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駕車處罰標準最新
酒后駕車處罰標準最新
在中國,每年由于酒后駕車引發的交通事故達數萬起;而造成死亡的事故中50%以上都與酒后駕車有關,酒后駕車的危害觸目驚心,已經成為交通事故的第一大“殺手”。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新酒后駕車處罰標準,供大家參考!
最新酒后駕車處罰標準
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飲酒后駕車,處扣證一至三個月,并處200至500元罰款。醉酒駕車,處十五日以下拘留,并扣證三至六個月,并處500至2000元罰款。
每年元旦、春節期間,親朋相聚、公務宴請,席間或多或少都會喝點酒,“感情深,一口悶”。酒后駕車的危險性勿需多言,因酒后駕車肇事的新聞也在媒體上屢見不鮮,這些情況駕車人都心知肚明。因此,在新春佳節來臨之際,請大家牢記:開車不飲酒,酒后不開車。做個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好公民。
酒駕心理
一是自以為沒有醉。半斤不臉紅,一斤不心跳,二斤倒不了!酒駕者都有超乎尋常的“自信”,覺得自己就是喝了酒,也能把車開到目的地;就是喝了酒,在遇上突發的事情時,也能從容應對和處理。他們顯然已經忘記了酒精會使人神經麻痹、遲鈍的亙古不變的真理。等出了車禍,悔之晚矣。
二是自以為經驗老到,車技高超。同樣是山東省的一項數據表明:1年以下駕齡的很少酒后駕車,大量的酒駕行為出現在駕齡在5到20年的司機身上。豈不知,酒精入體之后,它并不認得你有幾年駕齡。而事故卻恰好會因為駕齡高、自持高,從而重視度低、防范心理差而多發。
三是僥幸心理作祟。有些司機酒駕,總以為“不會那么巧被交警撞上”,或者在節日之前,覺得“交警也要過節”,認為過節相關檢查就會少,于是借著酒勁兒開車上路。這種心理其實忽略了一個最起碼的前提:檢查酒駕、罰款甚至追究刑事責任,其實并不是目的,禁止酒駕的目的是保護他人和駕駛員本人的生命安全,維護交通秩序、社會秩序。有交警檢查,司機要做到不酒駕,就算沒有交警查,不酒駕也應該是一個最起碼的職業道德和尊重生命的主動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