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紅星照耀中國心得
關于紅星照耀中國心得(范本15篇)
寫心得的過程中,需要對所學的知識、技能或者經驗進行總結和反思,有助于提升自我修養和素質。怎樣才能寫好關于紅星照耀中國心得?這里給大家提供關于紅星照耀中國心得,方便大家學習。
關于紅星照耀中國心得篇1
斯諾在1936年6月至10月對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了實地考察,并以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為基礎,完成本書的寫作。作為一名西方記者, 斯諾所站的是一個公正客觀的角度去描述當時人民百姓的生活和心理狀態。除此之外,還表現出了紅軍及其領袖們的精神狀態和思想狀況。這本書可以說是讓人們可以進一步的去了解當時十分神秘的中國的紅色革命。并且,他把自己在紅色區域的所見所聞都一點一滴的記錄下來。后來匯編為《紅星照耀中國》。整本書的內容豐富而且生動。
1936年,中國革命與戰爭最兇猛、最危險的時期,斯諾孤身一人冒險穿越南京國民黨軍隊的新聞封鎖,長途跋涉來到西貝蘇維埃地區,尋找紅色中國。故事都給人以強烈的真實感。更是讓我對當時的人民、紅軍、毛 澤東等等都有了嶄新的可謂是顛覆性的認識。
在蘇維埃社會一節中,有兩段文字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是“共產黨在西北所以受到群眾擁護,其當前的基礎顯然不是各盡其能,各取所需,而是有點象孫逸仙博士的主張:耕者有其田。”;二是“有一件事可以說明共產黨在人民群眾中有基礎的,那就是在所有老蘇區里,警衛工作幾乎全部由農民自己組織起來擔任的。”
如“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總結的那樣,正是由于代表了人民群眾的利益,農民才會主動組織起來保衛自己的紅色政權;也正是由于秉承了這樣的理念,共產黨才能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始終得到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不斷推動革命事業向前發展。
在我的認知范圍中,當時的人民一定都受到了思想的禁錮并且十分保守,甚至可能有些木訥。但是事實卻是截然不同的。他們中的許多人也會進行批評和抱怨,這無疑就是他們言語自由開放最直接的證據。大部分農民團結一致,并且看好“蘇維埃”和“紅軍”,以此證明他們思想覺悟是很高的,有共同的追求,有目標,并且堅定不移的支持著自己的信念。對比當今,我們貌似更缺乏精神信念這一塊兒,這是我們所欠缺的地方。
這本書中所描繪的紅色中國,與我們教科書上所學到的是有許多出入的。相比之而言,這本書所講述的內容更加真實、可靠。
關于紅星照耀中國心得篇2
當我第一次見到《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時,就表現出了對這種有政治偏向的書的厭惡,而當我打開它時,我終于明白了《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的意義。
《紅星照耀中國》講述了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在紅色中國對共產黨各級領導人及農民、工人等民眾的采訪與觀察,以及對紅色中國的評價。
在本書中,我最敬佩的人就是紅軍中的“紅小鬼”。在紅軍隊伍中,他們是一個特殊的群體,盡管都還是些娃娃,卻跟隨部隊經歷風雨,在跋涉中漸漸成長,在戰火中走向成熟,用不尋常的童年譜寫出一曲曲生命的壯歌。斯諾遇見的第一個紅小鬼是一個號手,只有十五歲,穿著網球鞋,灰色短褲,帶著一頂褪色了的灰色帽子,上面有一顆模模糊糊的紅星。但是帽子下的號手可是一點也不“褪色”的:紅彤彤的臉,閃閃發光的明亮眼睛,看起來精神極了。這樣一位“紅小鬼”卻是已經當了四年紅軍的“老紅軍”了。這個孩子說他小時候被紅軍幫助過,那時他就發誓要參加紅軍。十一歲,他參加了紅軍,雖說只是吹號,但他作為一名軍人,是要有多么堅強的意志與精神啊!他的年齡與我不相上下,但是他做的事卻是許多同齡人都做不到的,他們中的某些人還上前線打仗,冒著生命危險,他們也勇往直前。這樣的“紅小鬼”,確實是令人敬佩的。
我最敬佩的歷史事件就是紅軍的長征。紅軍的長征是迫不得已的,紅軍為了避免國民黨的第五次圍剿,不得不向西北長征,分成了西、南兩個縱隊,在出其不意的情況下出發了。紅軍在努力下終于撤出了江西(主力部隊),余下的部隊則留在江西繼續抗爭國民黨。紅軍成功地突破了第一道碉堡線之后,就開始走向它歷時一年的劃時代的征途,首先向西,然后向北,這是一次豐富多彩,可歌可泣的遠征。本次長征共有兩萬五千里長,在這途中,有無數的困難和挫折,犧牲了無數的紅軍戰士們,然而紅軍一直在往前,從未后退。這也是紅軍的長征是軍事偉大的業績之一的原因。“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此乃紅軍氣概。恰如斯,他們才走完,六千英里遙遙長征路,雖坎坷崎嶇,但他們終望見了“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那“正西風落下長安,飛鳴鎬。”的戰爭年代,他們知道“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但是“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這是誓言,亦是紅軍戰士的誓言。
紅星永遠照耀中國!
關于紅星照耀中國心得篇3
如果以一個美國人的視角來看近代中國的戰爭史是怎么樣的呢?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給出了答案。
在寒假,我讀完了《紅星照耀中國》,跟隨著斯諾的腳步,我去遍了整個紅色區域,與當時中國工農紅軍的領袖、將領面對面。合上書本,心潮久久未能平靜。在書中我看到了長征過程中紅軍戰士的英勇善戰,不怕犧牲、看到了毛澤東的質樸純真,愛軍愛民、看到了周恩來的平易近人,溫和爾雅、看到了彭德懷的率真爽朗、吃苦耐勞……
這本書中最令我記憶深刻的章節是“懸賞兩百萬元的首級”斯諾記述了林彪的一些生平、他在紅軍大學回答問題的情況、以及一些他觀看了紅軍劇社的表演以及采訪紅軍劇社社長危拱之的一些情況。其中紅軍大學中的將士們將敵人的傳單反過來當作筆記,在以窯洞為教室,石頭磚塊為桌椅,石頭泥土糊的墻為黑板,校舍完全不怕轟炸的這樣一座“高等學府”中艱苦學習。為什么紅軍戰士能在這么惡劣的環境下艱苦學習作戰本領呢?那是因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夢想:打敗日本帝國主義,解放全中國。
在七十多年后的今天,我們閱讀著這一本書,現在的我們生長在和平時代,戰爭的硝煙已經散去,但我們通過這一張張薄薄的書頁仿佛回到了那個硝煙彌漫的戰場,仿佛看到了共產黨員為革命勝利流下的滴滴鮮血。仿佛感受到他們無私的品德,如今的我們,也有一個共同的夢想:國家富強,社會穩定,人民幸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所以,我要學習為中華之崛起而克己奉公的無私,我也要學習他們面對強大敵人不服輸,敢于客服困難的精神。我更要堅定信念,盡力守護祖國,守護這一來之不易的和平!
《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使我更深地了解紅軍,了解紅色革命。紅軍戰士用鮮血與生命換來的今天的美好生活,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為建設一個更加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
關于紅星照耀中國心得篇4
如果中國沒有解放,在一個個充滿槍聲、炮聲的日子里,百姓是多么痛苦啊!我想你們都在繁華的城市生活,我們今天的幸福,誰又想過這些都是怎么來的呢?這些都是誰得來的呢?
這都是工農紅軍得來的。這幾天我懷著好奇地心情讀完了《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這本書用講故事的形式,詳細介紹了工農紅軍如何用智慧和斗志戰勝蔣。勇猛戰斗,以堅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戰勝敵人,在失敗中不灰心,不氣餒,在途中幫助過許多百姓,深受百姓的愛戴。
這本書其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官帽山上的300多名紅軍被敵軍重重圍困。紅軍團長許光達突然看見有一條長長的藤羅,馬上帶領300多名紅軍戰士用藤羅順利下官帽山。紅軍戰士用智慧和勇敢突圍了。
還有一個故事:夏明翰在1921年成為共產黨員,1928年,由于叛徒的出賣,夏明翰不幸被捕。夏明翰寫下了那首的起義詩: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
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
從這兩個故事中讓我知道了紅軍戰士們以他們的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一曲曲勝利的凱歌,為中國人民事業立下了不朽功績。紅軍的精神,是一筆精神財富,激勵著我們一代又一代人。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做祖國的棟梁之才。
關于紅星照耀中國心得篇5
《紅星照耀中國》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作品,我第一眼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是無比的驚訝,因為這本書竟然是外國記者寫的。埃德加·斯諾真實地報道了中國革命根據地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真實情況。
雖說還未看完這本書,但開篇——《探尋紅色中國》就給了我許多的感慨與反思。
“中國共產黨人究竟是什么樣的人?”這個問題引發了我極大的思考,我以前也從未想過這個問題。是啊,中國共產黨人究竟是什么樣的人呢?
想起《卜算子?詠梅》:“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于是我想,中國共產黨人應該是擁有像梅花一樣的秉性的人吧!
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是: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開展黨內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務:堅定理想信念。中國共產黨人堅定信念,他們熱愛祖國的大地,熱愛生長在這大地上的人民。他們毫不動搖地堅持祖國文化。曾在一篇文章上看到過這樣一段話:“他們舍己為人、奮勇當先,三河壩阻擊戰,革命軍人一個個奮勇爭先,為戰友換取撤離時間而犧牲自己,這是同志的真情友誼,是血濃于水的革命感情,生命換不回,我無法控制我的眼淚。”的確,他們是時代的精英,是中華人民的帶路人,他們在戰場上奮勇殺敵,前仆后繼,他們為了祖國,為了人民,獻出了自己的青春,以至于生命。他們中的許許多多人,人們甚至還不知道他們的名字,但他們是偉大的,他們憑著這樣的精神,讓中國共產黨漸漸壯大起來。
想起陳惠瑛的祖父對她說的話:“這梅花,是我們中國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開花,她卻不一樣,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她是最有品格、最有靈魂、最有骨氣的!幾千年來,我們中華民族出了許多有氣節的人物,他們不管歷經多少磨難,不管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他們就像這梅花一樣。一個中國人,無論在怎樣的境遇里,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是的,我們應該像梅花一樣,擁有堅韌不拔、不屈不撓、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文學藝術史上,梅詩、梅畫數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種花卉都望塵莫及。”因為國人賞花,不僅賞花的外表,更欣賞花中蘊含的人格寓意和精神力量。
讓我們學習梅花精神,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的高尚品質。
關于紅星照耀中國心得篇6
《紅星照耀中國》是震撼世界的成就,這本書的意義首先在于它是通過一個外國人的所見所聞,客觀地向全世界報道了紅軍的真實情況。1936年,埃德加·斯諾冒生命危險深入西方媒體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在延安,他解開了心里的疑惑。
《紅星照耀中國》中對人物的外貌刻畫細致入微,如第二篇中,對周恩來的外貌描寫,個子清瘦,中等身材,胡子又長又黑,外表卻仍不脫孩子氣,眼睛又大又深,富有吸引力。還有第三篇中對毛澤東的外貌描寫,面容消瘦是一個像林肯的人物,個子高出一半的中國人,背有些駝,一頭濃密的黑發留的很長,雙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顴骨突出,還描寫了彭德懷,林伯渠等人,并配附大量照片,為后人留下許多珍貴影像。
第三篇中還寫了許多關于毛主席的事,表現了毛主席的性格特點,如毛主席在街上和兩個年輕農民談話,作者起先沒認出他,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像中國農民一樣質樸的人。他頗有幽默感,喜歡憨笑生活簡樸,甚至有些粗俗,而且不拘小節。
作者還寫了,毛主席對作者寫的文章或者拍的照片,從來不加任何檢查,使作者盡力弄到能說明蘇區生活的各個方面的材料,這使作者非常感激。流露出作者對毛主席的敬佩、贊美之情。
這是一部文筆優美的紀實性很強的報道,作品值得我們仔細品讀。作者:阮子彤
關于紅星照耀中國心得篇7
在中國人民爭取自由、民主的道路上,曾經有很多國際友人對中國給予過各種形式的幫助,比如埃德加_。
作為一個美國記者,_是第一個把中國共產黨、紅軍介紹給全世界的人,讓更多的人知道,在東方的大國有著這樣一個政黨,這樣一只隊伍。
《紅星照耀中國》的意義不只是向外界介紹了中國的革命情況,它還是一部詳盡的歷史資料。
一九二七年之后,由于國民黨的突然反目,血腥清洗,導致大批共產黨人的犧牲,蔣介石撕碎了偽裝合作的面具,意欲致年輕的共產黨于死地。全國各地都在搜捕共產黨,甚至敢于同情共產黨的行為也會導致死刑的懲罰,但是,仍然有更多人冒著掉腦袋的危險,義無反顧的追隨在共產黨的紅旗下,這些人的目的是什么、理想是什么、斗爭的方向是什么,并不為當時的大多數人所了解,在國民黨的宣傳機器的惡意詆毀下,共產黨被說成一小撮反動的暴民,而紅軍則是為數不多的、衣衫襤褸的土匪罷了。
但是國民黨無法解釋的是,如果真如他們所說,共產黨是暴民土匪且人數少得可憐,為什么一直無法被消滅?相反還繼續擴大著根據地?共產黨真的是反帝的么?或者如國民黨支持者所說的,他們激烈的抗日口號只不過是爭取公眾的同情和絕望的掙扎,是亡命的_和土匪最后的呼號?
總有些人愿意追求_,即使冒著失去生命的危險。_無疑是這種人。
盡管心中忐忑,_還是在張學良將軍的東北軍幫助之下,毅然決然的踏入了這個被蔣介石政府描繪成是充滿血腥、暴力、野蠻、土匪當道的紅色根據地,而他所能依靠的,只是一封寫給_的介紹信。
然而懷著冒險心情的_很快就知道了自己的擔心毫無必要,這些紅色區域絕不是國民黨政府所說的那樣恐怖,正相反,在這里,有著人民真正支持、信任的政府。
由于外界的封鎖和造謠,共產黨領導人的情況一直不為外界所熟知,國民黨不停地在炮制他們的“惡行”,并且諷刺的是,在多次報道_、朱德等共產黨領袖死亡的消息同時,他們又懸賞對這些人進行緝拿。
按_自己所說,他只不過是一個好奇心強、敢于冒險的洋鬼子,但是在紅色政權的所在地,他不但受到了貴賓的待遇,而共產黨的領導人們也對其坦誠相見,為其的采訪報道提供一切便利條件,這和國民黨的遮遮掩掩、欲蓋彌彰、顛倒黑白是截然不同的。
通過和共產黨、紅軍的接觸,_終于明白,為什么會有成千上萬的人不惜犧牲生命而依然加入共產黨,為什么紅軍在人數、裝備處于絕對劣勢的情況下能夠轉戰南北,為什么人民群眾會如此的支持著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軍隊。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才有希望,因為紅軍是真正的人民軍隊。
關于紅星照耀中國心得篇8
“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這是偉大革命家名言。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通過讀書可以賦予人豐富的知識色彩。當我第一眼看到這本書時,紅色的略呈灰灰的書的色調,立即給人以“紅色”的感覺,更兼有歷史的厚重感。
翻開書本,心就平靜下來了,平鋪直敘、娓娓道來他的西部之行,而一個個鮮活人物躍然紙上,一幅紅色蘇區斗爭圖浮現在眼前。作者運用歐美作家善用的描寫的手法,以平視的角度,樸實的筆觸給我們講述著那段歷史。樸實的語句卻將東西方文學的區別體現的淋離盡致,當時這樣的文章應該算作新聞或通訊了,而在今天就是一部傳記了。
他有著中國農民的質樸純真的性格,頗有幽默感,喜歡憨笑”。這是對偉人的描寫——是一個喜歡憨笑的人。
西路軍的很多故事、當然也包括很多女紅軍戰士慘烈經過至今仍在民間流傳,在中國革命史上可能是絕無僅有的,當年的殘酷是我們現代人無法想象,正是因為有了這種精神,紅軍精神。讓我們現在擁有了如此安寧的生活。我們現在所獲得的一切都是鮮紅血液換來的,為了這些,我們不得不好好學習,報效祖國。
讓我們銘記那段歷史吧,珍惜今天所擁有的,跟一位美國人——斯諾一樣深愛這片紅色土地或者說更愛這片土地,因為我們是中國人。
關于紅星照耀中國心得篇9
作者以出色的紀實文學技巧記錄了正在成長中的紅色蘇區一幅幅立體而豐富的影像,描繪了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戰士堅忍不拔、英勇卓越的革命斗爭。除了領導者,斯諾還描述了許許多多的黎民百姓,從火車上偶遇的老者,到飛奪瀘定橋的敢死隊員,還有穿得破破爛爛、頭上拖著辮子的農民,這些普通人是組成陜北蘇區最真實鮮活的畫面。
“我以前從未見過任何中國青少年有這樣一種人格尊嚴……隨著我更深入蘇區,我發此刻這些紅紅臉蛋、歡樂愉快、精神飽滿、忠誠不渝的“紅小鬼”身上,洋溢著一種令人驚奇的青年運動的蓬勃精神。”斯諾看慣了羸弱無助的中國孩子,“紅小鬼”表現出的蓬勃朝氣讓他著迷。隨后接觸的那群歷經二萬五千里長征的紅軍戰士震撼,“有時我幾乎不能相信,只是由于這樣一批堅決的青年,有了一種思想的武裝之后,竟然能夠對南京的千軍萬馬進行了群眾性斗爭達十年之久。”斯諾筆下的蘇區普通百姓活靈活現,真實生動,他們的精神狀態,折射出當時蘊藏在民眾思想里的智慧之光,這是正義的力量,也是中國的期望。
“讀史使人明智”,在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周年之際,中華民族復興之時,再讀《紅星照耀中國》,不僅僅讓我們重溫抗日戰爭那段非凡的歷史,領略真實鮮活的紅色中國,更能深刻地理解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奪取中國革命勝利并成功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原因。
關于紅星照耀中國心得篇10
在《紅星照耀中國》第一篇探尋紅色中國中,斯諾開宗明義提出了很多問題,其中他問道:“千千萬萬的農民、工人、學生和士兵加入了紅軍,武裝反抗軍事獨裁的南京政府。這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究竟有怎樣一種不屈不饒的力量在推動他們不畏犧牲,去擁護這種ZZ見解?”我不禁在想,以弱抵強究竟靠的是什么力量?當然是一種理想,一種信念,所以今天我就跟同學們說點自己的心里話,談談理想信念吧!
說起理想信念,我覺得大多數同學會開始迷糊,也會疑問自己到底有沒有理想信念,我想這是當今很多學生的生活學習現狀吧,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想追尋什么?生活一片迷惘,變得消極無意義,因此很多人陷入游戲世界里尋找一絲絲的精神寄托和情感訴求。這都是心靈空虛毫無理想信念的表現,青年學生怎么樣做到有理想有信念?我認為應該首先要有需求,其次要有實踐,最后就是自省力。
首先,任何行為的最初來源都是因為有需求,那么理想信念的起點就是要有需求,共產黨之所以贏得了歷史的勝利那就是因為大家對國民黨領導下的___喪失了信心,需要一個新的政權領導大家取得___的勝利和民族的獨立,人民能解決溫飽且有尊嚴的活著,反觀現在我們很多學生的現狀就是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很多東西唾手可得,父母鋪平了康莊大道,自己幾乎不需要去思考去努力,思想上沒有需求的原動力,因此,我們應該重新思考自己的未來,尋找理想信念的原動力;
其次,理想信念最有價值的力量就是實踐,任何理想信念的達成都要靠具體的實踐行動,沒有行動,理想信念都只是空想,紙上談兵的賣弄,沒有任何實際意義,中國共產黨取得了歷史性的勝利,靠的不是大道理,而是一步一個腳印的實踐,但最難的也就在這里,因此你的需求要夠強烈,意志品質要夠堅韌,當你的理想信念成為你生命中的一個部分的時候,那么是完全順應自然的、健康的、不難做到的,也不會走到歧途的。很多同學道理其實都很明白,但都是因為缺乏堅韌的意志落實到行動中,從現在起趕緊將你的想法付諸行動吧;
最后,哲學里常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的過程就是一個慢慢無期的自我反省的過程,沒有自省力相當于沒有糾錯的能力,那么很容易將理想信念引入歧途,最終出現毀滅性的錯誤,我認為人世間一切經歷的受傷、挫折、坎坷,都是一個領悟的重要契機,因此自省力對于一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但我們需要重新檢驗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一步步將思辨的能力建立穩固,一旦有特殊情況就能夠沿著真相順利前行!因此作為學生我們需要學會自我思辨自我反省,不斷糾錯,讓自己的理想信念不斷得到升華。
關于紅星照耀中國心得篇11
紅星照耀中國是一本好書,讀了這本書,讓我感觸良多,深受啟發,為此記錄下心得感悟!“那紅星照耀中國,也必將照耀整個世界。”這是斯諾在《紅星照耀中國》中所提出的。在這本書中,共產黨人的艱辛、努力及奮斗,深深觸動了他的內心。
這本書是一部經典的紀實作品,真實記錄了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國西北實地采訪的所見所聞,揭示了中國紅軍的真正形象及與日本侵略者和國民黨的堅定斗爭。本書收集與記錄了與革命將領等的談話,以及與紅軍戰士,農民工人,知識分子等的談話,他還言斷:這根本不是一個作家所能創造出來的,這些是人類歷豐富而又燦爛精華。
對我觸動的,是紅軍戰士飛奪瀘定橋的壯舉。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那30多名先遣隊員們以不怕犧牲,敢于直面一切困難的長征精神,用自己的鋼鐵之軀筑成屏障,為身后的隊友鋪平的道路與希望,可以說紅軍中的每一個志士,都是英雄,為了革命的勝利,他們可以犧牲一切,哪怕是拋頭顱,灑熱血!在尚未吹響勝利的號角前,他們絕不退縮。
可以說,這是一部劃時代性的巨作。它_了外界對中國共產主義的負面壓迫與影響,向全世界展示了一個充滿朝氣的紅色中國,而這樣的國家與民族卻更是不可戰勝!誰能想到,就是這樣一支奇跡般的部隊,給予了人民、給予了國家與民族真正生的希望!唯有那不可_的共產國際主義,方可解救人民于水深火熱之中。
感謝這本名著,他教會了我樂于吃苦,不懼艱難的樂觀主義,賜予了我重于求實獨立自主的膽識與謀略!
關于紅星照耀中國心得篇12
20世紀初期,硝煙四起,烽火連天,卻有人逆火前行,從光明走進了黑暗之處,一人穿過石雨江,將一個鮮為人知的紅色中國帶到了世界眼前,并留下了一本寶貴的著作,他就是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將近一個世紀以后,在陽光下幸福生活的我們又捧起了《紅星照耀中國》。,這部記錄了中國紅軍點點滴滴的紀實作品,在閱讀中感悟歷史,收獲成長。
此書可把紅色中國寫的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在這些小小的書中,紅色中國全然不是我懵時期想象的死板,緊張,這里有著好幾百萬的人民,而蘇區的管理可謂井井有條,學校,工廠都有。真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盡管在當時共產黨被蘇區外的國民黨圍剿壓迫,蘇區的生活十分艱苦,甚至連學校里的課本用的紙都是從敵方得來的傳單,槍械更是從乾縣府和的,但是在這種艱苦的生活環境下,老百姓仍然十分愛戴紅軍,我想這是因為紅軍不欺壓百姓。反之,還幫百姓從大地主手中奪回了自己的土地。要知道在舊中國,土地就是勞動人民的命。紅軍可謂是人民的軍隊。試問,這樣一支為人民著想,為人民服務的好軍隊,會有誰不去愛戴呢?
在書中我還認識了許多家喻戶曉的領導人。譬如我們最偉大的毛澤東,書中的第四章,對其有詳細的描寫,透過這些文字,我才知道,原來我們一直歌頌敬畏的毛澤東,在新中國成立以前,還干過許許多多的大事。原來毛澤東童年時期也是個有點叛逆的孩子。毛澤東十分善良,對待老百姓可好了。這可真讓我大開眼界,我情不自禁的把第四章讀了好幾遍。
從小爸爸就給我講長征的故事,而在這本書中,我真正體會到了紅軍的長征精神,不管前方是崇高峻嶺,還是在湍急大河,我們的紅軍戰士都從不退縮。他們不畏艱險,克服重重難關,也許即將到來的是死亡坑和紅色信息深深銘刻于戰士們心中,他們絕不放棄,這就是紅軍的長征精神,既然紅軍戰士可以取得勝利,我們也可以。
讀《紅軍照耀中國》,體紅色世界、感紅軍事跡、記長征精神,我想,這便是這本作品想告訴我們的了。
關于紅星照耀中國心得篇13
讀《紅星照耀中國》,想當年賀龍拿著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個蘇區,他襲擊了國民黨的人,毫無畏懼之心,隨后加入國民黨,最終在南昌起義后又加入了共產黨。
他是大家公認的“黑幫頭頭”,是一個正義感十足的好男人。不像杜月笙那樣反抗正義,引發慘案;也不像汪精衛那樣外表友善,內心狠毒背后捅刀。他性格急躁,但又很謙虛,能夠像唐太宗一樣虛心聽取意見,從而不斷完善自我,讓自我在將士們面前更有信服力。加上他雄辯的口才,成就一支龐大的隊伍,也為紅軍的勝利打下了基礎。
賀龍,他平易近人,照顧下士,即使在長征那最艱難的歲月里,他忍著傷痛,背著受傷的部下行軍;即使在糧食幾乎斷絕的情景下,他想盡一切辦法,不讓手下的將士倒下;所以在被國民黨圍剿、形勢惡劣的情景下,戰士們都沒有忘記賀龍有恩于他們的點點滴滴,寧可追隨著賀龍,在路上死去,也不愿離開,可見賀龍平時對他人沒有貧貴之分,人人平等相待,而這一切的結果是——紅軍取得勝利。
有人說賀龍的行為過于急躁,沒有將帥風范,只配是一個戰場上的一兵卒,但賀龍忠誠于黨,待人真誠,嫉惡如仇,大家紛紛前來來投奔他,這就說明他有著超贊的凝聚力和超強的戰斗力。雖然他在解放戰爭中并沒有許許多多驕人的戰績,但他仍是后勤部隊中不可缺的一部分,紅軍的勝利,他功不可沒!
他無怨無悔為黨奮斗終生,最終的結局卻令人唏噓,即使當時他被批斗,“打倒賀龍”的聲音此起彼伏,但在39年后的今日,他早獲平反,早已被認定為黨的忠臣,人民心中的好同志!
今年是賀龍誕辰周年,我若有幸回到抗戰時期,見到身材魁梧的賀龍將軍,必定給他行一個標準的軍禮:“賀軍長,您好”。
關于紅星照耀中國心得篇14
在這個寒假里,我讀了《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這本書是一位外國記者斯諾所寫,他客觀詳實地報道了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的主張、綱領,讓全世界知道,在這個人口最多的國家,真正的未來在哪里。
這本書也是研究黨的歷史、了解領袖們的資料。作為在當時寫成的第一手資料,不僅介紹了紅軍的征戰史,并且從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進行了報道和解釋。這是一部把中國介紹給全世界的書。
當時的中國內憂外患,侵略者的鐵蹄踐踏著國土。而當權者的屠刀則揮向人民,這個時候需要有人站出來挽救大局,這個人就是毛澤東領導下的共產黨。
黨在成立初期,由于一些不安定的因素,曾受過很大的損失。新的共產黨面臨生死存亡的局面,領導們的智慧使黨走上了正確的道路。
只有人民的擁護和支持,才能讓國家看到未來,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沒有被侵略者擊退,在無數人流血犧牲后,更多的人勇敢站出來。共產黨領導的隊伍逐漸壯大,在震驚的二萬五千里長征之后,沒有人能再輕視這股不可抵擋的力量了,這是一個代表人民群眾的政黨。
《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可以讓我們知道:正是中國共產黨及其軍隊所經歷的苦難和犧牲,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了解過去,才能真正地了解中國共產黨的偉大,這種偉大將給中國帶來新的輝煌!
關于紅星照耀中國心得篇15
共產黨似一抹光,照亮了黑暗的中國,帶領就中國人民不再遭受資本主義家的壓迫,過上了夢寐以求的幸福生活。共產黨是紅色希望,給工農們帶來生的希望,給中國帶來生的希望,給反動派們帶來滅亡。
《紅星照耀中國》是由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到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所見所聞的真實報道,內容中講述中國當時內部的混亂,兩個政黨對立和發展趨勢。工農和資本主義家的生活簡直就是兩極分化,工人和農民的生活苦不堪言,而紅軍幫被壓迫者擺脫困境,紅軍對青少年的影響深遠。共產黨提出“停內戰,統一抗日戰線"受到許多人民的認可。斯諾記者在與紅軍的相處過程中與紅軍結下深厚的友誼。
書中精彩部分有很多,最讓我對紅軍敬佩就屬《大渡河英雄》。紅軍面對國民黨的圍追堵截,而眼前一條條鐵索,鐵索下是洶涌的河水,唯一的辦法就是爬鐵索,紅軍戰士們搖蕩在鐵索上,敵軍機槍還擊一名又一名的紅軍,紅軍墜落于河水之中,但還是有著一名又一名的紅軍接著上。紅軍們憑借著他們的勇敢擊退了敵軍,甚至有敵人放下武器加入紅軍隊伍,他們似乎明白了,哪方才是正義的隊伍。在閱讀這篇文章時,我的腦海里一直在幻想紅軍戰士們過大渡河的場景,大渡河的模樣讓人心生恐懼,而紅軍讓人心生敬佩。紅軍們不是不怕敵軍的炮火,他們是不愿意受資本主義家的壓迫,只想要得到那份本屬于自己的幸福。長征中,路途跋涉,總會有人落單于隊伍后,不會繼續跟上了,他們為革命而犧牲,為新中國而犧牲。長征的路雖長,但路的盡頭不是黑暗的,而是充滿陽光。長征的歷史并沒有布滿灰塵,后代的我們會銘記這段歷史,永遠記得有紅軍為中國革命而奮斗。
鐵索上爬行為革命,為解放中國。資本主義家的生活是燈紅酒綠、大魚大肉、錢財揮霍無度,再看看農民的生活又是怎樣?他們連吃口飯都是奢侈的,資本主義家的生活如此,我都是搜刮農民而得來的,如此對待自己的同胞,難道不會心生愧疚嗎?
富人有多富,窮人就有多窮。《死亡與捐稅》就很好的詮釋了這句話,西北大饑荒期間,成千上萬的男女老少因饑饉無物可食而餓死,難民們餓得只有一副骨頭了,尸體更是數不勝,這種景象令人目不忍睹。就連斯諾記者看到,這種景象都忍不住感嘆,最讓人震驚的是,雖是饑荒期間,但是富人們的糧食卻有千萬噸,不僅如此,他們還在肆意放財、花天酒地、歌舞升平。同一地區兩種情況截然不同,難民們已經身無分文,富人們還向農民們征收許多巧立名目的稅務,不僅如此,他們還從饑荒救濟金中斂得巨財,看著就很讓人氣憤。看完這篇文章,我同情饑荒中的難民們,我鄙視那些肆意放財的富人們,面對自己的同胞瀕臨死亡的狀態,卻還在歡聲笑語,真是讓人憤怒。這些富人們的心腸就像蛇蝎一樣的惡毒,富人的欲望無邊無際,再多的錢財似乎也滿足不了他們,對窮人們征收無中生有的稅務,不給窮人們一點生的希望,想把窮人們榨干。
如此無理的生活條件,而中國人逆來不愿受氣,便有紅軍。紅軍隊伍里還有著“紅小鬼”他們年齡雖小但他們可不是什么乳臭未干的孩童,已經可以獨擋一面了。雙眼烔烔有神,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不怕苦不怕累的就是“紅小鬼”,他們明明才十幾歲,卻有著好幾年的兵齡,在他們眼中當紅軍是一件非常榮幸的事情,不僅是他們,農民的眼中也是如此。和共產黨在一起他們的生活不會再像從前,怕白軍來收稅,怕吃不飽。“紅小鬼”們朝氣蓬勃,就連斯諾記者都贊嘆很難給“紅小鬼”挑出什么毛病來。“紅小鬼”這群少年精神昂揚、充滿少年氣,黑暗中國雖腐敗,但因為這群“紅小鬼”耐心、努力、活潑好學。中國的未來不在是黑暗,而是布滿紅色希望。
紅軍是一團熊熊烈火,讓寒冷有了溫暖;紅軍是閃爍的星星,讓黑夜多了些色彩;紅軍是播種機,讓大地生機勃勃。紅軍是我們心中的英雄。紅軍是紅色希望,透著光的希望照耀中國。面對別人侵略自己的祖國,那些富人只顧自己的錢財生活,卻不拿起武器反抗敵人,甘愿被壓迫。看到自己同胞瀕臨死亡,卻還在花天酒地搜刮他們。真是替你們感到羞愧。應該同紅軍們站起來反抗,保護自己的祖國不讓日軍在中國土地上撒野,不是自相殘殺。團結起來,打退敵人。歷史不可忘記,“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在共產黨的帶領下我們要實現民族復興。青少年要想共產黨一樣奉獻人民,報效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