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如何走坑洼路
開車如何走坑洼路
偶爾也想出去自駕游,在路上免不了要遭遇石頭路、泥濘路、坑洼路。那么,開車如何走坑洼路呢?學習啦小編帶你去了解一下吧。
開車走坑洼路的技巧
【技能一:車距!車距!車距!】
爛路大多被重型汽車長期碾壓造成地面坑洼,塵土飛揚,過這樣的路面,看起來輕而易舉,實則危機四伏。主要有兩個方面。
首先,輕度爛路上車速一般較快,前車的后輪快速行駛中很容易卷起石子或石塊揚向后車,如果離得太近,很有可能被突如其來的泥石塊所傷,輕則蹭掉車漆,重則可能導致駕駛者驚慌失措,出現更大的危險。
另外,在輕度爛路上行駛,是很容易揚塵的,如果跟車較近,前車揚起的灰塵,后車就像突然被濃霧(塵土)籠罩一樣,其中的危險不用多說大家也清楚。
【技能二:減速!減速!減速!】
有距離的保障后,我們要降低車速,因為爛路通常地面形態不穩定,如果緊急剎車很容易引起打滑,這事就容易發生車胎抱死的情況,即便有ABS,緊急情況下很難一腳踩到底,自然也起不到太大作用。同樣的,在轉彎時,也很容易產生側滑。
【技能三:側滑了,這樣做才優美】
砂石路抓地力不夠,尤其是在下坡轉彎時,這在下坡轉急彎時,最容易出現。
如果是入彎前制動過度,造成車身荷載前移,轉向較晚又急于打方向糾正而引起的側滑,應松開剎車踏板,使驅動輪恢復牽引力,同時把方向轉向側滑的一側。所以,打方向時不能過急或持續時間過長,防止車輛向相反方向滑動。
如果是車速高、轉向急引起的側滑,應立刻松開油門,利用發動機降低車速,向出現側滑的一側輕打方向盤,使車脫離側滑的狀態。
【技能四:突發情況的必備神功接力轉向法】
爛路路面狀況參差不齊,時好時壞,應對突如其來的障礙時就需要我們的接力轉向法。
具體過程是先用左手握住方向盤,轉向右邊,松開右手;左手觸到右手時,將方向盤交到右手,右手繼續將方向盤向下轉。左手滑至最低位置時,握住方向盤,做第二輪旋轉,這時右手滑向最高位置,準備接力,然后重復這一過程。
【技能五:沿著車痕跡形式】
在泥濘的爛路上,車痕往往低于路面,路兩邊及中間較高。由于轎車的底盤低,這樣的路段對于轎車來說是個嚴峻的考驗。簡單的處理方法是,觀察地上的車痕到底有多深,如果還不深的時候,可以沿著車痕走。因為車痕里的路面被車輛反復壓實后相對比較平整。
但如果車痕深的話,就不能再沿車痕走,而需要騎在車痕間通過。整個過程一定要小心謹慎、穩穩握住方向盤。如果路面濕滑,或者有很多泥漿,要避免騎行時滑入車痕當中。如果感覺到有托底的現象,應立刻減速,慢慢調整方向從車痕中爬出來。
開車需要注意的事項
駕駛姿勢要正確。
調整座椅時,要保證右腳把剎車、離合和油門踏板踩到底的時候,腿還能自然彎曲;雙手握住方向盤兩端時,手臂微彎;安全帶要高于肩部5-10厘米。
感冒后別開車。
英國研究顯示,感冒,特別是流感,對人行動能力的影響等于喝了8升啤酒。如果吃了感冒藥,發生事故的幾率則會加倍。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安全駕駛行為研究專家范立表示,開車需要集中注意力,而一個噴嚏就會使人手腳失控。
別穿高跟鞋。
高跟鞋把后腳的支點抬高,讓人在踩剎車時很難找到著力點,還容易卡在里面,引發事故。
別放太多飾物。
前車鏡上的掛件在行駛中會搖晃,阻擋視線。后擋風玻璃前若堆滿玩具,就無法判斷與后車的安全距離。在裝有氣囊的面板上放飾物更危險。氣囊瞬時沖破面板的速度相當快,極具殺傷力。
酒后、疲勞別開車。
美國研究顯示,睡眠少于5小時者,發生車禍的概率是睡8小時者的4-5倍。另外,50%-60%的車禍與飲酒有關,酒后至少5小時后再開車。
過于肥胖、慢病患者、孕婦少開車。
英國《每日郵報》報道,過于肥胖的人開車,發生事故的風險加大;懷孕前3個月和6個月之后,最好不要開車;患有高血壓和冠心病的人開車時最容易眩暈,最好少開車。
車內別放一次性打火機。
由于一次性打火機中有液態丁烷,長時間摩擦、擠壓、碰撞,很容易爆炸,特別是在夏天。
猜你感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