟被他打得昏死過去。幼小的阿廖沙也曾被他用樹枝抽得失去知覺。他還暗地里放高利貸,甚至慫恿幫工去偷東西。兩個舅舅也是粗野,自私的市儈,整日為爭奪家產爭吵斗毆。在這樣一個彌漫著殘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過早地體會到了人間的痛苦和丑惡。舅舅們為爭奪家產而爭吵斗毆的情景使小阿廖沙飽受驚嚇。這一幕真實反映了俄國下層人民沉重的生活狀況,批判了小市民的自私殘暴。
然而就是在這樣一個可怕的環境里,也有溫暖與光明。這就是阿廖沙的外祖母和另外一些人,過的另外一種生活。外祖母慈祥善良,聰明能干,熱愛生活,對誰都很忍讓,有著圣徒一般的寬大胸懷。她如一盞明燈,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獨的心,她對阿廖沙的影響,正像高爾基后來寫的那樣:"在她沒有來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覺,但她一出現,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領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對世界無私的愛豐富了我,使我充滿堅強的力量以應付困苦的生活。"外祖母使他在黑暗污濁的環境中仍保持著生活的勇氣和信心,并逐漸成長為一個堅強,勇敢,正直和充滿愛心的人。
幸福的童年都是相似的;不幸的童年各有各的不幸?!锻辍芬孕≈魅斯⒘紊吃谕庾娓讣业纳罱洑v為線索,刻畫了一群性格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這里有嚴厲而暴躁的外公,有慈祥的外婆,有愛喝酒鬧事的舅舅,有漂亮而憂郁的媽媽,還有會跳舞的"小茨岡";有抬起長腿踢媽媽的繼父,有稱為"奶奶"的綠老太婆,有孤僻而執著于化學實驗的房客"好事兒",有自殺的小偷彼得伯伯,還有一群玩草鞋大戰,去冰天雪地的小島上偷木板過活的善良小流浪漢。
而小阿廖沙正是以一顆脆弱而敏感的童心生活在這群人中,體驗著人生的酸甜苦辣。愛豐富了他,使他充滿了堅強的力量去應對困苦的生活;苦難讓他明白,俄羅斯人大多像小孩子似的,喜歡拿憂傷來逗樂,玩弄,不為做不幸的人而羞愧。正是從這個足跡里,走出來了一個文學巨人,世界因他而增輝。《童年》,也為我們認真了解一個偉大民族打開了一扇小小窗戶。
讀完這本書后,我不僅從中讀到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獲得珍貴的精神食糧,而且還學習了作著刻畫人物性格的匠心獨運和簡練的敘事風格。高爾基的生平教會我如何從容鎮靜地去面對人生的危機與挑戰;我受到了一次靈魂的洗禮,心靈如雨后的晴空,清新,明凈,一片蔚藍。相信自己在以后的生活和學習中也可以從中獲得從容面對的勇氣。
假期讀書心得篇6
“我能一個人生活下去,要是自尊和環境需要我這樣做的話。我無需出賣靈魂以換取幸福。我生來就有一種內在的寶藏,哪怕一切外在的歡樂我都得不到,或者只能用我出不起的代價才能得到?!碑斘铱吹竭@樣一段充滿堅毅和剛強的文字,便無形中萌發無限的好奇:簡·愛,到底是怎樣的一位女子呢?
“我在蓋茨黑德府上格格不入。在那里我跟誰都不像。同里德太太、她的孩子、她看中的家仆都不融洽。他們不愛我,說實在我也一樣不愛他們。他們沒有必要熱情對待一個與自己合不來的家伙,一個無論是個性、地位,還是嗜好都同他們涇渭分明的異己:一個既不能為他們效勞,也不能給他們增添歡樂的廢物:一個對自己的境界心存不滿而又蔑視他們想法的討厭家伙。我明白,如果我是一個聰明開朗、漂亮頑皮、不好侍候的孩子。即使同樣是寄人籬下,同樣是無親無故,里德太太也會對我的處境更加寬容忍讓:她的孩子們也會對我親切熱情些:傭人們也不會一再把我當作保育室的替罪羊了?!昂啞凵嬖谝粋€父母雙亡,寄人籬下的環境中,身材矮小。容貌平平,但也許就是這樣一種靈魂深處的很深的自卑。反映在她的性格上卻是一種非常敏感的自尊,以此作為補償。簡-愛。從小就承受著與同齡人不一樣的待遇:姨媽的嫌棄,表姐的蔑視,表哥的侮辱和毒打……然而,她卻沒有絕望,沒有自我摧毀。沒有在侮辱中沉淪。相反,這使得簡·愛擁有了無限信心和堅強不屈的精神,她也因此而明白,要活下去就必須靠自己!
簡·愛終于被帶離了蓋茨黑德,來到了羅沃德學校,沒有了親人的侮辱與唾棄,但她卻受盡了布羅克赫斯特先生的屈辱:“我是從她的恩人,一位虔誠慈善的太太那兒知道的。她成了孤兒的時候,是這位太太收養了她,把她作為親生女兒來養育。這位不幸的姑娘竟以忘恩負義來報答她的善良和慷慨。
這種行為那么惡劣,那么可怕,那位出色的恩主終于不得不把她同自己幼小的孩子們分開,生怕她的壞樣子會玷污他們的純潔。她被送到這里來治療,就像古時的猶太人把病人送往畢士大攪動著的池水中一樣。教師們,校長們,我請求你們不要讓她周圍成為一潭死水?!?/p>
就這樣,簡·愛一來學校便被置于凳子上示眾一天。然而簡·愛忍受了,她抬起頭。堅定地站在凳子上。
隨后簡·愛認識了海倫——她的第一位朋友,海倫用自己的行動和親切的話語照亮了簡·愛的心靈,帶給了她力量,使她重新振奮起來,受到了大家的尊敬和理解。
然而一場瘟疫過后,海倫永遠地離開了。簡·愛堅強地在囚籠般的圍墻里面生活了八年,當了六年的學生,二年的教師,在雙重身份上顯示了自己的價值??墒?。
漸漸地,她開始明白。八年來,她的世界就在羅沃德,她的經歷就是學校的規章制度,而真正的世界無限廣闊!所以她毅然決然地辭掉工作,在報紙上刊登了求職廣告,并很快獲得了去桑菲爾德做家庭教師的機會。
在桑菲爾德,簡·愛經歷了與主人羅切斯特之間一波三折的愛情,受盡貴婦紳士的嘲笑鄙視:當她發現羅切斯特已有了妻子后,簡·愛忍痛離開了他,但心中卻無法忘記他。而當她得知,羅切斯特為了拯救在火中的妻子不幸雙目失明同時又妻亡財毀的時候,簡·愛義無反顧地回到他身邊,并決定嫁給他,伴他一生……我想。正因為簡·愛如此正直、高尚、純潔。正因為她對愛情的專一,使得羅切斯特對她肅然起敬,更深深地愛著她。
簡·愛雖然身材瘦小,相貌平平,無金錢。無地位,但卻有著不平凡的氣質和豐富的感情世界。
她始終在追求道德的完善,堅持著個人的獨立性,縱使在愛情與之發生沖突的時候也是如此。她強烈的獨立意識使她堅定一個信念:要追求平等!這樣的自尊和愛就是簡·愛的價值所在!
假期讀書心得篇7
朋友,你對“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莘莘學子”是怎樣評價的呢?我想,你也同我一樣,不會贊賞這種“高分低能”的學校“寵兒”吧?21世紀的社會需要復合型的人才;21世紀呼喚一專多能的人才;21世紀等待能“指點江山”,也能“腳踏實地”的人才,作為一個肩負祖國未來重任的中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親身體驗生活的艱辛,體驗勞動的快樂,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寒假里,我就參加了這樣的勞動——到江油“森林雨”火鍋城打了五天短工。雖然只是短短的五天,但是我相信它會給我留下終生的意義。如今,那短短的五天打工工作仍一幕幕呈現在眼前——
我在火鍋城干的是傳菜員的工作,主要負責端菜、收拾飯桌和酒瓶,這些都是非常累人的。每天晚上,這些工作都會使我在三層樓之間來回穿梭,都會使我忙得連續五個小時喝不上一口水,不能坐一下,而且吃不上一口東西。長時間的勞動使我揮汗如雨;長時間的勞動使我的胳膊,我的腿像斷了一樣的疼;長時間的勞動使我第二天早晨一起來感覺全身像散了架一般;長時間的勞動使我的喉嚨干的簡直可以噴出火來!
五天的工作不僅考驗了我的體能,而且還使我學會了許許多多的專業知識。比如走路都有講究,因為那個地板特別的滑,而且還要上下樓梯,端著菜走路稍不注意就會來個人仰馬翻,所以每腳必須踩塌實;還有端菜時,我最多一次能用托盤端十盤,可有的人能一次性端將近二十盤,這除了力氣大之外,還要講究往托盤里放菜的技術;又比如說火鍋城里還有許許多多的專業術語:“跑單”表示客人吃完飯沒給錢就走了,“買單”表示菜上齊了,“銷鉤”表示某種菜沒有了。哇,社會這門“大學問”真夠深奧的!
五天的工作也使我感受到了很多的東西。朋友,當你晚上在外面吃火鍋吃得正高興時,你有未想到,服務員們正沉受著最沉重的勞動,
也許你未曾感受,但我有。記得有一個晚上,我把三樓將近二十張飯桌收拾完準備下班時(我是鐘點工,每晚只打到十點),令我特別感觸的是,其他服務員還在忙碌地工作著。那么晚了,還在那樣的工作,我相信他們比我更加的勞累,不僅如此,他們還沒有吃飯啊。也許他們吃飯時已經將近十二點了,也許勞累的神經已使他們吃不下任何的東西。對于普通人來說,這樣堅持四五天已經很不平凡了,更何況他們這樣工作長達數月數年呢?他們為的是什么?為的是每月那少少的六七百元!為的是生存!向廣大服務員們致敬!
朋友,你知道嗎?打工的服務員們年齡和我差不多,最多十歲。也許是他們的成績不好或者是家庭經濟困難使他們出來打工而沉受著這么勞累的工作,這堅定了我的一個信念:一定要努力學習!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親愛的同學,如果你還沒有親身參加過社會實踐,我勸你一句:利用假期,去吧,去勞動勞動吧,或許,你的收獲比我!
假期讀書心得篇8
今天,是我們假期的第一天,盼望已久的假期終于來了,告別了一個學期的緊張學習,終于可以輕輕松松的休息一下,睡個懶覺了。
不知不覺臥室里透過一縷陽光。“啊——”隨著一聲哈欠我從夢中醒來。伸伸懶腰,睜開朦朧的雙眼。懶洋洋的穿上衣服,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吃完飯后,幫著媽媽端下餐具,倚在墻上看起了《喜羊羊與灰太狼》。
我聽見外面吵吵嚷嚷的,我出門一看,原來是我遠在甘肅的阿姨來了,帶著她的寶寶和牛牛,寶寶已經上一年級了,比走的時候已經長高了以大截,至于那可愛的小牛牛嗎,我還是第一次見,我馬上來了精神頭,連忙請她們進來坐下。
坐下之后,小牛牛好不安穩,一會跳著跳那,一會蹦來蹦去,還和我玩起了捉迷藏。玩著玩著他往后倒,一不小心倒到了盆上,來了個“日光浴”,“哎呀,小牛牛,你想要洗澡澡也不至于這么著急吧!走過了,我帶你洗澡去。”這個小牛牛洗澡也不安穩,弄了我一身水。我只好讓阿姨來給他洗了。
太陽不知不覺已經西下,阿姨也帶這他們回家了,我也度過了一個快樂的寒假第一天。
假期讀書心得篇9
為了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素質,在我這個寒假,我利用假期多讀好書,寫出心得。希望通過讀書能有所得、有所收獲、有所感悟,讓自己可以在書中學到更多的東西。讓自己可以在如今日漸商業的城市中找到心靈的棲息地,找到屬于自己的“黃金屋”。在這個假期中,令我頗有體會的是高爾基寫的一部小說《童年》。這是高爾基以自身經歷為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這部小說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作家童年的成長經歷,描繪了19世紀末俄羅斯社會生活的畫面。
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小說從"我"隨母親去投奔外祖父寫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間"混飯吃結束。外祖父開了家染坊,但隨著家業的逐漸衰落,他變得吝嗇,貪婪,專橫,殘暴,經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們,狠心地剝削手下的工人。有一次阿列克謝因為染壞了一匹布,竟被他打得昏死過去。幼小的阿廖沙也曾被他用樹枝抽得失去知覺。他還暗地里放高利貸,甚至慫恿幫工去偷東西。兩個舅舅也是粗野,自私的市儈,整日為爭奪家產爭吵斗毆。在這樣一個彌漫著殘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過早地體會到了人間的痛苦和丑惡。舅舅們為爭奪家產而爭吵斗毆的情景使小阿廖沙飽受驚嚇。這一幕真實反映了俄國下層人民沉重的生活狀況,批判了小市民的自私殘暴。
然而就是在這樣一個可怕的環境里,也有溫暖與光明。這就是阿廖沙的外祖母和另外一些人,過的另外一種生活。外祖母慈祥善良,聰明能干,熱愛生活,對誰都很忍讓,有著圣徒一般的寬大胸懷。她如一盞明燈,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獨的心,她對阿廖沙的影響,正像高爾基后來寫的那樣:"在她沒有來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覺,但她一出現,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領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對世界無私的愛豐富了我,使我充滿堅強的力量以應付困苦的生活。"外祖母使他在黑暗污濁的環境中仍保持著生活的勇氣和信心,并逐漸成長為一個堅強,勇敢,正直和充滿愛心的人。
幸福的童年都是相似的;不幸的童年各有各的不幸?!锻辍芬孕≈魅斯⒘紊吃谕庾娓讣业纳罱洑v為線索,刻畫了一群性格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這里有嚴厲而暴躁的外公,有慈祥的外婆,有愛喝酒鬧事的舅舅,有漂亮而憂郁的媽媽,還有會跳舞的"小茨岡";有抬起長腿踢媽媽的繼父,有稱為"奶奶"的綠老太婆,有孤僻而執著于化學實驗的房客"好事兒",有自殺的小偷彼得伯伯,還有一群玩草鞋大戰,去冰天雪地的小島上偷木板過活的善良小流浪漢??
而小阿廖沙正是以一顆脆弱而敏感的童心生活在這群人中,體驗著人生的酸甜苦辣。愛豐富了他,使他充滿了堅強的力量去應對困苦的生活;苦難讓他明白,俄羅斯人大多像小孩子似的,喜歡拿憂傷來逗樂,玩弄,不為做不幸的人而羞愧??正是從這個足跡里,走出來了一個文學巨人,世界因他而增輝。《童年》,也為我們認真了解一個偉大民族打開了一扇小小窗戶。
讀完這本書后,我不僅從中讀到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獲得珍貴的精神食糧,而且還學習了作著刻畫人物性格的匠心獨運和簡練的敘事風格。高爾基的生平教會我如何從容鎮靜地去面對人生的危機與挑戰;我受到了一次靈魂的洗禮,心靈如雨后的晴空,清新,明凈,一片蔚藍。相信自己在以后的生活和學習中也可以從中獲得從容面對的勇氣。
假期讀書心得篇10
從1993年到2007年,余華在不斷的自序中完整著自己。1993年寫下的《活著》在二十余年后的今天看來,跨越了時間的障礙,頑強地活著。
深夜讀來,數次忍不住淚流。明明是作者精心的擺布,但讀來卻穿越了每個文字的阻隔,直逼人心。相較于時下輕飄飄的煽情、赤裸裸的炫技,余華的文字是讓人感覺不到技巧的,命運的厚度與沉重已足夠撐起整個故事。情感本就重得摧人心肝,還何須再去“煽”?
我們能做的已經不是旁觀與審視,而是站在福貴一家人的茅屋里,和他們一起笑,一起哭。這是很奇妙的視角,你清醒地知道自己是誰,但在閱讀的每個瞬間卻又身不由己地被卷入其中渾然忘我。正如余華在2007年的自序中所言,當他以旁觀者的視角來寫這個故事的時候,困難重重,可是當有一天突然以第一人稱來寫這個故事的時候,突然順暢無礙。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這仿佛也是一個奇特的隱喻,這個故事必須讓我們進入、替代。
福貴的一生絕不是他自己的一生,《活著》是每個人活著的象征。盡管我們可能沒有福貴的苦痛、沒有福貴的歡樂,但是,每個人只要活著,就必然要經歷他(她)自己的悲歡。
徐福貴的前半生可以說是自己造的,本來是地主家的少爺,賭嫖俱全,傾家蕩產??墒菑臄〖抑蟮拿恳徊?,似乎就走進了命運的魔掌。福貴的后半生可以說真是無奈。去給母親請郎中時被抓了壯丁,后來又經歷三反五反,大躍進的窮困難捱。兒子死于人禍,妻子死于疾病,女兒難產殞命,女婿事故身亡,的孫子也意外送命。
在死亡面前,人的渺小無助就像福貴面對醫院那個小房子時的恐懼和無奈,這就是命運,或者說叫宿命。在這樣龐大的力量面前,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福貴仍然要樂樂呵呵地活下去。余華說:“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福貴和老牛相依為命,一樣黝黑,一樣衰老,但是,老人依然用“粗啞卻令人感動的嗓音”唱著歌謠,自鳴得意。故事的開篇,老人吆喝著“二喜、有慶不要偷懶,家珍、鳳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老人這時候“黝黑的臉在陽光里笑得十分生動,臉上的皺紋歡樂地游動著”,這時我們尚不知情。到了故事結尾的時候,當老人再數出這一個個名字的時候,悲喜在那一刻洶涌而來,不可斷絕。
余華說:“生活是屬于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于任何別人的看法。”福貴的一生抑或每個人的一生,是窄如手掌,還是寬若大地,冷暖自知,無人得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