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名著心得體會100字
經典名著心得體會100字(素材下載8篇)
好的心得可以幫助人們積累經驗,從而更好地應對困難和挑戰。如何才能寫出優秀的經典名著心得體會100字?這里給大家分享經典名著心得體會100字供大家參考。
經典名著心得體會100字篇1
《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作者施耐庵以北宋宋江起義的史料為主要依據,成功塑造了一百零八位英雄的形象。
這部小說主要寫了一百零八位好漢的英雄事跡。如《火并王倫》《大破連環馬》等。在這眾多好漢中我最喜歡的是大頭領,人稱呼保義,及時雨,孝義三郎的宋江。他被晁蓋義士救上梁山后,對晁蓋忠心耿耿。晁蓋西去后他擔任臨時大頭領。他代領梁山好漢“替天行道”,消滅了許多的惡勢力。在《五虎上將打童貫》一集中。他很有威嚴地說:“我梁山五虎何在?”嚇得敵軍抱頭鼠竄。最后梁山好漢推選他為當之無愧的大頭領。
讀完《水滸傳》,我的腦海中只剩下兩個字,一個是“忠”,而另一個則是“義”。書中,楊志逼著吳用問這兩個字的意思,吳用毫不猶豫的答道:“忠:對上絕無二心。義:對友絕無二心。”楊志把刀架在宋江的脖子上,大聲喝道:“這你應當如何去做?”吳用掏出一把刀斬釘截鐵地說:“吳用愿意以命相換!”說著便刺向自己。吳用這一壯舉,是對“義”最好的詮釋。看到這里,讓我記起了那件事:一天我和好朋友,一塊踢球。因為頑皮,球砸破別人家的玻璃,當時我害怕極了,看到氣勢洶洶的房主,我不敢承認自己的錯誤。在房主的逼問下,我的好朋友站了出來,替我承認了錯誤。我害羞地低下了頭,心想這個朋友,我交定了。
每次讀起《水滸傳》,總是給我帶來了不一樣的感受。那蕩氣回腸的文字,栩栩如生的人物,波瀾壯闊的場景,一次又一次地打動了我,感染著我。我愛《水滸傳》,我愛讀書!
經典名著心得體會100字篇2
曾經無數次試圖看紅樓夢,都是堅持了三回就看不下去了,所以前三回不知道看了多少遍。看之前怕又有放棄的念頭,去知乎搜了一下,有人說從林黛玉進賈府開始看效果拔群,也有人說把初試云雨情當個索引的樂子看看。
我強迫癥,所以忍不住還是從第一回看起來了,看得速度很慢很慢,依然不太建議從中間開始看,因為人物關系的介紹基本就在前三章,后面是不停在已知人物上新添人物關系,如果一開始鬧不懂這個一頭霧水地看,恐怕會更加無法進入狀態。第五回警幻仙子那部分金陵十二釵的詩對照后面的結局,看得我一身雞皮疙瘩,真的太妙了。
五十四回元宵節好像是最后一次真正的熱鬧了,到七十六回好不容易一家團圓過中秋寶玉和鳳姐卻不在,賈母說,天下事總難十全,看到這里的時候好心酸。賈母強撐著想讓這種天倫之樂停留得久一點,但是這個家庭也和她一樣在老去,就好像有預感賈府要衰敗了一樣,最團圓喜慶的節日最后卻散的散走的走,黛玉和湘云作詩的時候還寫出“冷月葬花魂”這樣的句子。
“散了”是書里后半部分出現頻率特別高的詞,之前歡樂的場面很多,沒注意到這個詞,看到后面,詩社沒有再聚齊過,鳳姐小產后也再沒講過笑話,晴雯病了,每天都在查內賊還有抄家。想起五十四回最會話術的鳳姐偏偏在熱熱鬧鬧的元宵節講了聾子聽炮仗的笑話,重復了好幾次“散了”,現在這一切就好像一語成讖一樣,以前所有歡快的場面都再沒有了。曹雪芹真的太厲害了,每多看幾頁我的心都揪著,好像最可怕的時刻要到來了,而且還是循序漸進地來,這種強烈的沖擊太可怕了。
經典名著心得體會100字篇3
莫源秋教授的《做個幸福快樂的幼兒教師》,她教會我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應該具有積極樂觀的心態、如何確立正確的幸福觀、怎樣學會安排工作與休閑、如何做個高效率的幼兒教師等。其中在“如何做個高效率的幼兒教師”提到:“要做個會‘偷懶’的幼兒教師”讓我最有體會,怎樣才能做到呢?這就需要我們深思。
我們要“偷懶”,讓家長配合我們,將做好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放在首位。1.在家可以讓孩子從做家務做起,例如:讓孩子自己洗襪子,拿牛奶,買東西,穿衣服、襪子等。家長在吩咐孩子做家務時要有耐心,孩子主動幫助做家務應得到鼓勵。由于孩子年齡小,認識水平不高,考慮問題不周全,力氣小,在做事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失誤。大人不應因此指責孩子,更不能懲罰孩子,而應首先鼓勵孩子做得對的地方。對于孩子有失誤的地方,要幫助他們分析原因,找到問題所在,以提高操作的技能和水平。2.在園能讓幼兒自己做的,就讓他們自己做,如果孩子真的不會,老師應該在旁給予適當的指導,還可以安排“值日生”的活動,讓全班孩子輪流做值日,訓練他們的動手能力,培養責任心和集體榮譽感。
要做一名高效率并且具有幸福感的幼兒教師,適當地“偷懶”也是有策略和技巧的。
經典名著心得體會100字篇4
我讀了《公民道德修養》這本書后,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做為一個學生,要從小養成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好思想。要尊敬父母,助人為樂,養成良好的品質。
記得有一個難忘的夏天:那時我還沒上學,爸爸給我念了《家庭教育》中的一篇文章。報上寫的是:四川有個小男孩叫任綸武。雖然他長得又黑又瘦,但是他的學習成績在班級里總是名列前茅。暑假里,他跟爸爸一起出來打工,他爸爸干的活又苦又累,他就幫著爸爸一起做。一會兒掃地,一會兒洗菜,一會兒幫爸爸到商店去買東西……攢了錢到新學期開學時去交學費。我聽了非常感動,從此,我把爸爸給我的零花錢收集起來,把家里的廢舊物品賣掉的錢攢下來。開學后,我把節省下來的錢捐給貧困地區的'學生。
我現在的學習條件比他們好多了,更應該認真學習,掌握好各種科學文化知識,培養自己良好的思想品質,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使自己成為一個對國家、對人民有用的人。
經典名著心得體會100字篇5
《伊索寓言》是一本非常吸引人的故事書,當我一打開書,就感覺到書內新鮮的小故事在吸引著我……
《伊索寓言》里有很多很多的故事使我受益匪淺,其中最令我難忘的一則小故事是《泉邊的鹿與獅子》。
故事是這樣:從前在山泉中生活著一群漂亮的鹿,一只鹿跑到泉邊喝水,她低頭看見自己的影子,得意的說:“我的雙角多么美麗啊!唉,可是我這細小的腿無法和我的雙角相媲美。”
鹿正在沮喪的時候,沒注意到樹后的獅子,當她為自己丑陋的小腿嘆氣時,獅子猛向鹿撲過去,鹿嚇得狂奔而逃,她的細腿跑起來很快,不一會就把獅子甩了。
當鹿跑進茂密的叢林里,不料,她美麗的雙角被樹枝卡住了,再沒辦法逃跑了,只能眼睜睜的被獅子捉住了。
要成為獅子午餐的鹿傷心的說:“我真不幸!被我不喜歡的東西救了我的命,卻被我喜歡的東西送命!”
讀了這篇小故事,我深深體會到了,美麗的東西不一定有用,甚至還會壞事,不美的東西卻在關鍵時刻有使用價值,在生活中,有許多事物都是這樣的。美麗的外表不一定是有用的,比如在寒冷的冬天里,阿姨們喜歡穿裙子,雖然外表很漂亮,但是穿久了容易影響身體健康;而有些東西雖然外表不是好看,但卻很實用,如冬天我們穿的羽絨服,雖然肥大,不能展現每一個人的優美身姿,但是卻能防寒保暖,非常實用。
總之,我們看任何事物,不能只看到它的缺點,而否定它的優點。因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長處和短處,在不同的情況下,它們都能發揮不同的作用。
經典名著心得體會100字篇6
今天,我讀了海明威寫的《老人與海》。
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老漁夫,他釣到了一條大魚,但是當他獨自去釣魚的時候卻沒有釣到。老漁夫和這條魚玩了幾天,結果發現它是一條比他自己的漁船大幾倍的超級大魚。雖然他有自知之明,但他仍然沒有放棄。后來,魚身上的味道吸引了好幾群鯊魚搶奪食物,但老人仍然不肯放棄,以死相拼,最終走出包圍圈,將大魚帶回漁港,這給其他漁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生活中各種各樣磨難會磨掉一個人的棱角,時間的流逝也會給一個人留下風和霜。有多少人會在這個過程中喪失他們的意志和毅力?有多少人在困境中選擇了妥協,在失望中放棄了堅持和追求?有多少人,在圣地亞哥老人的情況下,選擇切斷他們的釣魚線,帶著85天沒釣到魚的恥辱返航?不,羞恥不在于失去了魚,而在于選擇死亡中的失敗和虛弱驅動的失敗。與文章中所說的相反,一個人沒有被毀滅,而是被打敗了。
我喜歡海明威,《老人與海》的作者,他在書中說,“一個人不是生來就注定要被打敗的。你可以摧毀他,但你不能打敗他。”“事實上,這是真的:一個人的身體可能被推翻和摧毀,但他的精神不會屈服。因此,有可能毀滅一個人,讓他消失在這個世界上,但這并不能阻止他精神的延續。老人失敗了,但這只是力量和身體上的失敗。他的信心和希望從未破滅。老人很驕傲,骨子里的驕傲可以讓他接受被毀滅的命運,但不能容忍被打敗,俗話說:英雄不是由成敗來評判的。他的堅強意志和勇敢精神不亞于英雄。苦難過后,他將成為一個不可戰勝的巨人,值得每個人的學習。
經典名著心得體會100字篇7
打開一本簇新的書,不經意地瀏覽著,我在一頁散發著濃濃墨香味的紙上找到了三個字:李清照,我想起了在語文書上看到過她——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女子,這兒有一篇她的詞呢!原本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我,竟被他吸引了,捧起書,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多么凄慘的語句,這不正是李清照輕柔婉麗的'作風嗎?也難怪,她一個弱女子,卻在短短的幾年之內,經歷了何等多的事情:夫死,家破,國亡,終日只得空守那夫君留下的一所陋居,每日無所事事,總覺得心里空落落的,仿佛少了些什么,處處尋找,卻只找得滿心悲哀。想到那里,我的心也似她一般悲傷起來。
李清照也必須想著要像丈夫一樣,穿上盔甲,騎著戰馬,上疆場,為了自我的國家,與敵人對抗到底。可是,她不能,她只能呆在家中盼,盼著丈夫帶兵勝利歸來,宋朝大軍打敗了匈奴的好消息。而令她失望的是,盼了那么久,盼來的只是丈夫戰死沙場的噩耗以及宋朝不戰而敗的消息。
這時,我仿佛看見了一個倚著窗梗獨自嘆息的人兒,她怨,她恨,她恨那些匈奴的軍民,好好相處為什么不行,為什么偏偏要靠戰爭來爭奪這根本就不屬于他們的的土地,害得無辜的人民家破人亡。
她怨宋朝的君王,竟為了自我的性命,聽信了一些貪生怕死的小人的進言,全然不顧那些正直大臣的忠言,還沒有被打敗,就下了命令,答應了匈奴的要求,宋朝軍隊投降,他哪里明白,自我在鶯歌燕舞的王宮里尋歡作樂的時候,他的臣民已經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黃花滿地堆積,如今有誰堪摘。”李清照必須是想起了她與丈夫在一齊的時候,那時的她還是一個純真無邪的少女,每日在外游玩,與丈夫對飲,共同摘花,一家人其樂融融,哪里能想到這一切到最終只能化作以往的回憶,不可能再回來。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我讀到了最終一句,仿佛已經與李清照應對面,坐在陋居里,聽她敘述著在她身上發生的故事,和她無盡的愁思。
過了一會兒,我拉回了思緒,不知怎地,我心里突然生出了一絲欣喜,原先,宋詞也與一般,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經過今日讀的這本書,我悟出了這樣一個道理:不管什么書,只要是對我們有益的,就要認真地看。
經典名著心得體會100字篇8
《紅與黑》是19世紀歐洲批評現實主義的奠基著作。小說環繞主人公于連自己奮斗的閱歷與終究失利,尤其是他的兩次愛情的描繪,廣泛地展示了“19世紀初30年間壓在法國公民頭上的歷屆政府所帶來的社會風氣”,激烈地打擊了復辟王朝時期貴族的反抗,教會的漆黑和資產階層新貴的卑鄙庸俗,自私自利。因而小說雖以于連的愛情日子作為主線,但畢竟不是愛情小說,而是一部“政治小說”。
司湯達是長于從愛情中反映嚴重社會問題的文學大師。于連的兩次愛情都與年代風云嚴密相連,這是其時階層比賽的一種體現形式,他對德雷納爾夫人后來的確也產生了實在的豪情,但開端是出于小市民對權貴的報復心思。因而,于連第一次占有德雷納爾夫人的手的時分,他感到的并不是愛情的美好,而是拿破侖式的野心的成功,是“狂歡”和“高興”,是報復心思的滿足。
如果說于連對德雷納爾夫人的追求還有某些真誠情感的話,那么于連對瑪蒂爾德小姐的愛情則純屬政治上的比賽,瑪蒂爾德既有貴族少女的傲慢、固執的氣質,又受到法國大革命的深刻影響。她以為,如果再有一次大革命,操縱社會的必定是像于連這樣富于奮發向上的布衣青年。同于連結成夫妻,既富于浪漫氣息,又找到了有力的靠山。而于連則以為與瑪蒂爾德小姐成婚能夠爬上高位,平步青云,因而不吝去騙取她的愛情。
可是,于連的兩次愛情終究仍是失利了。這是由于在復辟時期,封建勢力向市民階層猖獗反撲。于連不是統治階層圈子里的人,那個階層決不會忍受于連那樣的人實現其宏愿。
《紅與黑》在典型環境典型性情的塑造、勻稱的藝術構造和白描方法的運用上都有突出的成果,而司湯達所以被評論家稱為“現代小說之父”則是由于他在《紅與黑》中體現了杰出的心思描繪天才。現實主義作家都側重細節的實在,但司湯達與巴爾扎克不一樣,他側重描繪的不是客觀環境,而是人物心里活動的詳盡和傳神,作者常常三言兩語就把人物行動、周圍環境交代曩昔,而對其心里的活動則洋洋灑灑,不吝翰墨,愛情心思描繪更是絲絲入扣,扣人心弦。作者在于連得知德雷納爾夫人寫揭露信到槍殺她這段情節上僅用了三頁,而與瑪蒂爾德的愛情卻花了上百頁的篇幅詳盡描繪。德雷納爾夫人墮入情網時的那種高興、苦楚、悔過而又不甘拋棄美好的雜亂心思的展示,也令人拍案叫絕。
讀《紅與黑》是一段過分漫長的進程,由于時間已給了作家和著作最忘我而又公平的評判,我的閱覽情緒自不能像對暢銷書那樣肆無忌憚,又不能像對言情小說那樣模棱兩可。我是在用心靈去與那個年代攀談,要點也放在歷史以外的探求和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