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英雄人物事跡描寫
古今中外英雄人物事跡描寫(精選5篇)
英雄是文學分析與心理學里常用的概念。童話中的主人翁就是人格分析與心理學里的英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古今中外英雄人物事跡描寫,如果大家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古今中外英雄人物事跡描寫精選篇1
我心中的英雄能夠逆水行舟,不需蠢豬式的勇氣,像雄鷹一樣怒擊長空,像大鵬一樣扶搖直上。
英雄的本色,是岳飛在沙場上的仰天長嘯,是譚嗣同在菜市場的豪言壯語,是魯迅在黑暗中的一聲吶喊。
英雄是黑暗中的燈塔,他們照耀了我們陰霾籠罩下的心靈,鼓勵我們在黑暗的泥濘小路前進。
英法聯軍在圓明園防火后遭到義和團的'猛擊,使得西方列強明白什么是初醒的獅子,義和團就是英雄。盧溝橋罪惡的聲響過之后,中國反抗外敵的軍民,就是英雄。英雄不僅僅能舞刀弄槍,更能沖冠一怒為河山。
英雄的本色,是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詩句,是貝多芬兩耳失聰后制作的第九交響曲,是徐悲鴻戰火中畫出勇往直前的飛馬。
韓信能忍胯下之辱,于是,他是一片綠;保爾自強不息,于是,在我心中,他是一線光。
我心中的英雄永久激勵著我。
霍金,一個如雷貫耳的名字,物理界的精英。他坐在輪椅上,僅憑著三個手指和一個鍵盤,創造了膜的世界,他的思維早已飛往宇宙。
在我意志消沉的時候,我就想起張海迪的一句話:“那里躺著一個秀麗的海迪,不屈的海迪。”這句話如同大海中的指南針,如同大漠中的啟明星,如同一座燈塔;在我迷航的時候為我導航,在我迷路的時候為我導向,在我迷茫的時候為我開導。
問蒼茫大地,誰是英雄?一個聲音從中世紀的羅馬鮮花廣場傳來:“未來的世界會了解我的。”他為了真理不惜犧牲生命。他才是真正的真理守護神,是真正的英雄。羅馬教皇把他活活燒死也不能改變地球圍繞太陽轉的事實。讓我們記住他的名字吧,他就是在烈火中得到永生的布魯諾。
為了國家、真理、科學不惜拋頭顱、灑熱血,不向逆境低頭的人,我在心中為他們設置了一個英雄的位置。
古今中外英雄人物事跡描寫精選篇2
有這樣的一群人,在面對大火時沒有選擇躲開,而是選擇沖進火海,去拯救火海中的生命,保障人民的財產安全,他們就是偉大的消防員戰士。
他們每一次的救援活動,都是置自己的生命于度外,想要最大程度上保證人民的生命和財產。普通人面對危險時的第一反應是撤離,而消防員不是,他們是逆行的英雄,他們要保證所有人的生命安全,哪怕犧牲自己……
哪里有什么歲月安穩,只不過是有人選擇替我們負重前行。在中國,恐怕是小孩子都知道,有事情找消防員叔叔。很難想象,如果沒有消防員,我們的生活將會變成什么樣子。其實消防員也只是普通人啊,他們有自己的家庭,但是當危險來臨時,他們戰斗在第一線,把保障人民的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
我們身邊每天都發生著這些平凡而又偉大的故事,是這些逆行的英雄給了我們生活更好的保障。我們應該努力的珍惜現在的生活,增加安全意識。
古今中外英雄人物事跡描寫精選篇3
清潔工在人們的生活中歷來不那么起眼,人們經常會習慣性地覺得,他們只是一群掃大街的,但就在他們的身上,卻擁有著許多值得人們學習的高尚品格。
記得那天,天上下著很大的雨,我離開學校后來到學校外面的便利店門口等車,我撐著傘站在屋檐下,看到了他。
他身上穿著一件顯眼的橘黃色沖鋒服,腿上裹著一條黑色的褲子,歷經歲月的沖刷,早已被洗得發白,一雙并不合腳的長筒雨靴就那么套在腳上,讓人感覺心里酸酸的。
我情不自禁地舉著傘靠近了點,細細一看,這竟然是一個兩鬢斑白的老爺爺!雨水正從他的臉上滑落。
這時,我身后的便利店里涌出了一群學生,他們三五成群,手里拿著飲料和零食,我聽見他們當中有人在竊竊私語,低聲嘲笑著老爺爺,一旁的路人紛紛向他們投去憤恨的目光。
很快,雨停了,那群學生把剛剛吃完東西剩下的垃圾紛紛丟到了地上,一些順著水流滑到了下水道里,老爺爺很快就發現了。只見他輕輕撩起袖子,放下掃把,緩緩地把手伸進了下水道進口,慢慢地掏起來。他眼神似乎也不怎么好,每一次掏出東西都要湊到眼睛邊上看一看,臉上不時露出愁容。
終于,掏了差不多十分鐘,他把手取了出來,只見他的手上滿是頭發絲和各種沾著黑泥巴的包裝紙,這時,老爺爺才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這位老爺爺,正是一位普通的清潔工,他很平凡,但他卻擁有英雄的品質和美麗的心靈。其實,世間并不缺少美,我們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古今中外英雄人物事跡描寫精選篇4
1911年,張自忠在天津法政學堂求學時,就秘密加入同盟會。1914年,他投筆從戎赴東北。1917年,入馮玉祥部,歷任營長、團長、旅長、師長、軍長、軍團長、集團軍總司令等職。張自忠,一代名將,生于“中華民族遇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之1891年,別于抗戰相持階段之1940年,年49歲。
張自忠戎馬近三十載,竭盡微忱。自抗戰時起,命運起落無常。曾被污為漢奸,備受責難。又抱定“只求一死”之決心,一戰于淝水,再戰于臨沂,三戰于徐州,四戰于隨棗,五戰于棗宜,終換得馬革裹尸還,以集團軍總司令之位殉國。以一生之踐行,換得了名中的一“忠”字
古今中外英雄人物事跡描寫
1一聞錦宮城外傳拓羽,二看東南詣闕報瓊歌。中華上下五千年,驀然回首,英雄無數。多少人沉浸在歷史長卷中感慨萬千,殊不知,當代亦有英雄。
為夢想超越自我,便是英雄。
還記得那位滿眼堅毅的無臂少年劉偉嗎?因早年的一場事故,他失去了雙臂。很多人都認為他的鋼琴夢破碎了,但他并沒有放棄。多年艱苦奮斗歷遍百煉千錘,一曲夢中婚禮抒寫不屈命運。人們潸然淚下,他卻說:“要么趕緊死,要么精彩地活著。我既然選擇活下去,就絕對不會再認輸!”如此堅毅的少年,怎會不是英雄?
為目標付諸努力,便是英雄。
一個平凡縣城寫出神話,一篇《感激貧窮》道盡艱辛。當那位名叫王心儀的棗強女孩以707分的成績考入北大時,她過去所有黑暗時光,都成了人生勛章。誰也不曾見過挑燈夜讀的她,勤奮鉆研的她。那一張張寫滿的試卷,那一本本寫完的習題,更不用說那一把把用盡的筆芯,哪個不是王心儀為目標付諸努力的見證?如此勤奮的女孩,怎會不是英雄?
為社會做出貢獻,便是英雄。
此前,瘧原蟲支配著人們的恐懼;此后,青蒿素撐起了期望的天空。屠呦呦,一位與病源抗爭的女戰士,帶領著她的團隊努力研發藥物。在實驗室的日子里,萃取、配比、整合、實驗……周而復始,沒日沒夜。隨著有效成分的逐步排查,精確度的提高,治療瘧疾的有效藥物——青蒿素誕生了。多少生靈被拯救,多少家庭得以平安。屠呦呦為社會做出了如此大的貢獻,怎會不是英雄?
英雄不必須要上陣殺敵、血流漂杵,也不必須要特立獨行,舉世無雙。因為真正的英雄是實現了自我價值并引領更多的人去做英雄的人。
作為高中生,學習是我的第一要務。我會加倍努力,將我的第一要務完成到最好。這樣,等到高考完畢,我便是自我的英雄。
白落梅以往說過:“臥薪嘗膽后,方能夠指劍問江山,煮酒論英雄。”突出重圍,戰勝自我吧!畢竟世間萬眾,豈無英雄?