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避讓失當碰撞事故責任判定
車輛避讓失當碰撞事故責任判定
現在城市車輛越來越多,尤其是在早晚上班高峰期,堵車堵的人心惶惶,個個都想快人一步前行,所以刮刮蹭蹭的事故時常出現。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精心挑選的車輛避讓失當碰撞事故責任判定,希望大家喜歡!供你參考和閱讀!
碰撞事故責任判定1
讓直行車:如你需要掉頭,而后面有車行駛過來,一定要讓直行車現行,如果不讓直行車,發生了事故是要負全責的;如果你要轉彎,無論是左轉還是右轉,也要讓直行車先行,不要以為打個燈就可以一把過去了,一旦直行車的車速過快,碰到了,就是你的責任。
讓左轉車:在十字路口,如果對面有左轉的車輛,那么要右轉的車輛就要讓左轉的車輛先行,否則一旦有剮蹭就是右轉車輛的全責。
讓右方車:在沒有信號燈的路口,要先讓右方的車輛先行,否則一旦沖撞或發生剮蹭你將會全責;另一種情況就是當兩車同時向中間并線時,左側車應讓右側車先行,否則發生事故坐車全責。
讓島內車:這個很多車主應該都知道,在進入環島的時候,未進入島內的車應讓島內的車先行。
讓主路車:輔路上的車要讓主路上的車先行。這種情況要與變線區分開來,變線時,切入的車輛要讓直行車輛,而輔路轉主路時需要讓主路車輛。
讓后方車:這種情況主要是指停在路邊的車,需要注意后方來的車,如果后方有車駛來,一定要讓后車先行,然后再開車門,否則如果開門過程中剮蹭到正常行駛的車輛就要負全責。
讓超車的車:對于正在超車的車輛不要搶行,如果看到右側車前有障礙車時,要給其留出足夠空間,否則一旦剮蹭將負全責;另外,超車一定要從左側超車,右側超車違規,如果發生事故也是全責。
讓不靠山體的車:在山路上行駛時,如果你是靠近山體一側的車,那么就要讓不靠山體一側的車先行,這是為了防止遠離山體的車因讓行而滑落。
最后,如果是在有障礙物的路段行駛,要讓無障礙的一方先行,而如果有障礙的一方先駛入障礙路段,那么無障礙的一方需讓行,這就需要大家互相禮讓,按照順序行駛,不要著急搶行。
碰撞事故責任判定2
機動車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六條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侵權責任法》
第四十九條 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后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五十條 當事人之間已經以買賣等方式轉讓并交付機動車但未辦理所有權轉移登記,發生交通事故后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受讓人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一條 以買賣等方式轉讓拼裝或者已達到報廢標準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的,由轉讓人和受讓人承擔連帶責任。
第五十二條 盜竊、搶劫或者搶奪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的,由盜竊人、搶劫人或者搶奪人承擔賠償責任。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墊付搶救費用的,有權向交通事故責任人追償。
碰撞事故責任判定3
車速過快教練車撞倒騎車人
學員黃女士駕駛一輛教練車行駛在花都區新華街迎賓大道上,坐在副駕位的是教練員老王。教練車行駛在下坡路段時。前方不遠處,市民徐先生騎著一輛自行車突然橫穿馬路。雙方避讓不及,教練車車頭與自行車尾部發生碰撞,造成徐先生受傷。
由于黃女士和老王均不承認事發時是黃女士本人在開車,交警部門無法認清交通事故事實,最后不確定當事人責任。受害者徐先生遂把黃女士、老王以及老王所供職的某培訓中心告上法院。
本案受理后,花都區法院最終認定事故發生時教練車的駕駛司機為被告黃女士,事發時小客車下坡時速度約80公里/小時,在發現徐先生并采取剎車措施時,兩車相距約30-40米。
猜你感興趣:
1.關于機動船舶碰撞事故的責任認定
2.十字路口交通事故責任劃分規則是什么
3.幾種常見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4.事故責任劃分標準
5.事故責任認定書范本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