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R20這個車怎么樣
高爾夫R20這個車怎么樣
高爾夫R20這個車怎么樣?R20不但配置了高爾夫家族功率最高的發動機,同時標配四驅系統也讓車型變得更加誘人。
高爾夫R20外觀設計布局
高爾夫R20外觀尺寸同高爾夫GTI近似,同時軸距也是2578mm,作為一款緊湊級車來說,這個尺寸已經足夠了,畢竟更短的軸距可以帶來更好的操控性。
從前臉的造型來看,高爾夫R20同高爾夫GTI也有一些差別,首先它標配了LED霧燈,這也是目前高爾夫家族中唯一使用這樣設置的車型;此外,全熏黑的前大燈也是不同的一個配置;當然了,下進氣格柵的橫向格柵布局也同高爾夫GTI會有較大的差異。
輪胎方面,高爾夫R20前后輪采用了規格為225/40XR18的鄧祿普輪胎,輪轂樣式較為普通,這讓筆者感覺有些失望,這與高爾夫GTI輪轂的戰斧式設計相比絕對遜色。但是,高爾夫R配備的高性能“R”黑色剎車鉗,或多或少都挽回少許顏面[2] 。
尾部的設計同樣以簡潔明快為主,和前大燈呼應的熏黑尾燈是一個獨特的地方;而全LED的尾燈也是同GTI有差別的地方(而其LED排列方式呈C狀)。R20車尾頂部的擾流板尺寸要比GTI來的更大,其可以更好的讓R20在高速下保持穩定性。
車尾的中置雙出排氣管是高爾夫R20外形上的一個重要印記,而高爾夫GTi則采用了雙側雙出的布局形式,因此僅從排氣管就可以看出R20的不同。同時在輪轂方面,R20并沒有采用GTI那種戰斧式的輪轂,而是使用了更傳統的五幅運動化輪轂,配合大尺寸的薄胎(高爾夫GTI為R17輪胎),顯得別有一番味道。
高爾夫R20內飾布局
R20的內飾設計是在是非常動感的,無論是儀表盤、方向盤、座椅還是擋桿等細節,無不體現出更多的為競速準備的元素,而且在質量和做工上,R20相比普通版本高爾夫以及高爾夫GTI都要更加出色。
在儀表部分,R20同普通的GTI似乎沒有太大的差異,但是氣氛燈改成了藍色,這也是大眾更高級別帕薩特R36等車型所使用的氣氛色;大眾行車電腦顯示屏、桶式速度表和轉速表,水溫和油量則被設計在底部,相當容易辨識。當然了,如果你眼睛夠尖的話,也可以看到高爾夫R20的速度表最高時速達到了300公里/小時,這比GTI的280公里/小時進一步提升,但是,這或許只能算作是一種性能的代表,畢竟R20同樣被限定在250公里/小時的最高車速下。
在中控臺上,R20的設計也是基于便利性考慮,自動空調的設置和切換非常方便,大部分都使用了比較大的鍵來控制,開車的時候幾乎不用低頭就可以進行設置,雙區獨立自動空調雖然對于一款運動型車來說不是非常必要的,但考慮到平時行車的便利性,這個功能還是很有用的,同時車型標配DVD娛樂導航中心,除了可以進行正常的DVD播放、CD播放、AM/FM收音以外,還提供導航功能。[1]
高爾夫R20中央扶手箱儲物空間雖然并不是太為充裕,但是其配備有的iPhone充電器較迎合潮流,這可以很好地滿足了“蘋果控“的需求。
空調出風口除了在造型方面有細微區別外,高爾夫R20采用鍍鉻包裹設計,總體有著非常不錯的質感,并且顯得更加有品味。
高爾夫R20舒適性配置
雖然大部分運動款車只是為前排用戶考慮,但是高爾夫R20為后排用戶考慮的也不少,后排的獨立出風口,可以收起的手枕,舒適的真皮座椅,R20雖然更多的時候是提供四人乘坐,但如果坐上五個人也不會感覺擁擠,比較低的中央地臺會讓后排居中的用戶不會感到太過壓抑,而且也提供了可以獨立調節的頭枕,而且中座出于安全考慮,也配置了三點式的安全帶。
在舒適感上,R20的后排還是不錯的,長途行駛的時候并不會感覺太累,這主要是更后傾的靠背設計,以及比較寬大的坐墊所帶來的,但如果你真要非常舒服,那么建議后排還是只坐上兩個人吧,這樣不但用戶寬松的空間,中央手枕放下后會有比較好的舒適感,且可以增加兩個杯托。
R20的尾箱容積令人滿意,雖然整車尺寸并不大,但尾箱卻并不小,正常情況下可以達到350升,即使是長途奔襲,擺放兩個人的行李絕對是足夠了。而R20的后座也可以4/6放倒,放下倒后座之后,其行李容積就達到了1300升左右,這時候小車幾乎就可以成為一輛小的廂式貨車了,可以放下很多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